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传统的发展观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和城镇化速度的增长而忽视人口、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发展,简单地把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加等同于城镇化发展,相应地把城镇化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指标而忽视产业支撑、社会公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沉重的代价。因此,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人本性、可持续性、全面协调性,避免单一化和片面化。
坚持城镇化发展的量和质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城镇化质量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描述。因此,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城镇化质量问题,可以定量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1 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城镇化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针对我国城镇化问题指出:“问题不是城镇化进程是否会发生,而是它如何发生,亿万中国人今后几十年的生活水平将取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弗里德曼强调城镇化过程中精神方面的发展不可或缺,要避免将城镇化仅仅理解为物质层面的转变。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一是以叶裕民(2001)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城镇现代化是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城乡一体化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终极目标。二是以陈鸿彬(2001)为代表的学者侧重城市发展质量,即从城市系统的各构成要素来定义城镇化质量。三是以牛文元(2003)为代表的学者从动力表征、公平性、协调性和集约性等特征要求来定义城镇化的质量。四是以周丽萍(2011)为代表的学者从人口城镇化角度,强调城镇化人口数量的适度性、不同阶层的包容性和人口迁移的稳定性。五是以李明秋等(2011)为代表的学者强调城镇化推进的效率。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我们认为,城镇化质量是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其过程、途径、方式、效果等方面的优劣程度。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升级;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城镇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等。因此,城镇化质量是指城镇自身发展质量提升、城镇化推进效率提高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升等方面的一种综合状态。
由此可见:(1)城镇化质量是一个复合概念,其涵盖了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2)城镇化发展速度是城镇化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即一定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是保证城镇化质量的必要条件,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一定会实现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3.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一个系统、客观、科学、可操作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是正确评价城镇化质量的基础。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城镇化质量包括人口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城镇管理的加强等方面,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应全面反映城镇化质量的各个方面,建立一套多层次、多功能、有机联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2.代表性原则
由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且每个方面又可以通过许多指标来具体反映,因此在具体选择指标时应考虑重点选择在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避免指标过多甚至冗余,影响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3.人文关怀原则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将人文关怀放在了核心位置。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原则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城镇经济的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突出在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城镇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反映城镇化质量,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标准,从而体现城镇中人和自然、人和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城镇化质量的真正提高。
4.科学性原则
坚持科学性原则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要准确、科学地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做到各个指标之间和各层次之间不出现重复、隶属、涵盖的关系,以便从不同角度衡量和反映城镇化质量的局部和总体情况,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二是指标的含义必须明确,对一个指标不能有多种解释;三是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方法也要科学合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四是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镇的质量要确定不同的标准值或目标值。
5.可操作性原则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可操作,便于组织实施。为此,首先要注意选取的指标尽可能与国家相关的统计指标相协调。其次要注意选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对于难于量化的指标,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度”。最后,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能够体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的共性要求和个性要求,保证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3.2.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述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总体指标,即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综合指数,反映城镇化质量整体水平;二级指标是单项指标,包括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城镇建设、城镇化效率、城乡一体化八大方面,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三级指标是基础指标,是反映每一个单项指标的具体指标。基础指标共有37个(见表3-1)。
表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人口发展指标
传统的城镇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而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核心在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发展主要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就业结构以及城镇人口密度等指标来描述。具体采用如下4个指标来衡量。
(1)城镇人口比重。这是反映城镇化率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越高,说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越多,其城镇化水平也越高。城镇人口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常住人口/总人口。
(2)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的变化反映了城镇化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整体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说明就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三次产业总从业人员数。
(3)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的比重。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也是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性。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的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
(4)城镇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镇范围内的人口疏密的程度。在考虑人口承载力情况下,适度提高城镇人口密度有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城镇人口密度的计算为:城镇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城镇面积。
2.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命脉。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也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物质保证。经济发展包括反映发展规模的指标、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财政收入指标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等。经济发展具体采用如下7个指标来衡量。
(1)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它是反映产业结构的主要指标。一般而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计算公式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2)GDP。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3)人均GDP。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人均GDP的计算公式为:人均GDP=GDP/总人口数。
(4)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其充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
(5)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计算公式为:人均地方财政年度收入=某一地方(省、市、县)地方财政年度收入/常住人口数。
(6)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本年内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创造物质条件的总投入。
(7)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计算公式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人口数。
3.社会发展指标
城镇社会发展评价包括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方面。城镇社会进步可以使城镇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在科、教、文、卫等方面的需求。城镇化过程中应通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具体采用如下5个指标来衡量。
(1)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这是反映城镇基础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计算公式为: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城镇全部医院固定实有床位数/总人口数(千人)。
(2)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这是反映城镇基础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城镇全部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人口数(千人)。
(3)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发展状况。计算公式为: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城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总人口数。
(4)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教育发展状况。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计算公式为: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总人口数(十万人)。
(5)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的科技发展状况。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的计算公式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R&D经费支出/GDP。
4.居民生活指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更为深远,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等就是评价居民生活的重要指标。居民生活具体采用如下4个指标来衡量。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2)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是指城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住宅建筑总面积/总人口数。
(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指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会逐步下降。
5.生态文明指标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城镇发展的承载能力,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通过对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镇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生态文明具体采用如下4个指标来衡量。
(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反映了城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状况。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计算公式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面积/建成区总面积。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反映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生活垃圾产生数量。
