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1]
农业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十一连快”,可谓进入我国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然而,在数据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竞争力连年下降,粮食库存压力巨大,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农产品加工业也明显滞后,农民增收略现疲态,农村发展活力十分欠缺,从这个视角来看,我国农业发展仍旧困难重重、挑战巨大。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路在何方,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探索回答的时代之问。
在此节点,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探索指明了方向。同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及方向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央的指导和指引下,各地迅速抓住发展机遇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各种创新实践不断涌现。但对于长期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的山区农村而言,如何有效地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近年来,广东省新兴县立足于自身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坚持以农业发展为核心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了全新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为产业的融合发展树立了“中国样本”。
一 新兴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几个山区县之一。虽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受制于地理区位条件,新兴县长期以来均以农业发展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发展大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和新兴县原有产业结构的限制,新兴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甚至一度陷入困境。
1.传统农业产出受限
新兴县四面环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是广东省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69.52%,平原河谷占30.48%。至2008年末,全县耕地面积22664公顷。良好的农业耕种条件使新兴县境内人民向来以耕养为主,农业生产源远流长,致使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高,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兴县委县政府就采取了多种改革举措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新兴县的传统养殖业与水果、蔬菜等种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养殖业的发展中,2000年,全县肉鸡饲养量11060万只,生猪饲养量627290头,分别比1979年增长764倍和1.46倍;养殖业产值由1979年的285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36%,上升到2000年的642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1%。并由此成长起来一批以温氏集团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兴县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发展的竞争力正在逐渐下降,特别是无序的生产发展与滞后的产业链建设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渐凸显。从产业链上来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互脱节。新兴县虽是各类农产品的产出大县,但农产品的加工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与规模经济,加工转化能力不强,致使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业收益明显较低。从价值链上来看,产中环节的收益与产后环节的收益脱节。在农业价值链的构成中,农产品生产端的价值链处于基础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以“散”“小”“弱”为主要特点的农民,在面对强大的市场时很难获得公平的谈判地位,只能在价值链中处于末端位置,不仅无法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效益,就连生产环节的效益也不能完全保证。农民收入减少、收益降低,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抛荒土地,农业发展几乎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同时,伴随着农业发展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因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约束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被严重制约,继而严重影响了新兴县域经济的发展。探索新的农业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2.单一工业发展受困
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产业。新兴县作为农业大县,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极力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新兴县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和加强自主创新,在第二产业中培育出了一批以凌丰集团为代表的工业龙头企业;同时,新兴县还积极围绕重点企业的产业配套、延伸加工推进招商引资,并依托新城工业园和镇级工业园区,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效益明显的工业产业集群,在不锈钢产业中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截至2015年,新兴县已经形成了不锈钢、塑料、皮具、凉果、生物制药等十大工业支柱产业。其中,不锈钢行业中已有不锈钢制品生产企业近70家,配套企业60多家,2015年全县不锈钢总产值57.78亿元,出口总额达303747亿美元;凉果行业中,有凉果企业60家,从业人员达2000人,产业链涉及的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2012年总产值约为5亿元。工业的大力发展有效缓解了新兴县人地矛盾及县级财政困难等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但工业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其必然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新兴县这样的农业、农民、农村“三农”大县而言。一方面,新兴县下辖的196个村居委会中,村委会就占到了162个(包含1114个自然村),农村所占比重高达82.65%;而在全县48万人口中,农业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尽管“工业强县”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新兴这样一个农业大县中,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很难消化如此多的农村人口,带动如此大范围的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保持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很难享受到发展的机会及发展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另一方面,新兴县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存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发展的最大优势,一旦丧失这个优势,新兴县将难以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寻找到自身发展的特色,这也就决定了新兴县不可能走“村村冒烟”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新兴县的农村发展陷入一片“沉寂”,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外强中干”的状态。此外,长期的工业化发展也造成了资源消耗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产业发展空间日趋不足等问题,为新兴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城乡一体发展受制
就我国特殊的国情而言,繁荣农村经济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新兴县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努力:一方面,大力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新兴县充分发挥以温氏集团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公司+农户”等模式,影响和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同时,依靠龙头企业来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产品价值,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新兴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94亿元,增长3.6%,农村人均纯收入11069元,增长11.6%,农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仅2015年新兴县就建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1个,完成了36个村的乡村绿化美化工程,21个村被授予“云浮市首批优秀生态文明村”称号,140个村被授予“云浮市首批良好生态文明村”称号;同时,新兴县还依托全国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率先实现网上办事大厅市、县、镇、村四级无缝对接,延伸到镇村的便民服务站覆盖率达到了100%,极大地推动了乡村公共服务的便利化、统一化,不仅为农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极大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尽管新兴县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整体发展而言,新兴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遇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与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无力;尽管新兴县在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依赖度高、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新兴县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也遇到极大的挑战,致使农民及部分企业“恐农”“怕农”,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另外,政府自身能力有限,仅依靠政府来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显然是不能持续的,其取得的效果也必然是有限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亟须寻求新的支撑。
