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两汉哲学思想发展的概述
(一)绪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活水源头。所以,学习先秦哲学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的整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里首先介绍先秦诸子百家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以及其在哲学上争论的主要问题,然后再对两汉哲学争辩的主要问题作一概括性的说明,对中国古代哲学作一总体性的理解和把握。
从春秋末年至秦国统一,所以能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既是当时新旧社会制度大变革的反映,也是夏、商、周哲学思想萌芽逐步成长的结果,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先秦诸子百家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一中心问题,从不同哲学层面,对礼与法、古与今、义与利、名与实、性与情、力与命、天与人诸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在不断的辩论中,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统一国家寻求治国之道及其理论根据。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末期,这是“百家争鸣”的开创时期。随着奴隶制走向解体,封建制日益兴起,社会政治领域中展开了变革与反变革、“礼治”与“法治”的大辩论。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布于众,使民知法。邓析制“竹刑”,“不法(效法)先王,不是(赞成)礼义”(《荀子·非十二子》),打破“刑不上大夫”的礼制。他们是先秦法家的理论先驱。邓析“好刑名”(刘歆:《邓析子·序》),是先秦名家的先驱。齐国管仲既主张“法治”,也提倡“礼治”,他实际上是稷下黄老学派的创始者。老子提出道论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开创了道家学派。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礼治,贬低“以力治国”、“以法治国”,开创了儒家学派。墨翟代表“农与工肆之人”,主张“兼爱”、“非攻”,抨击“伤生而害事”的“礼”制,既“非儒”,又“非命”,都是批判儒家的。孙武主张以“法”治军、以“智”治军,反对墨家的“非攻”、道家的“非战”,是兵家学派的创始人。郑国子产提出的“天道远,人道迩”,齐国晏婴、越国范蠡提出自然主义天道观,成为战国末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的理论先驱。
第二阶段是战国初期和中期,这是“百家争鸣”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各个学派如雨后春笋滋生,诸子并立,群星灿烂,在学术领域展开了空前激烈的大争鸣、大辩论。齐国出现稷下黄老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管仲的礼法并用的思想,将儒、道、法思想融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新的学派。秦国商鞅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成为法家的理论奠基人,同儒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儒家在激烈的社会变动中发生分化,出现了孟子之儒。孟子“距杨、墨”,批评杨朱的“为我”和墨子的“兼爱”思想。孙膑是战国中期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理论。庄子发挥老子的思想,提倡“无为而治”,既反对儒家的“以德治国”,亦反对法家的“以法治国”和兵家的“以力治国”。在名实的论辩中,名家已形成为独立的学派,提出了完整的名学思想体系。惠施和公孙龙是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墨家在分化中形成了后期墨家,它对庄子和名家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提出了批评。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这是“百家争鸣”的总结时期。这一时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百家争鸣”亦由争辩走向融合,百川归海,势不可当。战国末年邹衍在总结春秋管仲和战国子思、孟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德终始”、“五德转移”的思想,使阴阳五行思想盛行于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吕不韦门客编辑的《吕氏春秋》,名为“杂家”,实际上是诸子百家理论走向融合的产物。儒家进一步分化出荀子之儒。荀子适应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要求,对诸子百家作了历史性的批判和总结,为建立中央集权封建专制国家提供了完整的政治学说和哲学体系。他是先秦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峰。韩非在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系统的法治理论,成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流行于战国中期至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也适应“百家争鸣”殊途而同归的要求,将儒、道、法和阴阳诸家的思想加以综合而形成了独立学派。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虽然先秦“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结束,但在哲学领域的辩论并没有停止。汉代哲学家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不同诠释,围绕着天人关系,分别从天人、力命、形神、性情、义利和知行诸方面展开了争论,从而把中国哲学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古代哲学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