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书的宗旨与结构
洋为中用和学以致用是本书的宗旨。鉴于我们对美国社会学的了解有一定的片面性,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了解也不够全面,本书旨在对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与变化做进一步的介绍。具体而言,本书将进一步介绍美国社会学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的关注;总结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上关键的进步与发展过程;更准确地理解美国社会学主要理论的精髓,包括最新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和全球文化经济理论;介绍美国社会学教育的发展,以促进中国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同时,本书将借鉴美国社会发展和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促进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地走向繁荣。换言之,本书从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与变化中提取精华,从美国社会的发展及管理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希望有助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平衡而健康的进步。
全书分为十五章。第一章讨论美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介绍本书的宗旨与结构。
第二章对美国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及发展方向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同时对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美国社会学者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给予了不同的关注。这也反映了在美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问题。由于美国社会过去100多年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先于中国社会,其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美国社会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虽然中国社会的发展自有其特点,但在很多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面,中美社会的发展还是有共性的。美国社会学者在研究社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仍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同时,笔者也分析了美国社会学研究中题材取舍方面的问题及其根源,并结合中国社会学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对现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第三章主要探讨社会学研究方法在美国的发展、应用及变化的情况。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充分反映了美国社会学者研究美国社会发展及社会问题的方式与方法。由于美国社会学者自始至终对社会的改良有强烈的使命感,注重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无论是在经济大萧条的困难时期、紧张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社会繁荣的时期,都为美国政府、社会及企业制定政策,确立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情报和理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美国社会学者始终致力于一方面通过实证的方式去调查了解社会,发展社会理论,另一方面又在现有的理论指导下对新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并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理论的可靠性。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对美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通常比较注意,也比较了解。但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在美国的发展与变化却往往不大关心,也不大了解。而事实上,社会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及理论的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了解美国社会学理论远不如了解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要。这正如学会制造一个优质产品的技术远比获得这个优质产品更为重要。在从事社会研究的时候,很多中国学者更喜欢欧洲学者那种带有哲学思辨方式的推理性研究,喜欢通过阅读古代的经典著作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同时也产生新的知识。他们往往在归纳总结方面下工夫,在书斋里写书,在办公室里出成果。而很多美国社会学者则喜欢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他们十分看重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或者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得出新的发现,或者对现有理论进行新的验证。这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更适合中国社会学者对今天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也更值得中国社会学者借鉴。
第四章讨论美国社会学三大理论中的精华部分。美国社会学理论是美国社会学者对美国社会在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这些社会学理论是美国社会学研究的结晶,对美国政府及企业制定政策,保持社会的平稳进步,提高效率,确立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19世纪末期及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大,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变化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社会学者借鉴欧洲社会学理论,对美国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有关移民问题和城市化过程中家庭及社区问题的研究资料。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社会学者对美国社会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变化进行了理论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良当时的社会,这对研究中国目前快速进行的城市化很有帮助。
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繁荣兴旺,结构功能理论盛行,社会学者对美国社会的结构及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并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保持当时的发展态势。这与中国目前的发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60年代以后,经过长期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动荡,种族问题突出,社会学者以社会冲突理论解释了这些混乱的社会现象,旨在促进社会变革,这与中国目前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十分相似。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相对平静,社会中产阶级扩大,很多社会学者的关注点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互动理论盛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从宏观的社会研究转向微观的社会分析,对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互动提供了很多中肯的解释,旨在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这对中产阶级日益扩大的当今中国社会的研究很有帮助。5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提出了现代化理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和全球文化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对美国在全世界利益的发展贡献很大。而中国社会学界在中国的对外贸易遍布全球的今天对世界各国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因而有必要了解美国这些理论的发展。这些理论,包括宏观的阐述也包括微观的分析,有保守的也有激进的,有针对国内的也有针对国际的。这些理论在世界上对各国社会学及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了解。
第五章主要讨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中的霸权主义与中美两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迅速展开。他们对各国的社会文化、政治发展、价值观念及消费方式的研究为美国政府及企业的全球战略的制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们还针对50年代至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西方社会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来解释世界发展的规律。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已有中译本。本章重点讨论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霸权主义的特点与中美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总结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对我们了解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及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和极大的参考价值。鉴于中国社会学者不大注重对世界发展的研究,本章对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讨论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第六章主要讨论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的全球文化经济理论以及世界经济文化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阿帕杜莱对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脱节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从种族、科技、金融、媒体及政治思想这五个方面来讨论在全球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阿帕杜莱对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脱节的问题,国内的网络上有讨论,但理解上出现了很大误差,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介绍与讨论。同时,本章还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看法,并讨论了世界经济文化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美国社会学者对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这对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有帮助。与美国社会学者相比较,中国社会学者对其他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全球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改进的余地。
第七章从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发展与变化来了解美国学生对社会变化及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讨论美国高等院校社会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美国学生学习社会学人数的变化,既反映了美国人对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对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及使用状况。美国学生对社会学的兴趣及就业的状况基本决定了美国社会学专业的设置及社会学教学的发展。
