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茶话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上帝的茶话会

上帝并不是真的想邀请猴子,他老人家只是更不愿意邀请人类而已。

I

出于这宇宙中亘古不变的传统,上帝每年总会召开一次隆重奢华的茶话会,依次来庆祝自己的生日,而受邀前来的只有猴子们。没人知道,也没人有办法知道,在这永恒的空间里,从何时开始产生了这个习俗,不过即便如此,它也已经成为了宇宙漫长年岁里的头等大事。等待这场茶话会就像等待着死亡一般,看似永不会到来,但实际上它总会如期而至。据比较可信的传言说,举办茶话会最初的理由挺消极的:上帝并不是真的想邀请猴子,他老人家只是更不愿意邀请人类而已。邀请猴子只是对人类这种让造物主大失所望的,被有意(甚至恶意)无视的物种的讽刺罢了(说“讽刺”已经算客气了)。这种传言听起来可信度很高。不过茶话会开办多年之后,它就成了一种古老的传统,失去了明确的意义。其延续只是因为这其中包含的某种巨大力量,让它令人难以理解地,渐渐淡化为单纯的习惯。

传统无法和产生它们的社会环境相分开。一个社群的传统就像交感神经一般复杂。通常这些传统都是相当非理性的,因为构成它们的历史原因可以追溯到一张各种因素交织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无论如何冥思苦想都不可能把它梳理清楚。上帝的茶话会应该更加简单一些,因为这是一项宇宙间的传统,所以它的起源中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或是历史的要素。这里没有充满偶然性的世界,只有纯粹的绝对性存在。掌握它的起源和存续的原因或难或易,不过现在依然是一团迷雾,可能只是因为神学家们从未把它当一回事,或是害怕去研究这样荒诞不经的东西,继而使自己失去人们的信任。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不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比如积雪融化啦,日食啦,鸭子集体迁徙啦之类的。这是一个社会事件。它可能不会发生,如果下次造物主不想再开茶话会的话。不过到现在为止,这项传统依然在延续,而且很可能永久延续下去。即使是上帝也会尊重那些很久以前就建立起来的传统,大概仅仅出于一种惯性而已。

和所有社交场合一样,上帝的茶话会也有它的礼节。首先,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就是寄发和派送邀请函。(这也有可能改变。哪天也许上帝赦免人类或者至少给人类减个刑,受邀的就有可能是人类了。)这些寄给“物种进化”的邀请函直接触及了猴子们的本能,就像按响门铃一般。它们是同时寄出的,也许只是上帝用神圣的声音说出了“猴子”一词。这已经足够让所有想来参加茶话会的知道日子已经到了。

但是,这是哪一天呢?这位造物主本身不是被创造出来的,所以他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大概在任何时间吧。可能就是今天。除非“今天”正处在无数个循环宇宙间的间隔,或者其实“今天”只是一微秒的片刻,这取决于站在什么角度观察。上帝的宇宙是由世纪、年、月、日等等组成的拼图,每一块的形状和尺寸都各不相同;它们一块块地嵌入到一个永远都拼不完的多面体中,在这个多面体的每一个面上共存着晨光和子夜,充实和虚无,起源和终结。创造了时间的上帝当然有权在他想要的任意时间庆祝自己的生日。即使这样,“上帝的生日”听起来也挺奇怪的;这种轻微的违和感就是这整件事情显得有些蹊跷的原因。

