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基本概念
“基于性能的保障”和“基于性能的合同/协议”这两个术语都源自美国国防部,下面介绍一下这两个术语的内涵。
1.1.1 基于性能的保障
“基于性能的保障”是一种针对具体型号装备提出的全新保障方式,主要目标是从以购买维修备件、工具、技术资料和训练设备为主的传统保障模式向重点关注装备战备完好性的“基于性能的保障”转变,如图1-1所示。
图1-1 美军保障模式的转变
基于性能的保障是一种长期的保障安排,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激励手段和/或基于性能的付款方式对产品保障供应商进行激励,并由其负责实现基于性能的结果。基于性能的保障不是合同商后勤保障。合同商后勤保障指代的是提供保障的“对象”,而不是商业模型的“应用方式”。它是由合同商提供的保障,不考虑协议是否根据作战人员成果和相关的奖励措施合理地制定。而基于性能的保障协议与作战人员的成果相关,并整合了供应链的各类产品保障活动(如供应保障、持续保障工程、维护等)和合适的奖励措施与指标。此外,基于性能的保障重点关注的是政府与行业的联合最佳实践。
➢ 基于性能的保障不会改变备用零件、维修和持续保障工程的需求,但是会改变业务关系从而影响我们获取那些需求。
➢ 基于性能的保障不会将供应链管理交给合同商。让合同商在可体现其价值的供应链管理功能中发挥作用,更有利于优化高性价比的战备完好性。
基于性能的保障各不相同,因此应当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基于性能的保障是一个谱图(见图1-2),会随着规模、范围以及合同商履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的变化而剧烈变化。说到底,基于性能的保障就是购买基于性能的结果。
图1-2 基于性能的保障谱图
综上,可以给基于性能的保障下这样的定义:基于性能的保障是以具有清晰的权、责界限的长期性能协议所确立的保障结构,将保障作为一种综合的、经济可承受的性能包来购买,从而优化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实现武器系统的保障性能目标的寿命周期保障策略。这一策略的本质是购买性能结果,而不是像传统的方法那样购买个别零部件或修理活动。该方法使保障策略从传统的碎片化采购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型过程保障模式转变为综合采购性能与责任的结果型保障模式,采购的性能包括武器系统的可用度、可靠度、维修度、后勤保障规模、后勤反应时间和单位使用费用等。实施基于性能的保障(PBL)策略时,使用方不需告诉保障提供者如何去做,只需告诉其所需的保障性能结果。
1.1.2 基于性能的合同/协议
基于性能的合同签订/协议[Performance Based Contracting(Arrangements), PBC/PBA]指的是一种签订合同的方式,其目标是确保达到规定的性能质量水平,并确保总支付额与性能满足合同标准的程度相关,如图1-3所示。
图1-3 公私合营的基于性能的保障供应商
基于性能的保障与基于性能的寿命周期产品保障同义,其成果都通过基于性能的合同/协议获得。该合同/协议用于提出对作战人员的要求,以及激励产品保障供应商通过创新降低成本的奖励措施。这些协议可以是行业合同或政府机构之间签订的协议。为实现性能目标,基于性能的合同应该:
(1)描述与想要获得的结果相关的要求,而不是履约方式。换句话说,也就是描述预期的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工作执行的方式。
(2)使用可评估的性能标准(与质量、及时性、数量等相关)。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标准应通过客观指标来体现,以确保性能标准可实现和可独立验证。
(3)在服务未实施或未满足合同要求时,详细说明降低成本类合同费用或固定总价合同价格的程序。上述经济处罚中也给出了根据成果和性能标准的要求,获得满意的合同履行效果的奖励措施。在适当的情况下,其应包含性能奖励措施。与针对未满足性能标准的经济处罚不同,奖励措施指的是向工作表现超出标准要求,或者在创新方法方面的投资使最终性能超出标准要求的合同商提供奖励。这可以通过奖励费用的形式实现。奖励费用指的是根据卓越的性能成果或激励条款所提供的经济奖励。由此,政府同意以获得预先确定的性能水平为基础,行使选择期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