二 困境中的选择与探索
新兴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案的形成,“新兴共生”创新探索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战略规划、战略框架的,而是依据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依据中央政策的指引,通过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的。“新兴共生”的实践探索与整体思路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产业化为核心的农业增长期
毗邻港澳、邻近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使新兴县能够较早地接受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时,新兴县的农民首先抓住了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开始在自己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上寻找新的发展希望。1978年下半年,广东省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可在自己耕种的土地上自主调整农作物的布局。这就为农民寻求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看到现代市场发展前景的新兴县农民,在完成公购粮任务、留足口粮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减少水稻播种面积,扩大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至1982年,新兴县全县柑橘橙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78年的0.28万亩、313吨增加到0.51万亩、1817吨。到1984年底,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85∶15调整到79∶21。农民也开始从土地上获取经济发展效益,农民一亩地的产值也由最初的100元左右,上升至2000元左右,户均3亩地左右的农户,一年至少可以收入6000元,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甚至可以收入上万元,原来“一穷二白”的农民中开始涌现出第一批“万元户”。除了种植业发展外,新兴农民开始探索发展养殖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兴县石头冲村的8户农民就开始试养群鸡。1982年冬,该村养鸡专业户温木辉联合本村10户人组成养鸡联合体。1985年,温树汉从温木辉的养殖户中脱离出来,自行养群鸡。1986年,温北英等8人联合办起了簕竹鸡场,后来,古章汉建立万益养鸡公司。由此形成了新兴县“三温一古”四大养殖企业,引领了改革开放初期新兴县养殖业的发展风尚。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确保县域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新兴县紧跟农民自主探索发展的步伐,确立了市场化取向的农村、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并将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新兴县政府:一方面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商品基地建设(自1985年始,新兴县就开始着手建设糖蔗、蚕桑、水果、药材和水产五大农业商品基地,大力推进农业的商品化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兴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调整到了55∶45,农业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另一方面,转变乡镇企业经营方式,扩展农业发展面,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依据现代市场发展趋势改制及转型发展,创新股份合作及“公司+农户”等现代经营模式,为县域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党的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决策,更是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更加坚定了新兴县市场化、商品化农业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新兴县进一步提出了“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阶段:以工带农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期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市场取向的农业商品化、产业化为核心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极大的阶段性成果。不仅有效地改变了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面貌,也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这一发展战略的问题也开始不断显现:一是传统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差,市场波动大,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数次自然灾害和禽流感病毒对新兴县的农业生产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大受震动;二是传统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价值产出低,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发展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传统农业经济的运行机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各方经济主体间缺少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经济行为随意性很大,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凸显让新兴县政府不得不正视传统农业的发展弊端,重新定位和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布局。
新兴县政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产业发展经验,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引领县域经济的发展变革。新兴县政府决定,发展上“换个兵器”,管理上“换个套路”。2003年始,新兴县政府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及发展需要,开始提出“三化一游”发展战略,即“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发展旅游业”。以工业为核心,是在区内农业劣势倒逼与同时期全国各地“工业化”浪潮席卷的影响下,坚持“工业立县、项目兴县”,内部整合县、镇、村三级的优势资源向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集中,外部努力向上争项目,广泛引入项目,综合打造一批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单打冠军”;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即坚持培育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把扶持农业的重点都转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来,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既保证农民增收,也提高全县的农业生产水平;旅游业则作为新资源着力开发。简单说就是:发展靠工业;治理靠农企;宣传靠旅游。
“三化一游”的发展战略贯穿了整个新兴县的“十一五”规划时期,反映了这个以“工业”为产业经济发展核心时代的共同特点,极大地壮大了新兴县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新兴县开始萌发系统化的产业发展布局思想,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丢掉农业,还着重挖掘和培育旅游业的发展,在各个产业领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凌丰集团、温氏集团、翔顺集团等,都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该战略的深入发展,其所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产业间利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县域经济结构明显失调;资源消耗日趋紧张,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新兴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陷入了沉思:新时期新兴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底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确保经济、社会与生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以往的发展经验来看,单一的农业发展之路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所带来负外部效应也是显著的。
第三阶段: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政策调整期
经济社会的发展失衡促使新兴县政府领导班子开始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11年开始进入“十二五”规划阶段,新兴县在“三化一游”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文化引领、优势集聚、特色主导、服务均等”四大发展战略,力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协调发展。新兴县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调整期。