II

除了蹊跷之外,还存在不可能的事:在超乎时间之外的,创造者的世界中举办下午5点钟的茶话会。如果有一个旁观者的话,他能看到的只是一场由毫无意义的动作构成的“纯粹式疯狂行为”。猴子们不可能安静下来,它们像被什么附体一样,在自己的和其他猴子的座位上跳来跳去。在任何地方停留一瞬间后,它们就会换个位置,寻找下一个空位坐上去;而空位一直都有,因为所有猴子都在不断换着座位。它们的确是被附体了,被一股没有明确目标的激情,就像是觉得在某一刻“永恒”掌握在它们手中,而且它们不想错过这个展现本性的机会。它们用飞快的斜向跳跃跳过桌子,打翻桌上的玻璃杯,让勺子和叉子到处乱飞,把点心重重地踩碎,尾巴扫过蛋糕上的奶油,留下一个个奶油斑点。管他呢!它们的脸上、手上和胸口沾满了糖果、茶水、蛋糕屑和巧克力。陶瓷的茶杯在笨拙的手上碎裂,里面的茶烫到了它们,它们就用冷牛奶浇上去。互相之间的打架也没有停过,它们总能找到打架的理由,当然就算找不到理由也一样照打不误。有时候茶话会像是变成了战场:它们把糖块当作炸弹扔来扔去,互相吐着果酱,还朝对方脑袋扔烤松饼的托盘。总有一只猴子会暂时脱离战场,它会把自己挂在吊灯上,直到它一走神一松手,直接掉到桌子中央,把下面的盘子和点心砸得四分五裂。听听它们的尖叫声吧!这震耳欲聋的、不协调的声音,甚至可以完全盖过消防车的警笛。

上帝运用了他的全能,同时给所有的杯子倒上了茶,顺便修好了一些损坏的东西。当然,在这类似马戏团的环境中,他的好心只会起到加剧混乱的作用,而且引起混乱的速度突破了自然界中原因转化为结果需要的速度。这灾难般的场景简直是一团乱麻,就好比一根长达一百万光年的线完全绕在了一起。

然而,就像有个固定的流程一般,每次上帝的茶话会都会发生同样的事。每一次的上蹿下跳,桌布上的每一块污渍,草莓蛋糕从桌子一端拖到另一端留下的每一道痕迹,都和上一次茶话会中的一模一样,而且下次的茶话会还会再重复一遍。一切都完全雷同。这没有什么好吃惊的,因为归根结底,任何事情和它本身当然都是一样的。

这种同一性解释了为什么这场茶话会重复举办了一次又一次。不是这样的话,在看到猴子们第一次做客时的野蛮行径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之后,上帝可能就不会再邀请它们参加他的茶话会了。不过在主动性让位于重复相同的东西的惰性之后,重复就变得没有风险了。来宾们缺乏教养的表现变成了一项现实中已经设定好的属性,就跟自然景观一样。然而,对于“这种属性是否会受物种进化的影响”这个问题,这其中应该还存有疑问。把一块块包含着上帝的茶话会的时间拼图拆下来,也许这些本来互相分开的拼图块可以连成一个故事,在几世纪或者几千年之后,我们大概就能看到这个前所未见的神圣场景:一群猴子围坐在一张桌子四周,用一只手举起杯子,翘起小拇指,用纸巾擦擦嘴唇,一举一动都显得彬彬有礼。

III

来宾们没教养的表现,可能应该归因于上帝没有在桌边主持这场茶话会。或者说,他既主持了又没有主持。众所周知的是,上帝是无所不在的,这点对他发挥无所不能的能力非常有帮助,不过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是他无法显形并在某个特定场所出席,比如坐到桌子的一端维持秩序。他的缺席(如果他无形的出席算作缺席的话)可能被视作了失礼的表现,而且给接下来宾客们的无礼行径开了绿灯。的确,一位不守时的主办者不出席自己主办的活动,就等于是允许首肯了来宾们的为所欲为(名言“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一切事情都是被许可的”[1]的一个变体)。不过换一个更广的角度来看,上帝为他的宾客们事先考虑好了所有的事情,简直是一位完美的主人:盘子、茶杯和酒杯总是数量充足;食物都是质量最好的,冷热适中,咸度和甜度都恰到好处;灯光照明和室内温度都确保舒适;桌布都烫得十分平整且没有樟脑丸的味道;茶话会既不会冷场,也不会聊到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题。有那么多事情需要考虑!只有上帝才办得到。

