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人与动物最显著的区别,不是生物上的,而是文化上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被定义为“人学”,指的是以语言文字为符号,对客观现实进行主观加工后加以再现的精神创造或者表达人的主观感受、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精神活动。这种创造和活动,不仅限于书面,也可以表达在口头;不仅属于文人雅士,也属于社会大众。同样,文学文化直接与人的历史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情感生活密切相关。对于东北文学文化而言,它是东北地域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精神生活和精神创造的结果,也是东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历史上的东北是林海雪原的“大荒”之地;东北民族擅长横刀跃马,无关“风花雪月”。但是,如果真正走进东北、深入东北人的生活,便会发现,“过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并不是夸张之词。历史上东北各民族遗留下的文献资料虽然远逊于中原民族,但作为“自然之子”的东北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当中,至今蕴藏着极其丰厚的歌谣、故事、长篇史诗等民间文学资源,如《伊玛堪》《摩苏昆》《音姜萨满》等,除了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也具有珍贵的文化人类学价值;不仅是东北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不仅有诸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而且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因而是国家以及人类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
自商周时期起,中原民族就进入东北地区,东北的少数民族作家,也不仅以本民族语言文字,更以汉语言文字创作了大量的书面文学作品,并且在杂剧、小说、诗词、史传文学等方面,留下了《红楼梦》、“纳兰词”、《蒙古秘史》、《满文老档》等闻名世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