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良文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

——理论体系演化的根本规律

反思是我们时代用得最广、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然而,我们对反思的理解大多停留于康德批判哲学、黑格尔辩证的否定以及现代科学哲学的水平上,对马克思所揭示的理论思维的根本规律——实践反思规律却忽视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我们一直只是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与实践的框架内思考问题的,自然也就不会重视一种理论结构的思维如何向另一种新的结构的理论思维飞跃,理论思维如何更替自己,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到概念群再到概念系列演化的。要把这一部分被忽视的内容展示和丰富起来,就要研究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

一、实践反思的基本内容

反思是把思维作为对象的思考过程。它之所以叫反思,是因为思维自己认识自己,它是思维的一种反回自身的运动。对于反思,历来可从不同意义上理解,例如否定、怀疑、批判、辩证的自我否定,也可以从思维的前提、结构、体系、功能等方面着眼。这是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芝诺、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走过的历程。与他们不同,马克思提出的是实践反思规律。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运动、构建《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时,在全面比较理论思维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中,提出了实践反思规律。这一规律曾以这样经典式的语言表述出来:“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第44卷,93页。这种“从后思索”、“同实际运动完全相反的道路”,揭示出实践反思规律的根本特点,即不能朴素地认为随着实践的发展,原有的概念、范畴体系也扩大着自己的内涵,从而范畴的重要性按其“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按“自然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的次序”来排列。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25页。不,问题正好相反,范畴的次序要按实践运动的结构来排列。这里涉及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比如从整个世界而言,合乎自然发展的次序则是无机界→有机界→动物→社会,但是从实践反思规律来看,理论的次序正好相反,要从社会、从现代实践出发,这就涉及哲学的出发点是物质还是实践这一原则性的问题。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为我们揭示了理论思维的出发点和坐标,这就是“从后思索”,从现实和实践出发。要真正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就要懂得这一规律,而不要在抽象的客观性上大喊大叫。实际上,从抽象的客观性出发,违背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

要深入把握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就要深化实践与思维的关系。马克思不是直线的、完全逻辑与历史一致地看待实践与思维关系的,毫无疑问,从总体上看,思维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范畴发展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又产生了一个思维的反向运动,即思维又是从高级到低级反过头来认识低级的,只有立足于展开了的具体范畴,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简单范畴,高级范畴的产生和形成总是使低级范畴“变形”的过程,换言之,思维发展还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只有抓住“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关键,才能更深刻理解反思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看看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人体解剖成了猴体解剖的钥匙,为什么认识低级的东西,要从高级反过来透视它们。马克思把世界、社会、范畴的发展看作是一个不断扩大的有新层次形成的高级化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这里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怎样总可以说,简单范畴是这样一些关系的表现,在这些关系中,不发展的具体可以已经实现,而那些通过较具体的范畴在精神上表现出来的较多方面的联系和关系还没有产生;而比较发展的具体则把这个范畴当做一种从属关系保存下来。”“比较简单的范畴可以表现一个比较不发展的整体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关系,或者可以表现一个比较发展的整体的从属关系,后面这些关系,在整体向着以一个比较具体的范畴表现出来的方面发展之前,在历史上已经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在这里出现这样六个概念:(1)简单范畴;(2)不发展的具体(整体);(3)比较简单的范畴;(4)比较不发展的具体(整体);(5)较具体的范畴;(6)比较发展的具体(整体)。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横向对应关系,也存在纵向的独立到从属的新层次形成的关系。

从横向关系来看:

从纵向关系来看:

再从纵向与横向的交叉,从两者关系的形成过程来考察,它们又是这样的:

马克思认为,在上述三个方面,“在这个限度内,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05页。换言之,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应该说,仅仅停留在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水平上,并不能完全说明逻辑本身的发展的特殊性,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指出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变形”、“反过来思”的过程。

这也就是,从简单范畴向比较简单的范畴再向较具体的范畴演化,它是一个特殊的结构变形过程,它包含着以下几种运动:

