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区域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一)不同学派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

在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区域”一词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区域”,是将一个独立的国家看作是世界经济的一分子,是世界经济体的一个独立的区域,这个意义上的区域竞争力研究,着重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狭义的“区域”,指一国内部不同的地区,这个意义上的区域竞争研究,着重比较和讨论一国内部各个地区竞争力的差异,在国家内部进行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由于分析视角不同,区域竞争力分析产生了不同流派。本节对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回顾也从这两个不同层面进行,并对现有文献做出评论。

1.国家层面的区域竞争力研究

早期的国家竞争力研究延续了重商主义学派的思路,将国家竞争力看作是一国或地区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收入的能力,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对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近20年来国家竞争力的研究视角从国际贸易拓展到了国家收入和国家产业水平,在评价方法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和汇率等国际经济学范畴,更多的集中于从一国宏观经济环境和一国微观企业能力角度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一国国家竞争力做出分析和评价。

(1)贸易视角的国家竞争力研究

贸易视角的国家竞争力研究延续了古典学派的传统,认为区域竞争力就是一国/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区域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斯科特等(Scott et al,1985)指出,国家竞争力是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利用自身资源创造、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回报的能力;杜兰德和焦尔诺(Durand & Giorno,1987)认为,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压倒竞争对手、获得更高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巴利尼罗(Parrinello,2006)则提出,在以资本自由流动和大部分商品可贸易为特征的全球市场中,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是绝对生产率和绝对优势,而非相对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樊纲(1998)认为,狭义的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处的地位。这一概念的特殊性在于,这是一个涉及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学概念,既意味着制度改进、技术进步,也意味着国家/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

与樊纲的看法相反,邹薇(1999)认为,国家竞争力与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等传统的国际经济学范畴无关,并从内涵、来源和测度方法体系上深入讨论了国家竞争力这一概念。邹薇指出,国家竞争力是创造出来的,而非先天赋有或继承的,是在提高本国生活水平与赢得国际竞争之间达到均衡的目标(邹薇,2002)。国家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人力资本和知识存量(邹薇,1999),也来源于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和制度结构(邹薇,2002)。在国家竞争力测度体系上,邹薇(2002)建立了一个由净出口指数、贸易条件指数、生产要素密集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总股东收益指数构成的国家竞争力测度方法体系。

除邹薇(2002)提出的方法外,还有大量文献基于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提出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李和唐(Lee & Tang,2000)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巴巴达吉斯(Papadakis,1994)用市场份额、贸易平衡(trade balance)和相对比较优势衡量美国1970—1990年20年间各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保罗和穆特(Paul & Mute,1970)认为,影响一国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价格、成本和需求;在政策上,保罗和穆特(Paul & Mute)认为,短期内,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依赖于以国际市场价格向生产商提供原材料和其他投入来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长期内,一国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依赖于固定成本、产品和技术创新等长期因素。阿吉那尔(Aiginger, 1998)认为,国家竞争力是一国向世界出售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在国家层面上提高要素收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国家竞争力既依赖外生的自然资源,也依赖于内生的技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西水和佩奇(Nishimizu & Page,1986)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竞争力可分解为三个独立的要素,即相对价格变化,技术变化和全要素生产力变化;聂瑞(Neary,2006)在回顾大量实际有效汇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边际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计算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评测了爱尔兰国家竞争力。

然而,从贸易层面界定国家竞争力存在极大缺陷。克鲁格曼(Krugman, 1994,1996)认为,一国经常项目的收支情况与该国福利水平无关。并提出,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竞争力是一个不恰当的概念;另一方面,一国某类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并不意味着该国经济竞争力下降,而是资源重新分配、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表现(Lall,2001)。在政策上,保护和培育国家竞争力的良好意愿很容易成为利益集团谋求特权的武器,最终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持同一观点的还有安东尼(Anthony et al,1993),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些领域相对于其他国家缺乏竞争力,但不能断言一个国家缺乏竞争力。

(2)国民收入视角的国家竞争力研究

这一类文献从提高国民收入的视角来衡量和界定一国的国家竞争力,认为国家竞争力是一国提高国民收入和福利、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能力。竞争力咨询委员会(Competitiveness Advisory Group)认为,“竞争力意味着生产率,效率和利润。…… 是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方式,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力通过国际分工提高了生产率和效率,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提高人民收入水平”(1995a),“是提高生活水平和就业、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1995b)。