首先,文化引领,是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把文化摆在引领地域发展的地位,突出文化的作用,以弘扬禅宗六祖文化为主题,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创新经济发展形态。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扼住时代脉搏,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拓展社会经济发展途径;另一方面是以六祖包容、共济的文化底蕴为纽带强化社会连接,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润滑剂”。
其次,优势集聚,即由分到和,聚集整合优势产业。新兴县充分吸收云浮市委“主体功能分区”的政策智慧,将畜牧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6个主导性指数位居前6位的行业作为新兴县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县域优势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对优势产业的招商引资,引领优势产业集聚,提升县域已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特色主导,是实施特色发展主导战略,使地域特色发挥主导力量,对新兴下属各区镇进行功能划分,统筹规划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构建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全力抓好以温氏生物科技园为依托的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基地,以不锈钢制品创业园为依托的百亿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以弘扬六祖文化为主题的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
最后,服务均等,即加强服务均等化建设,着力抓好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分配,弥补城乡发展失衡的鸿沟。这一时期,新兴县在云浮探索的经验下结合自身县域发展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如2011年9月29日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绿色增长、城乡统筹、共建共享、服务均等”的科学发展新模式,确保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一阶段新兴县的发展重心是对原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但并未形成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系统、完善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突出表现为其尚未形成明确的发展主线、要点及核心理念。
第四阶段:以创新融合为核心的共生发展期
正当新兴县新一届的领导班子为新兴县未来发展忧心忡忡的时候,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提出了发展多类型的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创新产业链和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三个着力点。随即,全国各省区市也开始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兴县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新兴县又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也将是新兴县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新兴县政府抓住机遇,在系统全面梳理县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率先提出了《云浮市新兴县建设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总体方案》,并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展至实现“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创新产业发展形态,重塑产业发展模式,将实现县域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新兴县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此,新兴县重回起点,从县域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农业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与基点,实施以“农业带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战略。即通过以温氏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同时,基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创新产业发展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从而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解产业难协调、农民难增收、县域难发展的“三难”问题。
一是优先一产,借力以温氏等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合作生产,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升级打造现代农业。如温氏集团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等优势,将农户传统养殖场棚改造为现代家庭农场,形成了信息化、自动化的“车间”;同时,基于农业升级的内生需要及其功能的拓展,创新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仅就农产品加工来说,目前,新兴县已经发展并形成畜禽加工、水产品加工、凉果加工、粮油加工等多个产业园区,全县年农产品加工总量22万吨,产值超过20亿元。
二是企业主导,引导企业在“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等已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农企合作生产机制,农民变身为企业的“一员”,农业成为企业的“一环”;同时,引导企业创新企业风险先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为农民分担投资风险、降低经营风险、化解市场风险,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企权力共享、收益共享、发展共享,构建起紧密的农企利益共同体。
三是机制协调,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县政府也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导向作用,通过创新标准引导、特色引导、文化引导等机制,明确企业、农民等主体的行为边界,确保各产业持续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各产业的可持续融合与发展。
新兴县基于产业内生发展需求,以一产带动二三产发展的形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产业融合模式但符合我国“三农”实际的新道路。不仅创造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共生”的中国样本,也创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 发展中的突破与升级
1.新兴共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县域”的概念,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最大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强的县域。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备受关注。但县域经济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呢?从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看,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认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工业化,应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村村冒烟”就成了不少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然而县域经济的长期实践发展表明,工业化的主导发展战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县域经济结构失调、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资源消耗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然制约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发展,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新兴县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另一种思路。相较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新兴县的“共生”发展至少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转变。
一是由“失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路径主要以第二产业的工业发展为主,这就势必造成一三产业发展的不足;同时,工业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城镇经济,单一工业经济的发展很难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且容易形成城乡发展失衡。新兴县以农业的升级发展为核心构建全新的产业发展链条,不仅有效拓展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空间,也极大地推动了一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构建了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也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发展活力,形成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
