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的隐喻
使用隐喻是一件匠心独运的事情,同时也是天才的标志,因为善于驾驭隐喻意味着能直观洞察事物间的相似性。
——亚里士多德
前文我们讨论过计算主义的世界观,实际上其本质就是一种对宇宙的隐喻。回看思想家们理解世界的所有本体论的思考,可以看到,不同的哲学学说都把世界比喻为某个自然界的物体或者抽象的逻辑,本节我们就来分析宇宙论或者世界观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了解一下哲学家们如何通过隐喻来理解世界的本质;另一方面,我们也讨论了这些隐喻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世界观的影响。人类的文明不是铺垫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而是铺垫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上,务虚的无用之学奠定所有有用学问的基础。因此,了解了关于世界的隐喻,也就了解了文明的进程中人类的思想变通。我们通过讨论两种基本的宇宙观:机械宇宙论和有机宇宙论,来了解这两种影响最大的宇宙观的内涵和思想演变。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也可以比较一下之前讨论的计算主义的宇宙观,通过对比这几种思想的不同,来更深刻地理解宇宙观的内涵。
隐喻的理论
首先我们讨论隐喻的概念。所谓隐喻,实际上有两层含义:第一,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就是把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方便人们对其中一个概念进行深刻理解,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现象之一。例如,“时间就是金钱”是常用的隐喻,这个隐喻帮助我们理解了时间的价值。第二,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主要工具,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中所使用的假说和理论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后续我们讨论互联网思想时也会提及隐喻的概念和思想。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如“心智是计算机程序”,这就告诉我们心智其实可以像理解计算机程序那样去理解其运行逻辑,正是因为这个隐喻,使得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简单来说,隐喻产生和隐喻性的思维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人类文明就是建立于不同的隐喻之中。接下来讨论西方隐喻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及不同学者关于隐喻研究的成果。
首先我们来看隐喻研究理论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隐喻研究主要分为5种理论: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论。这5种理论是不断演化形成的,各种理论都在超越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来,各自有优势和特点。在西方哲学文献中,第一个涉及隐喻研究的哲学家就是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他将隐喻用于语言学的研究,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的现象,强调的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替代性,表示代表彼事物的词完全能够替代代表此事物的词(源域和目标域可以简单理解为语言的初始目标和替代目标)。替代论就此产生,是隐喻理论第一个里程碑。比较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事物成为另一个事物的比较,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达成事物的联系,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隐喻并不是简单的比较,而是牵涉隐喻使用者的复杂认知活动。
在比较论和替代论主导了西方哲学隐喻研究两千多年以后,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互动论,这是由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诗人艾弗·阿姆斯特朗·理查兹所提出的。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评论的负面影响迟滞了隐喻学的发展。他首先提出说话人对同一符号往往给以不同指称,是使用者给词语以“意义”。在这个基础上,理查兹主张,隐喻对帮助理解高度有效,而隐喻的实质不仅仅是替代或是比较,更主要的是“互动”,这成了当代隐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理论标志着修辞学研究进入了语义学阶段,在互动论的理解下隐喻是语言发挥作用的图景,而不能看作是对语言既有规则的违背。