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易成本学派的企业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H·科斯是交易成本学派的创始者,他的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被认为是交易成本学派的企业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是西方企业理论产生的标志。
科斯的企业理论有一些追随者。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E·威廉姆森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论文《交易成本经济学》(1979)、《现代公司:起源、演变、性质》(1981)是交易成本学派的企业理论的代表作。
交易成本学派的企业理论的中心概念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交易成本是指一次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广义的交易成本是指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所需的各种资源的使用。此外,还有最广义的交易成本概念。最广义的交易成本是指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合同的成本、签订合同的成本、实施合同的成本、界定产权的成本、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等。
交易成本学派的企业理论的特点在于,企业的一切问题几乎都用交易成本来解释。比如说,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原因据说就在于交易成本。企业和市场是可以互相代替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花费的交易成本高,通过企业配置资源花费的交易成本低。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便产生了企业。比如说,企业的规模是怎样确定的?原因据说也在于交易成本。企业扩大时,交易成本上升。当企业的交易成本上升到等于市场进行这项交易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便不再扩大。企业的规模就是由此而确定的。又比如说,企业为什么会合并?企业为什么会出现纵向一体化?原因据说都在于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学派中,有的经济学家攻击社会主义,断言社会主义的交易成本高于资本主义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概念在一些西方学者那里不仅成了任意解释经济问题的工具,而且成了服务于西方政治的工具。我国有的学者对交易成本概念不加分析,盲目照搬,竟然也断言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交易成本太高。他们借口降低交易成本,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非国有化。
交易成本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少西方学者也承认这一点。这个概念在质上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在量上也无法准确计算。社会主义的交易成本高于资本主义的论断纯属主观臆断,没有,也不可能加以证明。用这种毫无根据的论断来否定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主张把国有企业非国有化,这只能说明这样的学者已经不自觉地掉入西方经济学的陷阱,把谬误当做经济学真理。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非国有化主张的危害性就在于它要抽掉社会主义的经济支柱,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