奥唐纳和布鲁门特里(O'Donnell & Blumentritt,1999)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动态现象,因此,国家竞争力界定是一国利用人力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居民福利的能力;法格贝格(Fagerberg,1998)认为,国家竞争力指一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能力,尤其是在不造成国家收支困难的条件下实现收入和就业增长的能力,因此技术竞争力、价格竞争力和销售竞争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阿吉那尔(Aiginger,2006)将国家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福利的能力。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同时包括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前者评价一国经济体的产出,即产出竞争力;后者评价生产这些产出的影响因素和过程;结果评价指标由福利或生活水平、人均收入、人均产出、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就业率等评价经济体成就的指标构成,同时还可涵盖其他社会、生态等其他非经济政策目标以反映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性质;过程评价指标则由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两类要素构成,即软要素和硬要素。其中软要素包括组织制度、信用体系、国家创新系统、政治稳定性和法律制度。硬要素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

以国民收入为切入点的国家竞争力分析,在理论内涵上,注重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整体福利效果和最终受益者;在国家竞争力评价上,从国家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动力、路径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不仅关注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静态结果,还关注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政策应用层面上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是,这类文献忽视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社会经济特点,相应的国家竞争力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也应当有所不同;此外,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对不同类型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尤其是用适应于发达国家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发展中国家,容易忽视发展中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同时,不适合国情的竞争力提升路径也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付出代价。

(3)企业和产业视角的国家竞争力研究

这类研究从企业和产业角度出发界定国家竞争力,认为国家竞争力实际上是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波特认为,国家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基础”,国家竞争力因而成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代名词,纯粹的“‘国家竞争力’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

伯曼(Berman,1990)认为,既然企业创造了一国的实际财富,国家竞争力就应当是一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参与竞争的能力。在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讨论上,Berman提出除本国企业外,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和母国竞争力的提升都有正面作用;政府既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直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间接提高产业竞争力。巴利尼罗(Parrinello,2006)认为,在以资本自由流动和潜在失业为特征的全球市场中,是绝对生产率和绝对优势,而非相对生产率和比较优势影响了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竞争力。

从企业和产业的角度研究国家竞争力,默认了企业和产业是国家竞争力的唯一来源,忽视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事实上,国家竞争力的来源是多元化的,企业和产业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之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载体。单一的从企业和产业的角度探讨国家竞争力,极易演变成为一国产业竞争力分析,偏离了原来的研究轨道,和原本的主旨不符。

2.国内区域层面的区域竞争力研究

从区域层面进行的竞争力研究,是研究一国内部不同地区如何提升各自的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相比,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更为细化。对区域竞争力的分析研究有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资源竞争等多个角度。

(1)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角度

汤姆森和沃德(Thompson & Ward,2005)提出,区域之间的竞争尤其表现在吸引企业和劳动方面的竞争,区域竞争的基础与其说是比较优势不如说是绝对优势;而绝对优势则表现在技术、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和制度条件等各方面,能够使区域内的企业获益及获得更高的生产率。这一观点与上一节中提到的巴利尼罗(Parrinello,2006)关于国家竞争力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与这一观点相反,更多的学者认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更偏重于竞争优势而非比较优势;例如,巴德和赫默斯(Budd & Hirmirs,2004)认为,应当从企业层面的竞争优势,贸易层面的比较优势和X-非效率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评估区域竞争力(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Capacity, RCC);另一方面,拉莫斯(Ramos,2006)也提出,由于收支平衡对区域的重要性远远小于对国家的重要性,区域之间的收支失衡也非常少见,从单一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层面分析区域竞争力没有意义。

从研究方法看,这一类型的研究同时借用了国际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是将一国之内的某一区域视为国家的缩小版;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和劳动的国际和地区流动日益放宽的条件下,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正如拉莫斯(Ramos,2006)指出,由于贸易收支在区域和国家之间重要性不同,单一的从贸易层面理解区域竞争力而忽视区域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其片面性显而易见。最后,这类文献对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因此,在政策层面上,也难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产业发展角度

国内部分学者借鉴了波特对于国家竞争力的分析方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路径进行了分析。魏后凯(2004)、夏智伦(2005)认为,所谓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部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其产业竞争力方面,由市场影响力、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构成(魏后凯和吴利学,2002);但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魏后凯,2004)。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上,夏智伦(2005)和魏后凯(2003)认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建立产业集群并利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区域竞争力的源泉,目前的研究多偏重从政策层面提出培育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但是,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单一的通过产业集群或者产业集聚来提升区域竞争力,而忽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极易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甚至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化;同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其他因素(人力资本、环境、制度建设)的忽视,也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缺乏,不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和区域竞争力的长远发展。

(3)资源配置和资源竞争角度

目前,国内主流文献从资源配置和资源竞争的角度讨论区域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代表性的研究包括:

王秉安(2003)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能力,具有相对性,因而竞争力研究是一种比较研究,同时又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肖红叶(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从参与竞争的视角对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综合系统地考察与分析。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的目标是通过市场机制占有、支配更多的资源,对区域竞争力的分析应置于国际市场争夺的视角;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将经济综合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区域整个市场加强分工协作,以创造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本质特征是对区域内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左继宏、胡树华(2006,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参与竞争的区域(省、地区)依据区位特点,通过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协作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不断形成竞争优势的能力;李闽榕(2006)从省域的角度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做了研究,认为省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对市场的争夺力,也是一个省(市、区)域对本区域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阳国新(199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各经济区域所提供的商品在某一特定区域市场中占有的市场份额,主要强调地区培育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家统计局严于龙(1998)认为地区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省、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度,国内外贸易、金融、投资的地位,强调一个地区提供基础设施所达到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强调地区综合经济实力;金怀玉,韩兆洲(2009)遵循目的性、完整性、重要性、代表性、科学性原则设计区域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以发展的视角对区域竞争力做出综合研究;认为区域竞争力的研究目的是让区域经济的决策者们能够通过对一个评价模型的分析来了解其各项指标的发展能力,具有很强的对策性。因此,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四大一级指标:基本发展能力,核心发展能力,潜在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研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区域竞争力做出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大都建立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竞争力做出了实证分析,是目前较为完整、深入的一类文献。但是,这类文献普遍存在的缺陷是:第一,在理论框架上,忽视了一国内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第二,在评价方法上,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较为主观,难以客观地衡量不同要素对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二)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与以往的区域竞争力研究相比,当代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突出特点是更加重视研究的经济学基础。以WEF为例,新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突出反映了经济增长理论在国家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在理论基础上更加坚实可靠;在数据处理上,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的使用令WEF的研究结果更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将经济学基础理论应用到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博弈论在区域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考虑不同国家/区域之间和同一国家/区域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关系。这一方法虽然在理论及应用上都还不太成熟,但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竞争力研究

世界经济论坛(WEF)是较早对国家竞争力做系统评测的国际机构之一。自1979年发布第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以来,WEF每年发布一份包括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涵盖一国整体经济运行各个方面的竞争力分析报告;《报告》中发布的测评结果以其公正、全面受到各国理论界、企业界、政府和媒体的高度重视。在三十余年的演变中,WEF对国家竞争力的界定随着时代而变化。在2005年的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的专家们将国家竞争力界定为“一国保持人均GDP高增长率的能力”,认为国家竞争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要素、制度和政策等。在评价方法上,从2005年起WEF逐步建立起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GCI),这一指标体系涵盖了决定一国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和宏观基础,定义了包含宏观经济环境质量、国家政治制度稳定性和技术水平三类竞争力支柱,其权重分别为1/4、1/4和1/2。

在2009—2010年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WEF将原有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扩展。在对国家竞争力的内涵界定上,由著名经济学家萨拉-伊-马丁等人主持的GCI研究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企业界和金融界领导人都面临着如何避免经济滑入萧条的深渊,进而摆脱危机影响的巨大挑战;这一巨大变化促使WEF改变了对一国经济发展最佳水平及国家竞争力的评价范式。基于这一理念,WEF不再单纯地根据结果,而是结合过程和结果,同时考虑动态和静态来界定国家竞争力的内涵,即国家竞争力是决定一国生产率水平的制度、政策和要素的总和。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一国所能获得的财富的水平,具备竞争力的国家是那些能够利用所有要素推动生产率提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繁荣的国家;同样地,一个具备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可以保证国家渡过经济衰退期,并且确保该国依然具备能够在未来获得竞争力提升的经济运行机制。在评价方法上,2009—2010年年度报告将原有的“三大支柱”的GCI扩展为“十二支柱”的GCI体系。国家竞争力的“十二支柱”包括: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高等教育和培训水平、产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技术成熟度、企业先进性、市场容量和创新。

此外,在评价方法上,WEF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重要的改变是对国家的分类。WEF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将国家分为要素驱动型、效率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三种类型。WEF认为,由于不同类型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驱动力不同,GCI体系中的指标对不同类型国家国际竞争力培育和提升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同。具体而言,“十二支柱”被分为三大二级指标,包括基本条件指标、效率提高指标和创新与先进性因素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在不同类型国家国际竞争力评价过程中的权重也不同在权重确定上,WEF使用了最大似然估计来估计人均GDP与每个二级指标的关系,允许不同类型国家估计系数有所不同。(权重的赋予见表2-1)。

表2-1 不同二级指标在不同类型国家中的权重(%)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WEF):《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

