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被剥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局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和资本积累,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机制,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的机制。马克思研究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使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也逐渐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但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不可遏止的发展,私有制不断扩大,资本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这样,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社会化的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由此产生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以后,它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全过程,但这个矛盾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并不是始终处于尖锐激化的状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初期,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尚未建立,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后来,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这时,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才逐渐展开并开始尖锐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表明,迅速增长的生产力,要求承认其社会本性,迫使资本家阶级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容忍的限度内愈来愈把它当作社会生产力来看待。正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的占有形式和规模,逐步由小到大,由单个的私人资本形式发展到联合起来的私人资本形式,即股份资本形式,并进而发展为垄断资本的形式。垄断产生以后,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是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矛盾。
首先,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垄断造成规模巨大的生产单位,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突破地区、国家的界限,对本国乃至世界市场、原料来源等做出估计,来规划自己的活动;垄断统治使科学技术研究由分散的个人事业转为社会事业,垄断导致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其次,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随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垄断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由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组成的社会机构来执行,垄断的统治使社会性的分配和计算机构建立起来,特别是银行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计算机关;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断发展,直到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操纵管理经济,使生产管理的社会化进一步发展。
再次,垄断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股份公司的出现标志着资本社会化的开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发展到资本主义限度内的一个新高度;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又进一步使资本的社会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可见,垄断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管理、科研和资本都日益社会化。但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却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中,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进而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和其他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三大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国家的矛盾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激化了。
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图为毛泽东读过的《资本论》
资本主义三大矛盾的激化,必然使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深刻而集中地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抗性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863年以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手稿中按原先的方法论原则,对经济危机从潜在的可能性向实在的现实性逐步转化的过程作了论述。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在对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分析中,探讨了经济危机的潜在可能性问题。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在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之间的一系列矛盾,证明了这些矛盾和经济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积累规律和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对资本主义运动历史趋势的影响。马克思认为:
分配关系,从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定的历史形式,同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两方面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一旦有了广度和深度,就表明这样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这时,在生产的物质发展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发生冲突。
马克思由此揭示了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为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增值的生产目的和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这一手段之间的冲突的根本性质。马克思认为,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的经济危机,都是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强制地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些矛盾得到缓解。例如,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时,经济萧条,民众购买力变低,大部分人买不起原来价格的牛奶,这就导致牛奶供大于求,牛奶价格降低。但资本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把多余的牛奶往海里倒,使牛奶供求平衡,维持甚至抬高牛奶价格,以此获得高额利润。但是,“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只能依靠对这种生产力本身的暴力的破坏才能继续前进时,这一社会肯定无法逃脱最后崩溃的历史命运。正如马克思所说: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当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使资本主义一直处于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调节过程之中,由于生产关系的落后,迫使资本主义调动一切力量,千方百计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生产力的要求。资本主义之所以延续发展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智囊团、社会精英为资本主义把脉、诊断、看病,那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等使尽浑身解数设计出层出不穷的方案,成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病床边的医生”。《资本主义的未来》作者莱斯特·瑟罗认为,从历史上看,外部的军事威胁、内部的社会动乱和可以替代的不同意识形态用来作为否定社会既得利益的理由,使资本主义制度陷入危机,富人们看到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来源于内部的对抗,他们明白自己的长久生存取决于消灭产生革命的条件。于是“德国的贵族保守派俾斯麦在19世纪80年代创立了公共老年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制度。英国公爵之子温斯顿·丘吉尔在1911年建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公共失业保险制度。出身高贵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计了社会福利国家,从而在美国经济崩溃后重新拯救了资本主义。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没有遭到威胁,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资本主义制度已越来越容纳不下日益社会化的大生产,它最终必然要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客观规律。
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证明了马克思关于剥夺者被剥夺的学说是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不仅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寿命认识的证伪,反而是对它的证实。必须注意的是,剥夺剥夺者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一个时期社会主义高歌猛进,一个时期社会主义会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不管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复杂,资本主义制度已越来越容纳不下日益社会化的大生产,它最终必然要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客观规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反动派怎样企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且将必然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