他认为当人们将属于不同经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时,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大脑将事物联系起来,凸显了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性,并且认识到了隐喻的认知价值,这为隐喻的认知研究方法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介绍映射理论。随着1980年两位著名的美国学者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推出,隐喻研究进入了新时代。乔治·莱考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认知语言学、语言的神经理论、概念系统,以及认知语言学在政治、文学、哲学、数学中的应用等,出版过《道德政治》《别想那只大象》等专著。马克·约翰逊是美国俄勒冈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特聘教授,也是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学、语言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美学等,出版过《身体的意义》《思想中的身体》和《道德想象》等理论专著。从两者的背景可以看出,这两位都是哲学和语言学领域的大师,而且都是跨领域研究的学者,因此他们能够建立起新的隐喻研究的理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系统。映射理论认为隐喻所关系到的两个域之间的映射,是人类认知的独特能力之中心所在,表现出意义的形成、转换和加工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映射的动因是人类的经验,而隐喻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基于经验的认知对应。
最后我们来介绍概念整合理论,这是由法国语言学家法康尼尔和美国语言学家马克·特纳合作创立的,他们共同写作了语言学专著《我们思维的方式:概念整合与头脑隐喻的复杂性》一书。法康尼尔之前发表的《心理空间:自然语言意义架构》和《思想和语言中的映射》为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我们看到在《我们思维的方式:概念整合与头脑隐喻的支架性》一书中,两人系统整理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原则和机制,为我们打开了新的隐喻认知的大门,将隐喻研究推向了隐喻言语的在线解读过程,即透视藏匿于语言背后的认知核心。以往的隐喻理论都聚焦于语言形式的静态研究,很少顾及语言如何在线生成这一动态的探索,而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并不只是语言的一种修辞,而是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简单来说,隐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理空间在概念上的合成,并且主要是相关语义要素的合成。基于这种合成的空间中产生的新的心理空间,隐喻意义的在线建构也就完成了。我们可以将概念整合理论理解为一种多空间理论模型,而这个模型是一个探索人类信息一体化,即整合的理论框架,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
本节我们讨论了西方关于隐喻研究的理论,从亚里士多德的替代论一直到整合理论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哲学家尤其是语言学家对于隐喻研究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隐喻逐渐从语言学的概念发展为认知理论甚至涉及信息理论的研究。正因为隐喻如此重要,我们在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需要从隐喻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隐喻代表了不同的世界观,这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
世界的隐喻
理解了隐喻理论的演化以后,我们来看看哲学家斯蒂芬·佩帕的成果,在他的著作《世界的隐喻:一种证据的研究》中,通过隐喻的方式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关于世界的隐喻。一种是通过类比的方式建立的,另一种是通过逻辑公设的替换产生的。在书中,斯蒂芬·佩帕认为在本体论学说中关于世界的基本假说都存在着根隐喻,并且将这些根隐喻和6种基本的世界学说联系了起来。具体来说,包括形式论、机械论、关联论、有机论、神秘论和泛灵论,这6种假说的根隐喻分别为相似、机器、历史、有机体、爱的体验和普通人。前面4种被认为是可靠的,后面两种被认为是不可靠的。这里介绍形式论、机械论和有机宇宙论,这是3种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为主流的理论。
形式论来源于柏拉图,也叫“理念论”。他认为世界存在一个根本性的本质,叫作形式,而各种客体就是形式。例如,桌子的形式就是桌子的本质,世界上有无数的桌子,桌子的形式是核心,这是所有桌子的本质。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认为,形式世界超越了我们自己的世界(物质世界),也是现实的基础,而形式论就是基于相似性的哲学隐喻,认为世界都有一个基本的形式,所有的物体是基于这个形式所构建的。不要认为形式或理念像可消失的事物那样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它们不但超越了空间,而且也超越了时间(因为它们是永恒的),它们又与空间、时间相联系。由于它们是那些被创造的并在空间和时间中发展的事物的先祖或模型,因此,它们必须和空间有联系,并处在时间的起点。