与这类文献中的其他研究相比,WEF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更为持续、深入且全面。在对国家竞争力的界定上,WEF不仅考虑到一国当前的国家竞争力水平,还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的潜力;在评价方法上,则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来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大程度地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这一方法对我们的研究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IMD的国家竞争力研究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nternational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是除WEF之外另一家国家竞争力分析权威机构,自1989年起独立发布《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WCY)。IMD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理解、诠释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这一对概念,从全球性和整体性的角度理解和观察国家和企业。IMD的学者们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边境线的作用正日益降低,各国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方法正在互相影响、日益趋同;这一变化在企业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国家和企业都在整合技术以得到财富和利润。基于此,IMD认为,竞争力分析国家和企业如何整合其全部的资源以获取财富和利润;国家竞争力则是一个经济理论的范畴,分析哪些要素和政策可以使国家创造和保持一个能够使其企业获得更多价值,人民更加富裕的环境。

在IMD的研究视野中,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是由于经济因素的结果,同时也源于许多非经济因素的经济后果,例如教育、科学、政治稳定性和价值体系,它是一个含有派生定义的多角度的概念,这一多元化的分析视角更加能够用动态和系统的方法来分析长期中国家如何创造财富,人民如何更加富裕。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IMD早期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提出了八大要素,包括: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后期则精炼为四大要素,包括经济绩效,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相应地设计了四大一级指标,每一个一级指标下包含了五个二级指标,共20个二级指标(详见表2-2);每个二级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即5%。IMD认为,平均赋权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不同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个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也保证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使得不同年份之间的分析结果可以互相比较。但是,平均赋权方法过于简单,忽视了不同类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很难说明不同指标对培育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不同作用。

表2-2 IMD四大要素及其二级指标

资料来源: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世界竞争力年鉴》。

3.博弈视角的区域竞争力研究

孙利娟等(2010)在对区域竞争力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认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与其他单个或多个区域进行竞争的能力,其竞争的过程是区域各个主体选择并实施行动策略的过程,竞争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某一个区域单方面的行为,而且取决于每一个参与竞争的区域的所有行为。区域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团队博弈,而区域竞争力就是区域在与其他区域之间在一个或多个维度进行博弈的时候,选择出适合的策略的能力。其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集团,企业集团和个人集团,其中,区域政府的影响力最大,企业次之,个人最小。孙利娟等(2010)的研究从博弈的角度讨论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但在具体评价方法上有所欠缺。

侯经川(2005)从博弈的视角研究了国家/区域竞争力。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国家竞争力是指国家在国际经济博弈中获取最大化均衡国民财富的能力,是由支付函数、策略能力和信息能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即:

博弈能力(竞争力)=信息能力×策略能力×支付函数

根据这一界定,结合IMD和WEF的评价指标体系,侯经川给出了一个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权重分配体系(见表2-3)。这一研究给出了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可是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分析基础较为薄弱,对博弈理论视角下国家竞争力培养和提升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关系的讨论较为欠缺;二是指标评价体系的权重赋予缺乏客观性。

表2-3 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权重分配体系

资料来源:侯经川:《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以博弈论的方法和观点分析和观察国家/区域竞争力,是将不同的国家和区域看作是竞争对手,特别偏重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的竞争性,而忽略了这些经济主体之间还存在着合作的可能。但是,这类文献更深层次的缺陷是理论深度的缺乏,和对竞争力提升动态的忽视。虽然如此,这类文献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区域竞争力的新方法和新角度,对我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文献评论和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1.文献评论和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竞争力研究

西部作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与发达地区有着本质不同。而以上的研究恰恰忽略了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初始条件、社会发展背景、自然环境等多方面与发达国家/地区的不同,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欠发达地区区域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具体到西部地区,现有的区域竞争力理论和实证分析体系不能同时涵盖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差、贫困人口众多、生态极其脆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特征,因而不能准确反映西部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和态势。基于此,自2006年起,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开始对西部十二省(区、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在分析中既注重西部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现状,又关注各省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潜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内涵。

2.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我们认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不仅要包含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般共性,同时应当考虑区域自身特征、发展战略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在界定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时必须注意三个因素:第一,西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生态环境。西部各省(区、市)都处在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昂贵的交通费用和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障碍,而改变交通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成为提升西部各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第二,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经济增长过慢。这是西部地区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目的在于加快西部各地区的发展速度,尽快赶上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本质内涵。第三,我国西部地区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地势复杂、环境恶劣、灾害频发,我国贫困人群的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因而西部经济发展中,反贫困和救灾能力也应当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鉴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这些内在特点,我们将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为:某一个区域面对国际国内分工,为其自身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对市场和资源的争夺和优化配置能力;是一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综合实力,是区域多种能力合成的结果,区域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后劲。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宏观经济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企业实力、科教与创新水平、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资源禀赋、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