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采集民俗

东北山川浑厚,沃野千里,白山黑水地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山区人民俗重采集。山菜、野果、草木、药材皆因日用而摘采,或自食,或自用,或交换、出售。采集经济在山区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民谚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采于山,猎于原,渔于江,不可胜食,不可胜用,在这物产丰饶的大自然环境中生息、繁衍、发展,因采摘对象不同而各有其独特的采集习俗。

(一)山参的采集

东北山区盛产药材,而以人参为最贵。故民谚说:“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满语称人参为“额尔和多”,意为“百草之王”。

人参珍贵神奇,源于它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几千年来,中草药中人参都被列为“上品”。人参形状特异,特别是野生的老山参,往往有人的形状,即所谓有头(根状茎,俗称芦头)、有体(主根)、有肩(根的上部)、有腿(例根)、有须(须根),由此更披上了种种神秘色彩,所谓“人参精”“人参娃娃”“地精”,并编撰出了不少动人的故事。故称谓甚多,俗称“棒槌”,东北人呼参为“货”,又曰“根子”,肉红而大者曰“红根”,半皮半肉者曰“糙重”,空皮曰“泡”。人参属多年生植物,生长年岁多寡以桠叶区别。以桠称,二桠者俗称“二甲子”,三桠者俗称“灯台子”;以叶称,有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等。长白山人参根据色、形、味的差异及制法不同,又有白参、红参、边条参、主晒参等区别。不同时节所采的人参,名称亦不同。初夏得者曰“参芽”,花时得者曰“朵子参”,霜后得者曰“黄草参”。东北地区的人参,多生在吉林省长白山,因之也统称吉林人参或长白山人参。由于人参的珍贵,自古以来即被视为灵物而神化。加之采参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周围充满了神秘和恐怖,因而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采参习俗。

采参讳言“采”字,不许直呼“人参”。民间俗称采参曰“放山”或“挖棒槌”(因参形似棒槌)。挖棒槌多在三、四月进山,九、十月返回。放山在四、五月称“放芽草”,此时参芽萌出,便于寻认;六、七月称“放黑草”,此时丛草浓绿,最难辨认;八、九月称“放红头”,此时万绿丛中一点红,最易认识。待参籽成熟放落后,又称“放刷帚头”,不易寻找。放山事毕下山叫“辍棍”。

凡走山者,山东人居多,大率皆偷采者也。每岁三、四月间,趋之若鹜,至九、十月间乃尽归。其死于饥寒不得归者,盖不知凡几矣。而走山者日益增多,岁不下万余人。凡走山刨参者,率五人为伍,而推一人为长,号曰“山头”。陆行乘马,水行驾威弧,沿松花江,至诺尼江口登岸,覆舟山谷间,乃入山相土,山头坐船而指,四人者剥树皮为窝棚。又择一个炊,三人樵苏,夜则燎火自卫。晓食已,人携小刀一、火石包一、四尺长木铲一、皮袋,随山头至岭,受方略,认径路,乃分走丛林中,寻参子及叶,得则跪而刨之。山头者时时立岭上,作声以呼其下,否则迷不能归矣。日暮归窝棚,各出所得交山头,乃洗剔而煮,贯以缕,悬木而干之。日惟晓夜再食,粮尽则五人均分而还[44]

放山者信奉山神爷和老把头,入山要搭老爷府即山神庙,山神爷即百兽之王——老虎。传说它能保佑采参人的安全,不被野兽伤害。

东北凡采参、狩猎、木把入山皆为放山,放山必有把头,关于老把头的身世,至少有三说。

一为王皋说、柳古说。“按老把头名称,放山、打猎、伐木多有把头,以其为首领故也。东山一带奉为神明,或谓王姓名皋者,或谓柳姓名古者,皆无可考”[45]。土著人皆以斯日(三月十六日)为圣诞日,焚香设祭以祈福。

二为罕王说。《抚松县志》称“老把头不详何许人。相传系放山之鼻祖,土人或云是前清老罕王”。尚有实物佐证:昔日抚松县城郊“东大庙”里建有“老把头殿”,塑像魁伟端坐,面目非凡,三绺黑须,双手抚膝,旁边放着一根索拨棍,顶戴花翎,身披黄袍马褂,完全是清廷王爷打扮。该县同样塑像的老把头庙,在去五里庄子的道边山岭上还有一座,只是比较小些。从塑像穿戴考证,绝非头戴帽头、身穿青布衣裳或披蓑衣的孙良。

