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手机链接起来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挑战,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
曼纽尔·卡斯特曾指出:“信息技术革命将更凸显它转化的潜力。21世纪将由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完成,以及移动电信与电算力量显示其特征……,电子传播网络将构建我们的生活。”[2]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3]当前,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从移动电话到智能手机,电子网络已无处不在。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网络信息被视作公共产品,通过对公共事务协商民主和“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理想状态,为跨越时空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网络成为推动网民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重要媒介,政务微博成为官民互动的桥梁,网民将网络公共领域视为舆论监督的阵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以下简称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 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4]“手机通信时代的到来,使手机用户可以高速地浏览网站和论坛、发表微博和照片、观看或上传视频,手机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时事新闻并发表评论或转发,也可以随手上传所见所闻,这些手机应用可以产生大量更具广泛性和随意性的网络舆情。”[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微博、微信、QQ 等渠道,随时随地地联系、沟通、交流,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原来分散的、小众化的个人,经互联网的链接成为一个个有组织、有力量的群体。千千万万的圈群将亿万网民时刻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崭新的社会力量——网民大军。而“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6]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表达快捷、参与度高。网络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宇宙变成了地球村。网络的匿名性又削弱了道德法规的约束力,网民可以更自由地发表评论、表达诉求,这些评论和诉求成为新时期民间舆论的重要内容,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广大网民不局限于在网上发表意见,还经常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社会,网络舆论就容易演变成线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
“新媒体、 社交媒体兴起后,民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情绪的媒介平台,也让舆情发酵得更快、传播得更广。为有效应对舆情、科学治理社会,舆情研究者必须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网络舆情分析。”[7]网络舆论热点层出不穷并呈现国际化趋势,国内外舆情的网络互灌现象日益严重,对国家安定造成了一定威胁。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2016年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增长率为6.2%,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我国网民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也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9]
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发,其发生过程与网络舆情密切相关。当某一话题较为敏感时,就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一个微小的导火索都会引起网民聚集,网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言论和看法有可能被无限放大,民意喷涌形成舆论场,就像滚雪球一样,形成蝴蝶效应。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种特定时期,社会利益大幅度调整,不同社会群体的诉求呈多元化。当现实与理想的利益诉求不一致时,公众的不满情绪容易堆积。不满情绪堆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公众便会将目标转移到网络,促成网民的聚集和网络舆论的生成,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这时,互联网便成为“塑造公共舆论”的“一个主要空间”。
因此,我们应该遵循舆情传播规律和社会、技术变迁的形势,从多元视角关注舆情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敏感点,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危机事件的走向、规模进行研判,加强舆论引导。这不仅可以丰富网络舆情、焦点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的相关理论,而且可以构建舆情研究框架和范式,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的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微博在中国的出现、发展、创新,已经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010年微博开始发力社会舆论场并渐成突发事件的舆论中心,备受人们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 2016年12月,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10]“截至2015年6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 2.04亿, 网民使用率为30.6%。手机端微博客用户1.62亿。微博的强媒介属性决定了其在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现象的观点交锋方面更受公众青睐。”[11]上述数据表明,每两个中国公民中就有一个在上网,每十个网民中又有九个以上是手机网民。随着手机高速上网的普及,手机用户都将成为网民,手机超越电脑成为新闻媒体的主要终端。手机网民中已有近八成的微博用户通过手机终端使用微博。这些数字反映出微博表达和移动互联网的火爆。
