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小结
通过对本章的阅读,可以学习、体会“引言”写作的一般要求和思路。除了“阅前导语”所提示的注意事项之外,结合本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的实际情况,阅读后的认识还要强调以下几点:
A.撰写论文研究意义与文章整体的结构安排问题。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生不是没有交代研究的意义,就是放置的位置不妥当。例如,有的学生毕业论文“摘要”部分有500多字,可是经过审阅后却发现有400多字说来说去还是关于论文选题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重复论述。这样的写作思路,反映了对摘要写作要求的不理解,从而导致重复劳动。其结果不仅毁了一篇论文的“摘要”,而且与“引言”中的“研究意义”基本上是重复的。还有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引言”中已经谈了选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的主体部分还专门设立章节重复选题的研究意义。以此方式增加文章字数,反映的也是对论文研究意义位置的不熟悉。产生以上问题的客观原因是,“引言”的章节结构有学校给定的模板可以“照猫画虎”,而论文主体部分和“摘要”只有章节序号,没有参照的具体内容。而根本原因是,很多学生不明白“引言”与文章主体的结构关系。通常情况下,只要“引言”中有“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或“研究意义”等相关章节,在此集中说明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与可行性等就可以了。“摘要”以及论文主体便没有重复论及选题的研究意义及新意的必要了。
由于不少学生对“引言”篇幅与文章主体篇幅的比例关系不清楚,也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引言”的字数常常超过文章主体。几乎每年在毕业季,都会出现这一现象,不仅撰写论文的学生自己没有察觉,一些粗心的指导老师也不太容易发现这一现象。前文说过“引言”交代清楚需要提前说明的各种问题就可以了,但不是说写得越长就越好。学生“引言”写得过长的原因就在于,套用已有的模板不需自己多费脑力,不经意间填充的内容过多,当自己计划要研究的具体问题时却由于没有找到充足的资料而使整篇文章“头重脚轻”。那么,如何判断“引言”章节的适宜长度呢?这主要是看论文主体部分与“引言”部分的结构比例。抛开论文质量不论,如果主体部分的字数还没有“引言”多,就失去了“主体”的意义了。这显然属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清楚,“引言”只起到一个引领开篇的作用,如果“引言”可以充当论文主体,还要论文主体何用呢?粗略地讲,如果论文主体部分的篇幅占全文七成,“引言”的最长篇幅就应当控制在三成以内。
B.关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注意事项。本章“阅前导语”论及了有关“选题背景”的撰写问题,但是对于学生最为关心的毕业论文的具体选题问题并没有进行分析和辅导,这是因为本书作为已经立项完成的科研成果,其选题问题在立项之前就已经解决了。然而考虑到学生实际的选题苦恼,笔者觉得有必要承接“选题背景”的延伸话题,再花费一些笔墨,简要讲解一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注意事项。
第一,选题要与专业培养的目标相一致。这是所有专业对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笔者所在的院系,本科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思政教育),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每年招收两个班,第一个班是纯粹的思政教育专业(简称思政班),而第二个班是思政教育+社会管理方向(简称社管班)。学院关于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是,思政班论文选题的范围是教育、教学类,而社管班论文选题的范围既可以是教育、教学类也可以是社会管理类。这种规定,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讲并无问题,但是事实上却给予了社管班学生选题更大的自主权,而思政班的学生在选题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实际上由于大学生个体学习兴趣的差异和两个班在管理和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经常会出现思政班的学生自主选择社会管理类题目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人察觉的情况。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和撰写论文的学生共同把关毕业论文的选题,避免此类失误一再出现。以此为例,需要提醒撰写论文的大学生,在选题问题上千万不能与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相矛盾,否则很难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
第二,要事先考虑好选题的适宜程度。某个具体的选题到底难不难,跟大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和领悟能力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只有相对答案的问题。选题的难易程度与不同学习基础的大学生个体相结合,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为选题与不同大学生之间的适宜性问题。笔者常常告诫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其水平相适应,有三个要点需要把握:首先,选题最好与自己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研究对象相联系。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论文选题的方向最好是朝着自己有兴趣或熟悉的领域求索,在几个备选目标中权衡利弊后确定一个最优的选项。以兴趣为引导或以自己熟悉的目标为研究对象,这样写起论文来,难度就相对小一些。其次,涉及社会管理、教学、教育内容的负面现象,以及可能牵扯调研对象个人隐私的选题都不建议写。这是因为社会负面现象和隐私话题既影响社会和谐,也会产生相关调研资料难以收集整理的弊端。如果没有充足的调研资料作为论文的支撑,不仅论文的主体部分会显得薄弱苍白,而且也难以通过论文评审“在实践中调研完成”的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要求。最后,明显超出本科生能力的题目坚决不要写。例如,对某某观念或某某制度的研究,本科学生很难测量和把控,所以在开题前就不要选择这类题目。还有,诸如A对B的影响研究,这类题目适合逻辑分析能力很强且资料证据确凿的本科学生写,一般水平的本科学生不建议尝试。那么,一般水平的本科学生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才算合适?小结一下,笔者这样认为:从研究范围讲,微观层次的研究范围比涉及地区或全国性问题的范畴,更适合他们选择;从研究对象的难易程度看,单一具体的研究对象比复杂抽象的研究对象,更适合他们选择;从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别程度上讲,涉及静态关系的研究(如对某某现象的现状调查分析)比涉及动态关系的研究(如A对B的因果关系研究),更适合他们选择。
