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实践性教学课堂—创建山西碛口黄河教学实践基地
动画(animation)的词根是拉丁语的“animare”(给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气息)。著名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说过:“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创造运动的艺术。”沃尔特·迪斯尼也说过:“动画只有获得生命力与性格时,才能被观众认同,并为之感动。”
因而,视听语言、场面调度、分镜头、导演基础、影片构成等这几门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创造运动”,这些核心课程的内容正是实践性课堂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同时引出问题情境。
与传统的在课堂上知识传授、观摩、分析影片、绘制分镜头的学习方式相比,实践性课堂显得更有先天的优势和综合的优点。
在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当中,人民大学动画专业的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实践性课堂,组织学生到山西沿黄河采风,师生扛上摄像机,到黄河边上组织当地的纤夫拉纤。老师给出课堂的学习任务—表现黄河边纤夫拉纤以及黄河的壮美,最终要通过视频剪辑的手法得到一段相对完整的视频短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多台摄影机的机位,编排纤夫的走位,拍摄视频。在这其中,从非常真实、深刻的体会到场面调度的内涵,还要考虑到分镜头、视听语言的运用等因素。回到学校之后在对素材进行剪辑的过程中,学生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视听语言、场面调度、分镜头的功能和作用。这些都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团队探究和独立探究的课题(见图2—1到图2—5)。
图2—1 2007年秋带2005级学生沿碛口黄河采风考察。
图2—2 2009年秋带2007级学生沿黄河往上游黄河画廊采风考察。
图2—3 2010年春带2009级学生沿黄河采风考察,涉水过黄河。
图2—4 2013年秋带2010级学生及研究生沿黄河采风考察。
图2—5 2014年秋带2011级本科生、研究生、英国法尔茅斯大学师生沿黄河采风考察。
学生在实践性课堂中体会到之前在校园中所学的知识是可用的、会用的,而不是原有课堂教学中只是对知识进行的基本了解。在大自然环境中,形成艺术思维与客观事件的互动,人与自然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产生美术思维与电影思维的碰撞,情感与生活的碰撞,文化差异的碰撞等。这种互动与碰撞最终将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
动画片的创作就如同一个生命体的形成过程,在四个学年的学习中,教师会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授如何将脑中的抽象灵感,想象成具象的生动的动画形象与场景空间,将零散的情节片段串接为流畅、有逻辑的故事,又如何将这些构成动画片的基本要素在镜头空间内组合起来,运用导演的思维与创作手法,呈现在屏幕上,成为真正的视听艺术作品。
将动画人物与场景空间组合在一起,并在镜头画面中设计有逻辑的运动关系与故事走线,需要参照电影学的相关理论与规则。从画面的景别到人物运动的轴线,从摄像机拍摄的角度到画面的整体构图,从长镜头的设计与蒙太奇手法的综合运用等,这些电影拍摄的基本知识都要求学生融入到动画片的创作中,而不单一的只是动画画面的呈现。
在以往的教学中,讲授电影的理论,往往会采用理论与经典影片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长镜头与蒙太奇一般会采用对比的授课方式,采用类似于《Russian Ark》或者《蛇眼》这种电影史上经典的长镜头电影与《党同伐异》或者《罗拉快跑》等多种蒙太奇叙事手法相结合的影视作品作为案例为学生分析。然而,这种理论知识的建构虽然是全面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却是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学生们无法形象、直观、切实地体会到如何去拍摄一个长镜头或者怎样构思和运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而每个学生的理解方式与能力的不同,让他们更加不适应团队的合作。正因为如此,创立一个合适、合理的教学方法已经迫在眉睫,被提到了日程。实践性课堂要解决传统课堂中未能触摸的问题,初步检阅教学及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艺术感受力。
中国人民大学动画专业将实践性课堂的地点选在了山西的碛口古镇,并于2009年正式在山西碛口古镇设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我院前任院长徐庆平为基地题词,丁方院长为基地揭牌(见图2—6到图2—8)。
山西碛口教学实践基地位于黄河岸边,这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与思想意义的。黄河是最具中国表征意味的地方,中国人对于黄河总有一种母亲的情怀;山西独特的地质地貌,让学生们在“脚踏黄土”的同时,更为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站在祖国的土地上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份,血脉乃至灵魂都会融为一体。这种厚重的感情,可以灌输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这种深厚的感情驱使下,更认真、自发地投入到实践创作的进程中。
图2—6
图2—7 前任院长徐庆平为教学基地题词。
图2—8 丁方院长为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