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重新探究马克思思想的起源
一
我来到位于德国西南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特里尔(Trier)— — —马克思的故乡,不是做走马观花的旅游和蜻蜓点水的参观,而是要利用受邀来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的机会在这座小城安心地住下来,考察、凭吊、研读和思考,度过一段不算太短的时光,意欲使自己了解、感受和领悟到的东西比以往更为客观、准确和到位。
在这座被市政府网站标明为“德国最古老的城市”[1],方圆面积不大的城中心区域,很多古罗马时期的遗迹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作为该城标志的黑门(PortaNigra)巍峨矗立,由白变灰再呈黑色的巨型沙石外形饱经风霜雨雪的洗礼,静默地俯视着从门洞下经过的路人;站在君士坦丁宫(Kon stantinBasilika)大堂之内,抬头仰望高耸的屋顶,让人体验到何为真正的富丽堂皇,更令人惊诧的是,在约1700年前建造这幢建筑时,其材料竟然全部运自埃及!而始终没有完工、现在外表呈断
垣残壁状的恺撒浴场(Kaisertherme n)地面中央是一块偌大、碧绿的开阔地,根据拉丁文古文献才得以找到并挖掘出来的地下热水供应和排泄系统,如迷宫一般复杂却又井然有序,显现着古罗马工程和技艺的卓绝水准;可容纳两万余名观众的圆形剧场(Amp hitheat e r)现在依然是每个季度都举办的古罗马音乐节( A ntikenfe stspiele)的理想场地,驻足于此,耳际依稀回荡着角斗士们激烈的搏击声和观众的欢呼声。这些建筑在后来均进行过修缮和装潢,但主体结构和样式一如当初,上千年未有改变,而且均分布在位于布吕肯大街(Brückenstrae)10号和西蒙大街(Simeon strae)8号的马克思两处故居以及位于诺伊大街(Neu strae)83号的燕妮故居的周围,步行最远不超过20分钟。源远流长的古罗马文明滤去时代的风尘、战争的残忍、王权的威严和思想的宰制,保存下这些恢宏的建筑艺术和更多的人文经典,处处彰显着辉煌、秩序、平等和尊严。马克思和燕妮就是在如此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诞生并长大的。
与遍布高大而厚重的罗马古建筑、博物馆的城中心不同,广袤的郊区则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献词”中提及的“风景如画的山野和森林”[2],大片的草地和茂密的树木,放眼望去,满目是绿;一年四季,即便是在冬天亦复如此,而夏秋时分则更是多姿缤纷。清澈而美丽的摩泽尔河从城市左侧穿过,在东南方向10公里外与萨尔河汇合,向东北延伸100公里到科布伦茨与莱茵河交接。沿着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前的大街往西走十几分钟就到河岸边了,宽阔而洁净的水面与两岸连绵的树丛,真正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低缓的红砂岩山坡上则种满了葡萄,简单的架子齐整地排列在梯田上,远远望去,像一支支庞大的绿色军阵和乐队,这是著名的“摩泽尔萨尔乌沃”( Mosel‐Saar‐Ruwe r)葡萄酒产区— — —哪有一丝马克思当年忧虑的“贫困”的影子啊!
我租住的房子在距离城中心约6公里、位于特里尔东南方向的Irsc h小镇,一栋栋二层、三层小楼分布在一条由湿地和树林构成的宽阔而低矮的谷地向东西方向延伸的缓坡上。初来乍到,这里的干净和静谧让我这个从北京来的人感到惊讶。家家窗明几净,连屋顶的玻璃也没有尘
垢。我住所的窗户临街,偶有汽车和行人经过,住过大半年后,有一次我特地用手抹了一下窗台和玻璃,几乎没有一点脏的痕迹,屋里地上的纤毫原来是自己衣服上掉下来的。据说季羡林曾经描述过,他当年留德期间所居住的小城哥廷根有家庭主妇用肥皂水清洗马路,在此我倒是没有看到这样的情景[3],但也没有见过有清洁工来打扫街道:每一户的垃圾都用专用塑料袋严格分类装好,放到垃圾桶里,每周一次有专门的卡车来拉走。除此而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治安状况的良好了:家家没有围栏,更不用说院墙了,窗户挨着马路,从外面看里面一览无余,平时有白纱绸遮挡,晚上放下卷帘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那么,这里人们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以我的房东库尔特·维罗尼卡(KurtVeronika)为例,年过七旬的他属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典型的普通工人阶层,退休前是刀具公司的技工,现在与其典雅的妻子施尔根(Scherg e n,退休前是小学教师)住在一栋属于自己的单独的三层小楼里,靠退休金生活。他们平时料理家务,偶尔外出度假,日子过得富足而安逸。在Irsc h小镇居住的人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生活水准和状态。从我的住地Husa reng-chen(我也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很多特里尔大学的人都不知道这个街道,但在谷歌地图上可以搜索到)5号出来,沿着一条布满青苔的小巷走100多米,再右转向北50米是一座教堂,路东则是一块墓地,镇上去世的人一般都集中安葬在这里。每到星期日,人们都汇集于此,来做礼拜。如果是国家法定假日或者宗教节日,来的人会更多,旗杆上还会挂上四面彩色旗帜,并邀乐队来演奏助兴。午后,做完礼拜的人们会聚集到外面的草坪上,汽车运来成箱的啤酒,人们喝酒、吃点心、聊天,非常尽兴。每见我走过来,总会有人热情地与我打招呼,有的竟知道我是中国人!(我估计是房东跟他们说的。 )还有学生见我是个外国人,也凑过来,要单独跟我留影。我平时是拒斥喝酒的,但在这样情意浓郁、阳光温暖的下午,接过一杯喝下去,真正感到沁人心脾。
Irsch距离特里尔大学坐公交有5站路,只需不到5分钟,但如果没有特殊事情处理,我宁愿花40分钟步行前往。沿途风景养眼而悦情。中途路过另一小镇Filsche,路边有一座标明建于1846年的黄色小旅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特里尔人还是将其保留下来,定期清洗,还特地在此设置了一个公交站点,就以Fils c herH-usch e n来命名。此外,我还发现,从Irsc h出来,经过Filsche、Tarfost两座小镇,再到大学,路途不过四五公里,竟然有六个足球场!这里的中小学绝大多数一般只上半天课,一到下午,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活跃在操场上。在一个足球场围栏的绿色匾牌上醒目地写着:FuballistZukunf t(足球就是未来)。
作为一个“异邦人”,一次又一次目睹马克思故乡百姓如此这般的生活情形,不禁令我豁然开朗:这不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页边上插进去的那段话所描述的状态吗?— —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4]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不再需要打猎、捕鱼和从事畜牧等体力劳动,而是有大量的时间休闲、娱乐和度假,或者自由支配,而工作期间则一丝不苟,专注而敬业。在这号称“资本主义”的国家,尽管现在存在经济复苏乏力、难民涌入等危机,甚至报纸上不时还会有“大众买不起大众汽车”之类的讨论,但在这座古老、静谧而优美的小城,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到分工、等级、地位、名誉、政治、资本、金钱对普通人生活的操控、支配所产生的焦灼和压力,他们活得自在而适意— — —马克思的故乡现在没有他毕生所批判的资本明显作用的痕迹,多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上午都要坐车从住地到位于市中心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和距此仅隔一个广场的燕妮故居去。当中午我在车站等车回家时,总会特意从远处认真端详这两座均为三层楼房、但燕妮故居更豪华和气派一些的巴洛克建筑,遥想当年这对禀赋特异、聪慧睿智的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激情无限的情景,也会在心目中习惯性地反思百年来对马克思思想所做的形形色色的理解和诠释,真是让人感叹不已: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理论,怎么会演变成禁锢思维、充斥教条、垄断“真理”的框架、体系和乌托邦?怎么会被解释成思想实质上的斗争哲学、历史演化中的单线论和决定论、社会变革中你死我活的政治策略和威权专制的“马克思主义”?
