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喻连珠:李瑞环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奔驰车翻车撞墙,不是车子不好,而是驾车人的问题。

原文:我们党总结历史的正反经验,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制定了与其适应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中国的发展说明,马列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错。东欧出现的现象则说明,有些国家领导人没有把马列主义同本国实际结合好。奔驰车翻车撞墙,不是车子不好,而是驾车人的问题。(1991年7月23日会见布隆迪总统布约亚时的谈话,《看法与说法》,102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解读:上面这段话是李瑞环1991年7月会见布隆迪总统布约亚时讲的。当时正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久,国际舆论充斥着所谓“社会主义失败、马克思主义破产”的论调。美国的弗兰西斯·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中,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垮台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已死亡,共产主义已死亡”。也有人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绝唱”,宣称应当把马克思主义送到历史博物馆里去。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长亚·尼·雅科夫列夫把马克思主义比作“一杯苦酒”,认为被迫吞下这杯苦酒的俄罗斯人民遭致苦难是必然的,他把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当然也有另外一种不同的观点,如德国的哈贝马斯就提出要正确地看待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他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和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显而易见,随着苏联、东欧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垮台,马克思主义的命运究竟如何的问题严峻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李瑞环在上述谈话中,用中国发展的成功实践无可辩驳地作出了坚定有力的回答:奔驰车翻车撞墙,不是车子不好,而是驾车人的问题。马列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错。他在后来的多次讲话和会见外宾时,还反复提出并深刻阐述了这一问题。1999年10月,他在会见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范世阅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理论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胜利。”(《看法与说法》,1027~1028页)2000年5月,他在会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时又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包括那些反对我们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究竟怎么解释取得成就的原因,说法就不一样了。有人说这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误解、是歪曲,恰恰相反,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完全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胜利。”(《看法与说法》,11页)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坚持唯物的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大胆解放思想,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们坚持实践的观点,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用实践作为检验理论和政策的标准,靠实践回答和解决问题;我们坚持生产力的观点,纠正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中心;我们坚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观点,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们坚持群众的观点,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依靠和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来推进我们的事业。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上曾出现“社会主义失败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用了。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它的许多基本原理仍然有着现实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仍然是最优越的社会制度。

李瑞环不仅有力地回答了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且还深刻地阐明了如何坚持的问题。他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不能教条式地拘泥于某些个别论断,也不能固守某些确已过时的词句和结论,更不能被某些附加于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论点或“化了装的马克思主义”所迷惑。他指出:“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摇摆不定是危险的;把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割裂、教条式理解、贴标签式应用是会误事的;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墨守成规、停滞僵化是有害的。”(《看法与说法》,1028页)他还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上下功夫。只有结合实际、结合时代,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

李瑞环的这些论述,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态度,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理论自信。这个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建立在历史的和现实的深厚基础之上的。也许不无巧合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三起震惊世界的文化事件,都至少从一个侧面为此提供了佐证: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其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后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2002年,英国路透社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结果是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但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作为“千年伟人”的地位。2005年7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三万多名听众,结果马克思的得票率再次荣登榜首。这样的评选结果也许是出乎许多人预料的,但这恰恰说明了真理的普世的和超越时空的力量。尤其是这几次评选活动都发生在“资本主义故乡”,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牛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