因为形式或理念不是在空间和时间中和我们一起的,所以它们不能通过我们的感官而被感知;而普通的、变化着的事物则同我们的感官有交互作用,因而被称为“可感知事物”。这些可感知事物是同一个模型或原型的摹本或子女,它们不仅和原型相似,而且彼此之间也相似,就像同一个家庭的子女彼此相似一样,就像子女用父亲的姓氏来称呼一样,所以,可感知事物也采用它们的形式或理念的姓氏;正如亚里士多德说,“它们都是用它们的形式来称谓”,形式论影响了西方世界上千年,也是西方神学和传统哲学的思想基础。两千多年以来,从柏拉图到康德,都在研究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试图找到关于这个世界真实的图景。
下面我们来介绍机械论。机械论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关于世界的隐喻。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机器进入了人类文明中,人们以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了手工劳作,以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取代了个体工厂的手工制作。这是机械世界观对人们影响的开端,这个理念的代表就是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中的隐喻。牛顿将力学中的机械钟的隐喻转换为更加有实用性的力的概念,使得人们普遍接受一种世界观:宇宙是基于力学定律运行的巨大钟表。而这个隐喻带来的是两个基本认知:第一,在物体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力是最基本要素。第二,力与运动之间的联系是由规律严格决定的。因此,机械决定论的世界观就产生了,正如拉普拉斯所提到的,“一切都是确定的,将来如同过去,我们都可以看得着”。
牛顿机械宇宙论所带来的关于决定论的思想影响了迄今为止的人们的世界观,也是当下主导现代文明的世界的隐喻。简单来说,机械宇宙论就是将宇宙看作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这个系统是按照一些基本规则,例如惯性和引力,由在无限的不确定的空间中运动的粒子所组成,并且这个系统是可以通过数学来加以审查的”。把宇宙视为机器,不仅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世界的本质,也让当时的基督教能够比较容易接受,因为这个宇宙观需要找到“第一推动力”,而这个推动力被解释为是由上帝提供和维持的。
最后我们来讨论有机宇宙论。有机宇宙论来源于“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是一种有机动态的宇宙论。有机宇宙论的理论根基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学说。有机宇宙论立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认为自然世界即宇宙在本质上就是变化的,是以形式、质料、现实及潜能为原则的复合。自然宇宙有着等差秩序,万物在宇宙秩序中各自具备不同的功能属性,因此,展现出来的就是动态有机的特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机宇宙论逐渐演化出新的理论特质,例如,每个生命在整体演化的目标下,生命过程中的整体主义特质,以及生命在万物发展过程中如何找到平衡和中庸的维度。由于其带有的古典气质及现代整体论的思想,这个理论学说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和非西方的哲学流派进行融合。有机宇宙论不仅在宏观上建立了动态演化的宇宙视域,并且能够根据自身定义的宇宙法则建立有机整体之间的互动体系。
总结一下,我们讨论了3种基于不同宇宙观的世界的隐喻,从形而上学的形式论到现代科学的机械论,以及融合古典主义和现代整体论思维的有机宇宙理论。如果说形式论带来了传统哲学的思考,机械论奠定了现代世界的主流世界观,那么有机宇宙论也许是一种平衡古典与现代科学的宇宙论。接下来我们详细讨论这个理论,将其作为我们思考世界本质的新认知。
有机宇宙论
上文我们讨论了3种不同的世界的隐喻,本节我们将深入讨论有机宇宙论的观点。我们从3个角度来理解有机宇宙论的深刻内涵:第一,对机械宇宙论的时空观、自然观的批判。时至今日机械宇宙论还在统治着主流的社会价值体系,而有机宇宙论则是对这一体系的直接批判。第二,有机宇宙论与不同文明的结合。上文已经说到了有机宇宙论是有古典韵味的理论,因此,我们需要从这个维度来看有机宇宙论的特质。第三,有机宇宙论的未来。我们需要从理论当中看到未来思想范式的变化,基于这个角度来理解未来文明中可能决定人们关于世界的隐喻的要素。
首先我们来讨论有机宇宙论对机械宇宙论时空观的批判,这是有机宇宙论的基本观点。在有机宇宙论的历史上,有两位哲学家非常重要: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英国哲学家怀特黑德,他们都是有机宇宙论的支持者,通过不同的哲学路径提出了对机械时空观和自然观的批判。莱布尼茨在临终之时完成了《单子论》,在单子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解释原则基础上,专门讨论了有机的自然观,以及基于事物自身的变化、生长和死亡。这个理论的实质就是在存在论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因此莱布尼茨很明确地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正如他所说:“原则上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物质的空间,而且时间、空间是连续、同质、无限可分的。”
