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使命与路径[1]
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课题组[2]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评价机构的评价体系值得参照,但应深化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术导向与实践导向相协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双一流”标准的研究。河南“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可概括为:增量改革,以弱胜强,战术叠加,跨越发展。有必要通过适当的高校合并实现资源重组和结构优化。科技革命的深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新学科分支的诞生、不同学科的交叉互动、多学科的相互支撑、产学研的链接通融。“双一流”建设中,在追求内涵式发展基点上,追求跨越发展是可能的,关键在于利用后发优势,直接吸纳高水平优秀师资。“双一流”建设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国际排名,而是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议组织规划编著一批高校优质教材,建立对高校教师的分类分级考评聘任制度。
【关键词】双一流 增量改革 内涵式发展 跨越发展 交叉学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对优质高教资源需求极大,必须抓住机遇、精心谋划、乘势而上、长远打算、持续推进,力争在国内的下一轮评估中有更好的表现。本项研究的目的,旨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双一流”建设方案的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和指示,为河南省“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为河南高教振兴和中原崛起服务;对中西部弱势省区亦有可复制、可借鉴意义。
一 “双一流”的界定与权重分配
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一流,但究竟什么是世界一流,其评价体系和权重分配应当怎样确定?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术界是有争议的,相关评价机构设置的评价体系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本课题首先着眼于目标确认:一流界定与权重分配。否则,我们对路径的选择,就可能偏离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1.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界定
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虽然并无统一的、明确的标准,但国内外约定俗成而形成了对一些基本标准的共识。学术界普遍认为: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成果和卓越的社会贡献,等等,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这些大学凝聚了一批名人名师,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际社会有广泛的影响和较好的声誉,从而赢得了较高的评价。
若干评价机构的排名亦可形成参照:能够在全球排前10名的,是顶尖大学;排在前100名的是一流大学;学科亦如此,排入前1‰的,当属一流学科。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就是要通过务实的努力,使本国在大学和学科排名中,进入前100名和前1‰。2017年,全球共有30000多所普通高校,能排入前300名的不足1%,因而排在前100名至300名之间,也被视为优秀或知名的大学。当然,关于排名,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参照价值,但关于评价机构和排名的依据、排名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争议的。
2.几家机构设置的评价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先后有四家评价机构对世界大学开展评价排名研究,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们评价的目的、设置的指标和权重分配各不相同,排名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异(见表1、表2、表3)。这种差异,反映了英、美评价体系与欧洲大陆评价体系的差别,实质上是学术导向与实践导向的差别。英、美传统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轻实践”的特点是比较明显的,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所产生的影响是需要加以分析的。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CWUC)在四项一级指标中,对教师质量和研究成果各赋予了40%的权重,而对教育质量仅赋予了10%的权重。我们认为,这一权重配置,主要是鼓励优质师资搞科研,显然偏离了“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容易产生“重教师、轻学生”的后果。或者说,此种权重配置,更适合于研究型大学,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恐不适宜。“中国制造”要向中高端迈进,大学教育就必须重视学术导向与实践导向相协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表1 四家主要评价机构概况
表2 四家评价机构设置的一级指标与权重分配
表3 三家评价机构最新前20名排名结果的明显差异
续表
从上述三家机构的最新排名看,美国大学入围前100名的(表中仅列各自所排的前20名),分别是31所、55所、41所。中国内地入围前100名的分别是:6所、2所、2所。对其他各国(地区)的排名,相互间的差距也很明显,甚至对前三名也看法不一。究竟哪家的排名更科学、更公平,或三家评价机构各有所长,也各有缺陷,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逐步完善的问题。
3.中国办学导向的历史演变