网络与政治生态息息相关,微博的舆论影响力日益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这些单位纷纷开设官方微博,畅通了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尽力以老百姓喜欢的诉求方式进行交流,微博已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52390个,较2014年底增加22287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14706个,公务人员微博37684个。2015年政务微博总发博约2.5亿条,原创发博总数近1亿,所发微博的阅读量超过1117亿。而中国大陆地区共出版报纸1915种,总印数482.4亿份。政务微博阅读量是报纸印数的近3倍”。[12]
如今的网络虚拟社会空间已不仅是因共同需要和兴趣,由少数网民进行网络交往活动的符号化的电子场所,也不是真实社会在网络上的投射和延伸这么简单,它已经演化成为时时刻刻发生联系并产生强大作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社会形态。[13]而微博起初以不超过140字的简约表达,零成本、低门槛、移动互联、现场直播以及病毒式的传播等自媒体特质,实现对论坛、网络社区、QQ及博客等“互联网诉求表达应用的裂变式超越,公众可以对公共事务自由发表意见,微博无疑成为哈贝马斯论述的公共领域的代表媒介,许多公共事件在微博空间形成。政务微博是微博的一个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政府组织的传播平台”。[14]当前,对微博舆情传播规律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以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的互动为切入点,从微传播移动化角度,研究微博舆论在互联网、手机平台中呈现的方式与特征,探讨情绪在微博舆论中扮演的角色,从研究舆论的作用与功能转向研究舆论本身,为认识和引导舆论做铺垫,侧重系统研究和整体把握,弥补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
我们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较为全面、深刻地研究本课题具有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为认识、研判微博舆论提供参考。微博舆论的产生在方式上有别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对微博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管理、引导的方式也多有不同,对微博舆论的形成过程与模式,微博舆论和大众传媒、网络媒体的关系,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的分析、研判,可以为认识微博舆论提供新的视域。二是通过对微博平台上的诉求主体、微博舆论中的公众情绪的研究,分析微博平台上的公众互动与舆论形成,探讨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的生成规律。三是研究了微博舆论场中网民新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和微博参与社会治理的依据及路径,为党和政府在社会舆论引导及社会治理创新中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为国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自媒体舆论引导机制提供对策、建议。四是丰富网络研究内容。在转型期社会现实前提下,需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舆论。要警惕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的虚假性。微博舆论也是一种激情舆论,来得快消散得也快,每天都有新的热点微博产生,似乎都能抓住大众的兴奋点。
关于微博数据的变化,本课题组认为,尽管微博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博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所减少。首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尚保持在2.71亿,这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说明微博依旧是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的重要平台。其次,手机端微博用户的占比大幅度上升,且微博与其他类型的社交媒体之间的协同性开始增强,微博逐渐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其用户黏着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传播及素材收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与资讯客户端的协同,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另一方面,基于社交的自媒体应用在用户规模方面的优势,拓展了新闻素材来源。2016年,社交媒体成为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爆发、发酵的源头,并进一步带动新闻网站、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15]
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新的手机应用的开发导致近年来微博用户规模一度下降,但这种下降趋势在2016年得到了遏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71亿,比2015年增长了17.8%;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与2015年底相比基本持平,其中,手机端微博用户规模为2.4亿,比2015年增长了28.9%[16]。微博用户规模在2016年的增长打消了研究者对微博影响力下降的忧虑。
2016年,直播、视频相关业务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迅速引爆全行业。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的手机应用软件得以安装使用,这使得“随手拍” 和“随口说”真正成为可能,实现了移动互联。微博中直接嵌入直播功能,操作便捷,传播更为迅速,覆盖面广。直播中的精彩片段做成短视频可以二次传播,这类短视频作为一种精选内容,其输出再传播会带来可持续性发酵。2016年第三季度,微博直播超过2300万场,平均每天开播26万场,观看人数达538万。第三季度直播场次较第二季度增长124%。[17]上述数据表明,微博这个社交媒体平台以其特有的便捷、强大的传播功能及舆论影响力,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微博舆论和网民的公众情绪不可小觑。同时,微博的差异化发展使得微博在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延续。与一般舆论相比,微博舆论具有去空间化和虚拟化、非人际化、形成与消退的迅捷化、呈现的去中心化、情绪化和主观化等特征。当今社会,微博舆论的出现改变了舆论生成环境,促使社会利益诉求反馈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同时引发了非理性化和情绪化等问题。尽管微博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有所下降,但这并没有导致微博在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过程中重要性的下降。我们仍须对微博舆论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为我国的舆论引导和舆情治理提供参考性建议,这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