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通过分析南非与印度关系的沿革与发展态势,研究国际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国家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际关系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影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就研究手段而言,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大量采用文献研究法,在集中掌握大量材料的前提下,力争使得出的结论与客观实际情况较为接近。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利于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另一方面,通过比较现实资料,了解事物的全貌。笔者在文中使用的文献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未经发表的印度对南非政策的最原始资料,涉及印度历史档案中所记录的印度对南非政策变化等内容;二是记录印度和南非事件经过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三是对事关印度南非关系的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的资料,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
第二,综合分析法。在综合分析的框架下,采取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与南非间的关系历经70多年的变迁。受冷战环境、非洲局势、中印边界争端、新南非的成立等因素的冲击,印度多次调整对南非外交政策的着眼点,两国关系的阶段性起伏明显。探析印度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前景,从总体上把握印度南非关系发展的脉络与前景,离不开综合分析法。本书对主要贯穿两国关系的印度裔、国家安全与大国地位等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分析印度裔、国家安全对印度对南非政策的影响方面,主要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在研究印度与新南非战略关系对两国经济合作的影响上,运用的是定量分析法。印度与南非关系包括历史与过程两个方面,这需要在对两国关系的背景与现状加以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关系发展趋势与启示进行动态分析。
第三,比较分析法。在使用比较分析法的同时,配合运用个案分析法。总体上讲,印度与南非关系既是印度外交战略政策的体现,也是印度开展南南合作、深化对非外交的组成部分。研究印度南非关系,需要将其同印度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关系加以横向比较,以探析印度对南非外交的背景、体现、成效与难点等问题。当然,与此同时,笔者还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印度南非关系展开纵向比较,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印度南非关系的国内外因素。南非是非洲大国,南非加强与印度关系是南非致力于非洲议程的体现,印度南非在非洲议题上的合作涉及双边与多边层面,为比较冷战后印度南非对非外交的调整,洞悉两国发展对非关系关注点的异同,本书着重选取两国在对非经济、安全与卫生等三个领域的合作进行个案分析,洞察印度南非对非外交的优势、利益诉求及其对非洲安全与发展的贡献。
(二)创新之处
本书是笔者首次尝试在对印度南非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探析21世纪以来新兴国家间关系的成果,笔者在整理材料与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印度南非关系研究在诸多方面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并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有意识在书中涉及这些问题,并对其加以初步的论证,暂且视其为创新之处。
第一,本书是对印度与白人治下南非、新南非关系进行多维度研究的学术成果。为防止与国内外相关专题研究成果的重复,笔者在空间维度上,避免仅就印度对南非的政策措施来讨论印度与南非关系,而是从影响印度对整个非洲政策的主要思想,以及印度对南非的政策与印度对非洲其他地区政策的差异比较中,看待印度对南非政策。在时间维度上,笔者避免把印度对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政策与印度对新南非政策割裂开来研究的做法,尝试把两个时期印度对南非的政策加以综合研究,找出影响印度对南非政策的变与不变的因素,并以此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印度南非关系的现实。
第二,本书除对影响印度与南非关系的南非印度裔权益因素进行研究之外,还对影响印度对南非政策的国际格局、中国与印度关系、中国与非洲关系、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非洲独立国家间关系、印度国内局势、南非国内反应等背景因素进行初步考察,其中也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
第三,本书根据21世纪以来全球化深入、世界格局变化、新兴国家崛起与国际力量多元化趋势,结合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印度南非关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加以反思,并就两国关系与新兴国家合作等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鉴于类似的专题分析成果尚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印度南非关系研究的丰富与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对新兴国家间关系研究的有益补充。
[1]Diaspora Networks,“Cultural and Historical Ties Bolster Diplomatic Drives,” February 2,2012,http://www.trademarksa.org/node/2435.
[2]S.B.Mukherji,Indian Minority in South Africa,New Delhi: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9.
[3]Iqbaj Narain,The Politics of Racialism,New Delhi:Shiva Lal Agarwala & Company,1962.
[4]T.G.Ramamurthi,Fight Against Apartheid,New Delhi:ABC Publishing House,1984.
[5]R.R.Ramchandani,India and Africa,New Delhi:Radiant Publishers,1980.
[6]M.Muslim Khan,50 Years of India'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Southern Africa,New Delhi:Devika Publications,1998.
[7]Uma Shankra Jha,India-Africa Relations Prospects in the New Millennium,New Delhi:Association of Indian Africanist,2001.
