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研究的难点和资料运用说明
滇池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相对稳定性以及发展变化的性质”[82]。这种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伴随滇池的全部历史,不过,按照滇池的成湖年代看,滇池形成至今有300多万年。而本书研究的历史时期滇池流域环境变迁与人地关系的历史仅5000多年,在滇池的生命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滇池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预下发生的变迁则相当巨大。如前所说滇池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前1000年)至20世纪80年代,滇池流域用3000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面的、高度的农业化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约需30年将全面完成城市化过程,滇池环湖地区的农业生态将不复存在。
问题是3000年的滇池地区农业开发是什么样的过程?滇池水位从元代以来在人力干预下的变迁如何影响其湖岸地区的平原形成和农业开发?如今我们说滇池有17条或20余条入湖河道,都是在远古时代早已形成的,还是在人力干预滇池水位下降的过程中,伴随着湖岸内缩和湖滨平原的形成而发育形成的呢?入湖河流集中在农耕面积最大的北岸、东岸地带,它们全是入湖河流,还是具有滇池北岸干涸过程中的遗迹特征和人工开挖的灌溉河渠特征?为什么今天已知的20条滇池河流,在元明及其以前的文献中基本没有记载,而在清代文献中集中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呢?
因而本书研究最大的难点是滇池变迁5000年历史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有完整的资料可以利用。如何运用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对前人和多学科对滇池的研究和认识成果进行综合性运用,是本项研究成功的关键。
第一,滇池是自然湖泊,在现代科学手段测绘之前,虽然历史上多有对滇池的描述,但基本上是不够精确的,如著名的大观楼长联所谓“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仅仅是清代著名诗人孙髯翁主观的目测和形象的描述,不能作为确切的滇池水体资料运用。有了现代科学测绘后,对滇池的测量表述才比较精准。但是滇池是不断变迁的水体,在云贵高原的气候条件下,滇池水体每年都有差异;滇池沿湖地区的农业开发也不断影响着滇池的湖岸水体变化。这些都不是我们课题组成员用历史地理的方法能够精确测绘的,因此,本书对滇池水体和湖盆区域面积、地貌、水系等的基本数据,利用了地理学、湖泊学、水利学、农业科学等自然科学手段测绘得出的数据资料,我们在研究中尽可能地加以注明。还有一些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已经成为公共知识的滇池基本情况论述,为撰写的流畅,有部分材料未加引注,特此说明。
第二,对滇池变迁的第一阶段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滇池流域完全依靠采集渔猎活动而生存的阶段,是没有文字记录的时期。好在滇池流域是云南人类活动较早和较集中的地区,目前已有几十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特别是国内少有的完整的内湖区域的“滇池贝丘遗址”的考古发现,为研究滇池区域早期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资料,所以,对第一阶段滇池流域新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只能在考古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相应的考古报告和遗址调查报告等,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并将其转化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考古材料具有零散和不确定性,运用考古材料对滇池流域早期人类活动进行分析,必须尊重考古专业的发掘报告。但每个考古点的专业考古报告仅仅反映该具体考古地点的情况,对于散落在滇池流域的50余个考古点来说,单一的考古报告很难说明滇池流域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特点,在运用考古材料时,很难就某个考古点做出新的解析,而是通过串联起散落在滇池周围的考古点情况,将考古材料反映滇池早期人类活动的共同特点与滇池自然水体变迁有机地结合,通过考古专家的专业解析,运用考古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等时间序列,探讨滇池流域早期人类各个时代活动及其滇池变迁的特点。所以在考古资料运用上,采用尊重考古专家的分析和研究,对他们研究已经形成体系的,可能作为资料大段引用,然后再进行串联考古材料的历史地理学分析。
第三,滇池变迁的第二阶段,即滇池流域开发早期的战国、两汉、魏晋至隋唐时期,滇池流域的人类活动,逐渐进入有文字记录阶段,但是,相关文献记载十分有限。据粗略统计,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滇池,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的《西南夷列传》中仅有300~500字的文献记录;魏晋时代,在《三国志》和《华阳国志》等文献中,也不过寥寥数百字;唐宋时期,即云南的南诏大理国时代,是滇池流域开发的重要阶段,有关滇池的记载保存在樊绰《云南志》《旧唐书》《新唐书》和其他碑刻文献中,全部文献材料加起来也不超过5000字。因此仅凭不足1万字的文献记载研究战国至隋唐时期1200年的滇池变迁及其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与之相应的是这一阶段,特别是滇池人类作为西南夷的滇人部落、滇国青铜器时代和三国魏晋、隋唐农业开发时代,在1949年后的新中国考古中,取得了多项重大发现,甚至很多成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以及21世纪初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如石寨山遗址、滇国遗址发掘出几万件文物,这些考古发现文物件数远远超过文献记载字数,如1955~1960年云南省考古工作者对晋宁石寨山进行了14次考古,总共出土文物4000余件,海贝数十万枚,仅从文物的数量上就超过了两汉至魏晋期间文字记载的总和,再现了滇池流域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面貌;除了地下考古外,很多文献没有记载或语焉不详的重要历史建筑依然保留至今,成为今天昆明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或名胜古迹,如南诏拓东城的东、西寺塔、官渡古镇等名胜古迹,这类名胜古迹伫立于滇池流域上千年,成为滇池和昆明地区人们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外地游客必到的旅游著名景点,对这些名胜古迹,无需专业的文博解析,而早已成为旅游知识和公共知识,对这些网络和各类通俗读物连篇累牍,而专业刊物已没有相关专业研究论文对实体尚在的滇池流域开发的标志性的名胜古迹的定点和基本情况叙述的,往往采用目前已经认可的公共知识。因此,在文献资料严重缺乏、考古成就突出和名胜古迹实体尚在的情况下,考古资料和名胜实体在研究中就将其作为资料引用,极大地扩大了本课题的资料来源,较好地解决了文献资料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对考古和名胜古迹的串联式解析,探讨两汉至唐宋时期滇池变迁和滇池地区的人地关系。考古学的研究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滇池考古成果大量发表在《考古》《文物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对滇池流域文物古迹的研究准确深入,所以本课题研究时尽可能采用考古研究成果作为基本资料。而今存文物古迹,考古文物工作者的描述更为专业和精准,特别是唐宋时期的东、西寺塔等均已成为今天著名的旅游景点,因其文物实体今存,文字介绍皆为考古文物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本课题学者无力进行新的解析,故在研究中借用为相关问题的描述,特此说明。
