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各省(区、市)改进方向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对西部各省(区、市)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评价结果:

1.从各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来看

首先,从静态来看,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四川排名居首,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最强;内蒙古、陕西和重庆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较强,分别居西部地区的第二、三和四位;新疆、云南和广西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一般,分别居第五至第七位;甘肃、宁夏、青海和贵州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较弱,分别居西部地区的第八至十一位。

其次,从动态发展来看,2007—2010年期间,重庆经济发展态势最好,综合排名处于第一位;广西、陕西、四川和内蒙古经济发展态势较好,综合排名处于第二位到第五位;宁夏、新疆、贵州和云南经济发展态势一般,综合排名处于中游;而甘肃和青海经济发展动态排名处于最末两位。

2.从经济竞争力的分项评价来看

(1)宏观经济竞争力方面:从2010年的发展情况看,重庆、内蒙古处于上游,排名西部地区第一、二位;四川、广西、陕西位居中上,居第三、四、五位;宁夏、云南位居中下,排名第六、七位;新疆、青海、贵州、甘肃处于下游,分别居于第八、九、十、十一位。从2007—2010年的发展态势来看,重庆、内蒙古处于上游,陕西、宁夏位居中上,云南、广西、四川位居中下,甘肃、贵州、新疆、青海处于下游。在中游水平的五个省中,四川、广西虽然静态排名比较靠前,但动态排名比较靠后,说明四川、广西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陕西、宁夏、云南排名情况与其相反,说明这三个省较之四川、广西而言,虽然在发展实力方面相对较弱,但2007—2010年的发展速度较快。

(2)产业竞争力方面:从2010年的发展情况看,内蒙古、四川、陕西、新疆四省(区、市)的产业竞争力位于前列,保持着较高水平,与2008年相比,内蒙古超越了四川位居第一;重庆、云南、广西、贵州产业竞争力处于中游水平;而青海、甘肃、宁夏综合排名依然靠后,产业竞争力较弱。从动态发展来看,内蒙古、重庆、宁夏三省(区、市)动态竞争力排名前三位,说明在2007—2010年间这三省的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动态竞争力最强;贵州、陕西、广西、四川、青海的产业动态竞争力分别位列第四到第八,处于中游水平,说明这些省份在2007—2010年间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具有一定优势,但表现得不够明显;产业动态竞争力排名后三位的依次为甘肃、云南和新疆,表明这三个省份在2007—2010年间的发展态势较为落后。

(3)企业竞争力方面:从2010年的发展情况看,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的企业竞争力分居西部地区前三位,说明这三省(市)企业实力在整个西部地区具有绝对优势。贵州、内蒙古、广西企业竞争力位居第四、第五、第六位;但贵州企业竞争力排名由2008年的第九位跃居至第四位,提升速度非常明显。新疆、云南、宁夏企业竞争力排序居中下,分别位居第七、第八、第九位,说明这些省份的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甘肃、青海两省企业竞争力排序靠后。从2007—2010年的发展态势来看,陕西、四川、重庆的企业发展迅速,竞争力动态排序位居前三;贵州、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的企业发展一般,动态排序位居中游,分别排在第四至第八位;云南、甘肃、青海的企业发展较慢,动态竞争力排名在西部的第九至十一位。

(4)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方面:从2010年发展看,通过聚类分析发现,陕西和四川在科教与创新方面的竞争力最强,处在第一类,综合得分排名居前两位,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实水平在整个西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重庆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排名第三,处在第二类,说明重庆在整个西部地区也较有优势;新疆、广西、内蒙古、云南、甘肃、贵州和宁夏处在第三类,综合得分排名处于第四到第十位,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较弱;青海处于第四类,综合得分排名最后。从对2007—2010年的动态发展情况的聚类分析看,广西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处于第一类,说明广西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居西部地区之首;内蒙古和重庆处于第二类,其综合得分排名第二和第三位,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在西部地区也比较好;新疆、陕西、贵州、甘肃、青海、云南和四川处于第三类,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发展排名处于中游水平;宁夏处于第四类,动态发展情况的综合得分排名最后,说明宁夏的科教与创新动态竞争力处于明显的劣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方面,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从西部地区整体来看,在科教与创新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科技基础薄弱,科技投入不足。西部多数省区市从事科技研究与发明的科技人员少,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数和每万人中科学家及工程师数均较低。财政科技拨款和R&D经费支出的总额较小,这将影响各省区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西部地区教育基础弱,教育投入不足,培养人才的环境较差,导致人才的相对短缺和人口文化素质的落后,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较高;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西部多数省市的财政收入较少,使得财政教育投入不足,这将影响到教育水平的提高。三是科教产出水平低。专利数量是一个地区科技成果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综合表现,西部多数省市在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批准量上都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技术成果转化速度较慢,表现在技术市场成交额较小,技术转让合同在技术市场交易活动中的比例偏低。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西部多数省(区、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起到带动当地经济加速发展的作用。