三为孙良说。在人参传说中以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的孙良为“老把头”似乎已成定局。相传,很早以前,孙良从山东老家到东北长白山挖参,他进山后不幸与干兄弟失散,于是翻山越岭脚步不歇地寻找,后来饿死在蝼蛄河畔。河边有一块卧牛石上留有他临终写下的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

三天吃个拉拉蛄,你说寒心不寒心。

如果有人来找我,沿着蛄河往上寻。

入山再有迷路者,从今我为引路神。

作为进长白山挖参第一人,孙良为后人开拓了一条进山之路。他心地善良、仗义豪侠的品格,深得山里人的景仰与崇敬。

传说孙良死后,成了掌管长白山的神仙,指点挖参人避狼虫虎豹,常常拿到大参。保佑木排躲暗礁险滩,行船放排不出事故;有时他化为白胡子老人,把麻达山者(迷路者)引出深山老林;有时,变成穿红肚兜的小孩,把放山人引入参崴子……无论狩猎、挖参还是采撷的放山人,只要一进山,就要在地子(放山人依山就势挖的土窝棚)东边,支起三块石头,算是“老爷府”,插草为香,以为祭奠。

山里人视每一个木墩为老把头饭桌,绝不敢轻易去坐去碰。不管老把头为谁,老把头都是山里人的精神寄托和依靠,是山里人的喜神、福神、财神和保护神,是一位帮困救贫、除恶安良、解危护民的英雄,是东北放山人的图腾。

老把头保佑采参人不迷路、不遇害、多得参。采参人一般在窝棚东搭老爷府。仅以三块石头搭成,不设牌位,上香时要上十炷,山神、土地、五道各三炷,老把头一炷。

采参分工俗称“排棍”。在把头带领下,每人各带一把小刀、一包火石、一把四尺长的木铲、一个皮口袋和一根木棍,称“索拨棍”。身佩红线绳数条,绳头系“乾隆铜钱”,俗称“快当绳”。寻找人参时,数人横列排开,在把头指挥下,手持索拨棍,相距丈余。第一名叫“头棍”,中间的称“腰棍”,另一边的叫“边棍”,排好前行,棍棍相接,拨草寻参。采参时,把头不排棍,要用棍敲打树干,称为“叫棍”。据说,喊叫会招来“麻达鬼”。这也是古老的“讳名”习俗的承传。

如有人发现了人参,必须“喊山”,即大喊一声:“棒槌!”同伙人听后要“接山”,问:“什么货?”发现者看准了是几品叶即回答,如说:“六品叶!”接山者再回答:“快当!快当!”发现者立刻用快当绳将人参拴住。据说人参能成精善变,喊一声“棒槌”即可将其镇住,用红绳拴上就再不能逃脱。拴线后,伏地叩头,感谢山神的赏赐,然后,将人参四周的青草刈除,用木铲从较远的四周向内挖。一边起土,一边用骨簪拨辨草茎,慢慢剔剥根土,免伤根须。挖出的人参用青苔裹好,放入口袋中。

祭山神与老把头。五六品叶的人参称为“大货”。拿到大货时,一定要祭山神与老把头。大货要由“把头”背着,不等回到窝棚就要“叫棍儿”。端锅的听到后,就拿出纸码到老爷府等候祭祀。把头将人参包子放到老爷府前供上,大家先洗脸、洗手,之后升纸叩头,感谢老把头的赏赐。放山人十分相信梦,认为好梦是山神与老把头的启示,是挖到大货的兆头。谁做了好梦,早晨起来不准讲,讲破了即不再灵。做好梦者就在前面领路,大家默默地跟他走,即使当天没挖到也不抱怨,认为好梦管三天。