第四,元明清水利时期,滇池流域开发和水利建设的文献逐渐增多,但是极不平衡。例如人为地进行水利建设干预滇池水体的最重要时期元代,关于赛典赤、张立道开创滇池水利建设的文字记载不过500余字,明代滇池重要的控制性水利建设的资料达5000余字,清代就已经有了关于滇池水利和河流情况的专书,如清雍正时期黄士杰的《云南省城六河图说》,此外还有上万字的滇池水利碑刻记载。但这类文献记载大多是对具体问题的描述,缺乏科学实测性,对滇池流域的农业开发、水利工程、人地关系均缺乏系统性。尽管依据这些资料对这一时期在人力干预下的滇池变迁基本概貌可以梳理清楚,但是,滇池变迁的地理过程和面貌是非常模糊的,前人也基本没有研究。
滇池流域传统农业开发的最后,抑或为最高阶段在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但是文献记载比较清晰的主要为雍正年间黄士杰所撰《云南省城六河图说》,清代中后期和民国时期则无系统记载。幸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昆明汇集了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地理学家、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带着与世界同步的国际学术水准,在国家危亡的艰难岁月,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依靠最拮据的经费支持,因地因时,就近选择昆明附近的滇池环湖地区,进行了滇池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农业土地利用、人口、地质和社会经济等研究,大批研究成果纷纷在抗日战争及战后国内国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如前所列,若以流域或地区而言,或许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没有第二个地区有如此集中、详尽、多学科的现代科学调查研究,没有任何湖泊地区保留着如此清楚的农业开发最后状况的记录和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40年代的滇池地区土地利用、人地关系代表着元明清以来人力干预下滇池地区农业开发的最高境界和最完整状况,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除了“文化大革命”中滇池北岸“围海造田”外,滇池地区几乎没有更大规模的农田开发和水利工程变化,只是对原有农田灌溉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提升。所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对滇池地区的地理、生态、水利、土地利用、人口、农业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代表着滇池地区农业开发和人地关系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中,首次利用这批宝贵的资料,将其作为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滇池流域基本史料,甚至看作追溯元、明时代滇池变迁的科学拟测资料来使用。依靠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的科学调查研究,滇池地区最终的农业开发情况以及人地关系也是基本清楚的,问题是元明清时代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滇池北岸、东岸地带的农业开发是水利灌溉体系建设的过程则不清。如何找到有效合理科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将其演进过程展现出来,是本书对滇池水利时代生态环境变迁和人地关系研究的重大挑战性问题。
第五,借助考古、文献和抗战时期的记载,进行相关的实地调查和地名学研究,基本厘清和复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概貌。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对滇池地区的地理、生态、水利、土地利用、人口、农业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进行多次实地调查研究,发现20世纪40年代初滇池银汁河灌区土地利用图[83]与2011年昆明银汁河源头地区房地产开发景象图的比较,原银汁河源头地带今为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重机厂和各类楼盘居民小区;原银汁河灌区中部今为昆明卷烟厂、云南财经大学、昆八中、云南大学教工住宅区、贵金属研究所及其各类楼盘和住宅区;原银汁河的下段今为昆明小菜园立交桥、云南大学校区、云南大学东二院学生教师住宅区、园西路电子一条街。仅存清代银汁河下游的水利调节堰塘——莲花池,因清吴三桂宠爱的陈圆圆在吴三桂败亡时跳莲花池自杀而闻名于世,今被特意保留并修复为莲花池公园。今天滇池北岸地区的金汁河、银汁河、海源河、宝象河等灌区已经看不到任何稻作农业的景观。又对重点研究的滇池东岸呈贡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据此形成清晰的地理认识。
第六,首次对滇池流域灌溉水利体系的古地图进行了研究,结合现代高分辨率的大比例尺地图,对滇池流域部分区域的聚落、水利网络以及开发进程进行复原研究。
[1]云南网,www.yunnan.cn, 2016年8月18日,《滇池治理十三五规划》。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湖泊科学文献目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刊印,1993。
[3]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所1939~1946年以滇池呈贡地区的人口普查和滇池环湖地区户籍调查示范区为中心的研究成果,1947年陈达先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席“世界人口大会”的英文主题研究论文,1981年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
[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湖泊科学文献目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刊印,1993。
[5]载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编《海洋湖沼研究文集》,1986,第189~190页。
[6]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集刊》,1985。
[7]《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3年第6期。
[8]载《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5号,地质出版社,1984。
[9]《海洋湖沼通报》1986年第1期。
[10]《中国气象》1988年第4期。
[11]《地理研究》1986年第5期。
