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本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结项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历史时期云贵高原众多湖盆地区由经济开发、人口压力增大向生态压力转化,甚至生态恶化演进的典型。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提出了现代地理学应重点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是协调人口增长、资源供求、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达到各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而历史时期滇池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则是历史学,特别是历史地理学、人口史、生态史综合研究责无旁贷的重大课题。

以滇池流域为地域单元进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滇池流域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08年后昆明市环滇池“一湖四片”和呈贡新城的开发发展战略提出,滇池逐渐成为昆明市的内湖。本书依据2015年统计探讨滇池流域的基本情况,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6.86万人,滇池流域面积占云南省面积的1.3%,人口占全省的11.2%,创造了云南省25%的社会财富,人口密度达393人/平方公里,高于同时期的洞庭湖流域(373人/平方公里)和鄱阳湖流域(389人/平方公里);滇池流域有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昆明市;滇池流域仅有耕地面积50.91万亩,其中60%以上是旱地,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不足半亩,有限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着其发展;滇池流域经济开发、人口压力向生态压力甚至生态恶化的演变是历史的累积效应。[1]

滇池地区人类活动具有典型特点,历史时期滇池流域的开发及其变迁是农业时代条件下的变迁。但是,滇池最大的变迁发生在晚近30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前1000年)至20世纪80年代,滇池流域用3000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面的、高度的农业化过程;从90年代开始,大约只需30年将全面完成城市化过程,滇池环湖地区的农业生态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即便今天具备了卫星遥感、GPS和科学的土地利用等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不可能重现滇池地区农业时代的景观。文献记载的不详和城镇化进程带来不可逆转的景观变迁,就使我们今天对滇池流域人力干预下的农业开发过程研究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了吗?元明清时期人力干预下农业开发的“沧海桑田”,如今的高楼林立,其变迁令人叹愕,也让研究备感艰难。

历史时期滇池流域的民族与人口构成、农业生产方式、土地利用、开发重点区域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最早活动于这一地区的是世居民族,然而今天滇池流域人口中95%以上是汉族,这是从明代以降持续600余年的移民运动及其移民人口发展的结果;滇池地区的农业生态从游牧与“耕田邑聚”相结合生产方式向坝区(湖盆地区)精耕细作和山区半山区大面积旱作农业相结合演变;土地利用从点状零散农业垦殖和聚落分布向全流域全面开发,乃至向与水争田和向山要地演进;开发重点从滇池东南湖岸向北部湖盆转移,位于滇池北部湖盆的昆明已经成为云贵高原上的特大城市。滇池流域的历史发展是云贵高原众多湖盆地区的典型代表,对其进行人地关系研究是抓住西南地区经济开发—人口压力—人地矛盾—生态压力—生态恶化这一历史演进过程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并可对云贵高原上与滇池流域类似的众多湖盆地区、云南乃至西南的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