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相关概念阐述和本研究主要观点
一 相关概念阐述及辨析
1.舆情、网络舆情、舆论与网络舆论
当前,我国学界对舆情的定义众多。学者王来华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舆情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2]燕道成等认为,“舆情是一种民意情况,是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或显或隐的反应。它不仅包括公开表达的行为、意见和态度,还包括潜在的情绪表现”。[33]刘毅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4]
关于网络舆情的定义,学界认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互联网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5]广义的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36]也有学者指出,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对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等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37]“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较,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丰富性、偏差性等基本特点。”[38]
综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探索性地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形成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问题持有的有较强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网络舆情研究是舆情研究的题中之义。
舆情研究首先需要区分舆情与舆论的关系。舆论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部分学者是从舆论学的视角进行论述的。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的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39]“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态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40]以上对舆论的定义都含有“公共意见”的基本含义。因此,我们又称舆论为公共舆论,它是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常常反映一定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
舆情与舆论不同,但其含义又与舆论交叉。舆情的很多研究都汲取了舆论学研究的理论观点。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涉及公众意见。王来华等认为,根据舆情的基本定义,“舆情包括了公开和不公开的部分,只要是民众所想的,不管他说与不说,都是舆情”。[41]舆情与表“公共意见”的狭义舆论是不同的;与广义的舆论相比,舆情与舆论是类似的。学者丁柏铨指出:“舆情和舆论都是人类的精神现象,具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和心理内涵,所涉客体均为公众的社会生活。舆情是舆论形成的基础。”[42]舆情研究则强调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剖析,它是对一群人或一个利益群体的公众社会心理结构和变化过程的研究。而网络舆情研究方面,“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的差异在于,网络舆情既是网络外社会事项刺激产生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被带到了网络上,也是受网络上传播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信息刺激而随时产生的民众(主要为‘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但是,这两种情况下的舆情在不表达或诉求出来之前,仍然是舆情而不是舆论”。[43]在特定条件下舆情和舆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随着21世纪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户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传播的言论——网络舆论逐渐被学者们关注。“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44]“网络舆论是指社会公众或社会组织机构通过网络对客观社会表达的意见。网络舆论互动性是指舆论传播是双向互动的,主要体现在网民与国家管理者之间、网民之间、网民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三个方面。”[45]
2.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
(1)微博舆论
微博是个人意见形成、传播与聚集的平台。作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图文声像等多种传播形式大大提升了社交型新媒体的传播能力。个人意见在微博平台得到发布和传播,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致性,最终形成微博舆论。因此,喻国明认为,“微博舆论是舆论在信息时代的一种独特存在形式,是公众以微博为介质和表达方式的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46]
关于微博舆论的特征,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大多研究者认为微博在舆论传播中往往是与若干焦点事件同步传播的。它作为最迅速便捷的传播媒介,由于其高互动率、高首发率,呈现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具有舆论传播的即时性、群聚化、去中心化、自净化等传播特征。微博舆论传播超越了传统人际传播的界限,使舆论呈现累进式的升华,越来越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范畴”。[47]也有研究者认为,“微博舆论具有选择传播性、亲和性、聚合性”等特征。[48]
本研究认为,微博舆论这一概念突出的是以微博作为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的平台,微博舆论主要是由网民通过微博平台发出的针对现实社会以及社会问题所表达的一种情绪、意见和态度的总和。与一般舆论相比,微博舆论具有去空间化和虚拟化、非人际化、形成与消退的迅捷化、呈现的去中心化、情绪化和主观化等特征。舆论在发生时只要有微博参与传播,均可称为微博舆论。舆论发生初期,微博可以是信息源,即舆情事件首先通过微博爆料;舆论发生中期,微博可以是舆论的扩散器,加速舆论的发展;舆论发展的末期,微博参与传播促使社会问题得到解决。这三个阶段的舆论均可称为微博舆论。