在Irsc h镇口靠近马路的地方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Ichwill e uchZ u kunf tundHoffnunggebe n(我也想给你未来和希望)。每次路过我总会停下脚步观瞻一番,看着它,总让我感慨良多,思绪绵绵。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故乡,想到我们以往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挂心那些终日为生活奔波、辛苦的父辈和兄弟姐妹: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正在建设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关系?
二
位于特里尔市中心布吕肯大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是一座建于1727年的巴洛克风格的楼房,临街三层,后楼也有三层,中间是天井小院,前后楼二、三层之间由走廊连接,后院是一个小花园。房子的外形色调几经变化,现在是白色的墙壁、暗绿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户。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于1818年4月租下这所房子作为其处理律师事务的办公室,同时也供家人居住。[5]同年5月5日马克思在此出生[6](一年半后全家迁往现距离黑门不远的西蒙大街8号[7])。1928年4月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 atis cheParteiD e utschlands,简称S P D)购买了这栋房子。犹太建筑师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Kas e l)对其重新进行了设计和修复。1933年5月它被纳粹没收,战后又回归社会民主党,1947年作为马克思纪念馆开放。1968年被托管给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 Frie dric h‐E bert‐Stif tung)。同年,值马克思诞辰150周年之际,作为马克思生平和事业的展览馆开放。在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1983年,房舍经过扩建和重新布展后成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博物馆,供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参观。
这是德国境内唯一的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以及一直到现在为止具有广泛影响的展览馆,引起人们兴趣的自然就是其展览的内容了。面对马克思曲折的生命历程、复杂的思想嬗变以及争议更为激烈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布展的呢?
目前的展览内容是2005年设计的,占据了故居大小不等的23个房间(包括连接前后楼的两个走廊)。其中第1~17号房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内容,分为“故居历史”“青年马克思”“政论家和哲学家”“ 1848年历史时代的转折”“流亡生活”“政治经济学— — —生活主题”“马克思和工人运动”“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等专题,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演变和实践历程;除展板以外,也展出了一些重要手稿的复制件、原始照片、实物、多种语言文本的电子书籍等等,还设计了多种视频、影像。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展览的三分之二。标明18号的是一个户外开放式的走廊,在一面宽阔的墙壁上挂着巨幅红色布幔,远看是马克思的头像,其实是由或终身或短时受到马克思及其思想影响的众多知识分子(主要是西方的)的名字组合而成的。第19~23号房间分成“工人运动的分裂”“欧洲的分裂”“卡尔·马克思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运用”等专题,叙述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东西方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及其曲折的实践历程。
作为一个主要供一般民众参观的普及性的展览,再加上空间有限,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展出的内容仅就马克思部分而言并没有充分反映和体现最近20余年来国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研究的最新成果,但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还是有些新的材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马克思曾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8]中国学者根据恩格斯1890年8月5日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大都认为这只是针对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把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为“经济决定论”而言的,但展览中提到的材料表明,马克思晚年特别警
惕他的学说以后会沦为政党政治斗争的工具和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哲学”,认为那样会“窒息精神创造的本质”,并且举例说黑格尔哲学就是这样衰落的。在一封信中他表达了这样的忧虑:“把马克思主义垄断化并使它成为一种国家宗教,就意味着卡尔·马克思精神的死亡,而这种精神正是他毕生研究和生活的灵魂之所在。 ”[9]还有,关于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展览以列表的形式叙述了他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复杂关系,即1863年斐迪南·拉萨尔创立“全德意志工人联合会”(Allg e meinerD e utsc herArbeiterverei n,简称A D AV,即拉萨尔派);1869年奥古斯特·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创立“社会民主工人党”(Sozialdemokr atis cheArbeite r part e i,简称S A P,即爱森纳赫派);1875年整合成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Soz iali stis cheArbeite r parteiD e utschlands,简称SAPD);1891年起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解说词同时指出,马克思对前两个派别组织合并的态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同意两派的整合,另一方面又对整合后的纲领很不满意,于是写作了《哥达纲领批判》。