第一,简单范畴成为较具体范畴的从属因素,成为更高层系统内的一个要素、构成部分。

第二,较高层次的具体范畴改变着原先较低层次的简单范畴的比重和结构,使之成为某种更高层次范畴控制下的一种特例。

第三,因此,范畴的次序是“倒过来”安排的,也就是不是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安排的。

第四,在范畴发展中如同在实践的发展中一样,存在着一种“普照的光”,这种“普照的光”就是反映了人类最高实践活动特点的“概念结构”,这种“概念结构”支配着以前的“概念结构”,如同马克思所说的:“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09页。

正因为这样,所以新的“概念结构”、“较具体的范畴”总是实行着对原有结构的“批判功能”,它改变着原有概念结构的比重、地位,使之从属化。我们看到范畴发展中的这种正向与反向的运动,也就不难理解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思想的精神实质了。换言之,之所以要从后面,从发展过程的完成开始,那是因为“后面”已经不同于“前面”,“完成”已经不同于“开始”,这里已经发生了结构上、层次上、阶段性上的飞跃。而从“前面”、“开始”出发,它就局限于“前面”、“开始”所遵循的“简单范畴”与“不发展的整体”之内,思维在这一“思维圈”内无法自身上升到“比较具体的范畴”,所以,思维的行程要倒过来,从“后面”、从“完成”开始,这时思维立足于“比较具体的范畴”和“比较发展的整体”,它就会形成一种“反思”、“批判”功能,使原有的“概念结构”变形。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原因。因为“人体”是“猴体”发展的更高级形态,抽象地说,类似“比较发展的整体”对“比较不发展的整体”,“比较具体的范畴”对“简单范畴”的关系,只有把二者放在层次飞跃中间,我们才能做到“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08页。

这里存在这样的关系,发展是从猴体到人体,但更深刻的认识则是由人体到猴体。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历史科学的发展是如此,自然科学也是如此。例如,发展是从欧几里得几何到非欧几何,从牛顿力学到现代非经典力学,但更深刻地认识欧几里得几何、牛顿力学,则是在非欧几何与非经典力学产生之后,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把其中的“关系”反思出来,才认识到欧几里得几何、牛顿力学是从属于非欧几何、非经典力学的。这里始终存在着“反过来思”的过程。

马克思实践反思观的重要意义正是在于,它既是批判黑格尔纯思辨的反思观的产物,揭示出反思之所以成为思维中的绝对积极的环节,原因在于实践活动的发展,同时,它又揭示了思维有“反过来思”的过程,亦即从原有的范畴不能推出更高级的范畴,相反,要通过建立更高级的范畴去对低级的范畴系统进行批判、变形。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观揭示出理论思维正向与反向两个方向的运动,从而为我们理解现代思维提供了钥匙。

二、理论体系演化的规律

在现代,人类是通过理论体系来把握现实的,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揭示的正是理论体系演化的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更深一个层次的发展规律。

“理论”有其本身运行的特殊性。理论是认识发展的高级产物,它的发展的内动力是反思。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理论体系演化属于一种思维的建构和反思活动,有着某种独立性。任何理论,无论是哲学的、社会科学的,还是自然科学的、人文科学的,都是把知识和知识在一定层次上以某种结构结合起来的组合方式,理论表现为知识的有序的合逻辑的体系,它包括着三个部分:(一)第一层次,由最基本的原则构成,它是全部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细胞”,如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公理”,牛顿力学中的“惯性”,相对论中的“场”,辩证法中的“联系”和“发展”等等;(二)第二层次,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规律构成,它是最基本的规则在各个方面的展开或运用;(三)第三层次,由原则和规律引申到各个具体细部而形成的规则。最后,由原则、规律、规则构成一个内在完整的理论体系。

