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马克思中学时期作文中的宗教情怀
在德国,基督教传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对生活的渗透,对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似乎难以理解。人是文化存在物,人在文化中成长,生命在文化中生成,文化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人被深深地打上文化的烙印,文化塑造人的性格,生成人的内心世界、精神结构。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乃至生活习俗深深地烙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于人的灵魂深处。马克思的成长过程就是如此。他于1818年出生在莱茵省特里尔城,这里是摩塞尔区的首府。这座古老的城市,到处是教堂、小礼拜、修道院、修士会、神学院,宗教氛围浓郁,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那里的人们在过去和当时过着何等虔诚的宗教生活。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
1.1.1 《卡尔·马克思的中学考试宗教问题作文》的主要内容
在当时,德国的中学开设了宗教必修课程。《卡尔·马克思的中学考试宗教问题作文》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考试文章,是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所写的作文。[1]这篇文章是马克思深思熟虑的结果,能反映中学时期马克思的思想。
当时的德国学生在学校参加按教学计划安排的宗教课程,基督教家庭的学生一般还要在当地教会参加为接受“坚信礼”作准备的教义培训班。这篇作文的题目是“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14节论信徒和基督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
马克思这篇文章根据要求,写了三个部分,分别论述了基督和信徒一致的必要性、原因和实质及影响。
第一部分,马克思论述了基督和信徒一致的必要性,就是这篇文章的第1至13自然段。
首先,马克思从民族的历史的角度分析这种必要性。马克思指出,历史是人类的伟大导师,从这位人类导师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即使它达到了高度的文明,即使其科学和艺术高度发达和繁荣,其成员也依然生活在迷信中。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神。人类对德行的追求还是本能的,是变化了形式的利己主义,是对荣誉的追求。一些古代的民族不懂得基督教,无不生活在恐惧中——对神的力量充满惧怕,对自己充满鄙视。
其次,马克思研究各个人的历史,从人之本性的角度分析一致性的必要性。人性中闪烁着神性的火花,有着对真理追求的渴望,但尘世的声、色、利、欲却让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人有作恶的本性,往往陷于对尘世功名利禄的追求中。所以,马克思感慨道:“人是自然界唯一达不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是整个宇宙中唯一不配做上帝创造物的成员。”[2]但创世主并没有憎恨他的创造物,反而派出自己的儿子来拯救人类,让人和创世主一样高尚。
最后,马克思研究了耶稣本人的道,认为这是最后的、最可靠的论证。马克思认为,基督本人的道才是最可靠的论证。基督在这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他把自己比作葡萄藤,而把门徒比作枝蔓。基督说:“离了我,你们就无所作为。”没有这种一致性,我们就会被上帝抛弃,而只有上帝才能拯救我们。所以,和基督一致是绝对必要的。
第二部分,马克思讨论了基督和信徒一致的原因和实质,就是文章的第14至17自然段的内容。
理性和信仰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是一个核心问题。《约翰福音》在真理认识的问题上,回归到信念认识论,而又不同于一般的信念认识论。学者谢文郁称之为“恩典真理论”。“恩典真理论”强调真理自己在恩典中不断被给予,而人在信心中产生接受性及其接受能力的更新。[3]神就是真理。《约翰福音》强调,神通过耶稣主动向人启示自己,这是神的恩典,而且,鉴于人的有限理解力,神在启示自己时是按照人的接受能力逐步进行的。只要在信心中,人的理解力就会不断提升或更新,从而能够越来越多地认识神,认识真理。
因此,马克思认为基督用葡萄藤和葡萄枝蔓来作比喻太精辟了,皇皇巨著,长篇累牍的经验的论证,逻辑的推理,经验的说明,理性的分析,都不能打动人的内心,都未能把这种一致的核心的部分论述得像基督自己下面这些话那样精辟、全面:“我是真葡萄藤,我父是栽培的人。”(《约翰福音》,15:1)“我是葡萄藤,你们是枝蔓”(《约翰福音》,15:5)