但他的意见并没有被接纳和吸收,所以,事实上“马克思生命历程的最后十年,不再从事政治活动和工人运动,而是专心致力于历史和人类学的研究”[10]。这些史料对于重新理解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当然,这里也必须指出,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展览内容的选择、解释的思路和具体的评论反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立场。作为现在世界上唯一与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有过直接关系的政党,它起源于工人运动的实践,曾经有着明确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后来在致力于建设社会福利的前提下,接受了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思想观点,在意识形态上从“向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看齐”“逐步但非正式”转向试图通过“以民主的合法的手段”“以改革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1959年出台的《哥德斯堡纲领》,提出其核心价值观和理念“植根于欧洲的基督教伦理和古典哲学中的人文主义”。1989年修改、1998年补充的《柏林纲领》首次明确其“思想源自基督教、人道主义哲学、启蒙主义、马克
思的历史社会学说以及工人运动的经验”[11]。2007年的《柏林纲领》再次认定,民主社会主义“植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启蒙意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和工人运动的经验”[12]。这样的演变历程所形成的价值观使其对马克思思想、历史和当代性的理解、解释和评论呈现出与苏联和中国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情形,特别是展览对马克思身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解释有的地方是不客观的和带有偏见的,有的论断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
但是也必须看到,上述解释方式旨在从西方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演变中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形成,又从欧洲资本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发展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由于我来德后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马克思文本、文献的编辑和组织者,特别是在与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馆长伊丽莎白·诺伊( E lisa b ethN e u)、负责教育培训的玛格丽特·狄岑( Margret Dietzen)、特里尔大学政治学教授温弗里德·塔(WinfriedTh a a),以及汉学家乔伟、梁镛、刘慧儒、钟慧娟等的交流中,我们愈益形成一种共识,即感到20世纪形形色色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理解马克思原始思想的障碍,因此只有回到西方思想传统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中,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文献中才能探究清楚他的问题和观点,进而分析其对现实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当代政治、社会变革的框架和视角之外,把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马克思的理论原貌和历史地位以及这种研究方式所体现的学术思路凸显出来。
鉴于以往的教训,我多么殷切地希望国内的同行,不再以“当代”和“现实”为借口习惯性地去马克思著作中寻章摘句和断章取义,不再满足于“外围言说”和宏观展望、定性和评点,不再纠结于所谓“马克思的当代性”与“回到马克思”的关系这样虚假的问题,人为地截断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与马克思思想之间天然的、内在的联系。假如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心思已经不在马克思身上,根本就不读马克思的书或者认为不值得读;假如号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理解的是“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和“与马克思无关的社会主义”;假如满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现实化、大众化不过是掩盖其研究中的懒惰、投机、缺乏专业性积累和理论功底的薄弱;假如信誓旦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始终停留在“原则阐释”或者改革开放之前所理解的水准— — —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有可能离马克思越来越远,所谓“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就会沦为空谈。
三
我就是在上述新的感性体验、理论资源和解释框架下开始重新探寻和思考马克思思想的起源、搜集和研读相关文献并最终完成本书的。从写作方式上看,我仍然采用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的“文本学”路数,特别注重内容细节的解读和思想逻辑的梳理。只是由于本书所涉及的是真正属于马克思的“早期”文献,包括了中学材料—大学文学作品—哲学笔记—博士论文等文献,其体裁不一、思路多变、叙述凌乱、观点有异,因此需要我更为审慎地处理。客观地说,国内外学术界除了对其中的博士论文有些零星的研究外,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者将这组文献作为一个单元统摄起来做过总体上的把握和详尽的解读,更鲜见有关于马克思思想的起源与其以后思想的关联和当代效应的深度分析。所以,本书的讨论虽然带有探索的性质,但在一定意义上确有弥补以往研究遗漏和空白的意图,我也做到了尽己所能勉力为之。
(一)中学材料
现在保留下来的马克思中学时期的材料计有10份,包括:两篇诗作《人生》和《查理大帝》,高中毕业班教学计划和功课表,宗教、德语和拉丁语作文,拉丁语、希腊语和法语即席翻译记录,数学试卷,中学毕业证书的正式文本与原始副本。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个少年思考者的成长背景、人生理想和思维禀赋。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中学生总是与思想幼稚联系在一起的;况且马克思这一阶段虽然表现出“良好的资质”,甚至是“智慧和感情的独特性”,但决然不能说已经非常“出类拔萃”。然而,如果要是联系马克思一生思想的发展,探寻那些深刻思考的最初源头,就不能忽视他的这些早期材料了。我在翻阅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甄别出这一时期很多相关文献,梳理了它们的主要内容及其刊布情况,特别是对迄今为止马克思最早的作品进行了考证和推断;在对马克思中学文献的解读中,我还探讨了其成长和运思的宗教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对人生职业的考虑和对历史事件的评论;最后还分析了当时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发达和完善状况,以及马克思身上开始显现的作为一个思想家所具有的基资、意向、思路和以少年之眼看世界所达及的有限程度。这种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证实了弗·梅林的判断:“在少年马克思的头脑中,就已经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全面发挥就是他成年时期的不朽贡献。 ”[13]
