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书结构
一 框架结构
本书共分为七章,后面章节安排如下。
第二章是对马克思创立科学的货币学说的前提以及马克思货币学说的思想来源和写作历程的分析和探讨。马克思货币学说是对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批判,它不是一蹴而就凭空产生,而是经历了漫长艰辛的探索,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为方法论,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货币学说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货币学说。
第三章围绕初步系统论述了马克思货币学说的重要文本,即《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进行梳理和分析,分货币关系与人类社会历史,对货币的危机图景的分析以及货币—资本—虚拟资本的运动逻辑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四章围绕首次出版并对货币学说做了系统论述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进行分析,包括关于简单商品流通下的货币学说,重点论述马克思对货币产生和本质的分析,对货币职能的分析,以及对货币拜物教的分析,从而阐明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是货币是社会关系这一基本见解,阐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根源于商品二重性的矛盾,因而货币矛盾是商品矛盾的外化,并从货币的职能中分析货币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促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五章以“资本”为逻辑主线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三卷进行梳理和分析,阐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资本的流通,以及对资本主义最充分发达的信用经济中的货币市场总体的分析,这分别是对信用和股份公司制的分析,对利息和生息资本的分析,对虚拟资本的分析,以及对货币和信用危机的分析,对共产主义社会中货币问题的考察,并在最后,对以上三个著作和手稿中的货币学说做一总结性评论。
第六章论述马克思以后的货币学说,其中既有对马克思学说的发展,又有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修正以及背离。本章辟出一节分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货币学说和马克思货币学说的根本区别,虽然本书研究的对象是马克思货币学说,但是不能不谈这两个相互竞争并对立的经济学理论的比较。
第七章论述马克思货币学说的现实价值。一是马克思货币学说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价值,二是马克思货币学说对中国经济建设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价值。
二 创新之处
一是选题上的创新,从既有研究来看,学界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缺少系统的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整体研究,且往往受学科的限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领域中的研究是分割的。本书认为,马克思货币学说是一个理论的整体,一方面货币学说在他一生的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规律的揭示,所采用的正是国民经济学本身的术语,同时正如列宁所指出,马克思虽然没有写出任何一本哲学专著,但是他留下了《资本论》的大写的逻辑,因此仅仅从哲学或者经济学视角探究马克思货币学说是不够全面的,同样仅仅从马克思某一文本来研究其货币学说也是不够的,本书将从整体视角对构成马克思货币学说主要内容的马克思成熟时期的重要手稿和著作进行梳理、探讨和解读,在对既有研究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探究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内在逻辑和本质内涵。
二是观点上的创新,本书在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马克思货币学说进行深入挖掘,在观点上的创新主要有两点。第一指出马克思货币学说已经揭示了货币—资本—虚拟资本的运动逻辑,一方面,马克思强调货币概念的分析前提是资本社会化,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货币从商品矛盾运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一般财富形式;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了货币的矛盾所在及其最终指向,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市场的建立使货币矛盾自我解体并转化为资本,然而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资本本身的特性决定资本具有要超越生产的任何界限的一般趋势,就必然向虚拟资本转化以摆脱实体的限制。第二指出就马克思所构建的货币概念来说,亦存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两个有机统一的逻辑层次,并且在马克思的著作和手稿中是一以贯之的。
三 不足之处
本书还具有两点主要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第一,本书聚焦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手稿和著作中的货币学说,对早期马克思的货币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同时,受限于自身能力因而不能穷尽所有马克思关于货币学说的论述,这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第二,马克思文本的最新成果,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正在陆续出版中,其中的第二部分关于《资本论》的文本已经全部出版,本书对最新的英文和中文文献进行了研读,但受限于德语,无法直接阅读MEGA2,实乃遗憾,因而对其中涉及货币学说的部分,有待于学界做进一步的研究。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梳理与整体分析视角相结合
唯有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和著作等文献做深度挖掘,才能厘清马克思货币学说生发的内在脉络。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和手稿,尤其是成熟时期关于货币学说的著作和手稿,其中有《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及《资本论》三卷等;当然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因此,需要将文献梳理和整体分析视角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内涵与外延。
2.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本身就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品质。研究马克思货币学说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从逻辑上,就是从马克思货币学说本身去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历史上,就是运用资本主义历史变化的新材料来印证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这是重要的过程和分析方法,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其所揭示的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1] 〔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陈剑、余江、周大昕、李清彬、汤铎铎译,中信出版社,2014,第454页。
[2] 〔美〕保罗·克鲁格曼,《五评〈21世纪资本论〉》,载本书编写组编《资本主义怎么了Ⅱ》,学习出版社,2014,第95页。
[3] 〔意〕理查德·贝洛菲尔、〔意〕罗伯特·芬奇主编《重读马克思——历史考证版之后的新视野》,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10,第154页。
[4] 〔美〕伯特尔·奥尔曼:《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田世锭、何霜梅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1页。
[5] 参见〔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郑艳文、荆国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70~71页。
[6] 参见《习近平:更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0709/c64094-25256114.html。
[7] Foley,Duncan K.,“On Marx’s Theory of Money,” Social Concept,1(1),1983,pp.5-19.
