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关于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研究评述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西游记》作者研究可谓热闹非凡,先有山西运城学院李安纲教授的否定吴承恩说,后有对于吴承恩著作权的质疑,又有陕西胡义成研究员的全真道徒著《西游记》说[1],又有加拿大华裔学者胡令毅的唐顺之著《西游记》说[2],又有湖北张晓康的花萼社群体创作说[3]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客观地衡量,对于《西游记》作者研究,专家、学者们已经走出了20世纪80~90年代的围绕《西游记》是不是“吴承恩”的争鸣“怪圈”,而步入多元化、全方位地探究《西游记》作者的新天地。
学术的研究历程往往走的是一条代代传延艰辛曲折之路,如果说明代以来,研究《西游记》的学者们拘泥于文本本身文字的“僧道”之辨,以点校、点评、行行批点的方式,来赢得读者、研究者们的关注,成为“好事者”的雕虫小技而有意为之,那么,清代的学者则专注于用“真诠”“证道”“新说”来阐明《西游记》的“义理”,恰如胡适所批评“《西游记》被这三四百年来的无数道士和尚秀才弄坏了。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4]。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不能因为片言只语而牵强附会,步入对于名著《西游记》的误读、乱解,辜负美好时光与一片真心。
诚然,《西游记》作为名著,非一时一地之某个好事者之个人独立、首创之作,而是历经800多年的漫长历史积淀,诸多艺术家、宗教徒和出版商们的不断参与、改编、创作,而后于明代中叶由一位(或多位)艺术才华卓绝的文学家与出版家的合作才构筑成洋洋八十多万言的鸿篇巨制——“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5],这是按照目前存世的《西游记》文本所得出的相关历史信息。
任何无视百回本《西游记》诞生的历史史实的所谓点评、研究家,民间文学爱好者,似乎以为,只凭对现行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本)《西游记》文本的阅读就能揭示出所谓“作者”,此不过犹如一枕黄粱而已。因为,《西游记》诞生、演变、出版的过程要异常复杂得多,许多问题随着历史的尘埃已经灰飞烟灭了,我们是无法重现历史的,只能凭现有的历史文献、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还原被历史烟尘覆盖的部分事实而已。秉承历史科学的原则,探究《西游记》作者问题,方能求得科学、合理的解释,任何索引、捕风捉影的所谓“真诠”“新解”“点评”,均不能违背文本所保留的历史事实的本相。
为了论证的需要,我们特意用知网、万方、百度、360、搜狗及互动百科等相关工具仔细收集了21世纪以来10多年间对于《西游记》作者研究的相关文献、文本信息,经过科学、客观比对,留存下比较有代表性的胡义成、胡令毅、张晓康三家,找出其相关论文数据,指出其关键点,期望得到方家的指正,也欢迎三家参与讨论,共同推进《西游记》作者研究步入科学、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