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关中—天水经济区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形成了以西安、宝鸡为中心,辐射渭南、天水、咸阳、汉中等区域,以陕汽、比亚迪、法士特、吉利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一)规模逐步扩大,增速欠稳定

图1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汽车年产量,时间跨度为2005—2014年。总体上看,十年间关中—天水经济区汽车产量出现了大幅增长,年产量从4.26万辆增长到37.47万辆,增幅近8倍。产能的扩大为经济区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增速看,经济区汽车产能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呈明显的“前升后降”趋势。2005—2010年汽车产能逐年增加,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年均增速达到73%,2010年汽车年产量达到峰值65.21万辆。之后,2010—2014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4年产能仅为历史最高值的57%。综合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汽车产业已经粗具规模,且发展迅速,但产能缺乏稳定性,波动较大,继续扩大产能和保持增速稳定是经济区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图1 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年汽车产量(2005—2014年)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二)产业链条逐步完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

关中—天水经济区汽车产业的地区集聚性非常明显,初步形成了“两市四区”的汽车产业集群。两市即西安市和宝鸡市,四区分别为西安高新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宝鸡高新区以及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的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以比亚迪、法士特、欧舒特等企业为主体,以汽车整车制造为龙头,以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底盘、关键零部件、汽车服务为主的配套体系,聚集了数百亿元的汽车产业产能,占陕西汽车产能的绝大部分份额,已经初步形成了在西北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以陕汽集团为核心的重型汽车产业,形成了上游有车桥、车架、发动机、车灯、轮毂、滤清器,中游有整车生产,下游有专用车、特种车的较为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并基本形成了以重型商用卡车为主体,涵盖专用车、车桥、发动机等零部件生产的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宝鸡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础雄厚,已形成了以陕汽集团、法士特、宝鸡华山车辆等为骨干企业,以中型汽车为主打产品,农用车、专用车和各种配套零部件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宝鸡市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宝鸡高新区和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宝鸡高新区汽车工业园,有年产3万辆中型卡车的宝鸡华山车辆,以及宝石特车、宝鸡专用、银河消防等汽车改装生产企业,集聚了35家具有较强配套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在蔡家坡汽车工业园,有年产万辆重型汽车的陕重汽、年产44万台汽车变速箱的法士特和年产30万辆微型卡车的陕汽,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专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唯一的微型车生产基地。

(三)抓住新能源机遇,顺应汽车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力是近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汽车产业发展的亮点和优势。“发展低碳交通、打造绿色城市”已成为国内许多大中城市近年来发展的主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发展低碳交通的重要手段。作为全国28个首批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城市之一,西安市于2014年8月出台了一揽子推广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一年多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在西安的推广应用方兴未艾。2014年比亚迪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为27.9%,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49.6%。其中,比亚迪汽车西安基地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全国累计销售14747辆,稳居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之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中位居第7位,在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行榜中位居第4位。不仅如此,陕汽通家与湖南泰达公司共同合作在蔡家坡打造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基地,增资扩股完成后,合资公司计划在五年内投资50亿元,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力争在2015年实现电动汽车产销3000辆,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16年实现电动汽车产销25000辆,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2020年实现电动汽车产销1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方面,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第一的韩国三星SDI公司与安庆环新集团、西安高科集团共同合作,在西安高新区建设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