微博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微博舆论加快了网络时代舆论发展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意,成为观察社会动向的晴雨表,为公众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途经,使公民可以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权,促使公共问题引发热议并得到解决。另一方面,随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一些用户自律意识较弱,传播信息比较随意,可能会表现出非理性和极端化,造成自媒体的无规制性和不良信息的泛滥。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微博等自媒体的变化规律、提升鉴别能力、有效防控风险和应对挑战、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实现网络社会的良好治理至关重要。
(2)公众情绪
参与微博舆论互动的主体既可以是公众个体中的“网民”,也可以是具有共同认知的利益结合体即网络社群或网络社团。而网络参与的主体较传统参与主体更具平等性。与现实政治中参与主体受年龄、地域、民族、职业、政治面貌等诸多限制不同,在微博互动平台中任何参与主体都是微博用户。据2015年微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2.1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9月移动MAU在MAU总量中的占比为85%,9月的日活跃用户数(DAU)达到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0%[49]。随着微博平台功能的完善,微博用户群逐渐稳定并呈现理性增长。微博用户是网民中的一部分,是从社会群体中分化而来的“新群体”,与现实社会中的舆情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是交叉的。在微博舆论中,网民是微博用户,他们通过微博平台发表个人见解,参与网络互动,通过网络发表言论成为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网民所表达的舆情不能被视为全体民众的情绪、态度和意见。
对于情绪的概念,心理学中有很多研究和论述。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50]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系列主观认知的表现。“公众情绪可以看作多个个体对影响集体事件的相似反应的集合。”[51]当个体的喜怒哀乐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互动汇聚为社会公众的共识时,就形成了社会情绪。“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是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52]“社会情绪是舆情的低级形态,舆情的高级形态就是社会思潮。舆论是公众对特定事态所持的大体一致的公开评价,是某种公共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53]社会情绪既是社会现实的晴雨表,又折射着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情民意的真实表达,是社会成员行为的动力源,生成后便会促使情感主体去寻求合适的平台来表达共同的诉求。
情绪是能够互相感染的。它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会有两种不同的情绪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生理学认为,积极情绪(正性情绪)是个体由于外界刺激、事件满足某些个体需要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消极情绪(负性情绪)是个体在应对某些具有生存威胁的环境时逐渐进化而来的,如愤怒生成攻击欲求等。积极情绪能够促进相互交流和人际沟通,提高主观幸福感,促进胜利和心理健康,化解消极情绪,优化个人的社会关系。公众情绪也是同样的。了解情绪的两面性,有助于学者以及政府判读公众的心理感受,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消极的公众情绪在网络平台上的表现,及时提出正确的公众情绪引导策略。
舆情和情绪有一定的关联,“舆情”是民众的意愿以及情绪的表达。舆情反映出民众的群体政治心态,是民众针对自身生活处境对当政者的情绪、看法和行为倾向的一种心理聚合。[54]
微博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兼备了公共性和私密性。微博是一种社会动员的资源,引导情绪是微博社会动员的重要方式。微博空间为社会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窗口。微博舆论聚焦了公众关心的热点事件和话题,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的强化或消解会受政府组织、意见领袖、道德传统以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微博舆论中情绪的内容、类型和传统社会中的情绪并没有多大差异。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渠道,微博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加入了另一种因素:计算机中介。在这种情况下,情绪的表达就更为直接、便利,甚至被放大。一方面,微博舆论回避了面对面的压力,容易引发责任感的丢失,使公众有些肆无忌惮地宣泄情绪;另一方面,公众的情绪启动效应又没有面对面的强,特别是积极的正面情绪启动效应要远低于现实生活。公众情绪通过网络事件表现,情绪,尤其是极端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喜悦,以事件为载体呈现出来之后,就会形成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发生,诱发公众情绪,情绪通过微博平台表达,形成舆论。即情绪是催动舆论生发的主体。微博舆论中的情绪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社会的总体情绪,二是个体公众的私人情绪。从国家或政党角度来看,情绪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进行情绪动员;从公众的角度来说,情绪又是社会看法的汇总。数字鸿沟、微博空间的虚假信息和网民网络参与的非理性等因素的存在,可能给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的互动带来消极效应,使得网民权利表达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化和舆论偏向。
二 本研究主要观点
1.微博的本质和传播模式
(1)微博的本质
微博具有关注、评论、转发、点赞等功能,通过微博,用户可以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单一或组合的方式发布某一信息或者观点。