(5)金融竞争力方面:通过聚类分析,从2010年的发展情况看,四川、重庆、陕西以及内蒙古处在第一类,金融竞争力位列西部前四位;新疆、云南、甘肃和宁夏属于第二类,分列五到八位,说明这四个地区的金融竞争力在西部地区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并不十分突出;广西、青海和贵州位于第三类,位列第九至十一位,说明其金融业的竞争力较弱。从2007—2010年的发展态势看,重庆、青海、甘肃及四川处于第一类,金融业发展速度最快;内蒙古、陕西、广西和宁夏属于第二类,分列四到八位,在西部金融竞争力动态排名中居于中间水平;云南、新疆和贵州三省(区)位于第三类,这三省(区)金融业发展较慢。

另外,从西部地区整体的金融业发展来看,还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一是西部各省(区、市)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现象明显。这首先表现为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竞争力,西南地区金融竞争力整体强于西北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四川静态金融竞争力连续多年一直居于首位,令其他省份难以望其项背。二是表现为各省(区、市)内部金融结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非均衡性。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态三方面的测评结果中都可以发现,各省(区、市)基本很难保证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三是西部地区金融竞争力的静态与动态排名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重庆在动态排名居于西部首位,说明其金融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客观上解释了为什么重庆能够在静态排名中取代内蒙古跃居西部第二位;同样,这也能充分说明甘肃和青海凭借突出的动态金融发展潜力,在静态排名中的上升趋势。四是在区域金融竞争力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区域金融格局。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历次金融浪潮之后,这种在危机之后形成的金融格局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集团化格局,而是一种区域禀赋优势累积沉淀下来形成的金字塔式区域金融格局。其中西南地区以四川为代表,依靠多年以来金融规模优势雄踞西部第一,重庆凭借突出的发展潜力位于西部第二位紧随其后,云南、贵州和广西则处于金字塔底部。西北地区则以陕西为代表,在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金融生态方面排名都比较靠前,综合排名位列西部第三位;第二层是内蒙古,近年宏观经济发展迅速,金融生态环境高居西部首位,综合排名西部第四;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位于第三层。这样就在西部地区悄然形成了一个南北对称的金融发展格局,二者之间既有着良性的互动,又相辅相依。

(6)资源竞争力方面:从2010年发展看,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排名前三位的省(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陕西,这是由这三个省份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资源禀赋决定的;排在第四至八位的是四川、云南、甘肃、贵州、广西五省(区);宁夏、青海、重庆三个省(市、区)位列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的最后三位。但从2007—2010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广西、重庆、内蒙古排在前三名,贵州、陕西、四川、云南、甘肃位居第四至第八位;新疆、宁夏、青海排在最后三位。

(7)环境竞争力方面:从2010年现实基础看,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由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环境污染轻、生态基础较好,在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排名中靠前;四川、广西、贵州、重庆四省(区、市)的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排名相对靠后,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严重,特别是重庆管辖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导致测评指标中相关污染强度较大。从2007—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环境改善程度来看,重庆、云南、广西排名前三位,说明这三个省(区、市)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工作力度及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四川、贵州、宁夏、甘肃、新疆排在第四至八位,表明这五个省(区、市)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青海、陕西、内蒙古排名最后,分别位列第九、十、十一位。另外,如果将2010年的排名与2008年的排名进行比较会发现,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的排名出现较大波动,这说明环境改善程度与政府对于环境治理力度及投入紧密相关,当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时,环境质量就会改善,环境竞争力就会提升;否则,环境竞争力就会下降。

