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志良,1945年秋出生于上海,1962年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中全国理工重点班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本科。196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黑龙江宝清县义德大队教小学一年级。1979年、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于1982年、1987年分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志良是那种在时代激流中不断开拓的哲学家,他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学者,被人称为中国第一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解构思想家,日本哲学界称陈志良为“中国实践唯物主义代表人物”。
陈志良在思想上的贡献主要体现于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原则与非系统理论三个方面。他的这些贡献,开拓并推动中国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化,开拓并推动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演进。
陈志良在编写大学哲学教科书时,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功底揭示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从而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方法论等方面反思了原有的哲学体系,开拓了一种新的哲学框架的理论思考。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从主体角度、从实践角度来把握世界的新唯物主义,是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唯物主义。
主体性原则是陈志良理论思考的重点。他认为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便在于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传统唯物主义崇拜客观性,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使人服从必然性,实际上贬低了人的存在。人作为宇宙发展的最高成果,是宇宙发展由自在发展向自为发展的转折点,主体性原则正是这一发展的内在体现。陈志良以《主体性原则与哲学现代化》、《论主体性原则》、《再论主体性原则》、《三论主体性原则》等文章全面阐述了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功能和意义,从而使主体性原则成为现代哲学的一块基石。
“非系统理论”是陈志良解构性思维的立论基础。尽管陈志良的博士论文是“思维的建构和反思”,但他非常重视解构在思想发展中的作用。所谓解构,也就是把思想看作是有结构的运行,要破除一个思想便要破除该思想的结构,这样解构也就成为思想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环节。解构是与建构对立的一种思想运动,但若无解构,也就没有新的思想的建构。由此出发,陈志良在系统论的热潮中,反其道而行,提出“非系统理论”。他认为关注“系统”是重要的,但“非系统”也是十分重要的。“非系统”包含三重意义,一是非系统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仅仅注意系统而否认非系统,便会从一种片面性走向另一种片面性;二是非系统是对系统的解构,即不让系统获得稳定,进而否定系统;三是非系统是系统的发展动力,因为有非系统,系统才获得了自己发展的可能性空间。“非系统”同样也是一种方法,即解构方法,人类只有充分运用解构方法,才能获得思想的自由和创造。
除了上述思想外,陈志良在现代思维方式、传统文化、邓小平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思想以及荒诞和荒诞方法上都有独到的思考。陈志良还是大学哲学教材、专业哲学教材的主要编写者。
主要著作:《现时代和现代思维方式》、《现代思维方式和领导活动》、《思维的建构和反思》、《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邓小平与当代中国》、《与先哲对话》、《中国佛家》、《中国儒家》等。主编“十家九流丛书”(宗教文化出版社)、“世界新纪元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画说诸子百家丛书”(华夏出版社)、“新世纪科普热点丛书”(科学普及出版社)等。
主要论文:《主体性原则》、《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荒诞方法》、《实践唯物主义是我们时代的哲学旗帜》等200多篇。