[8] Foley,Duncan K.,“Marx’s Theory of Mone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Moseley,F.,ed.,Marx’s Theory of Money:Modern Appraisals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5).
[9] Arnon,A.,“Marx’s Theory of Money-The Formative Years,”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16),1984,pp.311-326.
[10] Nelson,Anitra,Marx’s Concept of Money:The God of Commodit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
[11] Moseley,F.,Marx’s Theory of Money:Modern Appraisals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5).
[12] Moseley,F.,Marx’s Theory of Money:Modern Appraisals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5).
[13] Hein Eckhard,“Money,Interest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Karl Marx’s Economy:A Money Interpretation,” WSI-Disskussion Paper,102,2002,http://hal.handle.net/10419/50474.
[14] Germer,Claus,“The Commodity Nature of Money in Marx’s Theory,” in Moseley,F.,Marx’s Theory of Money:Modern Appraisals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5).
[15] Kristjanson-Gural,David,“Money Is Time:The Monetary Expression of Value in Marx’s Theory of Value,” Rethinking Marxism:A Journal of Economics,Culture & Society,20(2),2008,pp.257-272.
[16] Lucarelli,Bill,“Marxian Theories of Money,Credit and Crisis,” Capital & Class,34(2),2010,pp.199-214.
[17] 周诚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研究——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分析与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18] 陈其人:《货币理论与物价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 王云中:《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资源配置视角拓展研究》,《江汉论坛》2006年第5期。
[20] 王璐:《经济思想史中的货币理论及其争论》,《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
[21] 杨天宇、刘国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第1期。王娜:《内生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分析与启示》,《理论界》2012年第12期。黄启才:《马克思内生货币思想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发展研究》2012年第7期。
[22] 王惟中、洪大璘:《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学术月刊》1982年第5期。
[23] 卫兴华:《〈资本论〉中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探讨》,《学术月刊》1985年第1期。
[24] 张玉堂:《货币需求总量经济模型探讨》,《财贸经济》1986年第10期。汤羡祥、许耀钧:《货币流通必要量预测模型探索》,《预测》1987年第4期。
[25] 李焰:《对货币需求量客观性质的思考》,《经济研究》1989年第9期。
[26] 成学真:《论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的局限性》,《当代财经》1995年第10期。
[27] 许耀钧、裴根才:《货币本质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28] 郭世辉:《货币到底是什么?——关于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本质的重新探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29] 袁葵荪:《货币理论的批判与重建》,《经济评论》2000年第1期。
[30] 王璐:《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兼论虚拟经济的起源与本质》,《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31] 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
[32] 王峰明、牛变秀:《超越货币本质“一般论”与“特殊论”的对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一个变化的质疑》,《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1期。王峰明、牛变秀:《再论超越货币本质“一般论”与“特殊论”的对立——就马克思的货币思想与卫兴华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8期。
[33] 卫兴华:《〈资本论〉中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探讨》,《学术月刊》1985年第1期。卫兴华:《货币的本质规定究竟是什么?——评〈超越货币本质“一般论”与“特殊论”的对立〉》,《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34] 张建君:《质疑“超越货币本质‘一般论’与‘特殊论’的对立”——与王峰明、牛变秀先生商榷》,《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期。
[35] 陈伟恕:《黄金非货币化是历史的必然》,《经济研究》1982年第7期。李崇淮:《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36] 刘光第:《论纸币和黄金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左大培:《“黄金非货币”与马克思的货币论》,《中国经济问题》1983年第2期。李一芝:《“货币形式发展的新阶段”辩——与李崇淮同志商榷》,《金融研究》1984年第4期。蒋铁柱、韩汉君:《黄金的非货币化和再货币化——对黄金货币功能的再认识》,《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37] 刘光第:《论纸币和黄金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38] 李崇淮:《论货币形式发展的新阶段——兼同刘光第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39] 叶世昌:《再谈“等分值“理论的错误》,《财经研究》1983年第6期。
[40] 钟淦恩:《关于“等分值”理论的一点补充》,《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41] 谭寿清:《黄金并没有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与李崇淮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42] 杨文进:《论马克思宏观性的货币理论》,《当代财经》2004年第7期。
[43] 夏丹阳:《关于马克思货币价值理论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44] 李沛新:《亚当·斯密与卡尔·马克思在货币理论上的比较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5] 王璐:《经济思想史中的货币理论及其争论》,《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