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初期向西方学习,办学模式主要效仿日本,晚清创办的京师大学堂,采用了东京大学模式。而日本东京大学模式,又源于法国和德国,即欧洲大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实践导向。民国时期,中国转变为向美国学习,积极向学术导向转变,其中蔡元培、胡适等人,都是学术导向的积极倡导者,特别强调学术(理)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经济体制和办学模式上向苏联学习,加之国内建设急需应用型人才,办学理念又转入实践导向,即欧洲大陆模式。改革开放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中国的办学模式,又着重向美国学习,在办学理念上也转向学术导向。上海交通大学对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就是典型的盎格鲁——北美模式,即学术导向体系。但中国毕竟有着“学以致用”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国“985”高校中坚持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仍不在少数。
基于办学理念和导向的不同,有些人用香港科技大学的学术表现,指责内地“985”高校“平庸”。应当说这种指责是片面的,难以令人信服。若全面地看问题,香港科技大学人均在SCIE发表论文的数量虽多于内地“985”高校,但它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却明显逊色于内地的“985”高校[3]。
4.关于美国基本科学评价指标
对学科评价和排名问题,目前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科技信息所(简称ISI)于2001年推出的美国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ESI评价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研究生产力、研究影响力、研究创新力、研究发展力。它以全球1.1万多种期刊为依据,通过这四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价一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在国际上的整体水平和排名[4]。其中:研究生产力用一定年份内(近11年)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研究影响力用一定年份内总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来衡量;研究创新力用论文在近2个月被引频次是否达到四分之一来衡量;研究发展力用被引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比率来衡量。目前,这套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已得到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可。大家认为,进入ESI前1‰的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学科,因而也被中国教育部所重视。
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体系,对于研究性大学来说的确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因为教师的水平、师资队伍的质量的确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因素,科研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即使如此,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做出权重分配的调整。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则更需要侧重于对学生质量或教学、实践实际效果的考察评定。正因为如此,教育部等三部委在2017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明确指出: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将根据国务院《总体方案》的要求和本办法,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来论证和明确认定标准。
5.课题组设置的评价体系
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大学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职能来设置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其分值表现。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二是坚持“学术导向与实践导向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三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教书育人与科研成果的关系。中国高校首先应立足本土,坚持问题和实践导向,注重服务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避免一切照搬国外而导致“名虽至而实不归”。为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河南省已出台教师任职角色分为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及双兼型的新政,实行互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得到了高校教师的普遍好评。另外,要考虑学校管理和社会贡献对一流大学建设的作用,使一级指标的设置更为全面,使权重分配更为科学合理,以及易于评价。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课题组对一级指标设置了5项,二级指标设置了15项(见图1)。
图1 课题组关于一流大学的评价体系
中国提出建设“一流学科”,既是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深化,也有利于各大学在优势学科领域的公平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为此,我们对一流学科的评价体系也做了思考,设置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见图2)。
图2 课题组关于一流学科的评价体系
学科是按研究对象的不同门类划分的,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学术组织。某一学科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创新,在实践中依赖于该学科的学术组织,即师资的质量(学术水平与学术声誉)、结构和契合度,并以相应的经费投入为基础,我们称之为学术生态。良好的学术生态,是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及社会贡献的基础,应将其纳入学科评价一级指标。
上述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和权重分配,除贯彻应当注重的三个原则外,有几点需要说明:一是在学校层面对管理运营设置了分值,强调了大学管理水平对建设一流大学的作用;二是在学科层面,设置了“学术生态”指标,强调了学术生态环境对建设一流学科的意义;三是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将教学与科研置于同等的权重,但从实际工作来看,科研产出的难度要大于教学产出,这可以通过“被引加权”或“获奖成果”增分;四是在大学和学科两个层面都设置了“社会贡献”指标,目的在于重视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五是学生(毕业生)声誉与学校管理水平相对应,只占总分的5%,主要是学生毕业后的成长、成就如何,更多地取决于个人努力和社会岗位平台。
