八、开放融通、兼容并包
像所有的科学一样,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发展也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放融通、兼容并包,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超越中引潮流。遗憾的是,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学界,开放融通、兼容并包似乎并不是主流,而追求所谓的标准化和与国际接轨的做法似乎成了一种时髦。抛开经济学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阶级性不谈,所谓的标准化和接轨说也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且不说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流行的理论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例如当今的美国,也经常是学派林立、观点各异,各派观点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如果说要标准化和与国际接轨,那么,的确存在用哪个“轨”,以及怎么“接”这个“轨”的难题。事实上,当前许多人所主张的标准化指的只是美国化,更具体地说,是新古典化。然而,新古典经济学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可以通用的理论,而是存在着严重缺陷的理论,其缺陷主要体现在: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差异,不考虑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各种复杂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所谓“经济人”当做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当做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做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等。对这种理论,我们只能有条件地吸收,有批判地借鉴,不能把它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唯一标准。
这里,需要对所谓的“主流经济学”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一般来说,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就是得到了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可和赞同的经济学说。以此标准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抛开主流经济学的严重弊端不谈,单从思想和学术发展的途径来讲,过分崇拜主流经济学而贬斥非主流经济学也是有害的。因为,所谓的主流与非主流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某一种经济学理论由于符合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而成了一定时期的主流理论和政策主张,而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理论的主流地位也可能被另外的理论所代替。某种处在非主流地位的新理论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能会变成主流的理论。例如,16世纪英国和法国流行的是重商主义,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的是古典经济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则成为了主流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内部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发展,凯恩斯主义有所失势,主张自由市场的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开始成为主流。主流与非主流的这种变化当然以后也不会停止。此外,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的国家中,主流经济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19世纪英国流行的是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而在德国历史学派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在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历史环境,在20世纪以来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受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局限,主流的经济学并不见得就一定比非主流的经济学更科学、更有道理。例如,19世纪30年代以后,为了调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以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西尼尔、凯里、巴师夏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抛弃了科学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建立了马克思所说的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在当时成了主流的经济学理论。然而,这绝不表明庸俗经济学比古典经济学更科学,恰恰相反,在马克思看来,古典经济学力求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联系,透过经济现象寻求客观经济规律,后者则满足于描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在联系,抓住颠倒地表现出来的现象外表来否认现象背后的客观经济规律;古典经济学从来没有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经营当事人的观念,而是力图揭示在这种当事人的观念和行为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关系和客观规律,而庸俗经济学则只限于把资产阶级生产和经营当事人的观念加以系统化和学理化,并且宣布为永恒的真理;古典经济学是批判的经济学,表现出科学上的诚实,敢于说出还具有进步性、革命性的资产阶级想说的话,庸俗经济学则是辩护的经济学,它不是无所畏惧地追求科学真理,而是让科学去迎合和适应资产阶级的私利。在当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性也是很有疑问的。且不说包括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激进经济学等众多的学派在内的非主流经济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的批评,就连斯蒂格利茨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也认为,以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不仅在转型经济和制度选择中用处很小,而且在解释发达的市场经济方面也存在着根本的局限。对于中国的经济学者来说,我们更没有理由脱离中国经济学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去盲目追捧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更不应当把它当做唯一的真理强加于中国的现实。
发展中国的经济学,构建中国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克服这种片面的、标准化的、国际化的教条主义思想,走开放融通、兼容并包、广泛学习的道路。
要向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学习,不仅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而且要学习借鉴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
要向历史和传统学习,既要学习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要学习国内外经济理论和思想发展的历史,继承先人们创造的思想遗产,尊重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
要向所有的科学学习,既要学习一切自然科学的成果,也要学习包括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在内的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
要向各门各派学,既要学习包括新古典经济学、新凯恩斯经济学等在内的主流经济学,也要学习包括后凯恩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激进经济学等在内的非主流经济学。
要向实践和群众学习,既要学习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的新经验,也要学习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决策部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