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劳模精神的文化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创造的本体,即劳动,劳模精神的创造也是不随心所欲的,而是在特定的精神文化基础之上创造的。劳模精神源于历史积淀而成于现实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劳动实践中的生动诠释,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劳动实践向度内的集中表达。

1.劳模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形态

备受敬畏的劳模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深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劳动,并通过劳动实践将在精神中积淀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表达等转化为物质或非物质形式的精神对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劳动中获得的精神创造;劳模精神的实质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现代化的创造性转化形态。科学认识劳模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遵循。

一方面,寻根溯源,历史性地深度诠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劳动精神于中华民族而言,早已是内化为血脉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劳模精神则充分汲取其“敬业”“争优”“创新”等精神资源与文化养分并作为基本内核。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劳模精神的文化母体。然而,不同文化是对不同历史时代之需求与任务的不同回应,“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6],也是深度诠释历史的唯一路径。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封建时期以土地和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资料、以自然性和个体私有性为根本特征的小农经济,是结构单一、规模较小、自给自足、低效落后的自然经济。小农生产方式受制于自然环境,对生产资料的创造性极弱,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取主要靠“与自然交换”的劳动生产,而非“与社会交往”的商业贸易。随着生产力不断革新,社会生产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以来,中国已经普遍实现了由传统封建小农经济向机器化大工业的跨越,劳模精神是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根本目标,以贡献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旨归的先进精神力量。因此,异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劳模精神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绝非机械性重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是劳模精神的支援意识而绝非主导意识。

另一方面,兼收并蓄,批判性地继承与创新。中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民”(即劳动者)则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因而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强调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的精神品质,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勤劳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信念等。然而,形成于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必然带有鲜明的封建色彩:它在肯定“天人合一”的同时,较少凸显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及其在认知理性、实践理性层面上的积极能动的本质力量;它在肯定劳动重要性的同时,明晰社会劳动分工却重智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劳动者自给自足为价值取向的文化表达,在主客体认知与伦理审美方面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劳模精神以“劳动创造美”“劳动不分高低贵贱”的价值观念为内核,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劳动精神的古今关系立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论,坚持辩证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符号与价值系统中的积极元素加以改造、重组。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兼收并蓄,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连续性的情况下,使其发生创造性转变——既符合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又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因此,劳模精神接续了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时代问题,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创新与超越。

2.劳模精神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7]马克思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以思想为武器,以理论为旗帜,以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为主要内容,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真正自由解放为最终旨归;他通过创立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首次为广大无产阶级指明了彻底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近代以后,由于内忧封建王朝的腐败统治、外患西方列强的残酷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近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然而面对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奋起抗击,始终坚持不懈探寻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直到十月革命为正值危难之际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其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反抗外来侵略最英勇,争取人民解放最果敢,维护国家利益最坚决。成立以来,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尽心竭力,做出了三大历史贡献。首先,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其次,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最后,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不仅视马克思主义为先进的文化形式,更是将其内化为一种先进的政治思想并应用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浴血奋战的二十八载中,因革命斗争的具体任务、目标、进程不同,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区域条件不同,又进一步生成地域特征鲜明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如敢闯新路、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等。它们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内在统一,而这一文化特质的革命性与政治性有机综合的逻辑前提,则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翻身做主人、自愿自为地从事社会劳动生产、创造集体的幸福生活。因此,革命文化的弘扬奠定了劳模精神的基础。这种自强不息的“红色”基因,正是孕育于广大劳动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中的另一个精神标识。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下,一批批劳动模范涌现出来,他们将自强不息的劳模精神镌刻于骨血之中,不断在实践中外化为共同的特质——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并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毋庸置疑,中国近代的革命斗争史,既是广大劳动群众的奋斗史、劳模精神的淬炼史,更是中华文明重拾自信的涅槃史。

3.劳模精神内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系,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科学判别一文化先进与否,主要考察其是否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并能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是否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期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否指向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社会主义”是至今为止人类社会形态中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兼具先进文化的一般规定性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规定性的文化形态。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在领导人民开展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等伟大实践中,对“古今中西”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先进文化成果。

相较异质文化而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资本主义文化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建立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适应并不断促进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立足点;同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培养了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指引与智力支持。然而,反观资本主义文化,它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服务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目标;它的极端个人主义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则深刻体现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资本主义世界中,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而始终掌握经济政治权利,处于统治地位,他们追求不劳而获与享乐奢靡,对劳动是厌恶至极的。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下的工人,由于与生产资料分离而被迫奴役于资本,在生产中仅仅充当为完成某固定工序的工具。资本压制了工人在劳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压抑了人的本性的彰显;劳动异化为与人的本质相对的异己力量,丧失了其对于人本质的精神价值与内在属性的应然确证。作为阶级对抗社会的最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集中体现着异化劳动的规律,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本性的呼唤必将推动劳动由“异化”复归“人化”,彼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亦是历史的必然。若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那么以往作为劳动史的人类史,则是奴役劳动的历史。因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存在劳动精神的,更勿言劳动模范或劳模精神了。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特有的精神现象。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广大劳动群众,建构我国先进的劳动精神(即劳模精神),以确保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劳模精神的科学指导。我国劳模精神的集聚与塑造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与发展过程。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8]从本质上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价值观维度内的集中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的先进价值理念,以引领和规约全社会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取向,其中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与劳模精神不谋而合,具体表现为脚踏实地、敦本务实、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实干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尽职尽责、负重前行的坚守精神;不求名利、不图回报、不计得失、甘于寂寞的淡泊精神。劳模精神内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表达了我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