二 路径选择与施策方法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多经历了120~200年的长期历史积淀,我们的“双一流”建设,是一种追赶战略,也是以弱追强。强胜弱易,弱追强难。正因如此,路径的选择不仅至关重要,而且也需要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标世界一流、立足本省实际,我们将河南“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概括为四句话:增量改革,以弱胜强,战术叠加,跨越发展。核心理念是:“战术叠加,跨越发展。”现按以下两个层面,依次论述。
(一)基础工作 简约方法
1.适当合校,凝聚力量
2017年,河南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相区别)共134所,其中公办高校97所,占72%。在公办高校中,本科高校38所,占39%,专科高校59所,占61%。其总体特征是:学生规模大,教师比重小;学科门类多,优势学科少;传统专业重,新兴专业轻;大学(含大专)数量多,学术实力比较弱。
为改变河南高校现状,提升综合实力和优势特色学科集中度,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适当合校。适当合校的好处有三个:一是从学校层面看,在无须投资和短时间内可实现大学规模的由小变大;二是从学科层面看,增加了力量,可实现学科结构的无障碍优化组合;三是从管理角度看,可缩小原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行政机构,节约管理成本。这件事办得好,可实现“1+1>2”的办学效果。举例来说,吉林大学由原来的6所高校合并而成,尽管业界略有微词(超过了适度规模,对学科互鉴和交叉未起到应有作用),但其利远大于弊:学科门类全覆盖,优势学科翻一番,名人名师成倍增。不仅填补了原吉林大学人才流失的损失,而且使之在亚洲地区声名鹊起。反观河南大学,原来是中部地区最强的高校之一,超过中部省区的绝大多数大学,但由于过去的拆分和专业外迁,其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地位。
合并的目的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增强综合实力,至于合并的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选择。一种是同类合并,如将农牧类高校并入河南农业大学作为直属校区或分校。另一种是就近合并,以地级市为界,如将新乡医学院等并入同在新乡的河南师范大学。多校合一后,可使河南多数地市,都有一所综合性较强、规模较大的高等学府(河南省高校在各地市的分布见图3)。高校合并,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数字游戏,但本质上看是拧成一股绳,实现资源重组和提高对外综合竞争力。由小变大,不等于由弱变强,但“大”毕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强,也更有利于向强的转变。当然,合并的内涵并不简单,合并的同时必须强调结构优化。
图3 河南省高校在各地市的分布
2.增量师资,以弱胜强
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经济领域的以弱追强,还是军事领域的以弱胜强,都不乏经典案例可循,其内在规律对河南的“双一流”建设均有值得借鉴之处。以弱胜强遵循两种运行方式:一种是“以多弱对少强”,即俗话所说的“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另一种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这也是局部上的以多制少。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战略指导上成功地运用了这两种方式,从而实现了人民军队的以弱胜强。
将上述数论竞争博弈原理运用于“双一流”建设,基本原则就是“以多弱胜少强”。近年来,大家都知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一流的大师,故造成了“挖人大战”和“双聘院士”现象。这并不失为一策,但中国的院士、“大师”毕竟数量有限、精力有限,“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并不能增强中国总体上的国际竞争力。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河南省还是应当面对现实,立足内功,以“弱者”思维求胜。这里的基本路径,就是增量师资,适当提高教师在师生数量中的比重。具体办法有三个:一是对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增配专职助手,使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是国外许多名校一贯的做法,也有利于减少拉研究生为导师打工的现象;二是对高校中的重点和优势学科,在教师编配名额上放宽,促其逐步发展壮大,以多梯队筑塔方式,攻占学科高峰;三是适当延长高校教授退休的年龄,聘用身体健康、有能力、有水平、有意愿、已退休的省内外专家学者重返教学科研岗位,发挥余热,增添本省高校动能(其实,在部分已退休教师中,不乏身体健康、博学多才、经验丰富者)。这些具体办法,可统称为增量改革,这也是高校综合改革中难度小、成本低、易操作的优选方式。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相比,河南省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学生数量多,教师比例小(见表4)。世界顶尖级大学的平均师生比约为1∶6.5,国内985高校的平均师生比约为1∶13.3,河南排名前5的大学的平均师生比为1∶20,只占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平均师生比重的约50%。这说明,多年以来,河南的大多数高校,对于强弱辩证关系的思维是有问题的,它已成为河南高校难以在博弈中胜出的一大重要原因。只有实施高校师资增量改革(以1∶13~1∶15为宜),达到正常师生比,才有可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表4 河南相关高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师生比例对照
续表
3.效率优先,支优扶强
世界著名高校都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办学经费,这是我们与之的重要差距(见表5)。人才和经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经费必须与人才相结合。没有经费支撑,人才是无米之炊;有经费缺人才,经费就是浪费,甚至花不出去。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参与国际竞争,决定了河南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支优扶强”的方针,走出一条“师资优秀、成果卓著、学科领先、声誉显赫”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评先奖优,在15年内实施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百千万”工程计划,即百个优势特色学科、千名高级杰出教师、万项重要科研成果,也可将此计划称为评选“三优”。