(二)文学作品
大学一、二年级的马克思是个激情澎湃的人,心意绵绵,无以抒泄,便诉诸笔端,累积成册。现在保留下来的有6本诗集(其中还包括未完成的一个剧本和小说片段)和与父亲之间的通信等。其中,4本诗集是由马克思本人亲自编定的,即献给未婚妻燕妮的《爱之书》第一部、第二部和《歌之书》,以及《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还有的诗作保留在1本纪念册和1本笔记本里,是由他的姐姐索非娅抄录的。《爱之书》第一部收录诗歌12首,第二部收录诗歌22首,《歌之书》收录诗歌23首,《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收录诗歌36首、剧本1部和小说1篇,保留在纪念册里的诗歌39首,笔记本收录诗歌10首。这其中《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里的9首、纪念册中的14首、笔记本中的8首是重复收入的,将其剔除后可以准确地统计出,现在保留下来的马克思创作的诗歌共有111首。
这些作品展示的是由激情和浪漫交织的梦幻情怀、柔美细腻的情感体悟和跌宕起伏的心理变迁。比如,《爱之书》第一部表达了他对爱的探索和理解,即它是由温馨曼妙的想象、五味杂陈的情愫和患得患失的思虑交织而成的感受,而实现爱的历程正是体验爱的内涵和理解人性的过程,简言之,在爱中才能理解爱。稍后写作的第二部主题虽然一如既
往地是在吟咏爱,但马克思思考的范围已经不限于此,而是视野更为展宽了,其中展现的英雄意象和对爱的最终命运的思虑,显示了其思想的新进展。
《歌之书》的书写则更为动人。不同于那些矫揉造作的夸张和苦思冥想的创作,大学时期马克思写给燕妮的诗篇真正属于“情动于衷而表现于外”,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是其生命激情的记录和抒发,这里有他脉搏的跳动,每个字句都是其心迹的表白,每个音符都是他奏响的爱的旋律。“燕妮”不仅仅是一个听起来让他感到亲切甜蜜、像齐特尔琴弦上弹出的乐曲一样美妙的名字,更是震撼其心灵、独特而神奇的生命的表征,意味着永久的爱的力量,包含着此刻马克思生命中全部的情感和思考,汇聚了他的思想、意志、价值、知识、理想、欢乐、痛苦、思念、忧伤、诗韵。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之无神论不是天生的或传承的,而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从有神论转化、发展而来的。对马克思思想研究来说,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于理解其无神论体系中的具体观点和内涵,而在于需要梳理和甄别他是如何由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转而形成另一种类型的宗教观的。然而,正是长期以来并未引起论者关注的那些早期文献较为具体、生动地显现出他在这一方面思想转换的迹象、机缘和方向。在《歌之书》中,马克思借助对爱的探究对人—神关系进行了思考,并对“精灵”意象进行了极其广泛的描摹。在马克思的理解和叙述中,“精灵”所指尽管是相当杂多、随意、迷蒙、混沌乃至矛盾的,但这最终却逻辑地促使马克思得出结论:神是不存在的,神的户籍在人间。
除了诗歌之外,马克思对其他文学样式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表征马克思思想起源的主要作品中,剧本《乌兰内姆》的文体形式很特殊,其故事情节无可考证,但其中无疑有着在西方流传很广的“浮士德形象”的痕迹,其所涉及和讨论的人生议题也十分重大却无解,所以马克思自己标明这是一出“悲剧”。如果仔细地研读文本,一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受欧洲人文经典和浪漫派思潮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其中无疑也包括了他当时对人性矛盾和人生“悲剧”的独特理解。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他思想起源期的真实状态,也奠定了其以后思想走向的人文底蕴。
此外,受劳伦斯·斯特恩( LaurenceStern e)《善第(Tri stramSh andy,亦译为“项狄”)传》的感染,马克思在激情澎湃、兴奋之时还突发奇想创作了小说《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片段。尽管这是一部急就章,但深得现代派文学技巧和情节的真传,叙述完全打破了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传统程式,表面看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非常零乱,但仔细琢磨和体悟,意蕴深刻,入木三分。这种主题鲜明但叙述松散而不连贯的风格甚至影响了《资本论》的结构,诚如弗朗西斯·惠恩所说,“《资本论》充满悖论和假设,深奥的解说和怪诞的傻话,断裂的叙述和奇妙的怪事”,“如同《项狄传》一样”[14]。解读《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极容易让人想到20世纪的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伍尔夫、纳博科夫、卡尔维诺等现代派文学大师的作品。
如果说中学习作和大学文学作品不过是马克思的梦想表达、生活随感和私人情感记录,那么在反思了以这种视角来观照和理解世界的局限后,他便开始探索新的思维方式。最终,他花费相当大功夫所做的哲学笔记和撰写的博士论文成为其哲学思想的真正起源和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
(三)哲学笔记
假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那么,需要讨论的一个前提问题就是: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起点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 Marx‐EngelsGesa mtausga b e,以下简称ME G A)第2版第4部分第1卷刊出的文献提供了答案。通过对马克思题名为《伊壁鸠鲁哲学》的7册笔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表征伊壁鸠鲁思想的文献选择、理论源流的追溯,还是对其思想中的“准则学”和“主要原理”的概括,乃至对“原子论”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换逻辑的探究,以及对“原子”的抽象性质与古代原子论的思维特征的揭示,都反映了处于哲学思想起点上的马克思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准。这就要求我们也必须以此为基础来估量他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不能再出现低于起点、起点之前乃至偏离起点的理解、诠释和发挥等
情况了。
马克思哲学起始点的状况是他最终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基准线。作为早期作品的《伊壁鸠鲁哲学》不仅仅是摘抄,而且是马克思当时一些朦胧而朴素的想法乃至不无矛盾和混乱的思绪的记录。这是一幅复杂的思想图景,涉及诸多重大而永恒的哲学问题,不管他当时的思考是否有明确的答案,或者与后来思想的发展有多么大的差别,但能进行这种思考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哲学高度、境地和水平。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苦心孤诣的探究并没有悉心体悟和领会,甚至某个时期所宣传和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某些地方都没有达到马克思哲学起源期的水准,这是多么大的错位和缺陷!
