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边是一些行业和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一边是大量核心设备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是当前我国经济深陷结构性陷阱的真实写照。要跨越产业结构性陷阱,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产业跃迁已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产业结构改善和升级是伴随要素禀赋和产品空间结构改善而内生的经济现象,是产业加快高级化进而不断适应新时代的中长期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熊彼特,1997)。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都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议题。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从供给的角度,各国均加快了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全球产业格局由此呈现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加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低碳经济重塑国际竞争新规则等一系列新动向、新趋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借此实施了出口导向的战略,市场导向的机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吸引了国外资本、技术、管理和其它国内短缺要素的进入,并通过要素和产品的内外交流,实现了产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和主导产业更替。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已经开始呈现出步入上升通道的趋势,资源环境约束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在客观上要求产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行业结构、产业链结构等进行适应性调整,特别是快速提升产业价值链,并与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相匹配,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伴随产业价值链的提升,还有一个产业结构重构的过程。对进入新时代的我国来说,就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产业体系。无疑,产业价值链提升和产业结构的重构将贯穿“十三五”和工业化中长期的全过程,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模式选择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的双重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存在转型的阵痛和调整的阻碍,但是必须跨越这一阶段,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越是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越需要精准的判断和专业的指引。要实现产业跃迁的伟大梦想,必须做好新发展时期下产业升级路径相关理论的支撑工作。要站在宏观视野上看待产业升级,明辨产业动向。一方面,我们要重新思考过去,弄清产业演进升级的基本逻辑,研判分析产业发展态势和运行特征。另一方面,深刻规划未来如何高质量发展,构建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新型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模式。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欣喜地看到,本书对我国产业升级变迁的逻辑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对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阐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对政府部门通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资金注入延伸价值链条,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升级,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通过产业升级路径分析和产业景气度的动态把握,以产业发展逻辑判断和选择投资机会,找准投资切入时机,开展全产业链经营与投资,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布局和协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
201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