二是由“粗放发展”到“持续发展”的转变。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县域的工业化发展主要是资源与环境消耗型的发展。其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县域资源消耗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新兴县的系统融合式发展坚持以农业的再生发展为主,拓展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创新产业发展技术,建立全新的现代产业生产发展标准,走出了一条依靠“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以“金山银山”发展“绿水青山”的可持续的、独特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三是由“单一发展”到“共享发展”的转变。在传统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发展为代价来支撑城镇经济的发展,农村、农民长期难以享受发展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新兴县通过推动和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了“多元融合,共享发展”的全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从而确保了农村、农民可以真正从发展中获益,全民能够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2.新兴共生是“三农”发展的重大突破
其一,突破了农业增效难题。我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兴作为农业大县,实现县域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是新兴发展所面临的基本县情。为此,新兴始终将实现农业的增效发展作为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本落脚点。新兴以农业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借二依三”,引导现代企业拓展产业链条,改进生产方式,如发展生态绿色种植基地、升级现代家庭养殖农场等,实现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使之以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同时,“接二连三”,以农业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使之成为现代产业链条、企业生产环节中的一端、一环,拓展和丰富二、三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农业融入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从而将农业产业打造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其二,突破了农村发展难题。农村作为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村的繁荣发展对推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更是具有全局性意义。新兴县创新产业发展理念,从实现县域整体发展的视角来布局县域产业发展,一方面,因地制宜挖掘镇村优势产业,拓展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实现县域各中心的互补发展;另一方面,在产业中心建设过程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镇村优势重新布局企业生产环节,在让农业成为产业“一环”的同时,也让农村成为企业的“生产基地”,以镇村的融合发展为农村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也为实现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三,突破了农民增收难题。实现农民增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的,也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重要支撑。而要实现农民增收,其根本着力点是推动农民发展。在传统的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户常因其“小而散”的特点处于弱势地位,常常是企业越来越富,农民仍旧原地踏步。在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农民能够切实增收,享受更多发展带来的成果,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新兴县坚持以实现农民发展为最终目标,引导企业创新农企合作机制,通过企业与农户进行合作生产支持农民升级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创新风险先担机制,为农民融入现代产业、市场树立风险屏障,为农民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从而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兴共生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重大提升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外,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使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政府的核心职能在于为其领航、护航,而非直接参与具体的产业发展活动。新兴县成功实现融合发展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即其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深化转变政府职能,使之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新兴县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界定政府行为的边界,以规划引导、服务供给作为政府行为的主要内容,确保政府“不越位”,同时也保证政府“不缺位”,有效地重塑了政府职能。
同时,多元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常常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治理活动的社会参与,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政府“吃力不讨好”。新兴县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的作用,激活产业发展资源,创新农企合作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这一重大尝试也让新兴县认识到了社会参与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为此,新兴县继续发挥企业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创新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与方式,一方面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使企业在慈善捐助、爱心助学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在发展中参与新农村建设,承担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职责,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发展共享,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 理论研究部分的结构安排
本书理论研究部分以新兴县探索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所推动的产业、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变革为主线,理论研究部分记录和阐述“新兴高度”何以在新兴发生以及这一创举的具体内涵、发展过程。本书之所以以“新兴高度”命名,在于新兴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发展大县,始终坚持以农业为核心引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国外以工业引领产业融合的更为符合中国产业发展实际、极具中国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为推动和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积累了中国经验,创造了中国样本。
理论研究部分的撰写侧重于对新兴县“融合共生”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剖析展现,并伴有对新兴县产业发展历程及创新探索过程的纪实,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主要通过追溯新兴县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历程来说明新兴县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条件及缘由。可以说,导论部分是对新兴县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的一个全景展示,同时也从理论上回答了本书的主题——“新兴高度”是什么以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等。
接下来第一章背景部分主要是介绍新兴县区位条件及创新探索之前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产业经济发展所遭遇的困境,并着重介绍了新兴县以农业为核心带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提出及逐步完善的过程。
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从不同的主体来介绍新兴“融合共生”是如何实现的,政府、企业与农民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产业融合发展对相应主体形成的影响。第五章主要介绍新兴县在县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崭新的机制。其中,重点论述了关于风险先担机制及利益共享机制,新兴县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如何创新农企合作机制,为农民树立风险屏障,从而确保农民在面对市场时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收益。
最后一部分为本书的结论部分,主要对新兴共生的内容是什么、新兴共生产生的条件、有什么价值与意义以及新兴县的创新探索还存在哪些局限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回答。
我们撰写此书:一方面,是为了记录新兴县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过程,总结其探索的实践经验,以为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与中国样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夯实和提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理论研究水平,通过总结和提升改革实践经验,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源泉。由于我们撰述者理论与实践经验相对不足,本书或许不能完全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目标,我们敬请学界前辈与同人能予以批评、指导。
[1]作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