C.关于开题报告和科研项目申请书的填报注意事项。本章“引言”的撰写与大学生填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或填报常见的科研项目申请书的要求和思路有许多共通之处,而后两者一般是通过对事前设定的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完成的:如,为什么要进行此项研究?选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国内外(或前人)相关研究的进展如何以及存在哪些问题?创新点(或研究新意)是什么?疑难点(或需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怎么开展研究(或研究思路、方法和计划、步骤是什么)?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文字陈述或提纲式作答)?主要论点或见解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般都是从介绍研究的现实背景或理论依据开始,通过综述前人对本选题的研究进展和不足而逐步展开的。如果申请研究的项目是别人很少涉猎的,先不要高兴太早,需要先弄清楚此选题是否值得研究,避免在过难或无研究意义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如果确定有学术研究的价值,那么适当突出自己研究的新意及创新点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措辞方面需要斟酌,不要自我夸大和吹嘘。另外还应注意,大多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是前人有过著述的,这就需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前人已经发表的成果,仔细对比审查自己有无创新的思路或途径。如果确实有新的见解或创新的可能,可以说明自己研究的独特性和在某方面的提升潜力,这样做有助于摆脱重复前人成果的窠臼,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
总之,撰写“引言”的工作做好,既写出了首章内容,也可以举一反三,例如,对填写开题报告或科研项目申请书遇到的若干问题,都有相当实用的参考。但是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或填报科研项目申请书,都需要事前对一定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阅读综述,要想解答所有的疑惑,就需要在下一章对文献综述撰写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和学习。
[1]国内大多数文献将其翻译为“约瑟夫·奈”,也有少数文献将其翻译为“小约瑟夫· S.奈”的,为了与国内大多数译法保持一致,本书选取“约瑟夫·奈”的译法。
[2]国内对此术语的翻译主要有“软国力”、“软实力”、“软力量”和“软权力”等,本书使用“软权力”的译法,并在相关章节中集中讨论各种译法的优劣。对于其他作者的不同译法,本书在做直接引用时尽量标注双引号,在间接引用时一般进行“软权力”译法的统一替换。
[3]不少学者将“co-opt”译为“同化”,本书译为“吸纳”,详情请参见本书最后一章的有关解释。
[4]尽管约瑟夫·奈教授关于软权力理论的某些看法在2006年以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作者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的目的在其大量的中外版本文献中均有体现,例如:Joseph S.Nye,Jr.,“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05,No.2,1990,pp.177-192;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No.80,Twentieth Anniversary,1990,pp.153-171;Joseph S.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Joseph S.Nye,Jr.,“Security and Smart Power”,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51,No.9,2008,pp.1351-1356;Joseph S.Nye,Jr.,“Think Again:Soft Power”,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06/02/22/think_again_soft_power?print=yes&hidecom-ments=yes&page=full,last accessed on 31 August 2010;〔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约瑟夫·奈:《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赵明昊译、王缉思修订,《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第6~12页。
[5]“popular culture”国内文献多译为“流行文化”,如〔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本书根据约瑟夫·奈教授关于“popular and higher culture”的论述,再根据高雅文化未必就不流行和流行文化未必就属于通俗范畴的事实,将“popular culture”与“higher culture”分别译为“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详情请参见Joseph S.Nye,Jr.,“Culture as a Source of Soft Powe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p.44-55。
[6]本书中的“欧盟”(the EU)是对“欧洲联盟”(the European Union)的简称。
[7]约瑟夫·奈教授对欧盟软权力的解释集中体现在这本书里:Joseph S.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p.75-83。中译本〔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83~90页。