如果上帝能现身的话,他本来可以让猴子们平静下来,但是他如果在一个地方现身,就无法同时出现在其他地方,这样会违背他作为上帝的基本性质。因此,猴子们中的一员扮演了他的形象。这只猴子是猴中之王,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没人相信它真的存在,原因很简单:它只有在上帝的茶话会里才会出现。它就像上帝的肉身一样承担着上帝的工作,但是却做得像是一幅扭曲的卡通画一样。痴迷于这梦寐以求的虚幻王座,它站在了桌子一端的椅子上发号施令,发出刺耳的声音,脚下乱踩乱踏,喊到嗓子嘶哑,把手上的东西都扔出去;总之它本意是急于维持秩序,却成了最会制造麻烦的那一个。有时候他过剩的能量爆发,导致挑起了又一场群架或者推动了新一轮破坏,然后他继续坚持以暴制暴。似乎受到了神的光环带来的影响,它的权威并没有受到其他同类的挑战(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权威能发挥什么作用)。事实上,如果上帝是无处不在的,那他必然也存在于猴子王的身上,甚至还可以假设,在不影响“无处不在”的属性的情况下,猴子王身上所附有的“神性”更多于其他地方。上帝的人格化,偶然也好,自动也罢,推动了一个“意志”,使这个“意志”超越一切计算和预测。

猴子王是那只最会叫,也是叫得最响的,就像预示着日后扩音器的发明一样。它的梦想是长一千条手臂,这样就可以同时揍所有的宾客。不过,通过令人惊奇的弹跳力和永不停歇的移动,虽然只长了两条手臂,但它依然把这任务完成得不错。虽说猴子本来就拥有超人的敏捷性,但它依然超越了自己的生理极限。它像是纯粹的精神上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染上了权力综合征的精神,充斥着扭曲、乖张、狂躁和残暴。像很多其他人一样,它觉得它就是神。它疯狂地对最迟钝、最脆弱,特别是少数最腼腆的猴子施虐:把柠檬汁挤到它们眼睛里,把它们的指尖按到滚烫的茶里,把糖果塞进它们的耳朵,把果酱塞进它们的鼻子,把银质的勺子塞进它们的屁股……在施暴的间歇它大口吞下好几升的茶水,为自己无端的怒火补充能量。看来这茶里肯定添加了什么东西。

IV

有一次,一个奇怪的东西闯入了上帝的茶话会。通常来说,一个人进入一场并未受邀出席的聚会时,一般都是悄悄进入,尽量不吸引人的注意,保持低调或者假装是受邀者。这些都是不速之客的合乎逻辑的举动。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也有人做出恰好相反的举动:他们觉得自己反正迟早要被发现,还不如尽早主动现身,让自己成为这场聚会的焦点,使自己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

上帝的茶话会里的不速之客选择了前一种策略,为此它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自然特性。它小得不能再小了,因为它是一个次原子粒子[2]。它是创造宇宙时多余出来的原子部件的碎片中的一员,从那时起就在宇宙中自由漂流。对它来说虚无和存在都是一样的,它像自由落体一样穿过一切,没有什么目的,也不为什么利益。

成千上万个星系见证了它的经过,或者没有发现,反正它就这么穿过去了。见多识广的人可能可以在它身上看到已经不再存在的维度留下的历史遗迹,或者看到一块时间的里程碑飘荡在这宇宙中,又或者是看到一位来自宇宙起源的信使。它的身体小到用最细的笔也写不上一个字母,却承载着一段长长的历史。解码这极微小的象形文字,将需要用到最尖端的粒子加速器,不过这种世界上最昂贵的设备,以及能够操作它们的最顶尖的科学家们都忙于进行更重要、更能盈利的研究项目。无论如何,将它控制甚至定位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一张地图能显示出它的运动路径,而且它本身也不会引人注意。它十分谨慎,甚至有些鬼鬼祟祟,总是悄无声息地溜走,仿佛还没有到达就已经离开了。它在这里,又不在这里。

它的路径也是这样:不能说它是随心所欲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遵循着创造它们时订立的规则。不过像它这么微小的微粒,小到比最小的东西还要小(或者说,它比可测量范围中的东西更小),我们就无法预知它会在何时通过哪里。给它的尺寸打一个比方,虽然这个比方有点难以理解:即便我们把宇宙中的所有的该种微粒黏合在一起,仍然还达不到一颗原子那么大。

