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劳格文 谭伟伦
本书的文章选自“客家传统社会丛书”[1]。这是劳格文于1992年首先与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彦杰先生一起开展的课题,不过课题的研究队伍很快便得到扩大,嘉应学院的房学嘉、韶关学院的曾汉祥、赣南师范学院的罗勇和林晓平、赣南地方博物馆的刘劲峰、香港中文大学的谭伟伦都先后加入进来。 “客家传统社会丛书”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个特色———坚持寻找地方作者撰写他们地方的民俗与历史。
有几个因素促成了这个课题的成功。首先,是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并大力协助寻找和组织地方作者。其次,是我们拥有一群一流的学者编辑,从旁协助地方作者,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们修改文章,使行文上更符合学术的规范和水平。最后,是我们得到香港和台湾地区不同的经费资助,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得以开展。另外,上述所有课题合伙人都必定陪同地方作者跑田野,并向他们示范在访谈的时候问些什么问题和如何提问。
我们课题的成功或可以从本书的编选工作之困难反映出来。因为“客家传统社会丛书”所收录的文章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录,实在是鱼与熊掌,难以得兼。我们从一开始便选取了比原定的出版计划多出两倍的文章,幸好“跨文化研究”丛书总主编之一董晓萍教授慷慨地把我们原来只有两册的出版计划大幅增加了一倍。可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得不极为遗憾地放弃许多好文章。有些文章不被收录的原因,只是它的篇幅很长,甚至有些由学者执笔的文章也不得不割爱!剩下来的文章多是地方作者的作品,它们代表了“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三个地方社会基本分析面向:宗族、经济和民俗。我们特别优先地选取了与地方庙会相关的文章,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公”的一面。
虽然有点犹疑,我们最后还是决定把文章简单直接地按地区划分,而非按主题来归纳,否则,文章便会不停地由一个客家地区跳到另一个客家地区,而游走于广东、福建、江西的不同客家地域之中。我们还特意选取了一些描述客家地区中的非客家族群之文章,包括粤北的瑶族和壮族,以及江西的赣方言族群,结果是我们给读者展示了1949年前中国的一大块地区的详细地方生活信息,相信这些资料已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
在这篇“前言”结束前,我们必须感谢“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几位原编者,包括负责闽西地区的杨彦杰、负责江西地区的刘劲峰,以及负责粤北地区的曾汉祥。
最后,感谢“跨文化研究”丛书总主编之一董晓萍教授为本书出版付出的大量辛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策划编辑王琬莹对出版本书的信心让我们感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柯勇同学承担了本书的文字录入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2016年9月25日于香港
[1][法]劳格文(John Lagerwey)、谭伟伦主编,共35卷,1996—2006年由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陆续出版30卷,此后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不同出版社出版5卷。这套丛书的总书目见本书“附录二”。我们在“附录二”中提供了“客家传统社会丛书”所有书目的全部信息(包括卷次、编著者、书名、出版年)。出于篇幅的限制,本书对每篇选文的信息,除了提供具体文章的作者、题目和所在“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卷名、页码外,对重复率较高的其他信息(如出版社和出版年),一般不另注,读者翻看书末的“附录二”便可得到清楚的查阅结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