(8)对外开放竞争力方面:通过聚类分析,从2010年的发展态势看,四川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说明四川省对外开放竞争力领先于西部其他地区;陕西、云南、重庆、广西、新疆五省(区、市)的对外开放水平可以归为一类,综合得分分别位于西部地区第二至第六位,表明这五省(区、市)的对外开放水平处于中游水平;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五省(区、市)的对外开放水平为一类,综合得分排名靠后,说明其对外开放水平处于下游水平。但从2007—2010年的动态发展来看,新疆动态综合排名第一,说明新疆的对外开放发展速度最快;重庆、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对外开放竞争的发展态势在西部地区处于中等水平,综合得分排名在第二至第六位;宁夏、贵州、内蒙古、青海、甘肃五省区处于一类,也是动态综合得分排名靠后的五省(区、市),说明其对外开放发展潜力较小。

(9)政府作用竞争力方面:从2010年发展态势看,四川、重庆和内蒙古政府作用竞争力最强,位居西部地区前三位;陕西、青海、广西、新疆四省(区、市)市政府作用竞争力位于第四至第七位,其中青海的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名迅速提升,由2008年的第十一位提升到第五位,但广西排名迅速下降,由2008年第三位下降到第六位;甘肃、云南、宁夏三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位居中下,分别排名在第八到第十位;贵州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名垫底,这主要是在民生建设与社会公平度方面排名迅速下降所致。从动态发展来看,2007—2010年间,重庆、新疆、广西三省(区、市)政府作用提升最快,动态竞争力最强,分别位居前三位;宁夏、贵州、内蒙古和陕西政府作用提升速度居中上水平,动态竞争力分别居第四至七位;甘肃、云南、四川三省在2007—2010年间政府作用改善程度较小,其政府作用动态竞争力位居中下游;青海省政府作用动态竞争力排名最后,说明在自2007年以来,青海省在政府作用方面的改进成效最小。

(二)西部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对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界定,省域经济竞争力是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环境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九个方面的综合,因此,省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也必须从这九个方面做出努力。另外,从西部地区的现实来看,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总量依然较小,人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消费尤其是出口的拉动能力偏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区域性技术创新仍未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协调;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初级产品比重高,资源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业基础薄弱,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亟待突破,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多;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小城镇发展滞后于大中城市,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承载工业化和拉动内需的能力不足;城乡差距、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社会、区域协调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脆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够,民生保障水平总体不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此,出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快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在全球经济恢复缓慢的国际背景下,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全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与小康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根据著名城市经济学家弗农·亨德森(Henderson,2007)的研究,虽然中国一些城市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大规模人口流入,但总体上仍是城市数量众多,人口规模不足,如果一些地级城市的规模扩大一倍,可以使其单位劳动力的实际产出增长20%~35%。另外,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而且对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际,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加快体制改革,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原则,支持鼓励国家、集体、个体、外商等各方面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第三产业;重视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科技支持、金融、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健全与西部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功能体系,形成“双轮驱动”,相互促进;要充分发挥城市和园区的辐射功能,努力做好工业平台规划与城市、交通、新农村等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和园区基础设施的共享度,促进城镇与园区融合发展。二是要注重拓宽城市发展框架,扩大城市整体规模;注重彰显特色和挖掘内涵,提高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必须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立足于城市长远发展,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内外交通基础设施,坚持高效率提供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城市社会事业,坚持高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远期与近期、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环境,建设功能突出、布局有序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三是要以政策与财政投资为杠杆,拉动社会资本投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扩大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和投资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民间投资,并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农业、民生、优势特色产业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启动能够广泛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并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四是要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坚持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相结合,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落实好收入分配调节的各项政策,继续加大对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财政性支出,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鼓励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业,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强化市场监管和服务;改善城乡消费环境,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加快产业升级与提升企业竞争力是西部地区需要长期坚持的方向。从西部地区来讲,产业升级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紧紧抓住全球性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产业特别是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突破口,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在明确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围绕重点产业、企业、产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经济运行调节,提升产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物流、金融和旅游等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三是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和创业园区建设,积极拓展创业板上市、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重点项目搞协作,尽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四是要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深入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化手段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五是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东西企业合作。东西部合作与联动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联动机制的建设,西部地区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基本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基本合作原则,促进东西部产业转移,实现资源互补;建立广泛的合作平台,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东西部交流合作信息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东西部交流合作的机会。

