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刘晨完成的这部30余万言的《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是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萧朝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前后写作、修改至今经历了有十年的时间,其中部分成果已在《清史研究》《历史档案》《安徽史学》《史林》等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这些成果也是他参加国家清史编纂工作的重要收获。

刘晨的著作史料丰富,论证严谨,广受好评。我曾看到有人在媒体上这样评论:“太平天国因为以前研究过多,大多数人都觉得起点过高,近年来很少有人触碰。但其实太平天国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学术界尚未明了,只是这些问题确是前人未曾注意或者无力解决的问题,难度很大。比如萧朝贵和冯云山这两个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因死亡时间较早,逐渐淡出人们视野,长期以来不为研究者所注意,甚至基本史实都不甚明确。刘晨的著作,可以说真正称得上填补了国内萧朝贵研究的空白。当然,这绝非朝夕之功,而是他苦读求学的学术见证。可以说,越是研究成熟的领域,研究越是难以进行,一不小心即有画虎类犬的可能,故而,当今学界众人多喜欢拓新,而不愿在成熟领域耕耘。”有的学者对刘晨的研究评价说:“如此精心研读《天兄圣旨》和熟谙太平天国前期的历史,才能写出这种萧朝贵研究的学术精品来。”[1]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夏春涛教授也认为,这本书努力发掘资料进行考释,对太平天国研究有所深化和推进。这些都是符合实际的。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文史参考》(第21期,2011年)还将他的萧朝贵研究成果列入“学问”专栏;《萧朝贵研究》还被评选为“2013年度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而在该批次中,全省仅有一篇历史学的论文获此殊荣。

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定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与早期研究中存在的一味美化太平天国的偏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出现极力贬低和否定太平天国的情况,比如对太平天国及其领导者洪秀全等人的“妖魔化”或“鬼化”;对太平天国的宗教,有学者撰文诬之为“邪教”。作者认为,不能否定太平天国数百万军民揭竿而起的正义性,也不能否定洪秀全等人尝试改变现状、救民救世的热忱,更不能否定太平军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壮举;在研究太平天国的宗教后,作者指出,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积极性,不能一概视作愚昧、迷信。这些观点我基本赞同。需要补充的是,“邪教”的概念本身是政治性话语体系的产物,更不能以此套用于中国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民间宗教评判上。一味贬低和黑化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农民运动的投机做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试想,太平天国果真如此不堪,为什么能如燎原之火,席卷东南半壁,问鼎天京,持续14年呢?这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因素,如土客矛盾、人口矛盾、民族(满汉、回汉等)矛盾,还有贫富悬殊、社会不公正等现象。

正如作者所讲,这项研究的目的之一在于以萧朝贵人物个案为视角,“深化对太平天国兴亡的认识,为我们客观评价农民领袖和太平天国的功过是非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将对太平天国的再定位和失败原因的再认识升华到学理层次”。可以说,萧朝贵是一个典型案例,作者的研究旨趣也已基本达到。

关于太平天国的宗教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是太平天国宗教的名称。作者接受了学界关于太平天国宗教的冠名为“上帝教”而非“拜上帝教”的观点。我同意太平天国并没有“自称”其宗教组织为“拜上帝会”或“拜上帝教”,但称太平天国的宗教为“拜上帝”的宗教可能要比“上帝”的宗教更加确切。因为社会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十分重视从信仰、仪式、象征三者互联之系统去认定宗教,我认为对太平天国宗教亦应从这个视角去探析。所以,称“上帝”教,只象征其信仰的观念形态;而称之为“拜上帝”教则兼具信仰与仪式之形态。

其次,关于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民间宗教的关系。作者认为,“上帝教是中国民间宗教结合基督教教义变异而来,是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其本源民间宗教的烙印更深”。作者的观点不同于以往的“民间宗教化”观点,也不同于“基督教的异端化”的观点。我认为称拜上帝教为“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之融混”,似乎更为妥帖。这一观点我曾在2006年7月召开的清史纂修通纪工作会议暨太平天国史专题研讨会上做过陈述。

从总体上看,该书关于“天兄”下凡始末,太平天国早期主要领导人在宗教、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关系,萧朝贵及其妻子洪宣娇的生平事迹,太平军长沙战役的具体经过和战略战术,萧朝贵的形象、品性、才具,太平天国宗教体系的发展脉络,萧朝贵生前身后的兴衰荣辱等问题都进行了全面、系统而且深入的研究;对萧朝贵在太平天国政治和宗教体系中的地位,萧朝贵对太平天国的历史贡献,太平天国及其主要领导人的历史评价,也进行了理性的学术评论。应该说,作者把一个思想感情多姿多彩、个性活灵活现的萧朝贵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在书的附录中,作者对深化太平天国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我想,这些观点同样适用于深化和发展像义和团运动史、辛亥革命史等其他传统学科的研究。

最后,如果从前沿梳理、史料考据、史实辨析、学理阐释和文字表述等多个方面综合衡量,我认为,作为一个青年,能写得出这样一本优秀的论著,非常值得赞赏。如果不了解刘晨而阅读此书,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当时只有20多岁的青年学者笔下。

路遥

2013年3月于山东大学

2019年1月修订

(路遥,1927年生,福建福州人,山东大学首批终身教授,主要从事义和团史、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


[1]吴善中:《太平天国史学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