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新生代员工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主力,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和职业群体失范问题频发,已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对新生代职业群体行为开展积极的社会干预,是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法制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本书是一部从实证调查出发探讨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的学术专著。全书运用调查分析、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再社会化过程中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的类型与样态,形成了一套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并且根据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引导策略和职业群体规范形成的自增强机制,为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依法治国目标提供研究依据与对策建议。

1.以实证调查为依据,从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生成问题入手,打破了以理论为主的传统研究局限。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无论是从数量上看,还是从社会能量上看,新生代职业群体都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主体群体。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新生代员工普遍存在离职率高、反权威、团队意识弱化、心理承受力差和工作绩效不稳定等代表性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职业群体竞争力,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生代职业群体社会治理最迫切的任务。本书第一章通过对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现状的抽样调查与实证分析,真实地再现了再社会化过程中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增强新生代职业群体竞争力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2.建立法制社会情境的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结构分析模型,让公民行为竞争力成为企业的管理策略和管理工具。公民行为作为员工的一种自愿行为,对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水平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对于以群体竞争力为推动力的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建立结构方程分析模型,考察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内涵、类型、特征与影响,探索其个体理性、集体理性与组织认同、职业认同的相关关系,分析其关键行为认同的一致性趋势。建立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生成激励机制,试图让公民行为成为提高职业群体竞争力可操作化的工具。

3.创新性地建构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生成的社会治理多元协同机制。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强化效应策略、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的提出和证明,不仅能够完善和发展新生代职业群体社会治理理论研究,而且对找出问题并探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为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依法治国目标提供研究依据与对策建议。

本书运用了大量社会学和管理学类的文献资料,从分类体系、测度变量、表现形式、行为动机、内在机理等视角出发,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和策略研究,不仅能够为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和企业社会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建设,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建议。全书的内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不仅可作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类和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指导书籍,而且可供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生代职业群体 公民行为 职业群体竞争力 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