观照和思考世界必须有与对象相匹配的认识框架和能够透视本质的认识能力。古希腊次第出现的哲学流派和“哲人”序列的更迭,呈现出从实体性思维到实体的“观念性转化”,再到主体精神的嬗变轨迹,体现了人类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昭示出主体自身永恒的矛盾和“纠结”。现实世界的真正存在不是实体、物质和生命体,而是人的愿望、观念在其中的实现和落实;将两者连接起来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哲学思维总是在从观念与实体、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实践、内在与外化的关联中观照和思考世界,在矛盾总体的结构和运动中把握现实;作为“哲人”,不仅要关注抽象的、纯粹的精神,更要关注和追求精神在现实中的发展。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上述思考,奠定了他以后思想变革的方向、价值和基本架构,两者之间不是“断裂”和否定,而是传承和超越的关系。
此外,在《伊壁鸠鲁哲学》中,马克思还通过比较分析在幸福问题上伊壁鸠鲁式的重视形而下层面的“身体健康,内心宁静”和普卢塔克式的关注形而上层面的“精神自由,神性境界”各自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强调必须坚持主体与对象、个体与普遍、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超现实、日常意识与哲学意识等方面的对立统一,坚持理论逻辑与现实生活的一致,否则就会造成极端和错位。回过头来反思目前社会上关于“什么是幸福”“以什么标准衡量幸福”的讨论中出现的众声喧哗而莫衷一是的情形,马克思提出的“从哲学上进行思考,而且要十分彻底”的教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子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形态,也是观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源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早期著述《伊壁鸠鲁哲学》中,马克思通过摘录《物性论》,梳理和甄别了卢克莱修关于构成世界的不同物质层次及其各自的特性,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及其哲学含义,人的精神本质、认识方式与最终命运等问题的看法和论争,并由此引发出很多评论,启迪了他对世界的思考。而从他“成熟时期”既坚持世界的规律性、主张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区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认为二者只是“相似”而不能完全“等同”,也可以看出他对“原子论”思想精髓的吸收以及对其缺失和谬误的修正。
哲学与现实世界、哲学的“内在”特征与“外在”环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复杂关系,二者既不能完全疏离乃至隔绝,但也不可不加分别地相互混淆甚至取代。在《伊壁鸠鲁哲学》中,马克思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并以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的论述表达了他初步的思考,这对他以后的思想发展和理论建树有非常重要的奠基性意义,对于理解当代哲学的处境及其变革之路也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在现在留存下来的马克思数量庞大的笔记中,有的内容几乎都来自对他人著述的摘录而鲜有本人的表达,不仔细研读和琢磨很难从这些摘录中看出他的真实用意。正因为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文献基本上没有纳入研究者的视野乃至被完全舍弃了。我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内容的梳理和解读旨在说明,在内容繁杂、思路混乱的表象背后有相对集中的议题,即马克思对社会成员中一个特殊群体— — —哲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且大致通过哲人与凡人、哲人与神、哲人与哲人之间的对照,描述和凸显了哲人思维的特征。这对处于思想起源期的马克思确立人生价值指向、生活道路和理论视野具有重要价值,对其未来的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树也具有一定的奠基性意义。
(四)博士论文
I dealism u s一词可以翻译为唯心主义、理想主义、理念论、观念论等。在马克思为“博士论文”撰写的“献词”中有一句话:DerI dealismuskein e Einb lildung,s o nder neineWa h rheitis t[15],其中的I dealism u s,
贺麟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译为“理想主义”,第二版改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中文语境中这两个概念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德文中其含义确实是相通或者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们对“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之类哲学范畴内涵的理解是多么褊狭!事实上,在马克思这里它们根本不是带有政治倾向的哲学判断和标准,而是理解世界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登上德国思想论坛的“亮相之作”。奠基于扎实的学术训练和哲学史梳理,马克思质疑和推翻了以往原子论研究中贬抑伊壁鸠鲁贡献的流行见解,用“显微镜”去发现和辨析了伊壁鸠鲁与作为其思想先驱的德谟克利特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差异,借此表明伊壁鸠鲁代表的自我意识哲学不是幻想,而是真理,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凸显了人的自我意识,在对客体的认识、解释甚至改变中来发挥主体的意志、功能、力量和特质。“幻想”“真理”云云,不是认识论层面的,而是价值论和人性论意义上的。在观照和理解世界的诸多思维方式中,只有I dealism u s在与物的对立和纠结中把人的价值和意义彰显出来了。
