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者与大时代
王肖头发花白,长身消瘦,风度儒雅,再加之能言善辩,好高谈阔论,“一个才气逼人的记者形象扑面而来,很能博得他人的敬畏!”承办检察官说,“他的形象与口才是成功实现勒索的法宝!”
王肖也确实有着和他形象相匹配的丰富经历。
他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农村,18岁入伍当兵,其间通过不懈努力考取军校;取得大学文凭后,与戈壁、雪山相伴了16个春秋。王肖勤于笔耕,先后有多部著作问世,堪称部队“一支笔”。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王肖退伍后,面临人生新的选择。他毅然投身Z报业集团。靠着深厚的知识功底,王肖很快成为知名记者。
王肖投身报业的当口,也是中国新闻领域风云激荡的年代,许多媒体开始从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渐向自主经营、各谋生路过渡。中国媒体开始了残酷的市场竞争。
王肖不怕变化,他骨子里的激情早就随着报业改革号角的吹响而涌动。
王肖想在这方广阔天地里一展身手。因此,当各家媒体纷纷向外地派驻记者站抢夺市场份额时,王肖向单位报名,立下军令状,前往Z省开辟战场,并很快成为记者站站长。
对王肖来说,记者站既是人生新的开始,也是折戟沉沙之地。
Z省地处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捷。商品经济的发达、商贸活动的频繁让王肖深为震撼。作为一名眼光犀利的记者,甫来新地的他也捕捉到了批评监督类报道在这个地区的分量。企业竞争越激烈,越在乎自己的正面形象,形象一旦受损,对企业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
外部环境让王肖感觉大有可为,同时也觉得肩上压力沉沉。记者站只有一人,他必须得完成每月8000字批评报道的指标。
于是,王肖马不停蹄地找投诉、挖线索,挑刺企业弊病,着实发表了一些犀利、尖锐的批评报道,有力地替消费者鼓与呼,用王肖的话说,“从没有收过一次红包”。
渐渐地,知名度打开了。企业老板们听说有份报纸专替消费者维权,还有个记者叫王肖,文笔犀利、软硬不吃。
此时的王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看着一个个老板畏他如虎,战战兢兢,软语相求,王肖感觉自己了不得了!”承办检察官说,“他觉得自己比这些老板要强百倍,可凭什么人家开好车、住好房呢!”
王肖在睥睨一切时,有点失落了,“一支笔,可以让企业损失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直至破产”。他的价值也理应和这样的威力相匹配。王肖的心理不平衡起来。
于是,当第一次有企业主恳求他不要写批评报道,并承诺付给巨额广告费时,他内心失衡的一端仿佛得到了砝码。
王肖忘了,这些企业并不是怕他个人,也不是怕他的那支笔,而是怕新闻监督——“人民喉舌”所蕴藉的力量。
王肖把自己的职责抛在了脑后,在拿下几笔用批评报道换来的广告后,王肖富了起来。
王肖挖掘到了一个发财的捷径,同时,他所在单位也提供了变相的鼓励。Z报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罔故记者站不得从事经营活动的硬性规定,反倒和王肖签下了一份广告经营承包协议。
王肖的承包指标是40万元,给报社拉到的单笔广告超过一定数额,就可以拿到45%的提成。以王肖向某公司索要300万元广告金额为例,如果能够谈成,他个人一下子就可以拿到135万元巨款。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连王肖自己都搞不清:这一刻,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
王肖在案发后还企图向单位推卸责任:“记者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但这个武器成了满足单位追求经济指标、搞创收的经营工具。”这是实话。当然,王肖还没说完,更可怕的是,王肖的这支笔最终成了他个人敛财的工具。
Z省的一幢豪华别墅见证了王肖的“成功”。
十余年前,王肖花几百万元购买了一栋住宅面积200多平方米、花园面积接近600平方米的豪宅。其中,木质房子竟是整体从美国运来的,房间内大到家具、电器,小到一颗螺丝钉,也都是原装进口的。
王肖,一个普通媒体记者,竟然有如此资本,坐拥了这幢如今市值千万的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