可见,此时的马克思是一个深得《圣经》精髓的、有独到领悟能力的基督徒。他着力著述了和基督一致的必要性,却没有对和基督一致的实质进行学理分析,没有将信仰和体悟的智慧降低为逻辑的理性推演,不能不说这体现了马克思的智慧和对基督信仰的虔诚、对道的领悟。教员居佩尔对该文总体上表示赞许,但他认为,文中马克思对一致的实质认识不明确,对一致的原因论述不充分。国内有学者据此认为,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这个推断是值得商榷的。聂锦芳教授认为,从该篇文章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思路开阔、视野宽展,马克思的独到之处正是没有用有关宗教知识来论述关于信徒与基督的同一,“更为精致的本体论证明、认识论证明、道德论证明等已经流传甚久,有足够的材料表明马克思对此是比较了解的情况下,马克思没有抄袭其中的某一种思路”,马克思有自己“关照问题的特有的视角和方式”[4],这是难能可贵的。笔者认为,这恰恰是马克思不同于一般的神学专家,甚至所谓的笃诚的基督徒的表现。一个基督教信徒,哪怕表现得十分虔诚,但其同真正入道、得道者是不同的。这也为马克思以后走出宗教、批判宗教、超越宗教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马克思谈论了基督和信徒一致的影响,就是文章的第18段至31自然段。
在基督教信徒看来,明确认同信徒和基督的一致性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接受“生命与耶稣合一”,即“你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这样的新生命之道,基督教信徒一定会从原初的信心退回去。如果信徒认同了和基督的一致,“望着那照料它、仔细给它除草、把它牢牢缠在藤上、使它从中吸取养料和液汁而开出美丽花朵的园丁”,这个明白了自己生活在阳光雨露的滋润、爱的怀抱里的枝蔓,这个有感觉的枝蔓,这个觉醒了宇宙真相的枝蔓,该是多么高兴啊。马克思用了较长篇幅讲述了认同和基督一致性的作用、影响或状态。其文章充满爱、喜悦、感恩,令人感受到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领悟到了这种一致性,感受到他的愉悦、洋溢的爱和激情。他把喜悦和大爱通过文字传递出来。
美国研究《新约》的专家R.E.V.伏斯特认为,在14~17章中,耶稣不止一次提到“我怎么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这是耶稣给他门徒的“新命令的话题”[5]。明白了这种一致,信徒就会真正爱天父、爱耶稣,并且彼此相爱。因为“同一个种植葡萄的人照料它们,是同一个藤身给了它们力量”。
接着,马克思阐述了这种对基督的爱让我们高尚,使我们做有德行的人。人的道德总是有局限的,只有出于对基督的爱,出于对神的爱的道德行为才能消除一切世俗的德行,才能从根本上摒弃恶的东西,才能拥有神性。有了这样的道德,人才会在苦难中得到安慰,为了荣耀主而献出博爱。
1.1.2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主要内容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中学毕业时所写的三篇作文之一,其在我国最受青睐。校长维腾巴赫认为这篇文章“相当好,文章的特点是思想丰富,布局合理,条理分明”[6]。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主要论述了人生追求中的职业选择以及青年人如何进行职业选择。马克思主要谈到职业考量的五个问题:
第一,认真进行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人有选择的自由,青年人对事业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不好的选择可能毁灭人的一生,青年人应该意识到这种严重性。这是青年人选择的前提和责任。
第二,职业选择过程中的迷惑。我们可能被一时的热情欺骗,被幻想蒙蔽,热情和幻想可能转瞬即逝,它们不足以成为支撑我们事业的基石;我们可能被虚荣心蛊惑,被名利带动,鬼迷心窍,把职业当成追逐名利的工具,把职业当成炫耀的资本,被欲望左右;当然,我们也可能纯粹是选择错误,把所选责的职业美化,没能仔细全面的分析这一职业的全部价值,于是欺骗了自己。
第三,理性选择职业的前提。我们要用自己的理智去选择,不被感情欺骗。但作为年轻人,我们既缺乏经验,又不能深入去观察,因此明智的做法是:首先,参考父母的意见,父母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饱尝人世的艰辛,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其次,我们要考量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从现实出发,不能盲目抬高我们的能力。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是既存的、先在的,它在我们走向社会之前就确立了。最后,要考虑我们自己的身体因素。体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考虑体质的限制。超越了体质的限制,就不能持久地工作。我们不应为了工作而工作,用整个的健康和生命去换取什么,工作是我们自己高尚的服务于社会的手段,如果我们不顾健康地工作,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在工作中我们感觉不到快乐和幸福。内心失去平衡,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失去了平衡。如此一来,不能胜任工作的我们就会滋生无能感,并会产生强烈的自责。