“博士论文”不仅厘清了同样作为原子论者的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对这一体系所关涉的重要议题中所蕴涵的自由与必然、个体与总体、本质与现象、短暂与永恒、主体与客体等哲学原则进行了一一辨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较为成型的哲学体系。尽管存在表述晦涩、思路纷杂、思考尚待完善等问题,特别是当时的现实境况和社会发展还未真正进入马克思的视野,哲学运思与现实生活还缺乏实质性关联,但有了这样的哲学意识、主体构架和价值取向,当他马上面对“《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所遭逢的复杂局面时,便能很快辨别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其症结,进而引发出更深刻的思考和比较现实的解决思路。而往后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经济学转向”,不是对“博士论文”所阐发的哲学原则和框架的抛弃、颠倒,而是在此基础上的现实化、具体化,是更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
四
当我把对以上材料所进行的解读总括起来的时候,一个鲜明的处于思想起源期的马克思理论结构雏形及其特点就呈现出来了。可以明显地看出,源远流长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犹太—基督教传统、近代人道主义、启蒙思潮和自我意识学说,不仅构成了马克思成长的思想资源和历史背景,更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浸润在其幼小的心灵中,加之从小生长的家庭氛围、自然环境和学校教育孕育出他初期的启蒙意识、人文情怀和自我意志,而这些因素又以一种相互关联的逻辑显现出来,促成了他最初的思考和思想的起源,并对其以后的社会批判和哲学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青年黑格尔俱乐部的成员,马克思与当时德国思想论坛的新鲜气象相互交融,但在其中又显现出其独特性来。所以,作为其早期思想探索的结晶、其思想起源期代表性作品的“博士论文”,虽然没有如其所愿得以正式出版,但却赢得极高的评价,就不是偶然的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估量这些思想与马克思后来理论发展的关系呢?受传统的“不成熟—成熟”解释思路的影响,相当多的论著注重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文本所表述和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来勾勒和塑造马克思的形象,而不去追究思想起源期的这些观念、价值因子是如何渗入、转化和融合在其中的,甚至无视或者看轻后者的存在和意义。事实上,无论是狭义的启蒙运动( dieAufk l-rung)还是作为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的启蒙意识,在马克思的一生中都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后来他对整个运动的起源、进程、后果和影响都做过详尽的了解和深刻的把握,对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康德等代表性人物及其著述、学说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其中所张扬的理性主义、批判精神、平等观念、自由意识、创新意向等也成为马克思透视和批判资本的重要思想资源和价值意旨。更准确地说,马克思是在这些思想巨匠奠定的基础上前行的,这些在相当程度上根源于其思想起源期确立的价值追求。作为德国本土产物的浪漫主义在马克思的心灵上产生了强烈的感应,并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气质,举凡诺瓦利斯(Novali s)、施莱格尔兄弟( F﹒Schlegeund A﹒Schlege l)、席勒、施莱尔马赫乃至歌德和海涅等等,不仅他们在怀抱理想、批判现实、憧憬未来等方面赢得了马克思的认同,而且他们思想中延伸出的对启蒙运动的反省,对机械唯物主义和早期工业化社会的抗议,渴望心灵宁静,追求“无限”和“永恒”的意向都可以在马克思的书信、手稿、笔记中找到回应。所以,单纯用“激进”“决裂”“威权”“斗士”等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形象,不仅是单向度的,而且也可能是有极大偏差的。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大量否定性评论中,“人学空场说”至为流行。尽管仔细甄别可以知道,萨特提出这一判断的原始考虑,针对的并不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而是“懒散的马克思主义”“停滞的马克思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16],但他本人也不时出现混淆,更不用说其他绝大多数言说者了,他们总是把对“具体的人”“现实的个人”的深切关切排挤出马克思的思考论域,这是多么大的误解!“博士论文”在对自然(原子世界、天体现象)的观照中探究出自我意识的哲学内涵,在之后马克思对资本社会的批判、革命实践的讨论中始终蕴涵、贯彻和体现着,在物的世界中看到人的价值的贬值和异化,在不自由的世界中探索通往自由之径,在“虚假共同体”的强制和禁锢中寻找“现实的个人”的出路,始终是马克思“毕生研究和生活的灵魂之所在”。
然而,我们又不能把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思想解释成一种纯粹的“观念论”、“唯意志论”和极端“主体论”。“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个规律论者,认为无论自然还是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世界变化万千,但背后有深层的本质和结构,受必然性的支配,所以认识世界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其结构和规律,反过来对现象做出解释和变革,这是他的思想与其他唯物论、规律论一致之处。但从马克思的具体文本看,他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又特别注意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总是要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做出区分,认为二者只是“相似”而不能完全“等同”,即不能用自然规律的“因果必然性”去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在于“现实的个人”的因素的参与使社会的状况和变化受到了主体活动强烈的影响。尽管不能借此走到另一极端,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为社会发展史即是观念、精神演变史,但完全无视和根本抹杀这一因素,也是非常错误的,它将导致对社会认识的简单、表面和肤浅。从这一点上说,他的思想与其他唯物论、规律论又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马克思之规律论,是一种“弱规律论”,而不是“强规律论”,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思想的不彻底,相反正是其哲学思维具有现代性的
体现!
