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女真人的来源和分布
辽太祖天赞五年(926),渤海政权被契丹贵族推翻,改称东丹国。辽代时,南迁的渤海人与汉人是南枢密院统治的主要对象。金太祖阿骨打曾说:“女直(真)、渤海本同一家”[2],反映了女真、渤海记忆犹新的同系关系。辽灭渤海后,黑水靺鞨附属于辽。辽统治者迁渤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黑水靺鞨随之南迁渤海故地。契丹人称靺鞨人为“女真”[3],自此女真的名称便出现在中国史籍中。
一 女真人的来源
辽太祖天赞五年(926),渤海国被我国东北地区的契丹人吞并。渤海亡后,其居民一部分迁居今朝鲜境内,后成为朝鲜族的成员,有的徙居中原的汉族居住区,大部分被契丹贵族分散迁移,不少被南迁到今辽东半岛和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后两部分渤海遗民,有的融入女真部,有的被汉族和其他部族同化。在渤海居民被分散迁徙的过程中,黑水靺鞨逐渐向南伸张,不久,松花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为其所有。由于契丹人的崛起,黑水靺鞨转附于辽朝。[4]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女真于五代时取代靺鞨为族称载入史册。[5]这一族称,一直相沿至明末。
靺鞨来源于挹娄,挹娄来源于肃慎。一般认为,女真来源于靺鞨,实际这一说法不确切。因为如前所述,靺鞨的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和白山等部,后并入渤海。渤海亡后,其遗民分散迁徙,不少渤海人加入邻近各族,有的到金朝初期还保留着渤海称号,所以确切的说法应是,女真是黑水靺鞨易号,其来源于黑水靺鞨。这有下列史籍为据。《三朝北盟会编》载:“《三国志》所谓挹娄,元魏所谓勿吉,隋谓之黑水部,唐谓之黑水靺鞨,盖其地也。”[6]《金史》记:“金之先,出靺鞨氏。……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粟末靺鞨……后为渤海……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7]可见,最初被称为女真的,确属黑水靺鞨。
辽宋时期的女真,过去一般都认为是一个民族,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形成的理论,古代民族是在原始社会瓦解,阶级社会确立的过程中,由部族联盟发展而成;而女真到辽末金初才进入阶级社会,因此,辽代女真人不可能形成民族。它实际上包括了许多个各自分立的氏族和氏族联合体。辽代女真人正处于由若干亲属氏族联合体转化为部族的阶段。由于女真称号沿用长达700年之久,其间又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所以这一共同体的成分,不能简单地说只是黑水靺鞨,它前后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在其前期迅速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其他族人加入。如在金代的猛安谋克中,包括了不少渤海人(渤海虽以靺鞨人为主体建立,但还有高丽人的加入,因此,后来的渤海人应视作一个新的共同体)组成的猛安谋克,在金太祖“女真、渤海本同一家”思想支配下[8],这些渤海人逐渐融入女真部。又如金灭辽后,女真猛安谋克中有不少契丹人,后因其反叛,金世宗于大定三年(1163),“诏罢契丹猛安谋克,其户分隶女真猛安谋克”[9]。此后,史书中再无提及契丹人重组的新实体,显然这些分散于女真人中的契丹人,随着时间推移,亦同化于女真。
二 女真人的分布
辽宋时期女真人的分布情况,前后有很大不同。史载女真“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10],是指聚居于此且后来成为金国主体部分的生女真。实际上,黑龙江以北原黑水靺鞨分布地,都是女真人的故乡。[11]在辽朝,对分布不同地区的女真人有不同称呼。据史载,当女真人转附于辽朝后,辽太祖分而治之,“诱其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之南,以分其势,使不得相通”[12]。辽太祖迁于辽阳以南的数千户“熟女真”,代表了这一时期女真社会中的先进部分。所谓“熟女真”指的就是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意思。他们的经济究竟发展到何等水平,史书并无详细记载。史称其“豪右”者,当属女真人中政治上有势力,经济上富裕的富户,与大多数女真人相对立,它可佐证女真社会已有阶级分化。被称作“生女真”者,“居粟沫之北,宁江之东北”,有“地方千余里,户口十余万,散居山谷间”[13]。他们“不在契丹籍”[14],“依旧界外野处,自推雄豪为酋长”。粟沫即粟沫江,指今松花江上流段。宁江即宁江州,在今吉林省扶余县境。这就是说,今松花江中下游地区和黑龙江南北等地,为生女真所在地。金太祖阿骨打所在之完颜部,就居住在这一区域南部的今阿什河流域。被称为“生女真”者,是女真人中处在不发达阶段的部分,“生”是不发达的意思。据载,生女真初“无室庐”,过着“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指住土穴),迁徙不常”的游猎穴处生活。北宋初(10世纪末),生女真中的完颜部在首领绥可率领下,移居今哈尔滨市以南的阿什河流域,“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但尚“无书契,无约束,不可检制”。由此则知,完颜部虽是“生女真”中最先进的一支,但仍未跨进文明社会门槛。此后,虽“稍用条教”,但“尚未有文字,无官府,不知岁月晦朔”。有学者根据《三朝北盟会编》引《神麓记》所载,认为生女真在绥可时代已“能够烧炭炼铁”,恐不精确。[15]
除熟女真和生女真外,还有两部分女真人,一被看作“非熟女真,亦非生女真”[16],有的史书称他们为“回霸”[17]。他们在“咸州之东北分界入山谷,至于粟沫江中间所居”[18]。隶属辽“咸州兵马司”,被允许“与本国(指生女真)往来”[19]。辽咸州治在今辽宁省开原市境,这样说来,在开原市东北至吉林市一带,还居住了一部分既不属熟女真也不属于生女真的女真人。实际上,根据其他史书记载,回霸女真散居在开原市、吉林市一线以东的长白山广大地区。再有,“极边远而近东海者,则谓之东海女真”,亦称之为“黄头女真”[20]。他们“种类虽一,居处緜远,不相统属”[21]。这部分女真人,是居住在生女真之外滨日本海和黑龙江下游等广大地区内的原黑水靺鞨边远氏族。
辽宋时期文献中对女真人的不同称呼,主要有以上四部分。其分布区域,包括东临日本海,西至嫩江与松花江汇流处,南抵辽东半岛,北越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其间,虽有汉族和其他族人杂处,但绝大部分是女真人。所谓“白山黑水”地区是满族先人的故乡,从辽宋女真人的分布得到了充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