中国社会学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又中断了近30年。因此,中国社会学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是,无论是社会学本身的发展,还是中国社会对社会学及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认识和使用,都有提升的必要。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对社会学这一新兴的社会学科的了解还很不够。在应对和处置社会问题时还很少使用社会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结果,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数量较少,但仍旧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专长来为社会服务。当然,目前高等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授的教学质量都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最关键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有待提高。整个社会学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改进的空间。因此,了解美国学生对社会学的兴趣及美国社会对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使用情况,对中国社会学教育的发展是有益的,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也有参考价值。同时,对于中国的高等院校改进社会学教育,促进社会充分使用为数不多的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也有所帮助。最后,笔者对中国社会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第八章针对中国目前社会科学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尽管中国社会科学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数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人群中,形而上学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近年来,社会科学界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欧洲学者那种书斋式研究方法而不喜欢美国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种发展趋势很合那些从小学到研究院,自始至终在教室里成长起来,在书堆里做学问的人的胃口,而实际上则反映了社会研究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倡导社会学者多采用一些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多做实际的调查研究,多提出一些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方案,为中国社会的平衡发展多作贡献。当然,笔者也讨论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改进意见。
第九章主要讨论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在经济发展方面,美国社会积极创新,鼓励创业,鼓励竞争,坚持竞争,充分发挥其丰富的人才优势,始终保持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值得中国社会借鉴。然而,美国社会为刺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超前消费和赤字消费则使美国经济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企业的唯利是图也给美国社会造成了长远的伤害。高工资和高福利严重削弱了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致使美国对外贸易长期亏损。同时,美国政府的赤字财政预算也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笔者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十章讨论美国社会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和种族关系问题。虽然美国并不强调家庭收入和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然而,当贫富差距过大成为社会问题时,美国政府和社会积极关注贫富差距的问题,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弱势群体。这些措施包括食品补助和对妇女、儿童及单亲家庭的照顾,也包括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和对失业人士的培训。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繁多,种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及教育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要使这些结构十分复杂,差距很大的社会群体和睦相处,无论对美国政府还是对美国社会而言都是一个持久而艰难的挑战。然而,美国社会100多年来逐渐减少了种族歧视,加强了社会的包容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关照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使美国民众基本上能和睦相处。当然,美国社会在处理贫富差距和种族问题时,也有很多失误。但是,无论美国社会的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中国社会应该吸取的,因为贫富差距和民族和睦相处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十一章主要讨论了美国城市的发展和住房问题。在美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异扩大,犯罪率增高,群体性事件频发,以及长期存在的住房问题。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了犯罪率的飙升,民众对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和对前途的失望,往往使他们通过群体性事件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城市长期存在的住房问题由于利润巨大,各利益集团都积极参与角逐而愈演愈烈。虽然政府一次又一次地通过或修改法案,希望解决贫困群体的住房问题,但是,政府的努力和投资在中饱了银行和开发商的私囊之后,对贫困群体住房问题的解决却收效不大。由于城市发展将是中国社会今后几十年发展的主要部分,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和社会也将面临诸多的问题,因此,了解美国政府和社会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采取的政策及其在不同时期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无疑是有益无害的。
第十二章讨论了美国教育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较早,在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中等层次的综合性大学和低层次的社区大学的发展方面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美国高校严格的管理体制、以科研和教学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及严格的用人方式,也有借鉴的价值。另外,美国社会在中等教育中鼓励独立思维,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等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本章也讨论了美国教育近年来在中等教育方面缺乏竞争、教育质量下降等方面的问题。在比较的基础上,本章对中国教育的提高,低层次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中等教育发展中注重创新和实用知识传授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议。
第十三章同样以宏观的方式,讨论美国社会民主实践的利弊得失和对美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民主机制对改善中国的社会管理可能发挥的作用。美国民主政体的发展符合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民主的实践在美国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亟待改进。从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来看,美国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很多民主管理机制可以借鉴来促进中国社会治理的改善和遏制贪污腐败现象的恶化。
中国历史悠久,对传统社会的治理有丰富的经验与教训。然而,对于用现代化的方式来管理现代社会及大城市的发展,对新形势下各种矛盾的处理,对当今社会的福利方面的发展,仍旧有必要吸取美国社会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在对美国社会管理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中国社会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提供给那些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兴趣的人们做参考。
第十四章对全书进行了粗略的总结,并展望了社会学的发展,同时,简略地回顾和总结了世界和中美过去半个多世纪社会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通信技术迅速普及,人们的交往,人群间的通信,信息的传播,以及商业的运作都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信息的爆炸性传递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而美国社会学者则对计算机网络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展开研究,提出新的理论。这些社会学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了解,也可以为我们了解中国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美国后现代社会的理论有了新的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笔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中美社会发展和世界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变化进行了宏观但十分简略的总结。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早已同世界密不可分,而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将对中国、美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章的总结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旨在为增进中国社会对世界的了解略尽微薄之力。
第十五章是本书的结束语。在对半个多世纪中美社会、国际社会的发展进行宏观的总结与比较的基础上,笔者对过去半个多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粗略的思考和理论的探索,不仅希望满足读者的需要,也希望提供给学者参考、讨论、验证和批评。理论的发展是社会研究的总结与升华,本书最后的努力就是把笔者研究、观察、比较、总结、分析的结果以理论的方式提供给读者,希望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笔者认为,个人自私的本性和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及社会管理的基础,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模式关系密切。在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之中,个人自私的本性与社会意识并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个人自私的本性与社会意识会互相转化。社会对个人自私的本性或者对个人的社会意识的倾斜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效果。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在个人自私的本性与社会意识方面取得平衡。同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健康的发展就是平衡的发展。一个社会要持续而健康地发展,就应该不断地改革,不断地调整,使社会的发展基本上保持平衡。
参考文献
Calhoun Craig J, Rojek Chris, Turner Bryan S.2005.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ology.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
Calhoun Craig J.2007. “Sociology in America:In Introduction”, Sociology in America:A History(An ASA Centennial Publica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