第四,职业选择的标准:在理性的基础上选择职业。首先,这种职业能让我们感到最有尊严;其次,我们要选择自己认为好的职业;最后,选择以下这种职业:通过这一职业,我们感到自己能为人类的完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马克思首先提到尊严,因为尊严最能使人高尚,而有尊严的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在这一职业中能发挥人的创造性,不需要人有不体面的行动。同时,我们对职业还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选择一种职业诚然重要,我们如何看待这一职业也很重要。我们在从事职业时能感到来自职业自身的道德压力,工作的严肃性让我们产生战战兢兢的虔诚感,这会使我们的行为保持高尚。
第五,职业选择的目的。所有的职业都只是手段,这个目标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即“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7]。
马克思的这些话我们耳熟能详,也影响了我们一代代的年轻人树立高远理想。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而工作,否则,即使成为著名的学者、哲学家、卓越的诗人,他也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缺的伟大人物,个人的名和利永远不能成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8]。
1.1.3 马克思的宗教情怀
在论宗教问题的毕业作文中,马克思直接论述了对《约翰福音》的理解。这些论述反映了马克思当时的宗教思想以及他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体现了一个基督徒的宗教境界。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本身看,是马克思从逻辑的角度分析青年人如何进行职业选择,涉及职业选择的重要性、选择职业时面临的迷惑、如何进行职业选择以及选择职业的标准和目的。但在具体论述的过程及对具体问题的阐释中,这篇文章同时显示了青年马克思的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和人生追求。作为一个基督教信徒,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展现了自身的宗教情怀,体现了宗教徒的人生价值追求。
第一,坚定信念追求,听从内心的声音——一个虔诚的信仰者。
在论宗教问题的毕业作文中,马克思谈到,要和基督一致,要深切的体悟“你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里面”(《约翰福音》,15:4)。这“道”从高于我们的世界透入我们心中,鼓舞我们,照亮我们的心。在谈到选择职业的重要性时,马克思同样强调,神不会使世人没有引导,我们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听从神的启示。
第二,摒弃诱惑,抑制作恶的本性——一个知行一致的践行者。
马克思看到,我们内心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尤其是年轻人。在论宗教问题的毕业作文中,马克思谈到,我们内心有一种作恶的本性,我们的理性可能软弱、迷乱,我们的心已经堕落,我们渴望被拯救。宗教修炼都是要求信徒在对神的信仰中不断净化自己,洗净自己的灵魂,从而拯救自己。因此,马克思强调对上帝坚定的信念,与基督结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被拯救。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中,针对青年人的职业选择,马克思谈到:我们可能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了解自己的感情,一时被迷惑,在判定时缺乏智慧;虚荣心是被带动起来的对名利的追求,是一种可怕的欲望,对名利的追求使人忘记自己真正应有的人生追求,忘记职业是神让人得到提高的手段,从而沉醉在功名利禄的欲海之中。其实,对尘世名利的追求不能满足我们的灵魂,令人炫耀的职业、尘世的名和利,都是虚妄的,都是对人生的误读,最终都会幻灭。最终我们会意识到,这些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追求,也不是我们的人生价值所在,我们真实的人生理想并没有实现,生命的意义没有真正展现出来,我们反而离幸福越来越远。因此,我们会对自己的人生不满,会怨天尤人。
现代心理学已经充分意识到,过度的自责这一负面的情绪最戕害人的心灵,自信才是成功的前提,我们要给自己的生命输入正能量。其实,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早已注意到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要守中道,要懂得适度。马克思认为,我们要在工作中肯定自己,在工作中找到自信和快乐。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从心的工作,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将得不到快乐,得不到自己力量的证明,反而会感到自己无用,并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马克思认为,这种感情是外界难以补偿的,也就是说,自我的肯定、爱自己才是实现自我并走向高尚的起点和核心。马克思说,“自卑是一条毒蛇”,它会让我们的心灵干枯,“吮吸我们心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9]。