当本书的主体部分即将完成的时候,我开始琢磨起一个怎样合适的名称才能与本书所论及的内容、意旨相匹配。2015年12月1日中午,我在特里尔大学食堂用过餐后,从Tarfost回Irsc h,途径Filsche小镇,看到暖冬的阳光灿烂如秋,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飞机掠过留下多条交叉着的雪白的直线。大地并没有因冬天的来临而显现出枯黄,沿路依然漫目碧绿,低洼的地方仍有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出。欣享着这样的景色,我不愿乘车,只想步行而归。突然,手机响起,家人和学生通过微信告诉我,当天北京因雾霾严重( P M2﹒5达到2000)全市学校放假、汽车单双号限行,古都西安也是“伸手不见五指”。强烈的对比让我再一次想到,这就是马克思的故乡!既是其生命降临、成长之地,也是其思想和理想孕育、酝酿之所。从这里出发,他开启了思考现实的人的生活状况及其出路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之旅,为普通人命运的改善,为公正、平等社会的建立竭尽了毕生的心血和思虑。然而,一百多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的思想可以说不仅彰而不显,甚至受到不同程度的误读、曲解乃至偏离和攻击,其苦心、意旨和逻辑很多不能被忠实地理解、转换和践履。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而自己现在做的工作不过是要把他的所思、所言尽可能客观而准确地呈现出来。那么,什么样的词汇才能概括本书的主旨和内容呢?“滥觞”“勃兴”— — —这样两个并不常用的词汇蓦然从脑海里跳了出来!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回到住地后,我马上查阅了一下词义,知“滥觞”原意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云:“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清代钱谦益《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赠通议大夫制》则云:“朕闻黄河之水,源可滥觞。 ”就是说,多个注家都认同其有来源、起源、波及、影响之说。而“勃兴”则有勃然兴起、蓬勃发展之意,如《后汉书·冯衍传下》云:“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与为朋;苗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 ”李贤注云:“勃,盛貌。 ”而《新唐书·儒学传序》也有言:“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这样说来,“滥觞”与“勃兴”两词连用确实与本书的内容和意旨颇为吻合,即我试图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全面而客观地再现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复杂状况,在三个层面上构建“缘起、传承与递进”关系:一是对观照人性和世界的方式由情感和爱向哲学思维和自我意识转换轨迹的梳理;二是对由马克思思想起源期所萌芽、酝酿的见解到其后来更为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卓越的理论建树之间关系的重估;三是对有关现代社会的发展怎样才能算作真正源自马克思思想之渊的伟大实践的思索。而且《滥觞与勃兴》这个书名与我以前出版的《清理与超越》《批判与建构》也能够构成一定的关联。这就是本书名称的由来及其含义。
最后,介绍一下本书所涉及的文献版本、我选择时的考量和注释情况。
本书所解读的文献包括马克思中学材料、大学文学作品、哲学笔记和博士论文。它们刊载的情况是:
中学材料:
《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14节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性和作用》( Die Vereinigun gder Gl-u bigenmit ChristonachJoh﹒15,114,inihrem Grundund Wesen,inihrerunbedingten Nohwendig keitundinihren Wirkungendargestellt),《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454页;Marx‐EngelsGesa mtausgabe,Ⅰ/1,DietzVerlag,Berlin,1975,S﹒449452.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Betrachtunge ines Jüngling sbeider Wahleines Berufes),《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60页;Marx‐EngelsGesa mtausgabe,Ⅰ/1,Dietz Verlag,Berlin,1975,S﹒454457.
《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 》(Anprinci patus Augustimeritointer felicioresrei public aeaetatesnu meretur?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1—465页;Marx‐Engels Gesa mtausga be,Ⅰ/1,Dietz Verlag,Berlin,1975,S﹒458459.
文学作品:
《爱之书》第一部(Buchder Liebe.ErsterTei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7—540页;Marx‐EngelsGesa mtausga b e,Ⅰ/1,DietzVerla g,B erli n,1975,S﹒477521(Tex t)、12241230(Appara t).
《爱之书》第二部(Buchder Lieb e.Z weiter Tei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1—590页;Marx‐EngelsGesa mtausgabe,Ⅰ/1,Dietz Verlag,Berlin,1975,S﹒523553(Tex t)、12311232(Appara t).
《歌之书》(Buc hder Lied e r),《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1—686页;Marx‐Engels Gesa mtausga b e,Ⅰ/1,DietzVerla g,B erli n,1975,S﹒555613(Tex t)、12331236(Appara t).
《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 Gedichte,meinemteuren Vaterzuseinem Geburtstage 18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831页;Marx‐EngelsGesa mtausgabe,Ⅰ/1,DietzVerlag,Berli n,1975,S﹒615688(Text)、12371249(Appara t).
《诗作(录自索非娅·马克思的纪念册)》( Gedichte.Auseinem Notiz buchv on Sop hie Marx),《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3—911页;Marx‐EngelsGesa mtausga b e,Ⅰ/1,Dietz Verlag,B erli n,1975,S﹒705755(Tex t)、12501254(Appara t).
《诗作(录自索非娅·马克思的笔记本)》( Gedichteaus den Jahren1835und 1836.Zusa nmmengest elltvon Sophie Marx),《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3—921页;Marx‐EngelsGesa mtausga b e,Ⅰ/1,DietzVerla g,B erli n,1975,S﹒757769(Tex t)、12551257(Appara t).
以上作品的中译本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马克思诗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马克思诗歌全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俄文译本:СочиненияК.МарксаиФ.Энгельса,Государст внноеиз дательст вопол итическойли тератур ы 1975,Том40。
哲学笔记:
《伊壁鸠鲁哲学》(Hefte zure pikureischen Philosophie),《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175页;Marx‐Engels Gesa mtausga be,Ⅳ/1,Dietz verlag Berlin,1976,S﹒5141(Tex t)、563725(Apparat).
博士论文:
《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berdieDiff e renzderdemokr itis c henu ndepikureischenNaturphilosophie),《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28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2页;《贺麟全集》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Marx‐Engels Gesa mtausga b e,Ⅰ/1,Dietz Verlag,Berlin,1975,S﹒592(Tex t)、879962(Appara t).
