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学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2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从言意之辨到“转识成智”的发展

冯契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在汤用彤和金岳霖的影响下对上述问题颇感兴趣,他认为中国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的有名与无名、为学与为道、知识与智慧关系等论辩都与“言意之辨”有关。此间,金岳霖对冯契说,涉及中国哲学的问题可以请教汤用彤先生和冯友兰先生。冯契请示汤用彤如何写毕业论文时,汤用彤让他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言意之辨”。这是冯契以《智慧》为题作研究生论文的缘起。该文继承了汤用彤研究“言意”关系的思路和方法,从对“言意之辨”的研究,发展到对“转识成智”的探索。

在汤用彤的指导下,冯契着重阅读了老庄一派的书。他读《庄子·齐物论》时,忽然闪现出“思想火花”。这就是他在《智慧》一文中对“转识成智”机制的探讨,其灵感主要得自道家哲学。冯契读完郭象《庄子注》后,认为郭象在王弼“贵无”、裴頠“崇有”之后,试图综合二者,其学说主旨在“独化于玄冥之境”,亦即“有而无之”,并写了一篇读书笔记给汤用彤看。汤用彤喜欢学生提出新见解,看后连声赞叹“很好,很好”,并鼓励他循此思路做进一步的探索。

在深入探讨言意问题后,冯契写出名作《智慧》,通过对《庄子》的创造性阐释,重构了以消融矛盾对抗为旨归的道家直觉法。《庄子·齐物论》说: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郭注:此忘天地,遗万物,外不察乎宇宙,内不觉其一身,故能旷然无累,与物俱往,而无所不应也。)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也。(郭注:虽未都忘,犹能忘其彼此。)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郭注:虽未能忘彼此,犹能忘彼此之是非也。)

《庄子·庚桑楚》也有类似话语,郭象注云:“或有而无之,或有而一之,或分而齐之。此三者虽有尽与不尽,然俱能无是非于胸中。”这描述了人类从“与道俱生”“万物一体”的“真人”境界,堕落到囿于偏执而封闭的自私个体(即“我执”)的过程。冯契将认识上的这三个层次颠倒过来,视为实现“理性的直觉”的辩证发展过程。

首先,破是非观念:超越相对的是非,而达到绝对的“是”,可称为“分而齐之”。其次,破彼我分别:由超越器界,扬弃元学,而达天道,可称“多而一之”。最后,破能所对待:超越自身,无限不复见,主体亦不立,玄同绝对,能所双泯,可谓“有而无之”。

冯契借用佛教唯识宗“转识成智”的术语来概括这一由知识领域转入智慧境界、由“以物观之”进入“以道观之”的“理性直觉”的飞跃。“转识成智”新说为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破除狭隘而虚妄的“我执”,逐步进入返璞归真、与道同体的“大我”智慧境界,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哲理路径。

冯契一生的哲学探索,以此为起点,他晚年整理智慧说三篇又在向这个出发点复归。《智慧》中的哲学术语采纳了金岳霖的用法,而哲学思想则受汤用彤的影响更明显,其中提及智慧说与《庄子》郭注有着“血缘”上的联系,正是与汤用彤讨论“言意之辨”的收获。

冯契毕生研究著成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也以“言意之辨”作为重要线索。冯契在汤用彤所总结的魏晋儒、道、释诸家“言意之辨”的基础上,继续追溯其历史渊源,并梳理了它在魏晋以后的演变轨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系统。冯契对魏晋玄学的看法稍异于汤用彤,但是以“有无、动静之辨”为主线来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的发展,基本上是循着汤用彤开拓的道路前进的。不同于现代新儒家主要发掘儒家直觉方法,冯契则是在汤用彤、金岳霖的影响下发扬了学界鲜有关注的道家直觉法。他们的以上研究体现了与世界哲学同步前进,乃至领先国际的哲学理念。

汤用彤对言意之辨的格外关注不唯深刻影响了冯契哲学思想的形成,也对其他哲人有启迪。牟宗三在《才性与玄理》第七章“魏晋名理正名”之第三节“‘言意之辨’之缘起”和第四节“名言能尽意与不能尽意之辨之义理的疏解”中沿着汤用彤的思路对言意之辨多有发挥。他晚年更将言意之辨列为中国文化发展中义理开创的十大争辩之一。[13]

综上可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广阔背景下,庄学言意之辨的深刻哲学意蕴和对中外宗教与哲学对话,乃至指导文艺实践的深远意义已日益彰显出来。庄学揭示的言意之辨问题,既是东方宗教和哲学的关键问题,也是西方神学和哲学的重要问题,并且可能是开创未来世界新的宗教和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


[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编号11CZJ001)的阶段性成果。

[2] 赵建永,天津社会科学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3] 汤用彤:《魏晋玄学听课笔记之一》,《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79页。

[4]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第20页。海德格尔也认为语言往往会造成对“存在”的遮蔽。

[5] 刘培育主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第133—135页。

[6] 汤用彤:《言意之辨》,《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22—40页。

[7] 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81页。

[8] 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84页。

[9] 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84页。

[10] 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84页。

[11] 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93页。

[12] 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汤用彤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87页。

[13] 牟宗三:《中国文化发展中义理开创的十大争辩》,《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7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第371—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