打参包或蒸参。人参挖出后,为防腐烂,要打参包。打小货的参包,比较随便,扒来红松皮或椴树皮(不要太老或太嫩,太老易裂,太嫩易碎)裹上青苔和人参的原土,外边系上两道腰子,参包就成了。若拿到大货,得包全身子。参秧子留在外边,人参根茎打在包里,一是为了路上遇到外伙子人,对火(入伙)方便,是个昭示;二是为了到山货庄,便于庄家验货。人参易发老变烂,挖参者常用蒸晒的办法加以保存。“凡掘参之人,一日所得,至晚便蒸。次早,晒于中日,晒干后,有大有小,有红有白,并因产地不同,总有精神之足与不足也。也有不蒸便晒者,曰生晒参,亦不腐烂”[46]

(二)传统采集

1.采松子

采松子是东北人传统的采集。“松子为餐,蒲根是服”[47]。唐杜甫《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4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子多海东来,今关右亦有,但细小味薄也。”

松子是传说中神仙赤松子的省称。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梁书·阮孝绪传》:“愿迹松子於瀛海,追许由[49]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唐李白《寄弄月溪吴山人》诗:“待号辞人间,携手访松子。”王琦注:“松子,赤松子也。”

东北松树极多,果实俗称松子。松子多油,松软味香,为人所喜食,亦可入药,有滋补强身之功效,中药名称“海松子”。清廷每年都要从东北征收大量松子入贡。“皇上御前早、晚膳一年添用松子金石八斗四升三合七勺五抄”,清乾隆皇帝曾写有《松子》诗:

窝集林中各种松,中生窠者亦稀逢。

大云遥望铺一色,宝塔近瞻涌几重。

鲜切蚌含形磊落,三棱五粒味甘浓。

偓佺曾遗尧弗受,小矣子房学步踪。

这里不但说食松子可以长寿,还对松子的自然生态描述得极为清晰。松子是针叶树红松的种子,结子者俗称“果松”,无子者俗称“杉松”。

红松结子最多,大如莲子,质量佳美。松子上尖下粗,有三棱,长在松塔中,每塔数十粒。长三五寸,大者多尺许。层瓣鳞砌,每瓣内各藏一粒种子,熟则瓣开子落。子呈茶褐色,去其坚硬外壳,食之清香可口。

图2-11 红交嘴鸟采松子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松塔,每年五、六月间开花,十月成熟,平均每隔三年大收一次。主要采集工具是长杆子、铁钩子、黄皮布袋。采松时,用钩将松塔从树上钩落。

2.采蜜

清代采贡蜜按贡额主送,多者则赏,少者则惩。康熙年间,准许蜜丁一年采蜜,一年采参。

嘉庆年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旗丁490人,完成蜂蜜2000公斤。采集时间从寒露开始,至次年清明节结束。采集方法比较简单,发现野生蜂巢时,须头戴面纱罩具,身穿老羊皮袄,手戴罩套,赶走野蜂,使用木勺或铁勺取出蜂蜜装入坛内或篓内。

3.采田鸡

哈什蚂学名田鸡,盛产于长白山系溪谷之中,遍体光滑,尻无窍并不辨其雌雄。土人云,雄者值山中新雨后,腹生涎沫,雌雄常黏合,虽力劈不解,即其交尾时也。殊不知其孵卵之故,饮而不食,无排泄器,故寒霜既降,辄膨胀死。剖之,满储黑粉如石炭之屑,惟两肋具肥晶莹白,有脂肪质,熟食味鲜美。医者云:性滋阴,可当补剂。而《本草纲目》未见其名,古人诗词亦未有咏之者。有谓此物饮参水而生,故哈什蚂所在山,必产参云。

4.采桦皮

白桦喜光耐寒,桦皮外表白如扑粉,内皮深黄如栗,内部构造十分特殊。桦皮不仅可做船,大者能容数人,小者挟之而得;遇水则渡,游行便捷;建造房屋,缝制桦皮斗、桦皮桶等各种器物。桦皮还可代纸,写诗作画,以桦皮为烛,燃烧后,火光昭昭,且能散发清香气味。[50]桦皮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和抗菌作用。临床可用它医治急性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肠炎、痢疾、乳腺炎等,外敷可治烧伤、烫伤和痈肿疮毒。清代居于林区之人家,剥取桦皮乃是他们重要的采集活动。仅宁古塔一地,每隔一年就要进贡桦皮7200张,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前,一年取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桦树皮九千斤[51]。采剥桦皮多在五、六月间,这时桦皮水分大,容易剥取。剥取时,先用利器在桦皮上下横着各划一道深痕,再竖着也划一道深痕。然后用利器之尖顺着坚痕一排,再用手一掀,就可使整块桦皮脱落下来。剥下的桦皮要放在污泥之中,俗谓之“糟”。数日之后取出曝晒,白而显花纹且有一定形状者为佳品[52]