表5 世界部分著名高校2016年度经费使用和年度收录折合分数师均学术表现统计
一是评选百名优秀学科带头人。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其中学科带头人具有组织协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产出优质科研成果的领衔作用。评选优秀学科带头人是打造优秀学术团队,促进学科加快发展的重要方法。为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优秀学科带头人可以与现有优势学科不完全对等一致。二是评选千名优秀教师。优秀是相对的,但它是一种正确导向。优秀是严格的,必须令众人敬服。其名称可为河南省高校杰出教授,或为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杰出教师。三是评选万项优秀科研成果。丰硕的科研成果,尤其在国内获奖的重大成果,是大学地位和学术声誉一项核心指标。河南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把产出重大优质科研成果作为重要抓手。河南省应适当提高重大和重要科研立项的经费资助标准,经费资助标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课题的科研价值,标准低便意味着价值低,就难以吸引高水平人才投标和提升成果质量。“三优”之间互有交叉联系,又各有不同侧重。其中,学科带头人侧重学科团队建设,杰出教师侧重个人德才学识绩的综合表现,优秀成果只看教师中的单项成绩。“三优”评选的周期,可定为三年一次。
“评先励优”的主要目的,是对标和追逐世界一流。任何国家和地区,教育经费都是有限的,评先和励优的目的,是在全省高校的微观支点(学科、师资、教学、科研)上精准施策,把经费用在关键之处,防止广种薄收。这样做,既有利于高水平大学建设,也体现了激励先进、客观公正。此外,应积极争取优秀生源。生源优秀,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条件很高,要求严格,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率只有4.7%、5.2%、7.6%、7.8%。但生源是否优秀,则更多地取决于大学内在优势和品牌价值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二)战术叠加 跨越发展
1.主抓学科,聚焦创新
自近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来,按研究对象不同而划分的知识门类和学科,一直是大学存在的学术和技术基础。因此,一流学科就构成了一流大学的基本内涵和支撑体系,一流学科多了,必成一流大学。所以,在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涉及面较宽、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直奔主题、主抓学科,是河南省高教工作的卓识之举(见2015年12月8日《关于印发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我们在思考学科建设问题时发现,大学的学科问题,其实也很复杂。自人类有文字的文明产生以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简单整体到细分局部,然后又从深入的局部到复杂的整体,形成了螺旋式分与合的不断演进过程。哲学是研究抽象的整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又分割研究其中某一分支。学科的划分,从研究对象看是客观的,从研究者来看又是主观的。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或良性地作用于客观,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人的利益和社会需求。人们对其认识的需求越大,越容易产生重大成果。这正如列宁曾说过的,实践的迫切需要,比100所大学更能培养人才。二是研究对象的内涵或蕴藏。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内涵丰富,宝藏延绵不断,该学科就会不断有所产出,也会不断扩大研究队伍,使之成为显学或高峰。这两大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一致的,社会需求越大、宝藏越丰富,学科就越能成长和壮大,反之,这个学科就会萎缩。这说明,学科也有“衰退股”“蓝筹股”“潜力股”的差别。世界顶尖级大学的历任校长,在当时并不都是一流的专家,但他们具有运营大学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能够正确判断哪些学科的矿藏丰富、品位较高,值得筹资投入,便以更高的价格招揽优秀的开采者。
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认识工具。某些面临衰退的夕阳学科,为了体现自己仍有存在价值并努力获得新生,其学科组织的领衔者就必须壮士断腕、自我革命,革学科利益集团抱残守缺的命,这就是学科交叉和学科转型。通过学科交叉,嫁接新的枝干,可以对接知识生产的新品种,形成理论出彩的新境界,开辟科技进步的新途径。这种情况,已成为当代高校学科重组和学科变革的新动向。若留意学科发展史也不难发现,学科交叉在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就陆续发生了。例如,生物与化学交叉,产生了生物化学;经济与数学结合,诞生了经济数学;教育与经济结合,出现了教育经济学;更早的还有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形成了机电专业和机电产业。而推动这种交叉的学者,大多成为交叉学科的创始人或著名专家学者,成为全球高校中一流交叉学科的奠基人。
学科门类如同树干分叉,有研究方向的分叉,也有交汇共融的新枝。一般来说,一级学科分叉产生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分叉产生三级学科。学科分叉是某一研究方向的开辟和深化,学科交叉是知识工具的要素重构或优势互补,顺应规律、科学合理的分叉造就领先、交叉带来优势。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革命的深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新学科分支的诞生、不同学科的交叉互动、多学科的相互支撑、产学研的连接通融。这就要求学科组织方式和宏观管理的创新。中国在贫困和艰苦年代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就是极好的例证。否则,孤军作战、单打独斗,很难登上学科建设的高地。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包括积淀、传承、传播、整合、开拓、创新。既不能割断历史、忽视基础,又不能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既不能轻视分化改组,也不能忽略交叉融合。创新,既可能是替代性、变革性,亦可能是突破性、超越性,或可能是改组性、整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五大发展理念”中,把“创新发展”摆在了首位。创新发展,既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河南省的“双一流”建设,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我们应当对学科建设给予更多关注,资金要投向创新,光圈要聚焦创新,为能够不断创新的优势学科加油,为能够创新的专家学者加分,为管理和方法创新投票。