(3)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是反映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城镇污水处理率的计算公式为:城镇污水处理率=经无害化处理的污水量/污水产生总量。
(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是反映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的计算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储存量)。
6.城镇建设指标
城镇建设主要涉及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城镇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城镇建设发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有序地推进。城镇建设包括交通设施和生活设施两方面的指标,具体采用如下4个指标来衡量。
(1)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设施的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镇道路面积/总人口数。
(2)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设施的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城镇公交车辆数/总人口数(万人)。
(3)用水普及率。用水普及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设施的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用水普及率的计算公式为:用水普及率=城镇用水人口数/城镇总人口数。
(4)燃气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是指城镇建成区使用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用气人口占建成区人口的百分比。燃气普及率的计算为:燃气普及率=建成区用气人口/建成区总人口。
7.城镇化效率指标
近年来,虽然我国城镇化速度很快,但是城镇化的效率却较低。低效率体现为掠夺式的城镇建设,各地普遍存在由政府主导,通过大量土地投入和土地抵押的资金来支撑城镇建设,造成城镇空间“摊大饼”式的扩张,而城镇运营管理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城镇规模的现象。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低效的城镇化方式必须改变,而“效率”将是考量新型城镇化的一项核心指标。城镇化效率具体采用如下5个指标来衡量。
(1)每万元GDP能耗。每万元GDP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该指标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每万元GDP能耗的计算公式为:每万元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2)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反映的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目前,我国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倍至10倍,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较低。抓紧做好工业节水工作,对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水环境恶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工业用水总量/工业增加值(万元)。
(3)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第二产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第二产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
(4)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同期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第三产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
(5)地均工业增加值。地均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地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市辖区面积。
8.城乡一体化指标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进行缩小城乡差别的社会实践要追求并实现的最终战略目标。要通过把城镇化和农村发展摆在“一盘棋”上,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步伐,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发展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努力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具体采用如下4个指标来衡量。
(1)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是指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是衡量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当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大于0.5时,表示城乡处在二元结构状态;当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大于0.2并且小于等于0.5时,表示城乡处在由二元结构状态向城乡一体化过渡时期;当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小于等于0.2时,表示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异系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异系数是指城乡人均消费情况的差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异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异系数=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城乡人均床位差异系数。城乡人均床位差异系数是指城乡人均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差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上的差距。计算公式为:城乡人均床位差异系数=1-农村人均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数/城镇人均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数。
(4)城乡人均图书馆藏书量差异系数。城乡人均图书馆藏书差异系数是指城乡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的差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的差距。城乡人均图书馆藏书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城乡人均图书馆藏书差异系数=1-农村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城镇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
3.3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需要将反映城镇化质量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汇总,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以此来综合反映城镇化质量情况。目前常用的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有十几种,总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主观赋权评价方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方法,以下是两种常见综合评价方法的论述。
1.主观赋权评价方法
主观赋权评价方法大多是采用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重。具体又可以划分为两种:
(1)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把一个复杂问题中的各个指标通过划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其分解为若干个有序层次。每一层次中的元素具有大致相等的地位,并且每一层次与上一层次和下一层次有着一定的联系,层次之间按隶属关系建立起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模型。在递阶层次模型中,按照对一定客观事实的判断,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确定每个层次中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并用定量的方法表示,然后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每个层次判断矩阵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最后通过在递阶层次结构内层次相对重要性权重的组合,得到全部指标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较好的科学决策方法,但在应用中仍摆脱不了评价过程的随机性和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另外,判断矩阵易出现严重的不一致现象,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导致评价方法失效。
(2)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所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
2.客观赋权评价方法
客观赋权评价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1)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中,描述某种区域特征的统计指标往往比较多,而这些指标又常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既不完全独立又不完全相关,这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多不便,主成分分析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理想的多元统计分析工具,它可以在不损失或尽量少损失原有信息的情况下,将多个具有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少数几个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这几个综合指标就叫主成分),从而达到简化分析的目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评价指标用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代替,从根本上解决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而且大大简化了原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它克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缺陷,使得综合评价结果唯一,较为客观合理。主成分分析法要求较大的样本量,评价结果与样本量关系密切,并且假设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2)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是针对数据少且不明确的情况下,利用既有数据中潜在的信息来白化处理,并进行预测或决策的方法。其优点是计算简单,数据不必归一化处理,可用原始数据进行直接计算;不需要大量样本,只要少量有代表性的样本即可。但该方法不能解决因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因而指标的选择对评判结果影响很大。
3.3.2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目前已有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结合西部城镇化质量测评的实际,我们选取了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对西部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
由于城镇化质量的三级指标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线性相关性,为了消除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本书采用客观赋权评价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城镇化质量各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城镇化质量的二级指标相对独立,不适宜再用主成分分析法,为了真实地反映各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在对各二级指标赋权的过程中,本书采用了主观赋权评价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了单纯依靠定性或定量方法的不足,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化。但由于传统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判断矩阵经常不满足一致性,有时连可接受的一致性检验也不能通过,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本书最终选择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构造判断矩阵的两阶段法,使构造出的判断矩阵自然满足一致性的要求。具体如下:假设同层的任何两个元素之间的重要性均具有可比性。首先把问题进行分解组合,建立梯阶层次结构,清楚地表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人们熟悉的(0,1,2)三标度法对同一层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后建立一个比较矩阵并计算出各元素重要性的排序指数。最后用极差法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各元素的权重。
3.3.3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1)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为了使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首先把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然后采用标准化方法使指标成为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
(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增长质量各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综合得分的计算。
首先,确定主成分个数m,得到各主成分得分的表达式。设F1, F2, …, Fm表示各主成分得分,则
其中,表示第m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xi表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其次,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设F为主成分综合得分,则
其中,λi表示第i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
最后,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的计算。设Y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得分,则
其中,K1, K2, …, Km表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X1, X2, …, Xm表示各二级指标的主成分综合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