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赘言
本书出版后,常有读者问及为什么书名要叫《中国的品格》,中国主要有哪些“品格”?
所谓品格,可以说是一种德行、一种格调。品,本身有品味、品类的意思,指的是分类的问题,即被划分到了哪一类,是低层次的,还是高层次的?中国古代的官衔讲位居几品,可见品就是类,即看你在哪一个等级上。格,就是格调,也是层次的问题。每种东西都有它的品格,做人有做人的品格,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品格。品格一词,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何谓“中国的品格”?我想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明所打造出的一种特有的品质。本书讲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精神,读者可以从中体悟什么是“中国的品格”。
本书分为八章,其中第二章讲人文精神,是本书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品格就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人文是相对于神文和物文来讲的。中国人更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受神、物的支配,因此中国文化“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强调礼乐教化。中国讲究人文教育,而不是武力和权力的压制。
中国文化的核心,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本主义精神,这一特征又是通过人文教育形成的。中国文化虽然突出人的地位,但也非常尊重人生存的环境,尊重万物。因此,中国文化讲究“重天道”和“法自然”,又崇尚“人道”,重视礼乐教化。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品格。
中国的品格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释、道三教组成的,三者都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
儒家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提倡自已创造,而不是坐等。儒家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只有自已做好了,所有的外力才会辅助你,即所谓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强调自已品德的提升才是根本。儒家认为“尽已之心”就能“尽物之心”,然后“参天地之化育”,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自身和各种关系都得以和谐发展。
佛教讲人的一切烦恼、痛苦都是人自身造成的。从根本上讲,佛教是用来治心的,除去贪、嗔、痴之心,还自我以本来的面貌,尊重人的心性。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很好地融入中国的本土文化,就是因为它提倡内省,反求诸已,这和中国文化的向内精神正好契合。
道家认为,要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不能以个人的意愿去随意改造,强调自然无为。不单是对自然,对他人也应该尊重,使其按本性去发展。只有按本性发展,才能达到最充分、最完美的状态。道教也强调反省自已,不干涉他物,因势利导。
中国文化提倡认识自我,主要是认识人的本性。它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既和万物一样,又和万物不同。人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万物中拥有最大的自由。这种主动性应当正确使用,任意妄为就会损害本性。因此在实践原则中,中国文化坚持“中”与“和”,“中”就是恰如其分,“和”就是平衡,不做过分的事。
人生活在群体社会中,群体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礼”来规范每个人。人人按其身份、地位履行各自的职责,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礼的规范根植于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本性。个人价值的实现,一定要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必然要对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因此,做人就要尽伦尽职,按自已的身份地位做好自已该做的事情。礼是社会所必需的,也是公民素质的体现。从这一角度上讲,中国的品格也就是建立“礼仪之邦”。所谓的礼仪之邦就是指:每个人都清楚自已的身份、地位、责任和义务;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包容,礼貌恭敬,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中国社会自古就非常重视礼,讲究遵循社会规则。中国的礼,是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也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重建礼仪之邦的信仰,高举人文精神旗帜,需要将儒、释、道三教很好地结合起来。所谓礼仪之邦凸显的就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另外,这里我们所讲的中国的品格,也是相对于西方文化来讲的。近代西方文化虽然是在冲破了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并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化后逐步形成的,但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强调理性和个人自由意志。理性并没有错,但过分强调就会走向极端,成为教条和独断。理性离开了经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为经验是理性的基础,理性只有回到经验才会发挥作用。中国文化则将经验和理性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它更关注的是礼仪之邦的建立和人文精神的发扬,其中包含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样式、信仰习俗等。礼乐教化就是教人之所以为人,使人认识到自已是万物中最尊贵最灵的,要发挥自已的主动性、能动性;同时又不能藐视万物,而要善待其他事物,认识到天地万物是一体的。
中国品格的另一个体现在于,中国人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常说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中国的学说里没有西方那样的还原论。静态可以被还原,动态是不能被还原的。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是中国文化中的两个核心。中国人不是用教条的理论,而是用一种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而西方的现代思想更多的是强调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和自然合理,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但差别就在于,一个希望通过科学找到事物的本来面貌,再将个体的本来面貌扩大为整体的本来面貌,强调普遍适用性;另一个则尊重个体差异性。引申到治理国家上,平衡才可能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否则动乱就会发生。和谐社会就是要使各种矛盾得到相对的平衡。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西方文化更强调让自然适应人类,过度地改造自然,因此引发了现代生态环境的很多问题。而中国文化虽然强调人是万物中最灵最贵的,但也要尊重其他的事物,不是要别的事物听命于自已,而是要万物按自已的规律发展,不主张人为的强制。这就是道家“自然无为,因势利导”的思想。推自然之势,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这恰恰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人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人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既不受物的约束,也不受神的约束,还自我以本来面目。人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有了一定物质保障的前提下,还要提升自已的精神追求。现在的发展理念往往只是满足人的额外的物质追求,从文明的角度讲反而是一种倒退。物质发展了,精神也要发展,在发展精神文明的时候,传统文化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
现代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人文精神。在物质生活水平飞速发展后,自我的失落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现在人们所感受到的最大的精神痛苦就是做不了自已的主人,而被大量外在的东西,特别是物欲所支配。在自我无法解决的时候,又求之于神。但人的问题还是要人自已去解决,发挥自已的能动性。这就是现在提出的精神开发和自我认同的问题——不是认同物,也不是认同神,而要认同人自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提倡人文主义。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过去有人批判中国文化,认为中国人只陶醉于自已的精神文明中。在当时经济落后的状态下,这也许有其合理性。但经过近现代一百年来的发展,中国社会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精神文明反而丧失了、落后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化中注重精神文明、强调德行的理念正好契合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有很大补益的作用。不仅是在中国,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思想家也都在呼吁人文精神的重现,提出了新人文主义。而重现人文精神,最丰富的资源就是东方文化。
儒家崇尚人道的礼仪教化,道家尊重天道的自然无为,佛教则注重人性的净化,礼仪之邦正是由这三方面构架而成的。同时,由此演化出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以及主张“中”与“和”的思维方式,共同塑造了中国的品格。重建礼仪之邦,弘扬中国的品格正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