3.实施技术支撑战略,提高科教与创新能力

西部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过度依赖投资和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偏离一般经济发展的常态。未来的发展应重视技术进步,其意义不仅在于对经济发展偏离常态的一种校正,更为关键的是它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一方面,GDP、财政收入、工业产值等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支撑,而技术进步则是产业立足市场并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依赖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及购买力的扩大,而人均收入提高的关键在于增进和实现人的价值,技术进步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实施技术支撑战略对于加快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技术支撑战略的重点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立比较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技术进步体系;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开展集成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环节,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推动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紧密合作,着力解决单个企业解决不了、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资源围绕产业技术进步需要进行优化配置,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作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按照“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建设各种技术创新、应用和服务平台;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地方人才发展规划,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引导人才向生产经营领域集中;同时抓好软环境建设,营造和优化让投资者和各类人才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增强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4.加快金融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现代经济增长离不开强力有效的金融支持,这已被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对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西部地区金融业无论在金融规模,还是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方面,均与东部地区金融业存在较大差距,对西部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约束。因此,加快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扩大金融规模,提高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在继续扩大已有金融规模的基础上应继续加强和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实现借贷双方信息的对称,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同时应建立起以政府为发起者,金融机构为组织者,社会资金为主要来源的中小企业信贷机制,加大对区域内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实现金融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依赖数量规模扩张逐步转向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并重的发展,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在继续发展规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金融效率的改进和金融结构的优化。三是要加大对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政策支持,推动其盈利能力的提高,改善西部地区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在金融结构方面,应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同时对西部地区企业上市审批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更多的西部企业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来,拓展融资渠道,减少西部企业对银行融资的过分依赖,优化金融结构。四是要强化金融功能的发挥。银行业要提高资金转化效率,配合西部地区优势及特色产业的发展,扩大信贷支持,促进优势与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比如对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等6大产业,重点支持促进其实现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证券业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结合国家“十二五”期间及未来十年西部重点区域的发展,在公司上市及融资方面给予西部企业以适当的倾斜,改善西部企业上市融资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总量。保险业方面,应在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年金管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逐步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参与国际化分工的深度与广度

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逐步明确的情况下,以往以行政区划为主的竞争将让位于区域竞争。为此,西部不仅要面对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国际国内的广泛竞争,更要直接面对其他地区的发展竞争。随着西北、西南、环北部湾和陕、蒙、宁资源富集区域的融合进入加速期,资源的区域性配置、产业的区域性转移、交通体系的区域性对接都将深刻改变区域发展的原有格局,只有加快实现争先进位,才能在新一轮区域格局调整中赢得主动。

为此,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一是要利用其国境线长的特点,推进向西、向北、向南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二是要推进向其他经济区开放,推进东西互动;同时还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优化布局;在开放和区域经济互动中,逐步积累各种比较优势,形成富有特色且高效的区域分工格局;三是要扩大对外贸易、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是要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同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立足于自主创新,在资源禀赋优势基础上发展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形成西部企业核心竞争力。

6.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根据统计资料,2010年西部地区有7个省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表明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市)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济理论与实践,在该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极为复杂,比如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公共需求的急剧增长、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等等;另外,西部地区还面临着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等更多的社会压力,如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能力、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地位仍然不够匹配;农民增收特别是农户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将承担比以前阶段更为严峻的任务。

为此,西部地区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通过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将就业创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形式,逐步加大社会教育、卫生、文化与社会保障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制度措施,保障社会和谐,以社会和谐化解各种矛盾,提振发展信心,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人民。

(三)西部各省(区、市)提升竞争力的方向

从对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环境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九个方面的评价与分析,我们发现从省级层面来看,西部各省(区、市)在上述九个方面各有所长。因此,西部各省(区、市)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弥补“短板”,以提升在西部区域层面上的经济竞争力。

