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民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广大农民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正在走向富裕。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表现在:一是国内最终消费水平的持续下降,过剩和潜在过剩行业逐渐增加;二是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中国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形成约束。在此背景下,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此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可见,新农村建设从国家层面讲,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全国的安定与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农民层面讲,就是要使农民更多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获得在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管理民主以及农村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极大改善,并最终通过农民收入的增加,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缓和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因结构性过剩而带来的矛盾。
但问题在于:一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使得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由中央及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对公共产品的大规模投资,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基础的差异必然使得在不同地区,政府和民间在公共产品投资上资金分担比例的差异;二是不同地区经济基础的差异也客观上导致不同地区对公共资源的需求总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显然,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如果政策同质而缺乏差异化,必将造成公共资源和资金配置的低效。因此,如何将有限的公共资源依据不同地区的真实需求和地方政府及民间的资金配套能力进行分配,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选择与实施效率。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对象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一切政策的制定必须首先考虑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了解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期望与政策诉求,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农户与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十余所高校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从2006年起对全国27个省市区进行了每年一次的农户问卷调研活动,旨在从农户角度了解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意愿与政策诉求,为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