极端渺小的特质给了它和普通生物比起来异乎寻常的性质:它不需要改变方向,也不会和任何东西撞上,因为挡在它的道路前方的任何东西它都可以直接穿过。这和子弹穿过物体不一样,因为它可不会留下一个洞,它根本不需要。从它的角度看上去,固体不再是固体。构成一块石头的原子,在我们看来似乎都是紧密排列的,但是对它来说,原子之间远得像是从太阳到月亮。所以它穿过一颗铁和镍构成的陨石就好像一只小鸟在春日早晨的晴空中穿行一样。它穿过一颗行星的时候,甚至都没有任何感觉。它也会同样不知不觉地穿过一个原子,或者一张纸,一朵花,一艘船,一条狗,一颗大脑,一根头发……

对这个微粒来说不存在一扇关闭的门,所以它出现(可以这么说吧)在一场没有邀请它参加的聚会,甚至出现在所有聚会中都不奇怪。它就是不速之客的原型。它的侵入是万无一失的,无法阻挡的,也是极度潇洒的。有多少人该嫉妒它了啊!所有那些被边缘化的,满腹牢骚的,偏执的,被嫉妒吞噬的人孤独地留在家中,而其他人则相聚在宇宙中的某一处,在觥筹交错的大厅中享受宴会。当然,那些嫉妒的人得考虑一下这颗微粒付出的代价:渺小而微不足道。在这个条件下,获得那样的能力还值不值得?

V

即便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免遭这个小小的流浪汉的入侵,它溜进了上帝的茶话会这件事也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毕竟这是最封闭的聚会,是传说中上帝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而开办的。即使是它那样的微粒,偷偷溜进去也有些过分。不仅仅是因为这场聚会完全只对受邀者开放,而且因为组织者是全知全能的。换句话说,这是艺术的创造,其中的一切细节无论是大是小,是精细还是粗糙,都对应着一种意义或者意图。然而这颗微粒却称不上故事中的细节,它既不承载信息也不推动情节;它就是一个单纯的意外。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它是宇宙中散落的无数微粒中的一员。这些粒子的数量相当多,因此有了“粒子风暴”这种说法,虽然这种类比不太恰当(这场“暴风雨”会朝任何方向倾泻,永不停止,也从不会淋湿任何东西),但至少可以说明任何试图控制它们的具体措施都是徒劳的,就好比即使是范围最小的局部阵雨,也不可能数清楚雨有几滴,更别说给它们一一起个名字。所以说,有那么多游手好闲的微粒,其中有一粒闯进这次茶话会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有可能它并不是一个特例。没人系统地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没人曾想到这一点:这些微粒很有可能是被聚会所吸引来的。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或者反过来说:聚会有可能就是过滤粒子的天然筛子。(英语中“party”一词可不是白白囊括那么多含义的)

微粒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们被定义成一个几何学上的点,所以事实上它表现出来的是一条线,因为一个点随着时间推移总会变成一条线。而又存在着无数个平面通过这条线,所以当它进入上帝的茶话会时,产生了一系列角度不同、不断变化着的平面。猴子们在这些平面上滑来滑去,翻滚着倒下又爬起来,处在不该在的地方,攀登一块斜面却发现正在往下降,从滑道向下滑却发现正在往上升。这些平面足够多,多到几乎不存在同处一个平面中的两只猴子,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打架。它们的跳跃能穿越多个维度,像是要穿越不存在于这个空间中的空间一样。一瞬间它们发现自己毛茸茸的双脚踩着的地面的另一边站着另一只猴子,完全无视了重力的存在。或者,当它们伸长了本来就很细长的手臂去够一只泡芙时,它们所处的空间被两个相邻平面所挤压,使得这条手臂被压成了超薄的一片。又或者是一杯倒翻的茶水却向上,向下,向四周,向前后左右喷洒,就像一颗有一千个尖端的液态星星一样。所有这些事情,都加重了猴子们毛毛躁躁的天性,并且把它们逼疯了。它们觉得这是为它们量身定做的一座主题公园,所以为所欲为的天性便占了上风,就像是塞满火药且失控的自动机械。它们朝各个方向乱跳,把爪子伸进茶水,尾巴塞进蛋糕上的一团团奶油里,像是举办噪音大赛般地尖叫,有的被呛到,有的在呕吐,有的在桌布下爬行,身边是可以想象的碗碟的废墟。