怀特黑德是过程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现实是由事件构成的,而不是物质,这些事件不能脱离彼此关系而定义,正如他的经典著作《历程与实在》中提到的:“紧迫地将世界视为一个具有相关互联历程的网络,而我们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所有的选择和行动都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书中怀特黑德直接将自己的哲学命名为“机体哲学”,认为机体哲学的宇宙观并不是立足于“实体”和“属性”进行讨论,而是研究“生成”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他看来,世界并不是现实事物或者事实构成的,而是作为基本单元并拥有经验的不同事态构成的。简单来说,怀特黑德认为宇宙是有机整体,不能通过机械的方式进行分割,而只有通过过程的方式才能理解宇宙的本质。很显然,这种基于过程论或者生成论的哲学观点对机械论的时空观和自然观也进行了解构。
然后我们来讨论有机宇宙论与不同文明的结合。我们之前提到有机宇宙的观点并不是近代哲学才有的,而是拥有其古典底蕴,这种古典的有机哲学的观念在不同文明中都有所体现,这里我们以中国和印度哲学为例。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都带有有机宇宙论的内涵,前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东亚文明的核心内涵,后者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自然主义哲学,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哲学学说之一。儒家哲学中,孔子提出的天命思想,以及后来的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与天地有机共生的理论,都包含着有机宇宙论的思想。道家哲学中《老子》一书毫无疑问是对自然哲学及生态哲学最为推崇的,回归自然状态不仅符合有机宇宙论,也与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有着相似的思想内涵。后来隋唐时期出现的道家哲学家成玄英则继承了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提出了一整套拥有本体论、存在论和认知论的道家哲学系统,其中对自然观的推崇也属于有机宇宙论的理论范畴。
古印度文明对有机宇宙论的推崇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印度的宗教到文化,都体现着个体生命与世界整体互动的内涵。例如,印度的吠陀医学、悉达多医学等都强调了生命健康的内核就是要达成与宇宙元素的有机均衡。再拿宗教举例,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理论对宇宙起源和演化机制都持有很明显的有机论立场,印度教中关于梵天创世的理论也将自然的价值放在整个印度文化的核心之中。虽然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宗教因素都归结于有机宇宙论,但是看到这种整体的、动态的思想在印度文化中的生命力,我们可以推断出有机宇宙论是有生命力和漫长的历史根源的。
最后我们来讨论有机宇宙论的未来及有机宇宙论对终极问题的探究。我们看到有机宇宙论存在两个不同的作用:一方面,是对现代科学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和机械哲学思想的解构;另一方面,是对人类未来共生范式的建构,因此,理解有机宇宙论的未来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从解构角度看,我们看到现代文明尤其是现代技术的异化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为现代文明找到出路是有机宇宙观最核心的命题。从建构角度看,这种未来的路径需要从古典文明和边缘思想中虚拟新的路径,在存在论基础上承认多元共生,在价值论上讲求互利共赢,在文化体系上讲求兼容并包,这些是有机宇宙论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上文我们所提到的怀特黑德认为,现代世界观来自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理论,因此,亚氏哲学中将实体和现象进行分类的方法论对现代哲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而有机宇宙论就是在思考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宇宙观的路径。我们看到,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到更早时期的柏拉图的容器说、卢克莱修的虚空说、怀特黑德本人的过程论,都试图建立一种将物质世界中的现实设想为彼此包容的有机整体的思想,二元对立并不是全部的现实,而有机共生是更加有生命力的宇宙观。
本节我们讨论的是有机宇宙论,尤其是有机宇宙论的解构和建构的内涵。通过讨论有机宇宙论的学说,我们了解到有机宇宙论是通过回归传统的方式,试图超越机械论的自然观和宇宙论,从而形成整体论和目的论的有机论宇宙观。我们要关注到现代文明的问题,也要关注到非核心的哲学思想中的有机思想。后文我们会更加细化地讨论现代性和技术异化问题,毫无疑问有机宇宙观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思考该问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