同时,任何一个理论的构成又要符合无矛盾性、封闭性、最小性原则。无矛盾性,指理论体系内各原则、规律、规则不是互相对立的,而能从一定的原则下合乎逻辑地“引申”出来。封闭性,指理论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条件性,只是在这种条件下成立。最小性,指整个理论应从起初的概念细胞中推演出来,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哲学从“存在”,生物学从“生命”、“细胞”,机械力学从“机械运动”等等。换言之,理论是从一个起初范畴,按照无矛盾性原理,由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推演的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的封闭性——理论体系。一般来说,在这个封闭体系的外围还有着大量的假设,企图通过假设去说明未曾说明的问题,扩大理论本身的层次,但它们不是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正因为理论的构成有这样的特点,所以理论的原则就成为理论的“生命”、“概念结构”,当一个理论的原则、概念结构不适应新的实践运动时,也就存在着对这一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构建新的理论原则,形成新的理论体系的问题。从这一理论原则向新的更高层次的理论原则过渡,这是一种思维中的跳跃,它不是平滑地进行的,这种跳跃就需要反思思维。所以,反思思维的存在,完全是理论思维本身的特殊性的需要。

于是,由此就构成了反思运动的特点。我认为思维的反思运动应该是这样的:

这就是思维的反思运动,即理论体系(1)经过反思中介,形成理论体系(2),而理论体系(2)与理论体系(1)之间是一个间断性,但实际上,又包含了理论体系(1),具体说来:

(一)反思总是“实践中的新鲜信息”,对原有理论体系(在这里是理论体系(1))的批判和再建的过程,努力使理论体系(1)上升到具有新的结构的理论体系(2)。

(二)原有的理论体系(1)之所以存在,则是因为它能说明和解释已有的一些信息,它在这一范围内是有效的,产生相互对应,并被定型化、模式化。

(三)但是,从总的实践发展过程来看,理论体系(1)所能理解和把握的仅仅只是实在信息的一部分、一定层次,还有大量信息实际没有纳入,特别是实践中的新鲜信息、改变了的事实,它们被拒斥了,从而只能以各种“问题”、“矛盾”、“背理”、“悖论”、“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的形式出现,但人们实际上也不能回避这些问题,并把它们与已有的理论体系比较,发现不能纳入已有理论体系中,与已有的理论原则相违背。于是,人们开始批判原有的理论体系,并提出各种新的理论原则的假设,进行着思维的反思活动。

(四)这种思维的反思活动的结果,是原有理论体系的打破,亦即原有理论体系的理论原则被“扬弃”,新的理论原则产生。于是新的理论原则迅速发散出去,形成新的规律、规则,构成新的理论体系。新的理论体系使原来实践中的新鲜信息得到解释,亦即问题、矛盾、背理得到说明,于是新的理论体系得到社会承认;这时候,由于反思的中介作用,理论体系(1)演化和跳跃到理论体系(2),形成了理论的跳跃性、间断性。

(五)反过来,人们又发现,新的理论体系原来包含着旧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原先的概念结构、理论原则只是新的概念结构、理论原则的一个部分或从属的子系统,即理论体系(2)包含着理论体系(1);但是思维与逻辑的原则不会倒过来,不会从原有的概念体系推出新的概念体系,比如不会从旧唯物主义推导出辩证唯物主义,从牛顿力学推出量子力学,从欧氏几何推出非欧几何等等。思维行程仿佛是跳跃性的,只是在跳跃定型后,人们才发现,它又包含着历史。