[8]Jasjit Singh,South Africa-Ind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to the 21st Century,New Delhi: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and Analyses,1997.
[9]Robert Scott Jaster,The Defence of White Power—South African Foreign Policy Under Pressure,The Macmillan Press,1988.
[10]James Barber,John Barratt,South Africa's Foreign Policy:The Search for Status and Security 1945-88,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Mzukisi Qobo and Memory Dube,“South Africa's Foreign Economic Strategies in a Changing Global System,”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2015),pp.145-164.
[12]Andrea Goldstein,Nicolas Pinaud,Helmut Reisen and Xiaobao Chen,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What's in It for Africa? Paris:Development Centre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
[13]Harry G.Broadman,Africa's Silk Road:China and India's New Economic Frontier,WB,2007.
[14]Henri Bezuidenhout and Carike Claassen,“South African Trade and Hegemony:Is the South Africa-EU Trade,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 Heading for a BRICS Wall?”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2013),pp.227-246.
[15]Surya Narain Yadav,India-South Africa Relations:Political,Economic and Strategic Perspectives,New Delhi:Global Vision Publishing House,2010.
[16]Chris Alden,Marco Antonio Vieira,“The New Diplomacy of the South:South Africa,Brazil,India and Trilateralism,”Third World Quarterly 7(2005),pp.1077-1095.
[17]S.Kingah and C.Quiliconi,Global and Regional Leadership of BRICS Countries,Berlin:Springer,2016.
[18]Maria Guadalupe Moog Rodrigues,“The Prospects for Transnational Advocacy across the IBSA Bloc—A View from Brazil,”Third World Quarterly4(2016),pp.703-720.
[19]André Luiz Reis da Silva,“From Bandung to Brasilia:IBSA and the Political Lineage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2016),pp.167-184.
[20]夏吉生主编《南非种族关系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1]李安山:《南非斗士:曼德拉》,学苑出版社,1996。
[22]葛佶等:《南部非洲动乱的根源》,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23]杨立华:《曼德拉——南非民族团结之父》,长春出版社,1995。
[24]杨立华:《列国志·南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5]杨立华、葛佶、何丽尔、舒展、贺文萍:《正在发生划时代变革的国度——南非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6]沐涛:《南非对外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7]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8]〔英〕罗伯特·罗斯:《南非简史》,上海外国语大学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9]张力:《印度总理尼赫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0]孙士海主编《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1]孙士海、江亦丽:《二战后南亚国家对外关系研究》,方志出版社,2009。
[32]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
[33]陈继东主编《当代印度对外关系研究》,巴蜀书社,2005。
[34]龙兴春:《印度大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5]贾海涛:《海外印度人与海外华人国际影响力比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6]〔印〕拉贾·莫汉:《莫迪的世界:扩大印度的势力范围》,朱翠萍、杨怡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7]贾海涛:《印度政府海外印度人政策的演变》,《世界民族》2007年第2期。
[38]时宏远:《论海外印度人对印度崛起的影响》,《国际论坛》2009 年第4期。
[39]徐国庆:《南非印度人问题与尼赫鲁政府时期的印度对南非政策》,《西亚非洲 》2011 年第 4 期。
[40]刘宗义:《印度对非洲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西亚非洲》2009年第3期。
[41]亢升:《新世纪印度强化与非洲关系的战略动因简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 年第 4 期。
[42]沈德昌:《试析冷战后印度对非洲的外交政策》,《南亚研究季刊》2008 年第 3 期。
[43]徐国庆:《从印非峰会看印对非政策变化》,《亚非纵横》2008年第4期。
[44]徐国庆:《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合作与分歧》,《亚非纵横》2009年第4期。
[45]徐国庆:《印度对非洲文化外交探析》,《南亚研究》2013年第3期。
[46]徐国庆:《试析印度莫迪政府与非洲关系的新态势》,《南亚研究》2015年第2期。
[47]徐国庆:《印度莫迪政府对非政策的调整》,《当代世界》2017年第2期。
[48]李新烽:《南非抱“金砖”意义非凡》,《当代世界 》2011年第2期。
[49]徐国庆:《印度与南非经贸合作分析》,《亚非纵横》2009年第6期。
[50]徐国庆:《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探析》,《西亚非洲》2011年第8期。
[51]徐国庆:《南非“向东看”的战略举措及影响》,杨光主编《中东非洲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2]徐国庆:《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背景、影响与前景》,《亚非纵横》2012年第3期。
[53]徐国庆:《金砖国家德班峰会:非洲发展的新机遇》,《西亚非洲》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