罗列以上多种出处绝不是为了“掉书袋”以“炫耀”或者“卖弄”学问,而是为了更客观地把握和理解马克思的原始思想,并用中文来进行更为准确地表述和分析。尽管这些著述都有了中译本,而且有的还不止一种,但至少对于我来说,仍感到有必要把德文与中文两种文字做出一一对照,这既是一种学习,进而从中体会到思想翻译的艰难、奥妙乃至局限,也可以发现一些不太准确甚至舛误之处,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给予自认为比较合理的分析和改动。我这样做绝不是对既有的中文翻译持否定的态度,相反,“事不经过不知难”,我认为它们均有相当的利用和参考价值,而且在目前翻译作品质量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中央编译局的组织体制,即由专职译者集体合作、反复修订,而非单个人或者几个人独译,这就保证了他们的翻译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基准线之上,至少少犯常识性的错误。当然,这里也有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包括马克思文本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作品的翻译,不像自然科学著作那样,能够做到在不同语种之间实现词汇含义的一一对应的转换,甚至有时在另外的语种中根本找不到完全匹配的词汇,或者勉强用了一个词汇但二者各自又有多重含义,当然还有的是因译者本身特定的意识形态或文化观念上的考量而造成的歧解,这些都为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思想增添了很多难度。在所有文献中,特别不好处理的是马克思诗歌作品的翻译,现在的三个中译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0卷由福建师范大学许崇信等完成,译文忠实,语言简约,且不硬为中文句末押韵而生造词汇,缺点是直接译自俄文,有些句子表达和排列与德文并不一致;《马克思诗集》《马克思诗歌全集》均为陈玉刚、陈玢所译,二人的中文表达和文学造诣堪称一流,妙笔生花的译笔真是曲尽其妙,意象不凡,但不得不承认,有的译法单纯阅读德文是体会不出来的,这就有些“过”了,而且绝大多数篇目也是从俄文移译的;最忠实的要数北京外国语大学祝彦、张荣昌等人直接根据ME G A第2版的翻译,中文用词或许并不绚烂,但译笔准确,很多“硬译”较恰当地传达了马克思的原始意旨,作为研究者其实是更愿意以此为基础来解读其思想的。当然,不论是哪一个版本,我都发现了一些可以商榷和讨论之处,并在文中做了分析。为了使本书的读者可以更方便地验证我的理解和判断,以及供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书的注释一般都以德、中文两种形式来标出。
咀嚼着对马克思思想获得的这些理解,在这座古老、静谧而美丽的小城,我度过了将近一年沉寂、专注而心安的时光。再过两年的2018年将迎来马克思200周年诞辰,近两个世纪沧桑变迁,这里物是人非,但在这并不处处彰显马克思的地方,其精魂和文脉依然有迹可循,氤氲弥漫。作为一个专门从事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研究的学人,能到马克思生命诞生、思想起源之地进行考察、研究,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而今夙愿以偿,倍感欣慰。当我完成了既定的工作,带着众多的信息、见闻和思考离开这里的时候,要特别表达对特里尔大学和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诸位教授、同行和朋友的谢意,也深深感念妻儿、朋友、同门和学生多年来的理解、安慰、支持和帮助,同时禁不住向国内的同行、向真正试图了解马克思及其思想的人发出真诚的呼吁— — —
“到马克思的故乡去! ”
聂锦芳
2016年1月29日于Husa reng-c hen5,Irsc hTrier草就
2016年11月18日于北京大学人文学苑2号楼236室 改定
[1]参看http://w w w.trie r.d e/Startseite首页界面。在德国,不只一座城市声称其为历史最古老者,但特里尔市政府当仁不让地指称:“公元前16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将这里建成后方重镇,这一年是特里尔的开始。 ”
[2]Karl Marx,Differenz derdemo kritis chenun depikureis chen Natur philo sophie,Marx‐EngelsGesa mtausgabe,Ⅰ/1,Dietz Verla g,Berlin,1975,S﹒8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我在布鲁塞尔郊外去滑铁卢的小镇上见证了这样的场景。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
[5]这所房子几经所有者变迁、整修和扩建,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特里尔人也并不知道它是马克思的诞生地。1904年它被“重新发现”— — —人们找到了1818年4月5日的《特里尔报》上亨利希·马克思有关迁入B r ü c kenstrae 664号的搬家告示。参看Museu mKarl‐Marx‐Haus.Trie r.Karl Marx(18181883):Leben‐Werk‐Wirk ungbiszur Geenwart Ausstell ungim Geburtsh ausin Trier,2013,S﹒3.
[6]现在故居门前右侧墙上镶嵌着黑色的马克思头像浮雕,下面用金色德文写着:“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这栋房子里。 ”
[7]马克思在此居住的时间长达16年,现在一层是一间很小的服装店,二层是一家眼科诊所,三层和阁楼原来是马克思和家人的卧室,现在没有使用。
[8]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信( 1890年8月5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6.
[9]Museu mKar l‐Marx‐HausTrier,Karl Marx(18181883):Lebe n‐Werk‐Wirk ungbiszur Gegenwart Ausstell ungim Geburtsh ausin Trier,2013,S﹒75.
[10]Museu mKar l‐Marx‐HausTri e r,Karl Marx(18181883):Lebe n‐Werk‐Wirk ungbiszur Gegenwart Ausstell ung m Geburtsh ausin Trier,2013,S﹒6970.
[11]Grund satz programmde rSozialdemokr atischen Partei Deutschlands,Beschlossenvom Programm‐Part e itagderSozialdemokr atis chen Partei Deutschlan dsam20.Dezem ber1989inBerlin,g e-ndertau fdem Part e itaginLeip ziga m 17﹒04﹒1998.
[12]G rund satz programmderSozialdemokr atischen Partei Deutschlands,Beschlossenaufdem Hamburger Bundes parte itagder SPDam28﹒10﹒2007.
[13]弗·梅林.马克思传(上).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14]弗朗西斯·惠恩.马克思《资本论》传.陈越,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6.
[15]Karl Marx,Differenz derdemokritischenun depi kureischen Naturphilosophie,Marx‐EngelsGesa mtausgabe,Ⅰ/1,DietzVerlag,Berlin,1975,S﹒12.
[16]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林骧华,徐和瑾,陈伟丰,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