学科高峰的出现,除社会实践的需要外,还有一种内在因素,即人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中世纪为探寻真理而遭受打击迫害的若干重大事件,引发了西方知识界对学术自由的强烈呼吁,进而形成了大学自治制度和学术自由的传统。从文献检索中看,国内不少学者仍在强调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我们认为,当今的世界和中国要打造学科高峰,已不仅仅是学术自由与否,更要切实解决利益机制和学术能力问题。
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学科门类12个(不含军事),一级学科(专业类)92个,二级学科(专业)506个。河南众多高校的学科设置涵盖了教育部学科目录中一级学科的约五分之四,二级学科的约四分之三。河南省在学科建设上,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既要使学科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又要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二是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既要维护和深化传统学科,更要重视支持新兴学科,使新兴学科尽可能步入国内外前列;三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既要重视应用学科建设,适应学生就业需要,又要深化基础理论研究,防止目光短视,力求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上寻求突破;四是面对现实与面向未来的关系,既要面对现实培养社会需要、用得上的人才,又要高瞻远瞩,积极跟踪世界一流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有与世界一流竞争的自信和勇气,有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眼光和境界。
2.战术叠加,跨越发展
“双一流”建设实质上是人才建设,这就需要愚公精神和思想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弘扬愚公精神。愚公精神是攻坚克难、以弱胜强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它应当成为我们“双一流”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一流”建设,不仅需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吸引人才,更需要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这主要包括:教师的为人师表和敬业精神,科研的攻坚克难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的尊师爱校和勤学自律精神,机关工作的科学管理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及对广大师生的服务意识。在“双一流”建设中,缺乏经费投入和物质待遇不行,只讲经费和个人待遇也不行。我们必须在“双一流”建设中充分体现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校的思想建设和精神动力,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坚持常态化,使之成为我们“双一流”建设的中国特色和独具优势。
大致地说,若将国内各省区高校平均质量和水平划分为七个等级,河南高校处于中等偏下的第四等级。因此,应当采取以弱胜强战术,优选路径、综合施策、跨越发展。路径选择的设计见图4。
图4 路径选择:“增量改革、以弱胜强、战术叠加、跨越发展”示意
上图横轴代表高校建设的历史、时长,纵轴代表高校发展的高度、水平,C线表示水平与时长的关系。追求高度、水平,除受到时间的约束外,还受到竞争对象发展进度的约束,D线表示国内国际竞争力水平。战术之四中的“国际合作办学冲刺”可以在地处郑州的优势高校和领先学科率先展开。因此,“增量改革、以弱胜强”是必然要求,“战术叠加、跨越发展”是基本谋略。高校建设还受到一定程度的经费投入大小的影响,这取决于河南财政投入形成的弹性值。经费的某种约束,又确定了我们不能“普渡众生”,而需要“突出重点,支优扶强”。本模型的优点是比较直观,但并非动态模型。若要设计动态模型可在电脑中模拟竞技性动态演示,但必须输入河南高校“优势学科、师资数质量、财政投入”等要素,以便与当代国际一流高校的若干基本要素进行对比。这个问题,不是本课题短时间可完成的。但我们坚信,本模型的“战术叠加”和“同时动工”,可以极大地缩短追赶时间。
3.国际案例,可资借鉴
为研究历史积淀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我们对世界各国(地区)有影响的高校做了梳理。从中发现,历史的长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能够“直建高台、后来居上”的也不乏其例。例如,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的一批高校中,一部分在21世纪初已经后来居上、声名鹊起,有11所进入世界前100名,占一流大学总数的11%。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始建于1991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始建于1981年,两者在21世纪初便成为东南亚地区的著名高校,历时只有10~20年。瑞士的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成立于1969年,竟在QS的排名中位于第6(见表6)。这说明,历史积淀和时长,是可以缩短和跨越的。
表6 历史较短、跨越发展进入前100名的一流高校
续表
