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武寅
一 历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历史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最适合的一门课。它内容具体、直接、易懂,并且可以做到国民全覆盖。所谓全覆盖,是指从时间上来说,每个国民从幼年启蒙阶段,到老年大学阶段,都可以接受历史教育,没有年龄上的障碍。从空间上来说,各个领域,各种类型,无论是正规学历教育,还是各种自学自考、终身教育,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历史教育,没有文化程度的障碍和所谓隔行如隔山的学科障碍。这种亦俗亦雅的学科特点,是历史教育在提升国民素质方面所具有的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努力去发掘和运用好这一优势。
二 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热爱以及奉献精神。这三者实际上是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有了认同,才有可能去热爱,有了热爱,才有可能去为之奉献,因此认同是基础。而认同又分为浅层次的形式认同和深层次的价值观认同。
在我们身边,形式认同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被世人称为“中国奇迹”的一年一度的春运,再比如在传统节日里家家户户高度一致的习俗礼仪,等等。对这些形式的认同,是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不需要什么格外的教育。但是,如果想更进一步,让人们普遍地接受并认同从这些形式中提炼出来的、属于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如春运等形式中所蕴含的“千里万里思乡情”,端午节等习俗中所蕴含的“舍生忘死报国心”这种家国情怀,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价值观,则需要进行历史教育。在认同基础上的爱国和奉献精神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培养,就更离不开历史教育。
历史只有一个,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它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史实,都是客观存在,受教育者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不论是青年生、中年生、老年生,接触的都是这些内容。所以历史教育的关键不是讲什么,而是怎么讲。以提升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历史教育,必须分层次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认同教育应该作为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它带来的是自信。它让国民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家,知道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自己的祖先是谁,从此自己不再是精神世界里的流浪汉,而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
在认同教育之上的是热爱教育,它带给国民的是自豪。它让国民懂得,自己的国家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毫不逊色,不仅如此,自己的国家在许多方面甚至是其他一些国家所无法相比的。比如,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许多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影响世界的杰出人物和杰出思想,对世界的杰出贡献,等等。热爱教育可以使国民不去盲目地崇洋媚外,不去做精神世界的自卑者,而是生发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为祖国感到自豪,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感到骄傲。
三 历史教育的最高层次
在热爱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奉献教育。奉献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最高层次,它带来的是自觉。奉献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国民的民族自觉与理性思考,培养国民为国家、为民族的奉献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要对这些历史事实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的哲理进行剖析。比如,讲“郑和下西洋”,不仅要讲它值得骄傲的一面,如它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其时间之早、规模之大,都远非后来的欧洲人所能相比,它堪称世界史上的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等等。这些当然要讲,但不能只讲这些,不能到此为止,还需要继续往下讲,要讲最先启动大航海的中国,后来为什么未能继续领跑世界向海洋进军?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屡遭侵略、蹂躏和掠夺?不能只讲落后了就要挨打,还要讲我们为什么会落后,我们是怎么落后的?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什么时候落在了只有二百年历史的国家后面?是怎么落入被动挨打境地的呢?
历史教育是最不应该报喜不报忧的领域,特别是在它行使国民教育功能的时候。而这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要真正提升国民的素质,就要让人们知道,我们的家园并不是已经尽善尽美了,它还有好多地方不如别人,都是些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怎么形成的,什么原因形成的。只有深刻地了解并痛感自己的家园还需要去维修,需要去补强,否则就没有资格在世界大家庭中昂首挺胸的人,才能真正焕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奉献精神,为了使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先进、更强大,他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平时的默默奉献,到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一个拥有高度自觉和理性思维的民族,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强大的民族。
四 历史教育的必要前提
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主体责任和自身素质是进行历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它决定了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多高,国民素质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有多高。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跟上时代的步伐,牢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提升国民素质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