清朝时当地每年要向朝廷进贡桦树皮。当时设有章京(相当于六品官)、笔帖式等官员管理此事[53]。白桦树皮内部构造十分特殊,它分许多层次,每层次薄如片纸,韧而不脆,且具紫、黑、黄色花纹,古朴质实,明丽天然,可作画。桦皮厚实强韧,又易剥离,取材方便,用桦皮苫盖顶优点很多,遮风挡雨,历久不坏,最耐冰霜,且使屋内冬暖夏凉。“桦木之用在皮,厚者盈寸,取以为宝,上覆为瓦,旁为墙壁户牖,体轻而土工省,逐兽而频移,山中所产不可胜用也”。乾隆皇帝曾写诗称赞桦皮房:“巢处遗风藉桦皮,上檐侧壁总堪为。端夸不漏还胜瓦,岂虑频迁等奕基。瓮牖绳枢犹未备,夏凉冬暖且相宜。王侯第宅皇州遍,芮鞫无型尔尚知。”

桦皮船曾是东北各族人民的交通工具,女真族用桦皮制作的船,“大者能容数人,小者挟之而行。遇水则渡,游行便捷”[54]。过去在长白山松花江两岸,多有桦皮船。“桦船携趁渡头忙,来往轻便逐鸟翔;收拾烟波人散后,一肩帆影荷斜阳”[55]。桦皮船行驶时轻巧无声,不会惊走水里的鱼和林中的兽。捕鱼人坐船舱中间,前后船舱盖以鲤鱼皮,以免进水。距鱼远时,用两头有刃的长桨划,船速飞快。待划到鱼的附近,再换两个小桨慢慢划。在船头距鱼两米远时,将两个小桨放到船内,举起鱼叉向鱼投去,几乎百发百中。“桦皮船,两头尖,船飞叉动鱼堆山,笑声欢,心儿甜,手持鱼叉歌满船”。

古时,东北人不知用陶器。每年农历五、六月间,鄂伦春族的妇女会成群结伴,到桦树林中剥桦树皮,然后蒸煮,趁着潮湿,用犴筋缝成各种形状的小箱、小盒、碗、盆等生活用具。桦皮桶、碗、盆轻便耐用,不易摔碎,盛水不漏。桦皮盒、小箱多用来盛旱烟、针线、剪刀,大一点儿的箱子可装衣物。“阿德马勒”是鄂伦春语,指过去姑娘出嫁时陪嫁的桦树皮箱子。有长方形的,也有扁圆形的,上面刻有“南绰罗”(相思花)的图案,寓意夫妻白头到老。

5.采山葡萄

山葡萄果实较小,呈圆球形状。果皮颜色黑紫,稍具蓝色果霜,望之如珍珠、玛瑙,艳美欲滴。山葡萄对于贫血症、低血压、消化不良等病患,皆有一定疗效。山葡萄酒中有含多种有机酸,对人体消化液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中含多种维生素、肽物质,可增强体质。山葡萄根、藤具有祛风止痛功效,可治头痛、胃痛、腹痛、烦热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状。采摘山葡萄须在霜降后进行,霜降前采摘的山葡萄酸涩不可食。

6.采草苁蓉

草苁蓉,俗称不老草。紫褐色,寄生,通体不见一点绿意,但也开花、结果、繁衍后代。草苁蓉为名贵药材,它所含的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肾虚阳痿、腰膝冷痛、小便遗沥、妇女崩漏带下等病症。

图2-12 草苁蓉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草苁蓉埋在地下部分的根状茎肥厚、硕大,它连着寄生的根,从中吸收营养;地上部分的茎挺直,粗细似拇指,褐紫色,鳞片状的三角形叶子,密生在茎的底部。它的花也是紫色的,许多朵小花构成穗状花序。每年七、八月间开花,八、九月间结果,果实成熟后,生出许多颗粒细小的种子。每年十月份开始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