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局限性
这一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连接方需承担一定的风险。在PSK技术中,连接方需向交易包1注入密钥才能获得比特币,也就是比特币和以太币的交付并非完全在同一时间发生。由于两个币种的交付均约定了限制时间,若交易包2的限制时间大于交易包1,有可能使得接收者获取10个以太坊后,连接方无法收回应得的1.1枚比特币,而蒙受损失。这一风险可通过设定交易包1的限制时间总大于交易包2来避免(图7-3)。
图7-3 使用哈希时间锁协议的交易过程
(2)对于不支持哈希时间锁技术的区块链项目,只能通过另外的账本平台进行上述过程。额外的记账平台可保存代币之间转移的交易记录。然而由于记账平台本身不发生代币的转移,本质上记录的是赊账、借账的信息,需交易双方之间相互具备充足的信任度,交易才可进行。而通过账本平台,只要保证双方具备信任基础,非区块链的资产亦可通过这一记账方式进行交换。
本质上,不同资产之间的交易、流转,只需提供信任基础(产生联系),保证交易的原子性(资产交割),即可进行。而在哈希时间锁协议中,代币的锁定实现了资产质押,为交易提供了信任基础。而密钥的传递,则保证了交易的原子性。同时时间锁的引入,避免了交易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纠纷或意外。除区块链项目外,这一模式可应用到不同资产类别的流转中。
哈希时间锁协议技术已由Ripple Interledger项目基本实现,在可运行智能合约的区块链项目中,币与币交易的落地或将逐渐变得普遍。这一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块链项目生态的可能性:如BTC等主流区块链项目作为主结算系统,而其他应用项目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不同需求。当用户享受服务、进行结算时,使用代币互换技术进行支付。这样一来,主流项目传递价值;应用项目面向细分需求,同时为主流项目分摊服务压力;用户各取所需。最终将构建起一张全球共用的可信任的结算网络,在此基础上运行一切去中心化的应用,真正实现丰富的区块链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