(六)整个过程又在新的更广泛的实践和客体信息上开始,新的问题、矛盾、悖论又开始充斥人们的头脑,于是已经定型的新的概念结构又要被人们所反思。

这一反思结构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一)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矛盾,不是以直线进行的,它的矛盾要经过人们的反思,要通过对旧的概念结构的否定、新的概念结构的形成的方式来解决,换言之,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要经过思维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构成自己来实现。(二)反思结构的发展说明了思维为什么总是后来的结构包含着原先的结构。比如非经典力学包含经典力学、广义相对论包含着狭义相对论、非欧几何包含欧氏几何、形式公理学又包含实质公理学,而现代的辩证思维包含朴素辩证法的积极因素,又包含着形而上学的合理因素。这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曾是思维发展之谜,是使人大为惊讶的东西。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清楚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思维自己构成自己是采用反思方式进行的。(三)反思结构发展过程,又揭示出思维结构发展的特殊性,即历史的思维结构总是在发展中成为现实的思维结构的从属因素,或者说,思维的现实结构总是使历史上的思维结构“变形”,成为自己的基础和积淀形式。从而思维的发展表现为历史性、时代性,表现为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实践反思和反思思维的本质表明,对于思维及其发展,我们要站在现代立场上来进行思考,从发展的观点来着眼。而所谓“反过来思”、“从后思索”,无非也就是指出,思维永远是随着实践和历史发展前进的,从而思维也就应该站在实践的最高端和发展的最前沿,这就是全部问题的本质,也是马克思“实践反思观”的核心。因为只要站在最高端和最前沿,它就必然要对以前的理论及其结构“反过来思”,使其变形,从属于现在的活生生的社会运动,换句话说,反思这一思维形式是活动着的实践必然包含着的形式,只要处于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搏动中,它就会以自身的主体形式来改变一切,包括对思维的反思。

三、反思是特殊形式的反映

从表面和形式上看,反思与通常理解的反映概念是对立的。反映必须有客体、对象,它们在思维之外存在着,这是不容置疑的。反思则与此不同,它不反映客观事物,它只把“思想客体”、“理论客体”作为对象,它是自己把自己作为对象,这似乎应该看作是“纯概念”、“纯逻辑”、“纯思辨”的思维活动。把反思也作为反映的一种形式,在理论上确有它的不可理解性和不可接受性。然而,只要不局限于形式,而从实质上看,反思这种似乎没有直接经验依据的、只是对思维进行思维的活动,却有其最深刻的客观性,它是对实践、对客观世界运动的更高级的反映形式,它是立足于一级反映基础上的二级反映,它是对“新的变化了的事实”的曲折反映,是对实践长远发展、整个世界更深层运动的反映。马克思的“从后思索”中的“后”,强调的正是“实践”、“现实的新变化”、“从后思索”也就是从实践的最高最新形式出发来思索,所以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揭示出反思是特殊形式的反映。在我看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思是“改变了的事实”与理论体系矛盾的反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反思作为对思维的思维,绝不是一项绝对自由的精神搏动,它是“改变了的事实”与理论体系的矛盾的产物。人类的经验有着历史性和变动性。相应于经验的不同阶段,也就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当经验向新的层次运行、社会实践展现自身新的形式、“改变了的事实”大量产生时,旧的理论也就不再适应。但是,由于理论本身是由起初概念按照一定逻辑原则构建起来的体系,它是一种定型的理论结构,要使“改变了的事实”产生相应的理论,就要批判、反思原有的理论体系,改变它们的结构,这就产生了思维的反思运动。只要简单地回顾一下人类思维史,就会发现,人类的思维发展的理论体系的更替都扎根于生产方式、工具方式、实践方式的变换,是“改变了的事实”的产物。因此,反思就其本质而言,是“改变了的事实”对理论体系的反思,只不过由于理论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又采用了对思维的反思这一具体途径。马克思的全部“实践反思”的思想都是在于揭示这一点的,只有把社会实践看作是一个不断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也就可以说明人类为什么要不断地反思。

理论可以看作是一级反映,而反思则可以看作是对一级反映的反映,即二级反映。反思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它才是合理的反思:

(一)反思更全面地、更深刻地反映出变动了的实践,反映出“改变了的事实”,换言之,反思通过对原有理论的怀疑、否定、批判,能够说明社会实践运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形成新的说明方式,从而更适应于变动了的实践的需要。