(1)四川省。四川省在经济总量、产业发展、企业发展、高新技术、金融业发展、政府作用等方面与西部其他省(区、市)相比,均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四川省的企业发展,无论是企业规模、运营能力、技术水平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均位居西部第一,这一切为四川省奠定了西部第一强省的地位。但从其竞争力构成的三级指标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弱势之处,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较为严重、对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政府社会保障功能依然较弱等。这些方面都是四川省在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时需要予以重点考虑的。

(2)重庆市。重庆市在宏观经济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金融竞争力、政府作用等方面排名在西部前列,其中构成宏观经济竞争力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三项指标在西部排名第一,企业竞争力、金融竞争力与政府作用竞争力西部排名第二,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西部排名第三,这些都构成了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重庆市在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方面排名相对较后,尤其是环境竞争力排在西部地区第11位。因此,重庆市要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并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改造,特别是第二产业,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要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提高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四是要扩大对外开放,使对外贸易与国际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五是要注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使所有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3)云南省。从前面的评价分析来看,云南省构成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各种三级指标基本上处在西部中等位次,这使得云南省的经济总量在西部地区属于中等水平。但是,云南省在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治理、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位居西部前列,特别是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居西部之首。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云南省应该在保持与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及市场化进程,以此提高居民收入与扩大消费;通过产业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大企业技术进步力度;注重科教与技术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同时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在实现社会公平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4)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除了经济总量在西部地区处在第四位外,其余各项经济指标均居西部地区的中下水平。因此,广西要提升竞争力,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具体来讲:一是要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并通过第二产业发展带动整个区的产业升级,增加居民收入与扩大消费;二是要扩大企业规模,并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企业运营能力;三是要加速金融业发展,在寻求金融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更要注重金融业效率的提高及金融生态的改善;四是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与降低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五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在有效增强政府财力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但值得说明的是,从2007年以来的发展看,广西位居西部第二,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5)贵州省。贵州省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西部地区排名最末一位,这主要是由贵州省所有的经济指标均排在西部地区较后位置导致的。因此,贵州省要提高在西部地区的竞争力,必须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科教与创新能力、金融发展、环境治理与改善、对外开放、政府职能作用等各个方面加快发展步伐。但需要指出的是,从2007—2010年的动态发展来看,贵州省在产业发展、企业发展、政府作用等几方面的推进速度居西部地区中上水平,其中第三产业发展、企业技术进步与设备更新程度、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进步居西部前列,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6)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是西部第二经济大省,许多经济指标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如产业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居西部第一,体现政府职能作用的财政力量、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公平程度均居西部前三位。但内蒙古自治区依然有一些经济指标处在西部地区较为落后的水平,如企业技术水平、科教产出水平与高新技术发展、生活污染的治理、对外开放程度等。因此,内蒙古自治区要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必须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对较为薄弱的领域予以重点发展。

(7)陕西省。从综合经济实力来讲,陕西省居西部地区第三位,这主要归功于陕西科教与创新能力居西部首位,对外开放程度居西部第二位,产业、企业及金融业发展居西部第三位;其他构成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也处在西部中等水平。从各三级指标来看,陕西省应该在提高市场化水平、控制工业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扩大产品出口、增强地方政府财力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重点予以关注。

(8)甘肃省。甘肃省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的省份之一,各种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西部地区落后位置;另外,从2007年以来的动态发展来看,甘肃省也处在西部地区倒数第二位。因此,对于甘肃省来说,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应该加大工作力度,并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9)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也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的省份之一,许多经济指标位居西部倒数第一,如产业发展水平、企业运营能力、金融业发展规模、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等;其他经济指标也处在西部较后位置。这使得宁夏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压力。但从2007年以来的发展态势看,宁夏处在西部第六位,发展态势良好。因此,宁夏应该在继续保持这种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的突破发展,以全面提升其在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