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还意识到身心和谐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选择职业要考虑自己体质的限制,精神和肉体要协调一致,不妄为。身心和谐才有精神的宁静,宁静才能致远。
在研究马克思的中外学者中,有不少人认为,马克思没有关注人的非理性因素,没有涉及人的丰富内心,没有关注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事实上,马克思十分关注人的非理性因素,关注心灵的提升或堕落,关注灵魂的拯救。首先,马克思接受基督教的观点,这本身就说明他有形而上学的非理性视角。宗教本身就是超越现世的,对精神、灵魂和彼岸世界的关注。马克思日后走出宗教,只是因为他发现宗教指出的通往幸福之路是虚幻的,而他自己通过建立唯物史观找到了实现理想的道路。其次,这一点也可以从马克思对民族文明发展的评判中得到证明。马克思在论宗教问题的毕业作文中认为,任何民族,不论其有多高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成就,如果不能让人实现自身高尚的目标,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文明和道德,就依然是没有价值的,这个民族、这种文明让人还处在迷信和愚昧之中。最后,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意识到“和基督一致”对个体灵魂的拯救作用,个人应该在信从中、践行中、爱中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让自己高尚起来。这两篇文章论题不同,涉及的层面不同,但马克思的思想却是一贯的。在历史上,宗教曾起到过净化人心灵的作用,在当时的德国,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中介作用。经过宗教、走出宗教、发现自我,马克思才能把关注力放到了异化的现实和对现实的改造上。
第三,追求自己和人类的高尚——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的人本精神。
在论宗教问题的毕业作文中,马克思在从个人的历史、人性视角研究信徒与基督一致的必要性时,分析了人性的特点和人的高贵之处。马克思看到,人内在地具有追求美德与真理的欲望,也具有贪求尘世功名的欲求,甚至可能被罪恶引诱,所以马克思说,在整个自然界唯有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在整个宇宙中唯有人不配做上帝的创造物。
在同时期的另一篇文章中,马克思又一次从不同的角度谈到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不同:自然本身给动物划定了活动范围,而动物本身没有意识,意识不到要超越这个范围;但人天生不同,人从神那里秉受的特性和使命不同。神给所有的人指定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创世主“想要把他抬高到像自己一样”。人与动物相比还有更大的不同,即人具有更大的特权,这就是神让人自己运用自由意志,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让人做神的傀儡,一味遵从神的意志。其实,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就是人的自由意志。能自由选择,是人相对于动物的高贵、优越之处,但在心灵的迷失和滚滚红尘的诱惑中,人的自由、人的选择却可能会被不正当地使用,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人要彰显自己的高贵、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信从基督,只有上帝的道才能洗净人的灵魂,只有与基督的一致才能让人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需要被拯救!
使人高尚起来,这是神给人确定的目的,并且神让人自己去寻找实现它的手段。安启念教授曾高度评价这一思想,认为虽然不能把这一思想当成马克思的成熟思想来对待,但这些思想,尤其是其中人要靠自己去寻找实现自己精神目的的手段的思想,“在成熟的马克思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10]。
注释
[1] 参见张贤勇:《解释:读出与读入——马克思中学毕业宗教作文阅读札记》,载《现代哲学》,2005(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450页。
[3] 参见谢文郁:《道路与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转引自聂锦芳:《神性背景下的人生向往与历史观照》,载《求是学刊》,2004(2)。
[5] R.E.V.伏斯特:《今日如何读新约》,冷欣、杨远征译,23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 转引自聂锦芳:《神性背景下的人生向往与历史观照》,载《求是学刊》,2004(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459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459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458页。
[10] 安启念:《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131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