那么小的一颗微粒可以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令人惊讶不已。它给人的印象是:它无处不在。当然,它不是这样的。在同一时刻它只会出现在一个地点,但它只是一个诱因:当它身处某一处时,它所造成的结果已经在许多其他地方显现;而当这些后果还在不断发生的时候,它已经生成了新的平面,在新的平面上猴子的分布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个诱因无所谓大小,不管是大是中是小,诱因就是诱因,即使是引发一场大混乱的诱因也一样。

VI

上帝的茶话会在一系列必要的意外事件和意外的必要事件巴洛克式地堆叠之后变得完整,无论是作为一项活动还是一个象征。在某个特别的日期上帝庆祝了他的生日(而不是让这天悄悄溜走),没有期望中的盛大的宗教仪式,有的只是动物身上最原始、最真实的欢乐和活力(这里不是说兽性)。

然而,出于与生俱来的完美主义,上帝还想缝上最后一针,安上最后一颗纽扣,或者说是给最后一个线头打个结。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确定那颗微粒到底从何而来。上帝需要给它找个来源,或者更贴切地说,是“让它有个来源”。这是一个先决问题,事实上,出于他创造的世界的复杂性,上帝解决的一切任务都是先决的。这对他本人来说并不代表任何问题,因为在他面前时间和空间都能轻松掌握。这个问题是之后才提出的,而且也不算什么问题(对上帝而言“先”和“后”都不存在)。

的确,在没有确定这颗微粒的来源的情况下,上帝的茶话会就是不完整的。这场茶话会也是一段历史,而所有的历史都是由一段段历史拼成的,如果中间混进了其他东西,那就不能算作是历史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帝的一个弱点,一项可原谅的虚荣之罪,或者只是逻辑学上的问题。不过,上帝迫切希望他的生日宴会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每一次的重复都是一场完美的演练。他不会允许鬼鬼祟祟地潜入的不速之客扰乱这一切。

这项工作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半:寻找一颗微粒的来源应该并不是难事,因为它的名字本身就揭示了它是构成什么东西的一部分。只要找到这是什么东西,或者把这个东西创造出来就可以。上帝在他漫长的生涯中找到过远比它隐藏得更深的东西。他多少次地在草垛里找出一根针,就为了满足他所创造的生物对比喻或谚语的爱好!

在这件事上,上帝要找的可能是任何东西,字面意义上,甚至超过字面意义上的“任何东西”:这颗微粒可能不仅仅来自于物质上的物体,还可能来自于一件事,一段时间,一项企图,一个思想,一份热情,一波浪潮,一种形态……从它的大小来看,它处于原始的循环之中,质量和能量从那里开始了不断相互转化的旅程。这些微粒位于质能转换的核心,所以不能仅仅从宇宙的原初时期寻找它的来源,它也许是在宇宙的任何一个阶段,甚至是在最近的这个宇宙中被释放出来的。这颗游手好闲的微小颗粒可能诞生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3]的耀斑,或者诞生于中国厨师翻炒鸽子蛋的炒锅,孩子的眼泪,空间的曲率,氢气,吸墨纸,复仇之火,平方根,卡文迪许勋爵,一根头发,一只独角兽……上帝需要翻阅的目录(只是打个比方)比这还要庞大。这不是第一次验证全知全能会受到选择困难的限制。在这杂乱冗长的目录里,语言是唯一可以指引他的工具。归根结底,这是一个语言的问题。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只有语言。是语言把世界切割成一块一块,让人们相信这些就是“东西”。上帝不说任何语言,因为没有说的必要。但是当他需要介入一些事情,比如想在人类的记忆中加入一些东西的时候,他别无选择只能进入语言的游戏中。这对他是一个挑战。对上帝来说语言比语法老师眼中的更复杂,因为他必须考虑到所有语种,包括现存的和可能存在的(每种语言都是一种不同的切割方式,但从上帝的视角看来,它们之间的共性、差异和交叠构成了一幅极复杂的拼布)。

最后,上帝解决问题的速度比我们提出问题更快。就像是按下一个按钮,这颗微粒瞬间就有了它的出生证明,用来作为参加茶话会的邀请函,并将首次正式参会。在那里,创世主创造了一个例外:原本他没有任何秘密,但他现在有了一个。他没告诉任何人他让那个微粒从何处来。从此以后,这个小小的机密贯穿了整个上帝的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