[12]载《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5号,地质出版社,1984。
[13]《地球化学》1990年第4期。
[14]《动物学研究》1982年第3期。
[15]《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85年第7期(增刊)。
[16]《生态学报》1984年第4期。
[17]《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85年第7期(增刊)。
[18]《海洋湖沼通报》1986年第2期。
[1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85年第7期(增刊)。
[20]《云南日报》1981年10月23日。
[21]《经济问题探索》1981年第2期。
[22]《淡水渔业》1981年第6期。
[23]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24]科学出版社,1998。
[25]《思想战线》1979年第1期。
[26]中华书局,1987。
[27]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印,1980。
[28]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29]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30]《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年第1期。
[31]于希贤、于涌:《沧海桑田: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渐变与突变》,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2]于希贤、于涌:《沧海桑田: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渐变与突变》,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第6页。
[33]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34]杨煜达:《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第165页。
[3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
[36]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0。
[37]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0。
[38]《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9]《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40]民族出版社,2002。
[41]《考古》1959年第4期。
[42]《考古》1961年第1期。
[43]《考古辑刊》第3辑。
[44]文物出版社,1959,第1页。
[45]《考古》1982年第1期。
[46]《考古》2012年第1期。
[47]《史与志》2009年第2期。
[48]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49]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
[50]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51]林民超编《方国瑜文集》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52]林民超编《方国瑜文集》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53]文物出版社,2001。
[54]《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5]《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56]林超民编《方国瑜文集》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57]《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8]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59]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1。
[60]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61]《思茅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62]《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3]《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64]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2。
[65]《经济问题探索》1981年第2期。
[66]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67]《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68]《学术探索》2014年第10期。
[69]郑肇经:《中国水利史》,上海书店,1984。
[70]郑肇经:《中国水利史》,上海书店,1984,第286~287页。
[7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72]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73]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74]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0。
[75]《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76]陈永森:《滇池流域自然环境及旅游资源》,载《滇池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考察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第12页。
[77]郭慧光:《滇池地区生态经济考察综合报告》,载《滇池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考察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第1页。
[78]王云亭:《昆明南郊湖滨地理》,《地理学报》,1941。
[79]于希贤:《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年第1期。
[80]冯绳武:《滇池西北岸平原区之人地景》,《地理》1943年第1~2期合刊。
[81](清)黄士杰:《云南省城六河图说》,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影印本。
[82]于希贤、于涌:《沧海桑田: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渐变与突变》,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第6页。
[83]范金台、孙承烈:《昆明银汁河区的灌溉及土地利用》,《地理学报》,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