当然,不同国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国情,其中的某些情况很可能难以复制。为此,本项研究设计的“战术叠加、跨越发展”的宝塔式模型,充分考虑了河南的实际情况,四种战术可以叠加并用,使宝塔各层可以同时动工,以便极大地压缩历史积淀的时长。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竞技博弈的特点和规律,对中国中西部省区具有可复制、可参照意义。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在高校质量的国际竞争中,缩短时差、跨越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也不仅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成批的、可学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起点较高,不走弯路,利用了后发优势;二是定位一流,直接吸纳高水平优秀师资,积极吸收优质生源。这对河南省实施战术叠加、跨越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三 基本结论与几点建议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总的来看,专题研究“路径”的文献资料很少,但涉及的问题则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其中,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要推进“双一流”建设,核心问题是“经费投入与师资质量”,没有捷径可走。有的强调“体制改革”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也有的注重学校所处的人文地理区位。这些重要看法,不仅要求决策者重视经费投入和人才优选,而且促进了课题组努力探求多重资源(有限经费、师资质量、地域环境)约束下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1.基本结论
结论之一:差距很大,必须奋进。从几家排名机构综合来看,无论其评价体系如何设置、权重分配怎样导向,河南高校都未能入围,而且差距甚大(见表7),不仅未入围前100名、前300名,而且入围前1000名的也只有2家。但是只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领导重视、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尚属可为,也必有所为。更为重要的是,“双一流”建设并不是单纯为了国际排名,而是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双一流”建设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坚决贯彻,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表7 河南两所优势高校在全球的排名比较
结论之二:中原大势,助推跨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聚焦效应,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及其转移,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起源于英国和欧洲,但美国后来居上,并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先驱和世界经济的重心。因此,一流大学首先在英国形成和发展,到20世纪二战后,一流大学在美国批量形成。俄罗斯高校国际地位的下降,与综合国力下降、人才外流密切相关。可见,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高校或学科群体跃升的强大后盾和时代背景。河南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这必将为河南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极为有利的财政支持和社会条件。
我们在2015年一项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研究》初稿)中表明:河南省米字形高铁交通、地级市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增长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潜力较大、政策红利尚未尽用。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预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是可以期待的。就“双一流”建设来说,人们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普遍,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切,都将为河南省高等教育加速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结论之三:既增经费,也重方法。路径问题,包括实现既定目标的优选思路和策略方法,也包括要素约束条件下的资源重组。它不是超越规律的偷工减料式“捷径”,而是智慧的充分运用和竞争博弈方法的优化。欧洲的德国、法国,亚洲的日本、韩国等,都就大学建设问题提出了“发展规划”或“卓越计划”。但就指导思想、主要措施来看,均不及中国中央政府、教育部的“实施方案”更全面、更系统、更具推进力度。因此,河南省社科规划中立项路径研究,注重“具体化、可操作、可预期”等问题的深入分析,对实力较弱的省区高等教育来说,不仅很有必要,甚至更为重要。实现“双一流”,是经费投入、要素驱动、路径创新的系统工程,“战术叠加、跨越发展”的宝塔模型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参考价值。河南省在全国“双一流”建设中,实现三次跨越,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能性。一是投资和人力增量需求不大,本省具有相应条件和承载能力。二是路径清晰,易于实施,加快推进的效果显著。三是改革的成本较低,可以得到利益相关方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支持。
2.几点建议
建议之一:开展对“双一流”评价体系的科学研究和发布。在世界上几家主要排名机构中,顶尖级中均未出现中国大学的身影。在进入前100名的范围内,各家在排序上差异也很大。例如,QS将清华、北大排名为第25位、第38位;THE将北大、清华倒过来,分别排第29位、第35位。QS在排名的前100位中,中国内地有6家入围;CWUR和THE这一排名中,中国内地则仅有2家入围。开展评价体系的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一是有利于排名更科学、更客观、更公正,提升中国在高校评价研究和科学排名中的国际影响力、引导力。二是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统一,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三是有利于树立河南在这一领域的良好形象,提高河南在“双一流”建设中的话语权和国际知名度。这件事可委托省内擅长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量化测评研究的高校来做,首先在本省高校中开展评价和3年一次的周期性跟踪发布。
建议之二:在全省组织规划编著一批高校优质教材。教学之本在教材,没有一流的教材,很难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国内各学科的教材很多,但除国家规划的统编教材外,大多质量不高,有的缺乏深入的学理研究,有的逻辑结构和文字表达较差,有的内容陈旧,这种状况成为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与某些高校“重论文、轻教材”有关。河南省高教系统应当依托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知名学者,根据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组织招标编著一批高水平教材,用国内一流的优质教材,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奠基铺路。
