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50~1959年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者
苏广铭
苏广铭(1913~2005),男,山东平原县人。1927年1月,苏广铭到哈尔滨市绩成铁工厂当学徒,之后进入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做铣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历任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工人技师、工程师,黑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省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主任。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和1959年两次获得“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国宴招待参加全国群英会的劳模们时对苏广铭说:“哈尔滨车辆厂是个老厂,你回去要带头搞设备改造啊。”[1]自此,周总理的期望成了苏广铭终生奋斗的坚定信念。“据统计,从1956年起的24年间,他在车间里、机床旁实现技术革新320项,最多一项革新可以使功效提高88倍。”[2]其中,他研制成功的“错齿片铣刀”“玉米铣刀”使工作效率提高4~5倍。1965年,苏广铭创下四分钟加工一块轴瓦的全国最高纪录,是全国著名的技术革新能手,被誉为“时间的主人”。
苏广铭出生于工人家庭,童年时期只念了一年的书。十二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失了业。苏广铭便跟着父亲东奔西跑,后来想了许多办法,托亲靠友,才找到了一个吃饭的地方。1927年1月,苏广铭在哈尔滨市绩成铁工厂当学徒,学了六年才允许满徒。他在旧社会从事钳工和铣工二十年之久,受尽了资本家和日伪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广铭怀着翻身的喜悦,决定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当时,领导对他委以重任,把一项加工“钢背瓦”的任务交给了他。起初,苏广铭采用油钢刀加工,费力又不出活儿,这使他很是苦恼。此时,苏联专家给了他一把硬质合金刀,尝试之后,他深刻地体会到“手巧不如家什妙”。[3]要完成任务不仅需要苦干,还要学会动脑筋想窍门。一次,苏广铭制作了一个一次可以上两个工作件的胎型,轮流卡活,减少了停车时间。不仅如此,他将高速切削运用于这个胎型,使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自此,苏广铭一门心思搞研究,不断提高技术和改进技术,攻克了许多生产难题。
苏广铭凭借着一股冲天的革命干劲儿,一方面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又牢牢抓住技术革新这个法宝,积极采用先进刀具。1954年,厂内急需完成生产二百个摇杆的艰巨任务。面对这种紧急情况,苏广铭毅然决定改进刀具,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而且节省了大量的钢材。在完成“大钩眼”任务时,他改用合金铣刀来操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大胆的创新,他始终走在时间的前面。以生产定额水平计算,苏广铭用三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共实现技术革新三十三项”。[4]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他完成了九年半的巨大工作量,而且质量完全合乎标准,几乎不存在废品。“苏广铭用五年又两个多月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5]这一消息传出后,他收到了从全国各地寄来的热情洋溢的祝贺信。工人们来信要和他做朋友,向他学习;学生来信愿做他的孩子,立志将来做一个好工人;著名的中医来信,愿意在他生病的时候免费为他诊断……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表率。苏广铭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自己的机床,模范地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出现过一次机器和人身事故。为表彰他做出的突出贡献,1956年,苏广铭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同时,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9年,他再次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被再次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1956年,正值苏广铭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期间,根据国家铁道部的指令,要求在一个月内为越南生产2840个防止列车出轨的“卡子”。这种卡子有道槽,宽7毫米,深15毫米,槽里面还是弧形底,在用刨床加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生产进度非常慢。鉴于这种产品的特殊性,苏广铭决定用两把刀共同作业,一把铣“平面”,一把铣道槽。同时,在机床上一次卡二十三个活,生产效率快速提高,仅用两天时间就加工出八百多个防止列车出轨的“卡子”,提前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苏广铭坚持勤俭生产,爱厂如家。他一贯注重节约原材料,节约工具,积极收集废刀具进行翻新和再利用。“光从废品堆中拣来的废旧钻头一项,就为国家节约了上万元的资金。”[6]1957年期间,他基本没有领用新的工具,坚持使用旧刀具。仅1956年和1957年两年,就翻新刀具182把,节约价值达3000余元。[7]在工作中,苏广铭使用的是一台1928年出品的德国机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已经报废了。但是,经过苏广铭的修理和改造,这台老机床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从一分钟150转提高到一分钟450转,变废为宝。1959年初,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从修理破旧车辆改为制造新货车。那么,这就面临着许多问题,不仅缺少必要的生产设备,而且生产任务繁重。顶着巨大的压力,苏广铭决定废物利用,用废旧铁轨和废旧材料制造土机床,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经过三天三夜加班加点地赶制,终于制造出一台小牛头刨床,并投入生产使用。1950~1959年,苏广铭带领同事们制造出二十四台土设备,为厂里节约了大量资金,收获了“节约能手”“红管家”等赞誉。
苏广铭不仅自己搞技术革新,而且热心帮助其他员工解决技术难题;不仅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而且自愿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工人李春兰在加工“拱架柱”的时候遇到了瓶颈,苏广铭就主动帮助他改进了操作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又一次,车间工人辛成国也热衷于改造工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创造出在一个刀杆上安装三把刀的办法,计划将之运用到皮带运输小轴的加工过程中,但是,在试验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第三把刀因和顶尖抵触而行不通。苏广铭知道后,就帮他想办法,决定把顶尖铣去一块,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1958年1月,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召开职工跃进广播大会,这时,苏广铭接受了孙茂松的挑战,二者开始了一场激烈而不失友谊的竞赛。也正是在竞赛的激励下,苏广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苏广铭经常出去参加各种会议,主动支援外厂,仅1958年这一年,他的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六个半月,但是,在这期间“实现了27项技术革新,完成了三十六个月的工作量”[8]。当时,尽管苏广铭的工龄(三十二年)和孙茂松的年龄一样大,虽然他比孙茂松更早成为全市、全省的劳动模范,但是,苏广铭仍旧主动向青年工人孙茂松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而且他还手把手地教会孙茂松使用苏联的玉米铣刀。
苏广铭不仅投身于技术革新,而且强调技术传承,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1950~1959年,苏广铭培养出25名徒工,其中有15名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荣获车间红旗手的称号。十年内战结束后,苏广铭又恢复了往日的干劲儿,担任黑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和黑龙江省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主任等职位。他带领技术协作委员会的队员们,走遍全省,努力搞好工农联盟,竭尽所能帮助农业社修理和安装农业设备,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不仅如此,苏广铭积极投身于工业建设,先后帮助县办工业攻克技术难关;通过改进花色品种提高轻工业工厂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救活了许多连年亏损的企业,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苏广铭同志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技术革新之中,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牢固树立了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劳动的工人阶级高贵品质。多年来,党指向哪里,苏广铭就奔向哪里,他将满腔热血都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苏广铭的先进事迹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工人,激励他们树立胸怀全局、献身“四化”的崇高理想。作为当代工人阶级中的一员,要以苏广铭同志为学习的榜样,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编辑:豆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