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秋水伊人的文化象征:《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诗经》中的经典,两千多年来传诵人口。此诗最大的特点,是营造了一幅秋水伊人的画面,象征着往来求索追寻的艰难过程。

今天的言情小说、电视剧及流行音乐多喜欢借用《蒹葭》题材,更为其流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遂至家喻户晓,因此可称经典中的经典。

关于此诗的主题,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那样的话,诗中的“伊人”隐喻周礼,作者往来寻找的就是一种礼乐制度。二是“招贤”说,“伊人”指贤才。三是现代学者都倾向的爱情说,从艺术的直觉来说,爱情说似乎更符合今人的审美心理。除上述三种观点外,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尤值得重视。他认为“在水一方为启慕之象征”,“抑世出世间法,莫不可以‘在水一方’寓慕悦之情,示向望之境”,“西方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7]。他以为但丁探索人生、人类追求理想、男女相思、帝王追求仙山、佛教寓涅槃彼岸、哲人比喻形神凡圣皆其表现[8]。这样的理解,就不再将主题局限于寻找某一制度或人物,而是代表人类对某种理想或希冀目标的求索,拓宽了诗歌的理解维度。

鉴于赏析此诗的作品已经汗牛充栋,读者自可参考,毋庸笔者多言,这里只就表现手法和主题之关系略作强调。

其一,空灵蕴藉的情境造成一种朦胧虚幻的时空,形成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感。秋水本身的意象就是开阔浩淼的,这就为定位“伊人”增加了难度;而“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又谓不管作者如何往来寻找,“伊人”似乎总处于水的另一边;再从“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已”,暗示寻找一直在时间中推移进行。如此,《蒹葭》的时空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时空,隐含寻找理想目标之不易。

其二,“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两语,一般理解为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地寻找。张金耀先生理解为沿着弯曲的水道和直流的水道寻找[9]。程俊英先生则以为是沿着岸边陆路而非河中水道寻找[10]。笔者以为是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沿波讨源,艰难求索的方法,另一种是顺流而下,任其自然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或者艰难困苦,或者似是而非,均象征追求理想目标并非易事。

因为“伊人”乃是人生某种企慕的象征,因此就可引申出这样的思考:理想之难以达到,常常由于目标处于游移和变换之中。就人生而言,一个希冀实现了,又有一个新的希冀出现,不同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追求,故谚语云“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方法论而言,逆流而上象征艰苦的奋斗,这是实现理想的正途,但此种方法总是令人觉得收效缓慢而艰难;而任其自然或乘势而下,虽然看似轻松就能达到目的,实质似是而非,恰如海市蜃楼般。陶型传先生以为“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一句是空欢喜的格局,这是很有见地的[11]。

综上,《蒹葭》以秋风美人为象征,暗喻追寻理想之路的艰难。诗篇条畅多情,意境朦胧美幻,象征性强,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