(二)反思又在逻辑上是对原有理论体系合乎规律的否定,也就是说,通过反思后产生的新的更高级的理论体系,不是脱离人类逻辑发展的大道的,相反却展现出逻辑发展的更高形式,它或是把原有的理论体系“扬弃”,或是把其归为自身的从属部分,或是变成更大理论体系的一种特例,它总是合乎逻辑的一种跳跃。

正是既符合“改变了的事实”,又符合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则、逻辑规则的这种特殊性,产生了人类的反思思维。所以,反思的本质是反映,是人类高度自我意识到的,在思维的自我批判基础之上进行的,通过对思维的思维的形式出现的,对“改变了的事实”的反映。这一反映的结果,使理论体系在结构上、逻辑上产生飞跃,从而使之能够理性地把握社会实践运动的新形式。这种反映尽管是十分曲折的、高度复杂化了的,但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第二,反思是对实践长远发展需要的反映。

反思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间接的反映,但这种反映绝不是思维凭空产生的,它是实践长远发展、整体发展在思维中的反映。社会实践作为人类的活动形式,我们当然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此进行划分,但是反过来说,实践还应作直接性的与间接性的、方面性与整体性的、现实的与长远的意义上的划分。比如实践的总体发展趋势、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社会在实践总体运行基础上的总体趋势等,人们依靠着对某一方面的分析,比如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技术的、行为的等等,并不构成一个整体画面,而这种总体分析,就要以对思维的思维,通过反思形式展现出来。

现代兴起的各种未来学、预测学,它们本身只是一种反复思索的科学,是对各种情况、趋势、方面进行反思的科学,它们的现实性只是在于实践发展的长远需要、整体需要。而思维的反思也是立足于实践发展长远需要、可能的需要而反过来的思考,从而也就对现实的思维和理论体系具有导向作用。比如,恩格斯所作的对科学思维“复归”辩证思维的预言,是立足于全部人类思维发展以及人类实践的未来发展而作出的反思,这一反思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思维运动具有指导意义;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之作出“自然科学正在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的预测,这一预测很快为科学的发展所证实。这种种的预测贯穿于人类的思维领域中,它们是人类自觉反思自身、反思实践和理论发展的产物,它为人类自觉地控制自己、控制思维提供了一个武器。

第三,反思是无限的多层次的世界相互联系的反映。

反思中最奇怪的现象,莫过于对理论的内在的公式、逻辑关系的思考,会产生一些超出实践运动的“假设”,而这种假设又为以后的发展所证明。比如对“美妙数学”的追求,形成一系列抽象的公式,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思索,应该有形式上的完美性,然后,它为尔后的事实所验证,这种逻辑上的可能性千真万确地存在着,“黑洞”、“反物质”、“虚数”等等都是这种产物。

对思维的反思,对现有逻辑体系不完满性的怀疑,对逻辑与逻辑、理论体系与理论体系之间的一种反思,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作用?它是否是先验的,是对反映论的一种否定呢?不,不是这样的。问题倒是应该从相反的角度来考察,逻辑的关系只是现实关系在一定层次上的抽象,而现实世界是多层次的无限运动的世界,它也就相应要求不同层次的逻辑,而不同层次的逻辑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结点:比如欧几里得几何——第五公理——对第五公理的反思——非欧几何,牛顿经典力学——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场概念——爱因斯坦相对论,宏观系统的观察——投影——不变性——微观系统,再如朴素的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等等,这里的逻辑运动都有共同的模式,即旧理论体系——内在的逻辑矛盾——对这些矛盾的反思——新理论体系,而在认识上,则表现为个别的层次——特殊的层次——普遍的层次的运行,在新的条件下,原有的普遍层次又转化为新的更高层次下的个别层次,认识又开始在新的层次上向前运行。

所以,反思不管怎样奇特,它最后仍然是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只不过随着人类实践和思维的发展,反思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由于反思是扎根于实践和世界发展的深层运动的,它对现代思维,对于现代人类控制自身的主体能力就具有更重大意义,我们必须把反思纳入到现代思维的总体运动中,把它作为现代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把握。可以说,这是现代哲学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原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