建议之三:建立对高校教师的分类分级考评聘任制度。一是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岗、科研岗、双兼岗。教学岗以教学为主,科研岗以科研为主,对不同类别的岗位,设置不同类别工作数量和质量要求。这有利于发挥不同类型教师的个人特长和作用,避免因教师都忙于写论文而降低教学质量。这种做法是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出台的新政,很值得肯定和推广。二是对教师职称实行不同层级的评审制度。副教授及以下由高校自行评定,教授由全省统一评定,这有利于保证正高级职称的师资质量。三是实行每5年聘任一次,对达不到相应数质量要求的教师,保留原已审定的资格,但降一职任用,使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实行这些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严格执行正高职比较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和公平的利益滚动前行机制,体现“精英路线”。
建议之四: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对在洛阳市新建一所高起点、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开展调研论证。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无形资产巨大,现代化程度较高,是中国绝大多数三线城市不可比拟的。但一直以来,洛阳都没有一所高水平大学(军队的洛阳外院除外),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洛阳新建一所高起点、高水平大学,规模可在3万~5万人(国内外学者中关于大学“适度规模为4000~10000人”的说法,是缺乏科学测算依据的)。可以开展国际合作、股份制筹资、全球化招生。其多个学科的内涵设置、师资招聘,可以直接比肩国内“985”高校,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可以与省内其他高校“双一流”建设同时并举,成为另一种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此举对提升洛阳在国内外现代科学文化名城中的地位,带动豫西发展,确保河南经济持续良性发展,意义重大。世界上新建高水平高校能够高速发展的成功案例说明,既可改造提升年久“老城”,也可重塑一座“新城”,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创办一所大学本身。
The Mission and Path of Constructing First-class University and Top-class Discipline
Research Group of Taihang Development Institute,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is an important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Dream.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institutions is worthy of reference,but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double first-class” standards which are adapt to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the coordination of academic guida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Henan “double first-class” can be summarized as:incremental reform,the weak overcame the strong,tactical superposition,and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reorgan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merg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epe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arrival of big data times need the birth of new branches of science,cross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mutual support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and linking & accommodation of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it is possible to pursue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in the pursuit of implicit development,and the key is to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latecomer and directly absorb the excellent teachers of high level. The basic purpose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is not simply for the sake of international ranking,but for the implici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suggested to organize and compile a batch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classified and graded evaluation and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Double First-class;Incremental Reform;Connotative Development;Leapfrogging Development;Interaction Disciplines
[1]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7JC50)。
[2]课题组组长夏保成,成员为王保庆、王艳红、吴晓涛、张红涛、张晓辉、范超。
[3]据各评价机构综合排名中各项指标综合分析。
[4]张伟、徐广宇、缪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潜力与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