微博是一种社交媒体,属于自媒体的一种。微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社会精英/意见领袖、民众/用户均是其使用者,微博实际上是一个各种力量共存的场所,其核心在于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在这个平台上自主提供与分享信息,表达个人意见,使传播生态发生着改变。在微博网络空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断变换着身份和角色,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但缺乏责任和管理制度的“把关人”,容易造成微博用户理性缺失,导致谣言产生风险的不可感知性。
微博是一种新媒体技术,它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物。正由于在移动中获得网络连接、实现移动宽带化传播为标志的信息革命需要较高的新技术储备,微博和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微博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手机、即时通信应用软件等参与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的讨论,发表观点和评论,使用者低门槛性和极大的便捷和随意性,容易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的形成。
喻国明曾指出:“微博传播是拥有关系资源‘背书’的内容传播。”[55]在微博的用户中,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网民还是大多数,他们受到认知水平的局限,没有社会事务的处理经验,也没有对于公共事件过多的理性思考,凭借着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潜意识里的一点经验判断和一时的热情或者从众心理,参与社会舆论、公共话题的探讨。这部分人易受到不良群体如网络水军等的影响,尤其在自己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容易情绪失控发表不理性的言论,成为被操纵的舆论工具。
从本质上来看,微博是一种中性的传播技术。“按照传播社会学的解释,这些技术终究会被嵌入到既有的社会体制之中。”[56]当社会适应了微博,微博会有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此外,微博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互不相识的博友们可能因为某个微博事件或话题而产生共鸣,使微博的影响发生裂变式的扩展。微博的用户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网络舆论场中的诸多敏感问题,终究要在现实社会中去解决。“在微博的信息输入文本框中,输入框越大,对用户深入的要求越高,越体现公众化的语言风格,适合大众传播;而输入框越小,用户的参与门槛越低,内容更加的个性化,互动更有及时性。”[57]
(2)微博的传播模式
微博传播具有媒介融合时代的共同特征。经典的传播学理论把人类传播分为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传播五种类型。微博传播是这五种传播类型的深度融合。以一条普通微博为例,微博的信息发布者出于某种需要,接收外部信息并在自体内部进行信息交流,这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思维过程,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如果这条微博被关注者或粉丝们进行了转帖或评论,传播的双方主体即通过信息的共享开展交流,这一层级属于人际传播范畴,是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延伸和补充。如果某个话题或诉求被纳入共同的微博群,包括兴趣圈、生活圈、消费圈等,该微博的评论、转发便具有群体传播层级,这也是非正式组织群体的自愿加入。网络平台是大众媒介,如果受众共同的利益诉求被集聚,转发了大量评论合并为新的信息,就会形成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使得传播效果最大化。“这在总体上扩大全体社会成员的共通的意义空间,消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障碍。”[58]微博是一个新媒体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上不仅展示着新媒体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也占据了很大空间。
喻国明指出:“在微博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人的微博跟其他人的微博套叠,一个人群跟另外一个人群套叠,因此只要信息具有阶层、文化、兴趣、利益的穿透性,就是说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关注,理论上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微博具有爆炸性的、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的现实。”[59]
现在许多传统媒体都开设了官方微博,介入微博舆论场,尤其对突发事件及时发出政府的声音,通过提供背景资料、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度报道等来对突发事件进行跟进,传统媒体相对自媒体来说表现得更具权威性。同时,这些报道与评论需要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通过其博友和粉丝们的一次次转发与评论,直接构成对微博舆论场的影响。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微博一直是用户了解热点事件和参与讨论的重要平台。随着短视频、直播等产品的完善,微博不但成为连接新闻当事人、媒体、用户的桥梁,而且以全媒体平台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和参与感。公民新闻集中式爆发,政务微博井喷式增长,微博的自净功能也开始逐渐实现。
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微博的传播已经对舆论的传播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与其他传播样式相比,它还是情绪特征的“个体性、群集性、非预谋性、非常规性、权宜性、动员性、围观性、游戏性、挑战性等民间性社会特质的杂糅”。[60]微博的传播模式决定了它对公众情绪的建构,当今社会中某些涉及微博用户切身利益诉求的敏感话题被迅速放大时,就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形成舆论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蝴蝶效应。蝴蝶效应越明显,影响力也就越大。
微博中有很多个人生活和朋友交流的超链接,这些交友圈的出现无疑为个人进行信息传播、评论及分享新闻事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也在微博中得到体现。作为未来技术的先驱,微博会像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新兴媒体一样,在瞬间捕获和传播大量的人类实践经验。
中国新媒体已经进入“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站发展势头迅猛,成为重大信息发布和分享的首要平台,也成为热点事件、微博舆论事件发生和扩散的重要场所。“微博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博提供了反腐曝光利器和救助的新渠道,成为舆论监督广场和信息公开的推手,也带来了抵制网络谣言和非理性情绪疏导的压力。”[61]
