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次研究生读书会上,如何培养犯罪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老话重谈的缘起,是当下犯罪心理学领域,或者说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教学,仍然没有在学生培养的问题上,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深入的平衡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的研究生培养,拥有全国唯一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但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却少有进入政法部门等犯罪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司法考试常常成为横亘在理科生面前的大山,而少数通过努力进入政法系统的毕业生,又因工作繁重、适应期长而很难保持曾经激励他们学生时代孜孜以求的学术兴趣。
培养的学生无法从事自己擅长的专业,既难以检验我们的培养效果,又降低了这门学科本应在司法实践中具有的价值,也在发展的层面限制了犯罪心理学事业整体的前进步伐。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犯罪心理学曾经成为一股热潮。由我的老师、中国犯罪心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罗大华教授担任主编,群众出版社出版的《犯罪心理学》教材一版再版,曾经有过洛阳纸贵的辉煌。而当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的生力军,主要是工作在政法系统第一线的普通民警、法官、检察官与司法警察。一线有需要,后方有动力,大量具有应用性价值的专著、译著、文集、论文、调研报告如雨后春笋,推动了中国当代犯罪心理学事业的迅猛发展。
从2010年至今,犯罪心理学开始了有根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得到重视,根深而叶茂;少数几个具有技术含量,要由具备专门知识的人从事的如罪犯心理评估、测谎、司法人员心理健康等领域,也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令我焦虑的是,由一线司法工作者生产的、操作性强的、具有普及性与指导性的著作已经落后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不缺少实践经验,但缺少对心理学深层机理的知识与方法掌握。
喜出望外,读书会结束当晚,张坤将他的新作发给了我,惆怅的情绪豁然开朗。
张坤是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内秀、踏实、乐于探究和创新是我对他的评价。给他贴上太多褒奖的标签似乎有些自我炫耀,但这本新书将带给读者的赏心悦目,足以说明一个才走出校门三年的年轻检察官所具有的水平。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从罗大华老师那一代算起,我们师门三代人不懈努力的影子,也看到了犯罪心理学后生可畏的希望。
本书是张坤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测谎工作的思考与总结性成果。看着本书的目录,令我有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浑然一体的初步印象。论断一气呵成,行文如行云流水。无意视盲、虚假自白、重复辨认、记忆重构、武器聚焦效应、基线反应、植入记忆、移置性攻击、无意识回避、刻板化陈述、自我合理化、工具性攻击,以及心理防御机制、“三我”人格理论、误导信息效应等在心理学实验室中被千锤百炼,令许多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司法工作者望而却步的概念和理论,简单明了地成为本书连接实际工作的一座座桥梁。
这是一本理论书籍,它用实际案例检验了心理学高深的原理;这是一本操作手册,它将测谎工作的步骤、方法、问题及应对,用一线干警通过感性与经验即可清晰理解的语言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本探索性专著,它详细地探究了各种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在办案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的问题。将司法实践场景作为犯罪心理学最有效果的实验室,用真正解决每一个案件的具体效果去检验理论和方法的信效度,用测谎结论对公平公正办好每一起案件的价值作为正强化物,在司法实践中体现犯罪心理学被忽略的实际价值,必将推动学术界对理论的钻研,增强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动力,提升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犯罪心理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测谎或者说犯罪心理测试是一门科学,是关乎公平公正、司法诚信、人身权利,有时甚至是个人生命的法律科学,它不容忍半点虚假与疏忽。在这个领域,不能短视地以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功利主义为方向,而是必须在扎实理论、经验总结、应用评估、科学鉴定的基础上提炼出教科书式的标准,甚至是类似于医学诊断般的标准。这需要更多如张坤这样既有理论根基又有实践经验的探索者,以司法公正为目标,以发展犯罪心理学事业为导向,写出更多类似本书的作品。
“写这本书,语言可以通俗易懂,但内容要非常专业和严谨,必须能经得起测谎学界和实践领域的双重检验。”我为张坤的这句话点赞,也为那些在司法实践中努力尝试犯罪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同行鼓掌。还是那句话,学术是有思想的,它因参与者的创新而光彩夺目;学科是有生命的,它因后来者的传承而生生不息。
马 皑
2018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