[46] 李占兵:《费雪与马克思宏观货币需求理论比较分析》,《技术与市场》2007年第7期。
[47] 刘洁:《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与货币主义的共同点和区别》,《金融研究》1983年第10期。梅良栋:《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和货币数量论是一致的》,《金融研究》1983年第10期。
[48] 顾铭德:《纸币脱离黄金后的价格基础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4期。
[49] 刘絜敖:《国外货币金融学说》,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胡代光:《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商务印书馆,1980。
[50] 李崇淮:《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51] 孔日军:《也谈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与刘洁、梅良栋同志商榷》,《金融研究》1984年第1期。史济濂、苑德军:《不能把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论混为一谈——与梅良栋同志商榷》,《金融研究》1984年第2期。陈冬村:《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数量论的对立——兼论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数量论公式为何有用》,《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王聪:《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10年第9期。张彤玉、冯菲:《论马克思、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52] 白暴力、吴红梅:《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与价格总水平模型——兼与货币数量论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53] 吴克宇:《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新发展——试析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中的货币思想》,《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54] 陈其人:《希法亭不是发展而是根本违背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55] 郑先炳:《恩格斯对马克思货币及信用理论的补充》,《金融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56] 张雄:《货币幻象: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7] 欧阳彬:《货币的人学向度——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哲学》,《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8] 范晓丽:《货币:“社会关系的物化”及其现代性意义——对马克思〈1857-1858经济学手稿〉的解读》,《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59] 欧阳彬:《赫斯、马克思、西美尔:货币化生活世界批判的三种路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0] 杨兴业:《唯物史观视阈中的马克思科学货币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61] 史竹清:《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2] 王峰明、牛变秀:《货币的本质规定与拜物教批判》,《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63] 陈飞:《货币异化与货币文明——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货币概念》,《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3期。
[64] 柴艳萍:《货币、异化与社会转型——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
[65] 陶国富:《马克思与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历史追问与现实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66] 乔洪武、李新鹏:《形同而质异:马克思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货币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哲学研究》2015年第7期。
[67] 周成启、李善明:《马克思对蒲鲁东劳动货币论的谈判——学习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68] 欧阳彬:《论马克思货币批判的理论逻辑及其现代意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69] 元晋秋:《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演进探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70] 唐斌:《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界》2013年第3期。
[71] 马健行、李燕平:《〈伦敦笔记〉和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2期。
[72] 平新桥:《图克在马克思货币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地位》,《经济科学》1987年第2期。
[73] 唐正东:《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哲学意义——以马克思的“伦敦笔记“为例》,《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74] 刘钊:《“伦敦笔记“: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的认识转变及其哲学意义》,《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75] 田光:《〈货币章〉在〈资本论〉创作史上的地位》,《学术月刊》1983年第3期。
[76] 周成启、李善明:《马克思对蒲鲁东劳动货币论的谈判——学习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77] 周成启:《〈资本论〉第一稿中的货币理论及其意义》,《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78] 邱兆祥:《试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学术交流》1991年第3期。
[79] 秦汉锋:《论马克思关于货币信用危机的思想》,《经济评论》2001年第2期。
[80] 胡若南、陈叶盛:《〈资本论〉中的货币危机理论》,《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
[81]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2] 王璐:《货币经济中的货币与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重新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83] 卢映西:《在马克思货币理论基础上探索根治经济危机的新途径》,《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期。
[84] 曾友中、钟利琼:《论马克思的货币拜物教理论——以“华尔街的贪婪“为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85] Meng Jie,“Two Kinds of MELT and Their Determinations:Critical Notes on Moseley and the New 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2015,pp.30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