[8]根据约瑟夫·奈教授的界定,一个完整的软权力概念既包括软权力资源也包括软权力行为,根据作者的描述,美国软权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当今世界政坛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作者所经常批评的只是美国的软权力行为实在不如欧盟的多边合作行为丰富而已,但是作者在文献中进行权力资源与权力行为概念转化的时候通常只是简单地使用“soft power”一词,为了让读者理解得更清楚,笔者在括号内添注了“行为”一词。详情请参见Joseph S.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9]此论断最直接的根据,可参见“Europe Counts Too Much on Soft Power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o Much on Hard Power”一节,详见Joseph S.Nye,Jr.,“Think Again:Soft Power”,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06/02/22/think_again_soft_power?print=yes&hidecomments=yes&page=full,last accessed on 31 August 2010;也可参见以下中外文文献Joseph S.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p.75-83;Thomas L.Ilgen ed.,Hard Power,Soft Power and the Future of Transatlantic Relations,MPG Books Ltd.,2006,pp.26-35;国内作者的意见,参见秦亚青主编《观念、制度与政策——欧盟软权力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伍贻康:《欧盟软力量探析——欧盟治理模式的效应评价》,《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第24~31页。
[10]〔英〕维纳、〔德〕迪兹主编《欧洲一体化理论》,朱立群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23页。
[11]根据宋黎磊、陈志敏等学者统计,从1992年1月至2011年1月,发表在中国核心期刊上对这一概念进行研讨的国际政治类文章共590篇。参见宋黎磊、陈志敏《中欧对软实力概念的不同认知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欧洲研究》2011年第2期;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编委会:《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丁学良:《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12]迈克尔·艾默生、马里厄斯·瓦尔等:《可比较的因素及综合论述》,转引自〔比〕布鲁诺·考彼尔特斯、宋新宁主编《欧洲化与冲突解决:关于欧洲边缘地带的个案研究》,宋晓堃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13]详情请参见Joseph S.Nye,Jr.,“Preface”,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9,p.11。
[14]〔乌兹别克斯坦〕古丽娜拉·卡利莫娃:《软实力战略在亚洲文明空间的运用》,徐晓天、尚月译,《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8期,第41页。
[15]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56页。
[16]郑永年、张弛:《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7页。
[17]李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葛兰西学派》,《欧洲》2000年第1期,第20~30页;王铁军:《新葛兰西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欧洲》2000年第1期,第14~19页。
[18]Joseph S.Nye,Jr.,“Notes”,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150.
[19]有学者认为,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是对传统权力思想的回归,但笔者认为传统权力观念尽管包含软权力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强调硬权力的暴力特征,所以说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是在反思传统权力观念的基础上对传统权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参见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第27~28页。
[20]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55页;郑永年、张弛:《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7页。
[21]Allan F.Tatham,Enlargement of the European Union,Alphe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9,p.44.
[22]郑秉文主编《欧洲发展报告No.7(2002-20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3]《联合图强半世纪》,《人民日报》2007年3月23日第7版。
[24]伍贻康、周建平、戴炳然、蒋三铭:《欧洲经济共同体》,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吴弦:《欧洲经济圈:形成、发展与前景》,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25]Neill Nugent,“The EU and the 10+2 Enlargement Round: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European Union Enlargement,Edited by Neill Nugent,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4,p.2;杨友孙:《欧盟东扩与制度互动:从一个入盟标准说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54~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