(10)青海省。青海省的经济总量排名西部第11位;另外,2007年以来的发展速度在西部地区也位列倒数第一。但青海省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位列西部第二)。因此,青海省应该在继续保持良好环境的前提下,围绕构成经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通过深化改革,获得全方位的快速发展。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是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省份之一,其中在第二产业发展、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环境治理与保护、对外贸易等方面居西部前列。但新疆经济发展的薄弱之处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及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发展缓慢,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引进外资与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足等方面。因此,新疆要提升在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必须在其最为薄弱的领域与环节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赵彦云、汪涛:《金融体系国际竞争理论与应用研究》,《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

[3]许涤龙:《金融竞争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10期。

[4]赵彦云:《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与应用研究》,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版。

[5]崔满红,郭威:《金融资源理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9期。

[6]王秉安:《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模型研究》,《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李闽榕:《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8]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动态分析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9]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

[10]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

[11]芦岩、陈柳钦:《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12]林汉川、管鸿禧:《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13]乔云霞:《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绍光田等:《综合省力的测定与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1996年第2期。

[15]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系竞争力研究工作室:《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1985—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16]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17]魏后凯:《对产业集群和竞争力关系的考察》,《经济管理》2003年第6期。

[18]肖红叶:《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19]夏智伦:《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区域竞争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7期。

[20]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4期。

[21]姚慧琴、徐璋勇:《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概念、指标体系及方法》,《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2]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国家体改委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邹薇:《再论国家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测度体系》,《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25]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经济评论》1999年第5期。

[26]左继宏、胡树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商业研究》2005年第16期。

[27]金怀玉、韩兆洲:《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

[28]孙利娟、邢小军、周德群:《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及其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7期。

[29]侯经川:《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30]姚慧琴、耿鹏:《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十年发展总报告》,《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1]姚慧琴、耿鹏:《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评价与分析报告》,《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2]李建平、李闵榕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3]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4]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5]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6]周立群、潘宏胜:《国内城市金融体系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以天津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93—98页。

[37]弗农·亨德森:《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政策问题与选择》,《比较》2007年第31期。

[38]Clarida.R., J.Gali and M.Gertler(2000), “Monetary police rules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Evidence and some theor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2.

[39]Eggertson, G.and M.Woodford, “The zero bound on interest rates and optimal monetary police”,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3.

[40]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book.Switzerland:Lausanne Press,2011.

[41]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e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1.

[42]Aiginger, K.(1998),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ries,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Vol. 9, No.2, pp.159-188.

[43]Budd, L.& Hirmis(2004),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Regional Studies, Vol.38, No.9, pp.1015-1028.

[44]Chaharbaghi, K &Feurer, R.(1994), “Defining Competitiveness:A Holistic Approach”, Management Decision, Vol.32, No.2, pp 49-58.

[45]Chesnais, F.(1986),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ness”, STI Review,1, pp.85-129.

[46]Fagerberg, J.(1988),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98, No.391, pp.355-374.

[47]Institution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6),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Fundamentals 2006, http://www.imd.ch/documents/wcc/content/Fundamentals.pdf, on 2006-5-17.

[48]Krugman, P.R.(1996), “Making Sens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Debat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12, No.3, pp.17-25.

[49]Lee, F & Tang, J.M.(2000), “Productivity Level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anadian and U.S. Indus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 No.2, pp.176-179.

[50]Meng, H.C.(2005), “Innovation Cluster as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ol in the Innovation Driven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sight and Innovation Policy, Vol.2, No.1, pp.104-116.

[51]Nishimizu, M.& Page, J.M.Jr.(1986), “Productivity Change and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68, No.2 , pp.241-247.

[52]O'Donnell, S.& Bluementritt, T.(1999),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to Host Country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5.(1999), pp.187-206.

[53]Papadakis, M.(1996), “Confounding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A Rejoinder to the Comment:How Well Is the United States Competing”,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Vol.15, No.1, pp.82-88.

[54]Parrinello, S.(2006),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Global Economy”, Universita'Degli Studi di Roma, Working Paper. No.95, on dep.eco.uniroma1.it/docs/working_papers/Wp95.pdf.

[55]Ramos, P.N.(2006), “Does the Balance-of-Payments Matter at Regional Level”, REAL Discussion Paper(DP 05-T-7), http://www.ersa.org/ersaconfs/ersa06/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