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学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2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庄子《尚书》学价值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周室式微,诸侯强大,周初以来的宗法制政治、经济、文化体系逐渐崩溃,为寻求治国治世的良策,诸子百家纷然并起。诸子从各自的思想立场出发,互相争鸣非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之间由此形成了互相评论和阐释的关系。经过不同学术观点的激烈交锋,到庄子之时,各学派按照自身的发展逻辑,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成果来充实自己。《尚书》作为上古三代政教之书,记载了大量先王政治活动和施政言论,是儒家开科授徒的政治教科书。庄子学派对儒家之《尚书》学思想进行积极阐释,吸纳其中的精髓,加以改造利用,以引《尚书》、释《尚书》的形式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借《尚书》学内容对儒家本身的思想进行驳难,衍化出儒道不同的《尚书》学脉络体系。

《庄子》论《尚书》包含于讨论“六经”的范畴之内,《天运》《徐无鬼》《天下》三篇论述“四经”或“六经”的大义主旨,对《尚书》教传统的发生、演变、流传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天下》篇所言“《书》以道事”,后代学者沿用其说,《荀子·劝学》“《书》者,政事之纪也”,《荀子·儒效》“《书》言是其事也”,汉代《史记·滑稽列传》:“《书》以道事”,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书》著功,故长于事”,以上诸家在《尚书》乃古史之书、记述先王政事的态度上,意见一致。庄子及其庄学一派,在自身学说发展的过程中引《尚书》、论《尚书》,无疑推动了《尚书》在战国时代的流传,以此窥见儒家以外的诸子学派对《尚书》的态度,同时对研究《尚书》学思想对于不同学派的影响也有积极的意义。


[1] 钟云瑞,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讲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文献;王春惠,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教育思想。

[2]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第2143—2145页。

[3] (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1730页。

[4] 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30页。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2009,第186页。

[6] (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1746页。

[7] (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1732页。

[8]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261页。

[9] 刘异:《孟子春秋说微》,《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3期,1935,第509页。

[10]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第1839—1840页。

[11]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第3116页。

[12]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第93页。

[13]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1091页。

[14]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184页。

[15] 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第205页。

[1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2009,第143页。

[17] 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第49页。

[18] 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第322页。

[19]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477页。

[20]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478页。

[21] (清)王先谦编著《庄子集解》,成都古籍书店,1988,第76页。

[22]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499页。

[23] 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第18页。

[24]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499页。

[25] (清)王先谦编著《庄子集解》,成都古籍书店,1988,第80页。

[26]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500页。

[27] (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449页。

[28] (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647页。

[29]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977页。

[30] 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第42页。

[31]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998页。

[32]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382—383页。

[33]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384页。

[34] (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88页。

[35]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383页。

[36]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492页。

[37]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492页。

[38]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第414页。

[39]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533页。

[40] 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第14页。

[41]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第179页。

[42]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第188页。

[43]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第194—195页。

[44]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815页。

[45]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815页。

[46]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1062页。

[47] (清)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第1063页。

[48] (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1903页。

[49]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第133页。

[50]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第3297页。

[51] (清)皮锡瑞,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11,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