2.微博舆论的核心及公众情绪对微博舆论的影响
本研究以舆论与微博舆论间的差别为切入点,结合微博舆论研究成果,提出以节点作为研究微博舆论的观察点,并从社会结构、舆论生成语境和舆论构成三个方面讨论微博舆论的结构性影响,具有一定的新意。
(1)微博舆论的核心
微博舆论是伴随着微博的兴起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舆论形态。其核心是强调微博作为舆论生成的空间和场所。用布尔迪厄的理论来解释,微博就是一个场域,即“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示”。[62]正是这些空间和场所的存在,加上微博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使亿万网民可以在瞬间分享和讨论社会事件,这是新传播生态的一种体现。首先,从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来看,微博舆论具有微博传播裂变性的特征,也具有草根性和群体极化效应。其次,微博舆论形成的主体由领袖和粉丝构成。微博的议程设置是通过普通微博用户关注、转发、评论、传播的“精英—意见领袖—普通受众”的信息传播模式。意见领袖通过自身的传播优势来吸引粉丝关注并主导舆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且存在互动。因此,我们可以将微博视为一个舆论场,“舆论场是舆论形成和传播的场所,往往容纳多种意见的交流和融合,成为舆论传播的空间或渠道”。[63]
微博舆论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网友爆料—网友广泛参与讨论—热点事件产生—意见领袖介入—粉丝转发、评论—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和社会层面传播—舆论达到高潮—政府机构关注或纳入政策议程—舆论消退。“在微博舆论的生成过程中,情绪又具有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巨大作用。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够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64]本研究特别关注的是情感宣泄型的微博舆论,其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煽动性,更多的时候体现出“社会性”,往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情绪化和极端色彩。关注微博舆论的过程中,网民都会选择他们认为合理、深刻的观点和内容。此外,微博用户关注的圈子基本都是有共同利益诉求的群体,在思维定式和评价模式上往往会出现同质化的态势。微博中的粉丝大多是匿名的,发表的评论也以非实名认证为多,因此,微博上的舆论相对比较真实。当然,这种微媒体公民新闻模式对于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并不具备普适性,当不同观点和争议性议题显现时,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多方关注才能保证微博舆论形成良性互动的环境。
(2)公众情绪对微博舆论的影响
公众情绪通过网络事件表现出来,借助网络事件,形成舆论。情绪,尤其是极端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喜悦,以事件为载体呈现出来之后,就会形成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发生,诱发公众情绪,情绪通过微博平台表达,形成舆论,即情绪是催动舆论生发的主体。在现实社会利益诉求表达不通畅时,很多网友会选择微博曝光的方式,形成微博舆论的强大压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通过移动微博分享信息将更加便捷,微博将持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进步。对微博舆论事件的界定,一般认为,热搜度和热议度排行比较靠前,对现实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均为微博舆论事件。
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公众情绪可以助推微博舆论的发展。在微博舆论的兴起中“重复”与“递进”的心理学原理随处可见。为了达到传播效果,微博事件不断升级,为了彰显公共关注力,形成主导舆论,信息参与者对事件的描述不断重复,导致微博舆论的不断重复。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一个“递进”的重复过程,不断地延伸、递进出新的信息点,是一种螺旋式的重复。在不断地“重复”与“递进”信息的催生下,群体的心理也会逐渐发酵,引发某一公众情绪,这很容易推动微博舆论的生发。同时,公众情绪也会消解微博舆论。在一段时间内,公众的关注力是有限的,公众只能以少数几个事件、甚至某一个事件为重点关注对象。在新的舆论事件爆发后,上一个事件不自觉地成为旧闻,不再是舆论焦点而被忽视,公众舆论的转向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消解舆论。公众情绪的转向无形之中实现了消解舆论的作用。一个新的舆论焦点的出现,往往代表前一个舆论焦点的式微,但是这只是针对某一事件的舆论消解、某一群体关注度的趋于减少。
公众情绪对微博舆论的三种影响,一般遵照生发、助推、消解的规律,更多地体现在对同一事件认知的不同阶段,而不是对不同舆论事件的不同影响。情绪不是认知过程的副产品,而是一个独立起作用的因素。人们会非常重视情感活动的影响,低估自己对负面事件的免疫力。当某一激起社会情绪波动的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们在相互交流、评论的过程中慢慢地理解它,从而减弱了负性事件的情感影响。
对于微博舆论和公众情绪的互动,从微博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微博舆论总体上经历了形成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平复期四个阶段。从对现有社会结构的影响来看,微博舆论的出现改变了舆论生成环境,促使社会利益诉求反馈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非理性化和情绪化的问题。本研究从微博舆论和公众情绪的互动的产生、互动进一步发展、互动达到高峰、互动走向结束四个阶段的影响因子出发,分析影响微博舆论和公众情绪的互动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重大的微博舆论事件都是具备所有核心因素的微博事件,包括事件、事件中人、媒体与事件等所有因素,这些因素推动了微博事件的产生、发展,容易使得事件关注者产生情绪共鸣,从而实现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的互动。在不同的情境和话语体系中,在强大的微博舆论形成之前,公众情绪对舆论有一定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微博舆论不仅存在可导向性原则,也存在相对意义上的公众情绪的不可控性,最容易成为大众关注的情绪性事件。而情感诉求、经济利益与人身安全三类原因引发的微博舆论事件中,经济利益诉求引发的事件是引发微博舆论与公共情绪的互动最多的事件。本研究提出的微博舆论与公众互动的三种方式——情绪互动、心理互动、意见互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