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丛书总序
“文革”后,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史研究一直在进行,因专职人员调离学校受到过一定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系,特别是经济学院的建立,经济史学科受到校、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加强经济史学科人员的培养。随着中央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被确立为国家一级学科,经济史博士点很快成立。为此,经济学院专门设立了经济史研究中心和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经济学院在2014年专门设立了经济史学系,目前有8人专职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加上分布在金融学院、财政学院、财经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同仁,已达20人,初步形成了一个知识结构完整、老中青结合的经济史学科团队。
自2014年以来,以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为主体的研究团队,立足学科前沿,以全球化的视野,初步建立了三个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一是设立“经济史与制度经济学”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史学者来校做讲座,如陈争平、武力、萧国亮、贺耀敏、魏明孔等;二是举办以经济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如2015年举办了“清朝以来中外金融制度变迁学术研讨会”;三是开办双周论坛,邀请国内外中青年经济史学者来校开展以论文交流为主的学术活动,促进了经济史学科的发展。
为了促进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在经过多方论证后,确定了以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为主题的史学研究系列丛书的写作。本套丛书由兰日旭负责,计划出九本:兰日旭的《中外金融组织变迁:基于市场-技术-组织视角》,路乾的《美国银行业开放史:从权利限制到权利开放》,徐华的《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伏霖的《经济转型与金融制度变迁:日本经验的中国镜鉴》,孙菁蔚的《欧洲金融组织演化史》,孙建华的《近代日本在华交易所(1906~1945年)》,肖翔的《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史:从“大一统”到市场化》,马金华的《英国金融组织变迁》,徐华、徐学慎的《中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文化基因》。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央财经大学特色的经济史学术研究平台,将经济史学科建设得更好。
兰日旭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