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剖白日本人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曾用“一个准科学公式”对各国人的民族性进行分析,他使用的几个标准是:现实、梦想、幽默和敏感。于是,在林语堂笔下的中国人是现实4、梦想1、幽默3、敏感3,日本人则是现实2、梦想3、幽默1、敏感1。很显然,在林语堂看来,中国是一个重现实、极富幽默感、敏感但缺乏梦想的民族,而日本则是一个缺乏现实感、幽默感和敏感,但充满梦想的民族。这样,日本人的许多行为方式就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如仅有弹丸之地和身为蕞尔小国,日本人竟能产生这样荒唐可笑的奇思妙想:发动对华及对东南亚各国的全面军事侵略和占领。还在1938年时,林语堂就写下了《日本必败论》,文中虽以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心理等方面的大量事实为依据,但其基本立足点仍然是日本人“非现实的梦想性格”之缺陷。因为很明显,要让一只青蛙吞下一头大象那是不可能的。
但日本人毕竟有他了不起的地方,他的雄心壮志、他的严密纪律、他的集体合作精神、他的组织才能、他的狂热工作态度、他的模仿能力以及他的勇敢精神,都是林语堂所佩服的。也正是有了这些优秀品质,日本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为世界各国所不可小视。在这些方面,中国人相形见绌,不可同日而语。换句话说,对比日本人的这些美德,中国人往往表现出相反的特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是偌大一个中国一度成为小小日本的刀下之肉的重要原因。林语堂又认为,日本人的特长还表现在文学艺术上。有趣的是,日本人虽然行为严肃得像个军人,非常缺乏幽默感,也很不可爱,但在文学艺术上却表现出幽默的情调、细腻的感情和简朴的意蕴。如卡通、随笔、书法、绘画、莳花、木刻以及建筑都获得了中国人那种幽默感和细腻精美的情思。只是一个房间布置,就极得朴素雅致之意,这等于中国人的“窗明几净”之理想,而那不加油漆的木器被主人揩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即是最好的说明。对此,林语堂给予高度的评价,也表达了自己的倾慕之情,他说:“当日本人能够这样优美地了解、感觉以及表现出我们心中的情感时,我怎能够不对日本人的艺术意识和诗意感到钦佩呢?”(《中国人和日本人》)林语堂还进一步指出,日本艺术上的最突出特点是过于“小”和“轻”:“他们也许要比任何的国家更为了解小型的、细小的、轻的、极小的东西的美点,可是我仍旧要在他们的艺术里找寻一种神秘的深邃和伟大的感想。”当然,日本人对精巧之爱也是一种偏狭,这就是为什么林语堂说“许多日本人的东西是可爱的,而很少是美丽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说日本“一切都像他们的木屋那样轻浮而不稳固”(《中国人和日本人》)。
林语堂认为日本人最大的缺点是不明理,也没有思想,在这一点上他们远远不能与中国人相比。在绵延的历史上,中国出现了那么多思想家,而日本却少得可怜,或者说就没有出现过,这是很值得悲惜的。中国人明理知情,到了两人打架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问你“讲理不讲理”,让人评说是非也是看双方“讲理不讲理”。日本人则不然,他们没有道理可讲,完全是傲然的自满主义者。在日本人看来,别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愚者、弱者和劣等,而只有所谓的“大日本”是最优良的。日本的好战、坚决和狂热都是不明理的,明理的人不会这样做。只要看看日本的外交,看看他们对中国和亚洲人民的“傲然”态度,就可以理解这一点。日本人对俄国、对英国、对美国在外交上一向都是采取一种傲慢的态度,那是一种“日本高于一切”的挑战式的外交方式。对各国人民也是这样,鲁迅和郁达夫等人曾以痛恨的心情批判日本人无知式的骄傲,尤其批判有些日本人对中国人难以形容的轻蔑。如果一个国家民族对其他国家民族不能葆有平等敬重的态度,而是自以为是,妄自尊大,那不仅是不明理的,是无知的,也是很危险的。比如,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不是和平与善意,而是抢劫、奸污和屠杀,将婴儿用刀尖挑死,将妇女强奸以至轮奸,将俘虏浇上汽油烧死,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就可以将中国人吓怕,使中国人停止抵抗。其实,林语堂说这是不明理的表现,是不懂天地之道,是相当无知的思想行为。他说:“他们没有明白,有些东西即使用轰炸机也不能消灭的,他们跟反日情感斗争时,不啻跟自然的动力和反动力斗争,跟自然斗争是愚蠢的。甚至大炮也不能跟自然斗争。”“结果是日本在中国所成就的正跟它所要做的相反。”“日本的进步主义分子当然看到这种‘跨在虎背’,趾高气扬,向着毁灭前进的愚蠢。”(《中国人和日本人》)由于缺乏明理的精神,日本人也就不会思想,亦必然缺乏圆熟、机智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会变成一个好战的法西斯民族国家,于是,现代以来的日本尽管经济发展了,但难以摆脱其思想文化危机的命运。林语堂还形象地称日本为踏着“鹅步”的国家,虽然现在走在世界的前列,但那样太累了,而且如果只用这种步伐而不用思想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试想,当把现代的、工业的、科学的和军事的利器,放在那些个子短小,富有团结精神,崇尚勇武和忠诚,却没有思想而是走着“鹅步”的岛国人手里,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岛国文化有其不可否认的优点,如忧患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品格,但也有明显的弱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狭隘的眼光和利己主义。在林语堂看来,日本人就是这样,他们没有中国人的宽广眼光,也没有中国人的和平主义。因为宽广的眼光是能够看到别人优点的,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优势;因为宽广的眼光与和平主义不是好斗和好战的,而是以和谐为追求的理想。林语堂曾写过《广田和孩子》一文,通过父子对话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日本人的狭隘、狡猾、自私和虚伪,也反映了岛国人那种强烈的利己主义思想,还体现了日本人的教育观。
林语堂对日本人的剖析是全面的、尖锐的和深入的,其批判的锋芒也远远胜于赞美的声音,尤其是对日本人“鹅步”和“短小”的形象概括中有着某些嘲弄的意味。也可以这样说,在林语堂心目中可能最不喜欢的就是日本人。相反,对中国人林语堂却饱蘸着热爱和深情,描绘着他们的美德——博大、明理、幽默、自由、和平、民主、智慧和可爱,并将这些不遗余力地介绍给世界。但有趣的是,林语堂研究在中国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对他的评价也不高,反而误解、批评甚至污骂之声不绝于耳;然而,日本却给林语堂以较高的评价。一个最耐人寻味的事实是,日本很早就有林语堂全集出版,而在中国,林语堂的作品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