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假若说,任何杰出的文学作品都反映出民族的最强音,那么,也更应是作家世界观、文艺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古老神秘的中世纪,神主宰着一切,无论东西方,宗教、神学思想一直统治着社会。作家、作品思想无不打上神的烙印。从两位作家及作品来看,他们的世界观文艺思想虽然有差异,但对神的态度则是基本相同的。泛神论思想在他们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游记》作者生活在充满宗教色彩的社会里,明中叶,帝王的崇道、信佛、三教合流以及来自异域的神学观念深深地充斥着社会各个领域。对神的崇拜、信仰一直是封建时代的典型产物,加上统治阶级的宣扬、鼓吹,便成为一种无可抹杀的宗教信仰——统治阶级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封建时代的人不能完全超脱于对神、宗教的崇拜、信仰之外。即使伟大的带有封建叛逆思想的文学家、思想家也不能例外。吴承恩虽然对神圣宗教有不满,在作品中极尽嘲笑之能事,但绝不是个无神论者。神的观念他是有的,但在他的意识里,神的概念是广大的。于是,在他的作品中,神圣的天上世界,一分为三:一为天宫,玉皇大帝主宰;一为西天,如来大佛掌管;一为三十三天,由太上老君主持。什么风神、雷神、土地神,等等。更有甚者,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和白龙马最后也成了神。可见,神的界限是多么不分明。让神与自然界、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打破了一神独霸的局面,不能不说是十分大胆而独具一格的。从作品中可以看到,孙悟空等五众的顽强拼搏、取得胜利,主要靠他们自己,而神、佛都不过是辅助者,居于次要地位。仔细观察作品,不难看到神、自然界、人联系在一起是有机的统一体。中国传统的“神在物中”“物我合一”的泛神思想在作品中达到充分而完美的体现。
《西游记》正以其深刻的思想体现出泛神思想的光芒。世界是人类的艰苦劳动创造出来的,大自然的真正主宰是人类,虽然在作品中设想有一个天宫,实际上那正是人间统治政权的投影。作品中所有一切的神灵无不带有人的思想、语言和行动,至少是人的思想、行动的放大、夸张化、形象化。神不过是穿着人衣的高于人之上的统治者。无论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西天佛祖、观世音、太白金星等,谁能例外?所以说:神在人中、神人合一则正是作品所迸发的泛神思想的光芒。
有趣的是,伟大的歌德也是一位泛神论者,他认为大自然本身就是神,可以用一百个名字来称呼他[4]。请听:
我是神明的肖像
自认为已很接近永恒真理的镜子
在天光和清澄中自得其趣
解脱了尘世的凡躯
…………
我不像神。
在他的杰作《浮士德》中,最突出地体现了他自身的个性解放思想,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泛爱和人神之爱。浮士德这个作者笔下的宠儿,正是其泛神论思想的体现者。作品第二部,浮士德昏迷中梦想希腊美女,在“霍蒙苦鲁斯”的带领下,飞到古希腊世界,浮士德又得到巫女曼陀之助,感动地狱女主人,使海伦复回阳世,并又爱上了海伦。请听他们的表白:
海伦:
爱情造福于人类
使我们如意成双
它更给人以无上的狂欢
添加一个宝贝儿郎。
浮士德:
一切都已定局,
我是你的,你是我的;
我们联系在一起
海枯石烂也不分离!
无论神、人,都能相爱,并且一见钟情。这是何等大胆的思想,在那神圣的世界里。在浮士德看来,一切都是爱。他说“感情便是一切”“叫它幸福!是心!是爱!是神!”在作品中,无论神、人,还是天使、魔鬼都融会在一个世界里。神是人,人也是神。在作者心目中,大自然本身就是神,人与自然是融于一体的。
《浮士德》正是在这一主导思想的统率下来展示浮士德心灵发展的历程的,突出地体现在整部作品中的富有哲理思辨的依据便是这种贯穿于浮士德心灵发展轨迹的泛爱主义、人神统一的泛神思想。随着这泛神思想的光芒,上帝派天使将浮士德从魔鬼的手中夺回,使浮士德终于由人成了神,得到了永恒。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两位大作家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我们不能不体察到,两部作品的结尾正是泛神思想的闪现所致。
两部作品尽管都是泛神思想的体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吴承恩、歌德都并非彻底的无神论者。因为,他们都承认大自然本神就是神,表现在作品中就是,那远远的,又恰似在眼前的指引主人公行动的天神——上帝和玉皇大帝,仍然存在于孙悟空、浮士德的前进道路上。此外,《西游记》中关于“脱胎换骨”“立地成佛”“因果轮回”等都无不打上神圣宗教的烙印,《浮士德》中关于结局的处理,其中灵魂、恶魔、犯罪、赎罪之类的迷信都是从基督教中借来的。这些东西,今天看来都是应当摒弃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不应求全责备,过分抓住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