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料甄别及分析
1.资料整理与甄别
对于定性研究而言,为保证研究信度,研究者尤其需要注意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和甄别,并根据来源、公信力及其与所讨论问题的关联度进行取舍。在本研究的资料搜集和写作过程中,为了解决涉及部门过多、资料不充分、信息不成体系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笔者对不同来源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甄别和取舍。总体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类控制手段:一类是尽量做到细分时段,缩短时间跨度,寻找对应的知情者,以挖掘最充分的相关信息;第二类是尽量避免轻易地从整体上进行判断和阐释,而根据企业各个阶段的特殊发展情况和环境特征来对其技术变革和组织结构变迁进行解释;最后一类手段则是依据“三角校正法”,通过多种来源及多种性质数据资料的汇聚和相互佐证来夯实研究资料和实证分析基础(沈晖,2010)。
而就具体措施或手段而言,一方面,在调查过程中,笔者按时撰写、整理调查日志,注意接近访谈对象的程序与方式,及时反思和调整研究思路,并通过编制大事年表、关系图等方式来梳理重要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笔者还通过表格化的形式总结案例实际情况和案例分析过程,从而使置身事外的研究者,通过阅读本研究就可以追踪提出问题、采用论据论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从而保证论证分析的证据链的完整性。另外,本研究还注意案例资料来源的多样性,除访谈资料外,本次调查还搜集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其他一些文献资料、二手研究资料。尤其是对于某些重大事件或变动的分析,除企业内部的文字材料和对员工的访谈外,还辅以日常的观察、报纸杂志、公司外部公开资料以及退休工作人员访谈来搭配分析。
总之,本研究力争采用不同的资料搜集方法来多方论证,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以保证建构效度。同时,我们用理论框架指导案例研究,提高研究的外在效度。此外,笔者还通过采用案例研究草案、建立案例研究资料库等方式,来提高研究效度(殷,2004:38)。
2.资料分析
虽然本研究的资料搜集单位共有三个层次——职位、部门和组织,但重点无疑落在部门层次。与此相应,本研究的“主分析单位”是“朝阳轿车”的各个部门及部门间关系。而在研究跨度上,为了集中讨论和突出分析重点,本研究分析的时间范围选定在1978—2008年之间的这段历史。同时,出于深入分析技术进步和组织变迁之间关联机制、技术层级结构与部门间关系(结构)之间“互构”过程的需要,也基于调查所获取资料的基本性质,本研究主要应用定性分析方法,对“朝阳轿车”不同阶段的技术层级结构和部门间关系结构进行讨论。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以不同阶段的案例特征描述为基础,采用单个案例纵向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对“朝阳轿车”不同阶段变化的比较以及不同工厂、部门之间的比较,来揭示“技术层级结构变动”与“部门间关系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机制,进而对技术和组织之间的“互构”关系予以深入剖析。同时,为展开案例分析,本书还会在具体分析中对“朝阳轿车”与其他轿车整车生产企业之间在技术应用策略和组织形式上的异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分析。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对于“朝阳轿车”技术层级结构变动的分析,既基于所讨论生产技术与产品性能、生产任务核心以及其他技术之间的实际关系,同时也参照使用者的自我认定。
为实现上述分析目标,本书将围绕以下四条事实或资料线索展开重点分析:(1)在“朝阳轿车”发展过程中,其技术体系构成尤其是技术层级结构的阶段性变动;(2)在“朝阳轿车”发展过程中,其组织结构变动尤其是部门间关系结构的阶段性调整;(3)在“朝阳轿车”的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层级结构与部门间关系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在“朝阳轿车”发展过程中,技术层级结构变动与部门间关系结构之间结构匹配层次、类型、具体机制的历时性变化及其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